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9)
- 2023(7241)
- 2022(6073)
- 2021(5395)
- 2020(4491)
- 2019(10213)
- 2018(9764)
- 2017(18883)
- 2016(9718)
- 2015(10740)
- 2014(10920)
- 2013(10889)
- 2012(10439)
- 2011(9781)
- 2010(9817)
- 2009(9217)
- 2008(9026)
- 2007(8096)
- 2006(7396)
- 2005(6879)
- 学科
- 济(68072)
- 经济(68028)
- 管理(26512)
- 业(24225)
- 方法(23091)
- 数学(20206)
- 数学方法(20094)
- 企(19473)
- 企业(19473)
- 贸(18099)
- 贸易(18090)
- 地方(17848)
- 易(17457)
- 中国(13818)
- 地方经济(12421)
- 学(11818)
- 财(11395)
- 业经(10777)
- 农(10402)
- 融(9118)
- 金融(9117)
- 制(8637)
- 关系(8364)
- 银(7704)
- 银行(7691)
- 行(7442)
- 环境(7411)
- 务(7234)
- 财务(7220)
- 财务管理(7210)
- 机构
- 大学(153985)
- 学院(153560)
- 济(81363)
- 经济(80098)
- 研究(58923)
- 管理(53530)
- 理学(45850)
- 理学院(45290)
- 管理学(44661)
- 管理学院(44352)
- 中国(42920)
- 财(34037)
- 科学(32678)
- 京(30764)
- 所(30161)
- 经济学(27861)
- 财经(27564)
- 研究所(27321)
- 经(25005)
- 经济学院(24951)
- 中心(24642)
- 农(23763)
- 江(22197)
- 院(20823)
- 财经大学(20470)
- 业大(20060)
- 北京(19296)
- 农业(18681)
- 科学院(18205)
- 范(18086)
- 基金
- 项目(97503)
- 科学(76731)
- 基金(72968)
- 研究(68796)
- 家(64114)
- 国家(63677)
- 科学基金(53710)
- 社会(47785)
- 社会科(45527)
- 社会科学(45516)
- 基金项目(37682)
- 省(36326)
- 自然(33152)
- 自然科(32406)
- 自然科学(32397)
- 自然科学基金(31845)
- 资助(30841)
- 划(30382)
- 教育(30272)
- 编号(24525)
- 重点(22337)
- 发(22316)
- 部(22291)
- 国家社会(21121)
- 成果(19991)
- 创(19728)
- 性(19526)
- 教育部(19440)
- 人文(19022)
- 创新(18665)
共检索到23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旭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日益融为一体,高速增长的贸易往来和稳步扩张的直接投资成为两地经济周期同步变动的重要经济基础。文章首先利用Engle(1993)的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方法验证了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再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紧密的贸易联系是两地经济周期出现同步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直接投资 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湘波 涂守才 袁乐平
本文从典型相关的角度,通过对1990年以来的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的实证分析可知,当以GDP作为衡量指标时,大陆与台湾之间不仅在长期内存在共同趋势,在短期内两地区的产出也存在共同周期;当以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指标时,这两组经济指标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属于强相关,这充分说明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是非常显著的。
关键词:
典型相关 大陆与台湾 经济周期 同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逢珉 张宁
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五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关性较为密切,双边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同步性。在此基础上,从贸易强度的视角展开讨论,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来进一步分析贸易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双边贸易的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具有正向作用。本文建议提高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比重,减少对欧美出口市场的依赖性,提升外向型经济质量,提高中国在东亚经济圈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经济周期 双边贸易强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应武
通过采用滤波技术得到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并分析了总需求变量与产出的周期波动关系。研究发现,香港产出波动周期长度为7.8年左右,且周期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弱可预见性。总需求波动中的投资、进出口和消费是顺产出波动的,基本具有一致的周期长度,是香港产出波动的主要原因,香港政府开支对产出波动没有影响。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滤波 总需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大陆与香港之间商品贸易关系分析北京大学课题组大陆与香港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占整个出口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到1993年,包括转口贸易在内,对香港出口占整个出口的40.03%。大陆从香港的进口占全部进口的26%。1994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德良
从香港经济起飞这30多年来看,香港是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中逐步进入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的。从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来看,到本世纪末,将会由下降波转向上升波;从长期来看,香港不仅遇上了这个历史的大环境的转化,而且自身的优越条件也十分有利于继续其经济繁荣;从中期来看,香港1994/1996的周期性调整已经结束,1996年取得了4.7%的增长,今年官方预测又将达到5.5%。一般情况下,香港周期性高涨会出现在复苏后第二、三年。因此预计“九七”回归后的香港经济,在自身周期性回升及内地新一轮经济增长推动下,在今后几年内取得6%的增长,可能会是偏于保守的估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周期的演变经历了由不同步到逐渐同步及同步性越来越明显的变动过程。这主要源于区域内的贸易联系及对市场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的事实。面对新形势,双方应当进一步强化经贸交流和合作,以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黄红梅 邓创
对中日韩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双边产业内贸易强度的大小。产业内贸易强度大,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正相关;产业内贸易强度小,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负相关。另外,中日贸易中纺织纱线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服装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中韩贸易中有色金属相关行业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塑料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研究目标:两岸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典型经济体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框架的冲击响应分析与实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两岸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经济体才是中国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来源;两岸技术冲击相关性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在双边贸易,还是双向投资方面,两岸经济关系都仅处于"浅层"相互依存状态,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也以间接性、表象性为主要特征。研究创新: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应用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研究。研究价值:揭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研究目标:两岸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典型经济体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框架的冲击响应分析与实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两岸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经济体才是中国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来源;两岸技术冲击相关性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在双边贸易,还是双向投资方面,两岸经济关系都仅处于"浅层"相互依存状态,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也以间接性、表象性为主要特征。研究创新: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应用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两岸经济相互依存的内在特征,为旨在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良性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赵晓军 张梦云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国的国际经济周期模型,分析不同类别的商品贸易对跨国经济协动性的影响。文章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表明,消费品贸易的规模越大,两国的经济协动性越低,消费品的替代弹性越大,在同样的消费品贸易规模变动下,经济的协动性下降幅度越大;生产品贸易的规模越大,两国的经济协同程度越高;进口的生产品与本国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越大,同样的生产品贸易规模变动下,经济的协动性上升越小。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和货币合作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贸易品类别 经济协动度 货币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小莉
文章基于1996—2015年中美季度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角度考察在SITC标准下1级分类的10类贸易商品与中美经济协动关系。结果显示:SITC0、SITC1、SITC2、SITC3、SITC7、SITC9贸易规模与中美经济协动性表现出正相关,具有顺协动性;SITC4、SITC5、SITC6、SITC8贸易规模与中美经济协动表现出负相关,是逆协动性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各类贸易与中美经济协动关系比较稳定,但总体上顺协动性商品在中美贸易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关键词:
贸易品类别 协动性 SITC分类标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丽华 张连城
与经济周期相联系,一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周期性,即国际贸易周期或对外贸易周期。国际贸易周期分为进口贸易周期和出口贸易周期。中国的进口贸易周期决定于中国的经济周期,而中国的出口贸易周期则决定于世界经济周期。无论是进口贸易周期还是出口贸易周期,都存在扩张期和收缩期两个阶段。本文运用朱格拉周期理论,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试图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周期的变动规律,旨在为政府在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对外贸易周期 朱格拉周期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悦
本文首先对1979—2010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接着对中美双边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美双边贸易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之间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表明:不同阶段中美双边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1979—1989年间,由贸易联系导致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波动的可能性很小;而1990—1999、2000—2005以及2006—2010年间,中美两国贸易密度每增加1%,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指数会分别增加2.993%、0.443%与5.730%。
关键词:
双边贸易 贸易密度 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将进一步加强,本文运用理论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验证了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存在,还证明了东亚地区对外贸易变动对该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周期 同步性 周期性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