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3)
- 2023(13639)
- 2022(11759)
- 2021(11369)
- 2020(9385)
- 2019(21943)
- 2018(22106)
- 2017(42886)
- 2016(23124)
- 2015(26346)
- 2014(26569)
- 2013(26394)
- 2012(24256)
- 2011(21843)
- 2010(21997)
- 2009(20296)
- 2008(20025)
- 2007(18025)
- 2006(16342)
- 2005(14761)
- 学科
- 济(91316)
- 经济(91214)
- 业(69285)
- 管理(63706)
- 企(48362)
- 企业(48362)
- 农(48087)
- 方法(38081)
- 数学(32485)
- 数学方法(32073)
- 农业(31998)
- 中国(25201)
- 业经(25158)
- 制(24419)
- 银(22965)
- 银行(22818)
- 财(22809)
- 行(21366)
- 地方(20360)
- 学(19158)
- 融(16932)
- 金融(16931)
- 贸(15949)
- 贸易(15933)
- 易(15465)
- 理论(15343)
- 务(14223)
- 财务(14146)
- 财务管理(14111)
- 度(14103)
- 机构
- 大学(323906)
- 学院(323771)
- 管理(132055)
- 济(126997)
- 经济(123945)
- 理学(112651)
- 理学院(111455)
- 管理学(109685)
- 管理学院(109094)
- 研究(106967)
- 中国(89674)
- 京(70103)
- 农(68304)
- 科学(65491)
- 财(59073)
- 所(53746)
- 业大(53080)
- 中心(52568)
- 农业(52285)
- 江(50247)
- 研究所(48183)
- 财经(46215)
- 北京(44504)
- 范(42862)
- 师范(42516)
- 经(42009)
- 州(41656)
- 院(37552)
- 经济学(35738)
- 经济管理(35495)
- 基金
- 项目(215653)
- 科学(168563)
- 研究(162657)
- 基金(154663)
- 家(133102)
- 国家(131880)
- 科学基金(113466)
- 社会(100003)
- 社会科(94254)
- 社会科学(94226)
- 省(85008)
- 基金项目(82940)
- 教育(73267)
- 自然(73076)
- 自然科(71311)
- 自然科学(71298)
- 编号(70157)
- 划(70135)
- 自然科学基金(70023)
- 资助(63054)
- 成果(57555)
- 部(47415)
- 重点(47163)
- 课题(46255)
- 发(45934)
- 创(44191)
- 项目编号(41454)
- 创新(41089)
- 科研(40702)
- 教育部(40418)
共检索到502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姝婧 张池云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贷款难"问题仍困扰着"三农"发展。农业银行淄博市分行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农户小额贷款服务管理系统,成立了农户贷款客服中心,通过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对农户贷款业务实行集中式管理,提高了农户贷款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破解了当前农户"贷款难"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大银行"服务"小农户"的新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翠
介绍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其结构体系,分析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三种主要服务模式。针对目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原则。
关键词:
物流 公共信息 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学萍
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领域的一种制度创新,与现代商业银行信贷并存于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国家。从制度视角分析,二者在假设前提、目标客户、操作方式、利率水平、风险防范、业绩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要进一步发展农户小额信贷,必须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与商业银行资源共享、采用量化的风险防范手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庞金波 霍青
网络借贷平台与银行在贷款信息方面的合作可以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效率,并降低贷款成本,同时网贷平台也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构建了新的融资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银行可将贷款信息外包给网络借贷平台,平台根据多属性贷款信息交易中存在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集理论构建贷款信息交易匹配度计算方法,建立以银行、借款人和平台三方收益匹配度最大为目标的交易匹配模型,运用运筹学中的匈牙利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银行与网络借贷平台合作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息匹配度要高于银行用传统线下方式对中小企业贷款时的匹配度,论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弘 章元
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被认为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那么在中国农村的农户层面上,这一问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农户调查并获得了农户信贷行为的相关信息,回答了“什么样的家庭申请了贷款、什么样的家庭获得了贷款、贷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们对贷款难易程度的评价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对中国农户信贷市场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本文对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农村金融扶贫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社会关系 教育贷款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影响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利用"信息熵"工具分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之后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柴正猛 陈彦冰
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表现在融资平台还款不及时、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给信贷授信主体的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为了研究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及防范对策,本文以部分地方商业银行信贷数据为例,利用计量的分析方法,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模型,来揭示政府融资平台过多的信贷额度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并以此提出缓解融资平台债务膨胀、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政府融资平台 信贷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公共租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以优惠租赁价格、限制出售等为突出特征的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解决不属于廉租房住房保障对象,主要为暂时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人员等建设的住房。根据项目资金计划,银行信贷将成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本文总结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揭示了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公租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银行信贷支持公租房建设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玉霞
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信贷资产问题王玉霞根据金融体制改革决定,建设银行在分离出政策性贷款业务以后,要向以经营中长期信用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由于我们正处于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初期,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我们去认识和解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姜春
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拓展中面临"选择优质信贷投放对象难"与"信贷资金回报率低"的矛盾。本文在总结基层金融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一方面应依靠自有力量,围绕农村市场进行行业竞争力分析与市场细分,研究制定详细的子市场进入策略,解决"选择优质信贷投放对象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借助外部力量,通过金融联合创新产品与服务、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等路径,解决"信贷资金回报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市场 拓展 问题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善民
农户信用评定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破解农户融资难题的微观机制,在我国首个信用县农户信用评定的准自然实验基础上,运用DID模型有效识别并测度农户信用评定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信用评定显著促进了农户融资可得性,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对农户生产型贷款更显著。进一步,运用PSM-DID模型进行的稳健性分析,所得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因此,需要构建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平台,推动信贷资源流向农村,实现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庆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疏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银行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中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的理论,采用2018年广东省477份农户入户调研的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农户借贷可获得性及贷款规模。研究发现:(1)贷款是否可获得是农户与银行签约时重复博弈的结果,其中社会资本影响借贷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交通成本是农户与银行博弈时客观费用;金融知识、信用评级与交易频率影响农户与银行签约的贷中执行成本与贷后监督成本。(2)贷款规模是在农户贷款条件满足后,银行对借贷额度的授予分配。利息费用是贷款规模存在差异的直接影响因素,而人情支出是由于中国农村"人情贷"出现,而增加的额外交易费用。(3)文章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模型选择正确性,采用替换变量证明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旺红 张丞
本文以广西村镇银行的信贷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logistic方法,针对村镇银行农户信贷违约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升信贷员的自身素质并改革激励机制,积极积累优质客户,充分发挥本土化信息优势,加强贷后监控,合理设置抵押资产要求等措施降低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村镇银行 农户信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