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8)
- 2023(12802)
- 2022(10127)
- 2021(9222)
- 2020(7301)
- 2019(16369)
- 2018(16165)
- 2017(30725)
- 2016(16220)
- 2015(18071)
- 2014(17629)
- 2013(16736)
- 2012(14750)
- 2011(13163)
- 2010(13342)
- 2009(12629)
- 2008(11620)
- 2007(10412)
- 2006(9341)
- 2005(8771)
- 学科
- 济(58754)
- 经济(58695)
- 管理(43292)
- 业(42315)
- 企(35376)
- 企业(35376)
- 融(26973)
- 金融(26971)
- 中国(25894)
- 银(25133)
- 银行(25123)
- 行(24302)
- 贸(22512)
- 贸易(22494)
- 易(21874)
- 方法(21220)
- 农(18626)
- 财(18008)
- 数学(17206)
- 数学方法(17029)
- 业经(16896)
- 制(16267)
- 地方(15399)
- 理论(13083)
- 务(12424)
- 财务(12384)
- 农业(12362)
- 财务管理(12357)
- 企业财务(11639)
- 中国金融(11250)
- 机构
- 学院(214626)
- 大学(208978)
- 济(91251)
- 经济(89305)
- 管理(75219)
- 研究(68472)
- 理学(63488)
- 理学院(62869)
- 管理学(61732)
- 管理学院(61364)
- 中国(61012)
- 财(44656)
- 京(41838)
- 科学(36806)
- 财经(35188)
- 中心(34628)
- 江(33454)
- 所(32554)
- 经(31822)
- 经济学(30086)
- 研究所(28874)
- 农(28809)
- 州(28208)
- 范(28013)
- 师范(27754)
- 经济学院(27447)
- 财经大学(26109)
- 北京(25817)
- 业大(25485)
- 银(25259)
- 基金
- 项目(135104)
- 研究(107149)
- 科学(106097)
- 基金(95816)
- 家(81074)
- 国家(80337)
- 科学基金(69330)
- 社会(68528)
- 社会科(65056)
- 社会科学(65042)
- 省(54062)
- 教育(49679)
- 基金项目(49494)
- 编号(46053)
- 划(43689)
- 自然(40426)
- 自然科(39510)
- 自然科学(39505)
- 自然科学基金(38779)
- 资助(38387)
- 成果(37999)
- 课题(31872)
- 重点(30868)
- 发(30799)
- 创(29440)
- 部(29362)
- 性(28871)
- 国家社会(28561)
- 项目编号(28265)
- 年(27770)
共检索到33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茜
2010年下半年起,大陆将更多采取市场取向的管理政策,加快金融自由化进程。笔者认为,大陆金融自由化将体现为汇率自由化与资本账户双向开放的交互推进,在循序渐进、轻重缓急的原则下分两个阶段来完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贯穿于大陆金融自由化的动态演进之中,扮演者承接两阶段目标的重要角色。本文以大陆金融自由化为预设前提,对两岸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分析,提出制度设计,解决两岸经贸、金融合作中已经出现的及可能会出现的若干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志明 熊小灵 谷浩然
基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运用2009~2012年的月度数据从贸易和金融双视角出发,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得出:其中四个因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职能产生冲击效应,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均GDP增长率、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占比、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且证实汇率波动冲击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有动态的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众 曹永平
一、基本情况近期,烟台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因出口资金回流不及时导致流动资金不足、急需融资,而其国内主要开户行受贷款规模所限,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为此,工商银行烟台分行积极推出人民币出口协议融资业务,由该企业向工商银行东京分行借入人民币资金3000万元、借款期限6个月。随后,工商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施娅
2009年7月,作为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上海和广东的部分城市正式启动。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将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人民币,这为我国建设基于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天然条件;另一方面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其货币职能和服务对象将延展至境外主体,这既是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产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上述方面,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胡兵
本文以绝对市场规模、相对市场规模和市场潜能衡量地区市场规模,并从质和量的维度刻画地区金融发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约束下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规模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金融发展可以强化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向效应,尤其是质维度的金融发展会激发市场潜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效应。现阶段我国要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放缓趋势,重视对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的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市场稠密度,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关键词:
市场规模 金融发展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胡兵
本文以绝对市场规模、相对市场规模和市场潜能衡量地区市场规模,并从质和量的维度刻画地区金融发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约束下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规模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金融发展可以强化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向效应,尤其是质维度的金融发展会激发市场潜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效应。现阶段我国要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放缓趋势,重视对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的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市场稠密度,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关键词:
市场规模 金融发展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岿然 李匡义 孙晨瑞
基于2012—2021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显著赋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升,其对金融集聚的依赖程度在降低;(3)当金融集聚的赋能作用面临瓶颈时,可以通过提升区域贸易韧性水平和推动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4)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的集聚比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集聚更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省份的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赋能作用更突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张坷坷 王雅琦 杨措
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手段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对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2—2019年省份—国家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份额,且对金融发展禀赋较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与贸易渠道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中,金融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提升货币结算效率使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贸易市场份额增加,这两方面均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数字金融与对外贸易本币计价结算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润枫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婧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本币和外币政策的重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成为保护实体企业的一项短期应对措施,而且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国际金融战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的重要一步。这一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运行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在制度层面上,中国需要进一步在不显著改变原有框架下开放金融市场,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完善外汇市场,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要加强亚洲生产网络的建设,逐步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外贸企业的定价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琪琦
本文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出发,分析货币国际化的层次和条件及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指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将有利于推进对外贸易,国家财富的保值增值,中长期内减少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风险和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文章最后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货币互换建议。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伍戈 裴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7月推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虽然学界和业界对其存在较多的争论,但是对其研究尤其是基于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结算货币选择的框架下结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自身的特点,分析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若干因素,并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张程度、相关政策的推进、外部宏观经济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与贸易项下人民币收支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虽然与该项业务存在相关关系,但其并不是影响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唯一主导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措 谭小芬
基于2012—2019年省际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样本,本文研究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发挥贸易结算货币职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DID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呈现非对称性,即对出口贸易本币结算影响显著,而对进口贸易本币结算的影响并不显著。构建人民币互换网络有助于缓解跨境贸易本币结算的“跛足化”现象。机制分析表明,“外币融资可获得性”是双边货币互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贸易开放度更高的省份、与中国贸易联系密切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高于中国的贸易伙伴,人民币互换网络对贸易领域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为人民银行开展货币金融合作、强化人民币的贸易媒介职能以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汇率预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取得快速进展,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进一步拓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业务,加快人民币在岸市场的对外开放,扩大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