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3)
- 2023(11432)
- 2022(10079)
- 2021(9567)
- 2020(8016)
- 2019(18654)
- 2018(18812)
- 2017(36091)
- 2016(20093)
- 2015(22814)
- 2014(23039)
- 2013(22438)
- 2012(20709)
- 2011(18694)
- 2010(18639)
- 2009(16980)
- 2008(16551)
- 2007(14394)
- 2006(12686)
- 2005(10926)
- 学科
- 济(75013)
- 经济(74916)
- 管理(56290)
- 业(52073)
- 企(43574)
- 企业(43574)
- 方法(34886)
- 数学(29702)
- 数学方法(29308)
- 农(20713)
- 学(19933)
- 中国(19679)
- 财(18748)
- 业经(16701)
- 地方(15617)
- 制(14921)
- 理论(14746)
- 农业(13596)
- 和(13100)
- 贸(12601)
- 贸易(12597)
- 易(12182)
- 环境(11891)
- 技术(11862)
- 银(11842)
- 务(11816)
- 银行(11791)
- 教育(11790)
- 财务(11741)
- 财务管理(11719)
- 机构
- 大学(286363)
- 学院(283688)
- 管理(111981)
- 济(104883)
- 经济(102374)
- 理学(97330)
- 研究(96633)
- 理学院(96187)
- 管理学(94341)
- 管理学院(93845)
- 中国(69469)
- 科学(63426)
- 京(61939)
- 所(49698)
- 农(49402)
- 财(48495)
- 研究所(45834)
- 业大(45401)
- 中心(42623)
- 江(41382)
- 范(39369)
- 财经(39179)
- 农业(38975)
- 北京(38964)
- 师范(38936)
- 经(35576)
- 院(35303)
- 州(33605)
- 技术(31583)
- 师范大学(31532)
- 基金
- 项目(198882)
- 科学(154980)
- 研究(144536)
- 基金(142459)
- 家(125282)
- 国家(124229)
- 科学基金(105340)
- 社会(87583)
- 社会科(82705)
- 社会科学(82681)
- 省(78333)
- 基金项目(76272)
- 自然(70234)
- 自然科(68555)
- 自然科学(68534)
- 自然科学基金(67264)
- 教育(66737)
- 划(66673)
- 编号(59686)
- 资助(58810)
- 成果(49567)
- 重点(44587)
- 部(43455)
- 发(41771)
- 课题(41686)
- 创(41090)
- 创新(38256)
- 科研(38133)
- 计划(36703)
- 教育部(36668)
- 期刊
- 济(114516)
- 经济(114516)
- 研究(82002)
- 中国(52450)
- 学报(50001)
- 科学(44949)
- 农(44853)
- 管理(39959)
- 大学(36814)
- 教育(35561)
- 财(35312)
- 学学(34560)
- 农业(31211)
- 技术(24209)
- 融(21299)
- 金融(21299)
- 业经(19024)
- 财经(18244)
- 经济研究(17407)
- 图书(16491)
- 经(15406)
- 业(15370)
- 问题(15025)
- 科技(14441)
- 版(14296)
- 理论(14194)
- 业大(13258)
- 实践(13185)
- 践(13185)
- 技术经济(12865)
共检索到406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绮纹 苏晓华 姜兴林
大青杨种内群体间变异十分丰富,为了选出最佳群体,直接用于造林,进行了全分布区群体选择的研究。本试验在大兴安岭地区对9个产体群体的大青杨做了生长、生根、抗寒、抗锈病的主要经济性状的测定,然后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出最佳群体。
关键词:
大青杨 群体 性状测定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立非 姜笑梅 苏晓华 张绮纹 于春娟 姜海燕
本文对8个产地大青杨天然群体,1个产地大青杨群体内不同个体,2个产地香杨群体幼苗基本材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8个大青杨群体间,1个大青杨群体内10个个体幼苗3个材性主要指标,纤维长度、宽度和基本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基本密度的广义遗传力,大青杨天然群体间为0.225和0.217,群体内为0.475和0.345。本研究同时对大青杨群体间、群体内的个体进行了优选,并对群体地理位置与基本材性的回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群体,幼苗,优选,基本材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张望东 卞祖娴
对杨属青杨派主要树种大青杨、甜杨、香杨和马氏杨种间及种内遗传变异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表明:7个随机引物对4个树种DNA扩增产物绝大部分呈现为单型性,而有3个引物扩增产物显示出丰富的种间多型性;所有引物均在4个树种内扩增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统计分析建立的系统树还说明了4树种可能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史,同时,各树种内也均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这对今后进行这些树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得出:分子水平分类的结果与经典分类一致:4个树种中马氏杨出现最早,甜杨次之,香杨再次之,大青杨最晚;大青杨与香杨亲缘关系最近,因此,以往认为大青杨与甜杨亲缘关系最近的说法有必要重新审视。
关键词:
杨树,遗传变异,RAP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郑先武 张香华 归复
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DNA分子水平上探测了大青场(plpulusussuriensisKom.)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结果得出:用14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产生180个扩增片段,扩增片断在211bp至1636bp之间。Shannon表型多样度(HO)估测值在群体间变动范围为0.271至0.392,平均为0.310。对分子水平变异分为群体间和群体内两部分进行分析,群体间分量占总变异的62.3%,群体内只占37.7%。不同引物在群体内探测能力也各不相同,CHl-l引物探测多样度(HO)最高(0.540),而2116引物最低(0.151)。
关键词:
大青杨,天然群体,RAPD,遗传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晓华 黄秦军 张香华 张绮纹 王冰 姚盛智
收集我国东北林区特有乡土树种大青杨天然基因资源 4 0 0多份 ,在黑龙江省伊春带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青杨基因库。利用常规手段对其生长、物候、抗锈病和木材材性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 ,利用高新技术方法从 DNA分子水平上探测了大青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经综合评价选出 5个优良群体 ,4 4个优良单株 ,为该地区营建大青杨人工林奠定了一定基础 ,为杨树抗性育种等提供了育种材料和信息。认为选择优良个体是近期大青杨改良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东北林区 大青杨 基因资源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云 王金林 周宇 李国英
选用活性艳红KD-8B和活性黄K-RN染料浸染大青杨单板,试验研究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染因素中染液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较大,活性黄K-RN染料的上染率明显高于活性艳红KD-8B染色单板。
关键词:
杨木单板 染色 活性染料 上染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勋甲 郑用琏 徐尚忠 李建生 刘纪麟
以鄂西地方玉米巫溪(W)、美国硬粒坚杆玉米(B)及墨西哥耐热玉米墨黄九(M)3个开放授粉群体为主体,加另外8份材料经手配重组和3次隔离区混粉重组合成的用于轮回选择的基础群体WBMCo等4个开放群体为试材,比较了单株粒重、穗重、株高等15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以穗粒重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及用RAPD和RFLP分析技术,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均值,在4个群体间存在差异。其中穗长、穗粗、行粒数、穗重、穗粒重、百粒重、轴粗、轴重、出籽率的均值,以WBMCo最大。同一性状的标准差,在4个群体中以WMBCo在穗长、穗行数、穗重、穗粒重、百粒重、轴粗、轴重、株...
关键词:
玉米 群体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雨 刘焕臻 孙国语 易嘉欣 李开隆
【目的】为优化美洲黑杨×大青杨染色体制片方案,研究不同因素对美洲黑杨×大青杨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同时为杨树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倍性鉴定、良种选育等研究提供细胞学上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美洲黑杨×大青杨杂种的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比较根的不同发育长度、预处理方式、酸解时间和酸解温度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1)在根生长达到1.5 cm时取其根尖,可以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且适合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较多;预处理时采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在0℃下处理2 h,获得的染色体形态清晰、分散性良好且长度适宜;解离时采用1 mol/L盐酸在60℃下酸解10 min或者在25℃下酸解18 min,根尖硬度适中更易于压片,染色体易着色,染色后对比度高,获得染色体形态结构较好且无杂质。2)美洲黑杨×大青杨杂种染色体数目为38条,基数为19,核型公式为2n=2x=38=32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在1.35%~4.37%之间,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L+10M2+10M1+10S,第3对染色体短臂上附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61%,属于1B核型。【结论】优化了美洲黑杨×大青杨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案,发现了美洲黑杨×大青杨为二倍体,核型属于较对称类型,进化上处于较原始的位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杨袁木 徐放 陈新宇 李子玥 魏瑞研 潘文 张卫华
【目的】揭示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变异水平,为优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确定育种群体。【方法】测定红锥226个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材性共15个表型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等方法对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性状进行多种比较分析和综合选择,为红锥良种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依据。【结果】红锥优树无性系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41%。树干通直度的变异系数最大(41%),纤维素的变异系数最小(5%)。除微纤丝角外,红锥优树无性系各表型性状存在显著(P <0.001)差异。且无性系14个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254~0.764,其中树高、胸径的重复力达0.7以上,属于中高水平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树干通直度与胸径、枝下高和树高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东西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与纤维长度、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纤维宽度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相关性较强,可考虑联合选择。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2%,保留了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红锥生长性状影响较大,第二、三主成分对材性性状影响较大,树高、冠幅、纤维长宽比、木质素4个性状是引起红锥表型差异大的主导因子。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筛选,以10%为入选率,筛选出22个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树高、胸径、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0.35%、24.49%、11.17%和16.41%。【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22个优良无性系,为红锥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作为下一代育种群体的候选材料。
关键词:
红锥 优树无性系 表型多样性 综合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锡兵 李博 张志毅 马开峰 何占国 刘承友
对杨树光合特性的研究一直是杨树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讨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和规律,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交所得3个生长及抗性等表现优良的杂种无性系1年生盆栽扦插苗为材料,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3个无性系的光合作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7月中旬,天气晴朗条件下,3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分别呈单峰和倒双峰变化趋势;编号为191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两次峰值均高于165和177,191和177的低值高于165;3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相近,净光合速率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美洲黑杨 大青杨 杂种 光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丹 张建国 惠楠 陈为涛 王兆山
[目的 ]基于REF6与BRR2a基因,探讨中国山杨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迁移路线,以及群体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 ]获取REF6与BRR2a基因的CDS序列,计算不同CDS序列的分子多样性指数,构建单倍型网络图以及系统发育树。[结果 ]在西南群体中,REF6基因和BRR2a基因3种中性检验的平均值均为负值,核苷酸多态性均低于北方和中部群体。中国山杨群体系统发育树与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外类群首先与中国山杨北方群体聚集在一起,西南群体往往聚集在末端,且两种基因的单倍型在北方与中部多样性较为丰富,西南群体中单倍型种类相对单一。[结论 ]中国山杨从北方迁移到南方,为了适应云贵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位于西南地区的群体经历了强烈的自然选择,发生了局部适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姜英淑 宋红竹 王春城 张绮纹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0 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天颐 刘纯鑫 黄少伟 钟伟华 陈炳铨
广东省火炬松第1代核心育种群体68个全同胞组合的子代,组成了第2代核心群体的基本群体,在8,10,15年时分别对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10,15年时,各生长性状在组合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15年时各亲本子代的生长表现,选择8个优良母本和4个优良父本,可用于营建精选种子园或控制授粉种子园,生产遗传改良度高的种子。以15年全同胞家系平均材积作为选择指标,共选出10个组合,材积平均增益为18.94%,通过重复制种获得的种子可以用于营建插穗圃,通过扦插繁殖生产优良的全同胞家系苗木;采用配合选择共选出55个优良个体参与构建第2代育种群体,其中30个进入第2代核心群体,其余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昕 荣廷昭 潘光堂
【目的】研究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对墨白964群体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经过5轮适应性改良的效果。【方法】采用性状表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结果】经过5轮混合选择后,开花期性状有显著的选择增益,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世代的增加有所下降。40对SSR引物在各轮群体中扩增出418个等位位点,有88.5%的遗传多样性分布于群体内,有11.5%分布于群体间。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内的遗传差异随着选择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基因杂合度、多态性位点数和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都呈递减趋势。原始群体C0的基因型种类多,为418种,且频率分布较散,选择后的高代群体C4、C5的基因型种类少且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自湘 王守宗 韩玉兰
应用电导法测定电解质渗漏质,研究了青杨分布区内21个产地、每产地17个单株的三年生幼树上的一年生休眠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产地内单株间有差异,产地间抗寒的能力与纬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还调查了各产地青杨的封顶期及芽萌发期,发现不同产地青杨的封顶期、芽萌发期也与纬度呈正相关变化。说明不同产地的青杨秋末抗早霜、抗冬季寒冷及抗晚霜能力都是适应各自起源地生态因子的结果
关键词:
青杨,电导法,抗寒性,种源,物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