- 年份
- 2024(9143)
- 2023(13189)
- 2022(11541)
- 2021(10771)
- 2020(9074)
- 2019(21051)
- 2018(20871)
- 2017(40305)
- 2016(22211)
- 2015(24965)
- 2014(25032)
- 2013(24733)
- 2012(22646)
- 2011(20472)
- 2010(20262)
- 2009(18811)
- 2008(18432)
- 2007(16254)
- 2006(14312)
- 2005(12835)
- 学科
- 济(83378)
- 经济(83248)
- 管理(68220)
- 业(62235)
- 企(53382)
- 企业(53382)
- 方法(38404)
- 数学(32794)
- 数学方法(32382)
- 财(25358)
- 农(21830)
- 中国(21823)
- 学(20303)
- 制(20207)
- 业经(19428)
- 地方(16013)
- 务(15883)
- 财务(15812)
- 财务管理(15769)
- 企业财务(14977)
- 贸(14681)
- 贸易(14673)
- 理论(14592)
- 易(14256)
- 农业(14227)
- 和(14095)
- 环境(13980)
- 银(13896)
- 银行(13840)
- 体(13823)
- 机构
- 大学(315805)
- 学院(311522)
- 管理(123235)
- 济(120801)
- 经济(117988)
- 研究(106771)
- 理学(106312)
- 理学院(105098)
- 管理学(103243)
- 管理学院(102690)
- 中国(79879)
- 京(68154)
- 科学(67305)
- 财(58986)
- 所(54411)
- 农(53136)
- 研究所(49398)
- 业大(48709)
- 中心(48130)
- 江(46152)
- 财经(46103)
- 北京(43132)
- 经(41841)
- 农业(41835)
- 范(40234)
- 师范(39754)
- 院(39032)
- 州(37082)
- 经济学(35857)
- 财经大学(34432)
- 基金
- 项目(215334)
- 科学(168277)
- 基金(156294)
- 研究(155298)
- 家(137442)
- 国家(136332)
- 科学基金(116147)
- 社会(96241)
- 社会科(91056)
- 社会科学(91031)
- 省(83628)
- 基金项目(83128)
- 自然(77311)
- 自然科(75441)
- 自然科学(75421)
- 自然科学基金(74089)
- 划(71221)
- 教育(70845)
- 资助(64638)
- 编号(62801)
- 成果(51686)
- 重点(48347)
- 部(47346)
- 发(45010)
- 创(44688)
- 课题(43562)
- 创新(41779)
- 科研(41523)
- 制(41150)
- 教育部(40327)
- 期刊
- 济(133508)
- 经济(133508)
- 研究(94417)
- 中国(62210)
- 学报(53519)
- 科学(48060)
- 农(48059)
- 管理(46245)
- 财(46202)
- 大学(40216)
- 学学(37851)
- 教育(34754)
- 农业(32748)
- 融(28573)
- 金融(28573)
- 技术(25967)
- 财经(22750)
- 业经(20983)
- 经济研究(20714)
- 经(19240)
- 问题(17198)
- 业(16516)
- 图书(16280)
- 理论(15898)
- 科技(15601)
- 版(15053)
- 实践(14592)
- 践(14592)
- 技术经济(14341)
- 现代(13909)
共检索到462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课题组
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和核查制度作为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机制运行机制的重要数据基础,其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如:浙江省分局“8·27”境外赌资洗钱案、福建省分局“8·25”郑亦细命地下钱庄案等,其案件线索均来源于对金融机构上报的反洗钱数据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微观操作层面,对该制度运作近两年来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剖析,并通过借鉴美澳等国家一些成熟的做法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改进意见和建议。A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与核查制度基本情况(一)大额和可疑外汇交易数据报送与核查制度特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景 李志伟 刘炜
本文根据逻辑回归原理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企业大额可疑外汇资金交易识别模型,用于分析银行企业客户洗钱的概率及洗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具有洗钱嫌疑的银行企业客户进行识别和预测,为银行反洗钱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金融交易 数据挖掘 逻辑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景 张成虎 陈善新
尽管洗钱模式复杂多变,但洗钱行为在整个金融活动中只占有极少的比例,这给监测洗钱交易增加了难度。作为数据挖掘重要方法之一的孤立点分析是在大数据集中发现有趣小模式的有效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可疑外汇资金交易识别的孤立点检测方法,可以持续地从大量的日常交易中发现极少数的与正常交易显著不同的异常交易。从孤立点分析角度,提出了基于非频繁模式挖掘思想和概念漂移处理的混合属性空间上时间序列孤立点检测方法;从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的角度,提出了对每天持续动态产生的海量金融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新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何靖
从国际上打击洗钱活动的经验来看,反洗钱法律和机制较健全的发达国家和国际反洗钱组织都将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制度作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重点措施之一。本文的目的是要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分析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的必要性,然后分析金融机构与反洗钱主管机关在大额和可疑信息报告问题上的博弈关系,最后针对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行为提出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侯建强
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有效性,是理论界、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制约我国当前反洗钱工作效率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研究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的信息结构和监管博弈,建立数理模型,证明在缺乏洗钱风险信息沟通情况下,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的纯策略静态博弈是趋于无效的,并以动态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条件,证明以风险为本的方法可解决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有效性难题,研究了这一方法下的金融机构参与性约束条件和监管机制设计等问题,并对我国反洗钱体制改革和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邵延进 靳珂
选取河南省不同规模的反洗钱试点金融机构,对其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改革工作,不应整体推进。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反洗钱工作质量高低,分步分批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应根据各金融机构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交易 大额交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正
本文以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保险业的更好适用为落脚点,围绕反洗钱制度设计、反洗钱立法规定,针对保险业可疑交易情形展开分析,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完善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保险业 反洗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石彦杰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反洗钱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缺乏主动分析和识别等问题,导致可疑交易报告"量多质差"、情报价值低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成效。因此,需要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减少金融机构"防御性"可疑交易报告,增强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主动性,提高可疑交易识别能力。
关键词: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反洗钱 金融机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增安
反洗钱可疑交易行为报告制度的实施存在监管当局与被监管者的目标冲突、金融机构认识不一、报告的边际信息价值随报告数量增加而递减、制度安排缺乏成本效益性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假定忽略了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合作矛盾,掩饰了看似合法的非法交易的存在,高估了金融机构对客户行为的控制能力和监管与披露对洗钱活动的抑制作用。要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金融机构与当局进行实质性合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长卿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监管的核心。本文在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下,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为零或很小、监管部门不处罚漏报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或实施单一处罚标准时,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失效;当合理设置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并区分可疑交易漏报情况实施分类处罚时,则可以实现监管目标。为此,应当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填报标准并加强审查,加强对金融机构漏报行为的处罚,并对金融机构未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而漏报、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但漏报两种情形采取差异化的处罚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祝家顺 彭坚晖 徐秋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主体交易使用现金需求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私营企业间、个体间贸易现金结算比率逐步上升,大额现金支取迅猛增加,给不法分子利用大额现金交易进行洗钱、行贿、逃税、走私、贩毒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打开了"闸门",严重影响了经济金融运行的安全。如何有效地控制大额现金交易,实现与推进支付结算电子化进程的无缝对接,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当前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对大额现金交易控制中存在的缺陷,探索大额现金交易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大额现金交易 非经济手段 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轩
本文着眼于外汇管理改革的要求,认为应加强对银行短债的总量管理和调控,建立银行全口径短期外债指标管理制度,将银行各项下的对外负债均纳入管理范围,按照风险等级对各类短债赋予不同权重,对各行加权后的短债总量实行规模控制,同时,依据形势变动,对银行短债规模进行总量动态调控,以此提高银行外债管理效率,更加有效地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关键词:
银行 短期外债 调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礼明
在我国,外汇资金的收入、支出,流入、流出,构成了外汇资会的运动。外汇资金流最的运动主要反映为两个存量:一是国家外汇储备;二是国家对外债权和债务的差额。外汇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流量运动构成国家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流量运动则构成国家对外债权、债务存量的变化。储备存量的变化反映我国无偿的国家外汇资金收支运动的形势,对外债务存量的变化则反映我国有偿外汇信贷资金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