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0)
- 2023(5847)
- 2022(5327)
- 2021(4947)
- 2020(4480)
- 2019(10575)
- 2018(10445)
- 2017(20536)
- 2016(11174)
- 2015(12741)
- 2014(13057)
- 2013(13198)
- 2012(12397)
- 2011(11337)
- 2010(11540)
- 2009(10799)
- 2008(10854)
- 2007(10042)
- 2006(8592)
- 2005(7595)
- 学科
- 济(49791)
- 经济(49747)
- 管理(30111)
- 业(29690)
- 方法(26265)
- 企(23756)
- 企业(23756)
- 数学(22321)
- 数学方法(22145)
- 农(13456)
- 财(11797)
- 中国(10602)
- 地方(10483)
- 贸(10415)
- 贸易(10414)
- 业经(10168)
- 学(10058)
- 易(10058)
- 农业(9162)
- 理论(8062)
- 制(7870)
- 务(7635)
- 财务(7618)
- 财务管理(7596)
- 和(7485)
- 企业财务(7167)
- 环境(6416)
- 银(6408)
- 银行(6388)
- 融(6274)
- 机构
- 学院(169290)
- 大学(168793)
- 济(66499)
- 管理(65754)
- 经济(65004)
- 理学(56629)
- 理学院(55943)
- 管理学(55003)
- 研究(54830)
- 管理学院(54656)
- 中国(41302)
- 科学(35522)
- 京(35160)
- 财(30362)
- 农(29867)
- 所(28569)
- 研究所(26084)
- 中心(26061)
- 业大(25553)
- 江(25484)
- 财经(24557)
- 范(24002)
- 农业(23810)
- 师范(23745)
- 北京(22284)
- 经(22112)
- 州(20681)
- 经济学(20015)
- 师范大学(19162)
- 院(19128)
- 基金
- 项目(110326)
- 科学(85931)
- 基金(79377)
- 研究(78735)
- 家(69094)
- 国家(68520)
- 科学基金(58213)
- 社会(48899)
- 社会科(46294)
- 社会科学(46275)
- 省(43879)
- 基金项目(43257)
- 自然(38652)
- 自然科(37698)
- 自然科学(37684)
- 自然科学基金(37020)
- 划(36678)
- 教育(36468)
- 资助(33417)
- 编号(32469)
- 成果(25841)
- 重点(24630)
- 部(24354)
- 发(24185)
- 创(22189)
- 课题(21973)
- 科研(21758)
- 创新(20701)
- 大学(20695)
- 教育部(20587)
共检索到240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天 屈册
本文以大陆旅游者游记为分析单位,通过类属分析和多维话语分析,从功能-心理、属性-整体、普通-独特三个维度,分析了大陆旅游者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情感形象,结果发现:大陆旅游者对台湾的形象感知以正向为主,感知的台湾整体形象为文明有序、社会民主、风光秀美、人文突出、轻松舒适;构成台湾旅游形象的重要属性包括居民素质、民风、街道、夜市等,而台北101、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台湾的人文,以及两岸的历史则构成台湾旅游的独特形象;大陆旅游者普遍认为赴台旅游是愉悦的,对台湾的情感形象包括感动、留恋、羡慕、震撼、难忘等。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类属分析 多维话语分析 台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向阳 杨颂 汪波
运用文化营销策略提升目的地形象对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和规划旅游景区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心理学关于文化认同理论,构建了基于文化认同、游客涉入度和目的地形象三因素假设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将此三因素作为重游倾向的前因,进一步采用实地访谈、调查问卷方法,以塑造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例,发现游客涉入度与文化认同有正相关关系,两者均对目的地形象产生积极作用,目的地形象正向引导游客重游倾向。同时,证明了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无直接关系,目的地形象在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文化认同要素在游客构建目的地形象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丽敏 吕兴洋 刘祥艳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目的地所接待的自助旅游者比例不断上升,其与传统的团队旅游者在众多方面存在差别。本文从旅游者感知形象的视角,以台湾省为例,分析了随团游旅游者和自助游旅游者游后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二者对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均呈长尾分布,但随团游旅游者的认知形象比较集中,自助游旅游者的认知形象相对分散;随团游旅游者的情感形象词语相对较少,自助游旅游者的情感形象更加丰富。通过感知形象词和游记内容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者的体验范围和体验程度的不一致。基于此,提出了目的地要借助自身的核心资源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长尾尾部吸引物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引导"高峰体验"与"支撑...
关键词:
感知形象 随团游 自助游 长尾 旅游体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亮 赵黎明
通过对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站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自然生态、度假、乡村、文化、城市。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类网站构建并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同。研究结果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台湾 内容分析 网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坤博 杨永春
赴台湾大陆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将很快成为台湾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对该群体在台湾旅游动机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却很少。根据对暑期在台湾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大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对其在台湾的旅游动机和对台湾旅游形象感知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在旅行前,大陆大学生在台湾所倾向的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性;该群体在台湾表现出7种明显的旅游动机类型,其中,爱好与猎奇型和向往与情感型是该群体在的主要旅游动机类型。大陆大学生对台湾旅游总体形象综合评价得分为4.004,评价语义为"较好",其中,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的评价较高,对人文特色和旅游设施及服务的评价较低。爱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柴海燕 王璐 王思远
黑色旅游作为一种"另类"的旅游形式,具有比"寻常"旅游形式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黑色旅游日渐为大众关注和接受的今天,其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百度旅游、马蜂窝3家旅游网的线上点评数据,通过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性研究,并构建了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模型。结果表明:(1)本研究将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划分包括9个一级类目和30个二级类目的分析体系;(2)到访者对参观动机、基础设施、情感态度、价值评估这四个类目感知程度最深;(3)情感形象在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中占绝对比重,并贯穿于游览的全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宁 刘耀芳 牛宇 计卫星
社交网络图片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基于图片表征内容的营销传播越来越受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重视,本文选取Flickr上中国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英国和美国旅游者拍摄的北京图片作为研究素材,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图片表征内容,并从认知和情感2个层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来源地游客在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在认知形象方面,入境旅游者均对自然、建筑较为关注,但在文化艺术、人物、食物等具体维度上关注内容不尽相同。在情感形象方面,令人愉快(Pleasant)的、兴奋的(Exciting)是所有入境旅游者表现的主要情感,但中国港澳台和美国旅游者所拍摄图片隐含投射出困倦疲乏的(Sleepy)情感,而英国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则暗含不安苦恼(Distressing)的情感。本文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海量UGC图片表征内容为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大数据的方法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锦玉
自从大陆赴台旅游开放以来,大陆游客已成为台湾入境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对台湾入境旅游发展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台湾居民的角度,针对大陆赴台旅游所造成的旅游影响,从台湾居民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及不同的社会背景,分析在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情形,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实质环境三个维度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居民背景资料不同,在旅游影响感知不同维度上有部分呈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及使大陆赴台旅游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重要管理应用讯息及后续研究建议。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影响感知 赴台旅游 台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章海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旅游整体营销理念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并提出了正确运用旅游地形象要素进行形象策划的观点。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地形象 可感知性 不可感知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纯阳 屈海林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
旅游动机 认知形象 情感形象 旅游者期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福才 张进福
本文充分利用海峡两岸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和市场调查分析资料,研究台湾游客群在大陆旅游市场中的构成及行为变化与特征,提出进一步开发台湾客源市场的策略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东政 黄福才
两岸直航开通促使两岸往来更加密切,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使前往台湾的游客日益增多,这是台湾旅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究台湾居民对大批大陆游客访台所造成影响的感知,以及未来台湾进一步发展旅游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旨在探讨台湾居民对台湾开放大陆旅游市场后,台湾旅游发展正面及负面影响的感知,并从居民性别,年龄,旅游正、负面影响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等方面,进行相互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赴台游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