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9)
- 2023(6021)
- 2022(4976)
- 2021(4451)
- 2020(3671)
- 2019(8078)
- 2018(7543)
- 2017(14215)
- 2016(7707)
- 2015(8101)
- 2014(7671)
- 2013(7514)
- 2012(6722)
- 2011(6063)
- 2010(5733)
- 2009(5203)
- 2008(5093)
- 2007(4224)
- 2006(3513)
- 2005(2922)
- 学科
- 济(27146)
- 经济(27113)
- 业(22827)
- 管理(22092)
- 企(16228)
- 企业(16228)
- 方法(13442)
- 农(12813)
- 数学(12255)
- 数学方法(12188)
- 贸(9942)
- 贸易(9941)
- 易(9767)
- 财(7431)
- 学(7197)
- 农业(6631)
- 中国(6477)
- 业经(6432)
- 产品(5872)
- 出(5312)
- 技术(5121)
- 环境(4999)
- 市场(4746)
- 制(4628)
- 务(4623)
- 财务(4622)
- 财务管理(4617)
- 地方(4469)
- 企业财务(4387)
- 划(4365)
- 机构
- 学院(109493)
- 大学(108407)
- 济(44568)
- 经济(43938)
- 管理(41753)
- 研究(38271)
- 理学(37699)
- 理学院(37253)
- 管理学(36590)
- 管理学院(36425)
- 农(32484)
- 科学(27618)
- 中国(27209)
- 农业(26580)
- 业大(25244)
- 京(21798)
- 所(20752)
- 研究所(19588)
- 农业大学(17846)
- 中心(17335)
- 财(17177)
- 江(14855)
- 财经(14547)
- 业(13922)
- 院(13486)
- 经(13435)
- 经济学(13332)
- 经济管理(13068)
- 省(13019)
- 北京(12973)
- 基金
- 项目(83874)
- 科学(64728)
- 基金(62156)
- 家(58553)
- 国家(58087)
- 研究(51748)
- 科学基金(48170)
- 自然(34329)
- 社会(34114)
- 基金项目(33642)
- 自然科(33592)
- 自然科学(33577)
- 省(33180)
- 自然科学基金(33025)
- 社会科(32490)
- 社会科学(32478)
- 划(28539)
- 资助(24408)
- 教育(22494)
- 重点(19120)
- 计划(18830)
- 编号(18232)
- 创(18149)
- 发(17894)
- 部(17674)
- 业(17413)
- 科技(17339)
- 科研(17223)
- 创新(17087)
- 农(16372)
共检索到144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珠梅 贾玉山 孙林 黄丽娟 格根图
【目的】研究大针茅草产品对肉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确定大针茅的最适饲喂形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比试验设计,将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2只8月龄乌珠穆沁公羊随机分为4组,各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大针茅干草、大针茅草颗粒、大针茅草块、大针茅草粉,为期17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0d)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按照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相应指标。【结果】大针茅草颗粒采食率和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最高,与大针茅干草及大针茅草粉差异显著(P<0.05);大针茅草颗
关键词:
大针茅 饲喂形态 表观消化率 氮平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佳华 张峰 赵天启 赵萌莉
【目的】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小尺度羊草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分布,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针茅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统计法,利用变异函数、空间自相关系数、分形维数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分析放牧、刈割和围封(对照)利用方式下羊草种群空间异质性的变化。【结果】放牧可显著提高羊草种群密度(P围封(12.53株/m~2)>刈割(7.51株/m~2)。不同利用方式下,羊草种群空间分布的最优模型均为球状模型,羊草种群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围封>放牧>刈割,羊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在围封样地中,羊草种群呈现出较小尺度内变异较大的带状分布;在放牧样地中,羊草种群呈现出较大尺度内变异较小的片状分布;在刈割样地中,羊草种群以变异性大的高密度点状斑块镶嵌于平坦的低密度斑块上,呈现点状分布。【结论】放牧和刈割对大针茅草原羊草种群密度和空间异质性均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艳华 朱晓萍 贾志海 张微 李洪根
试验研究日粮铜(Cu)钼(Mo)添加水平对辽宁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18月龄体重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12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3只。试验分为Mo0期和Mo5期:Mo0期日粮为基础日粮中不加Mo,Mo5期日粮在基础日粮上加Mo(DM)5 mg/kg;每期设4个Cu水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的Cu(DM)分别为0、19、28和38 mg/kg。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Cu显著提高了辽宁绒山羊的干物质消化率、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了干物质采食量和Cu的表观消化率(P<0.05)。2)日粮中添加Mo能显著提高ADF、NDF及Cu的表观消化...
关键词:
绒山羊 铜 钼 消化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林 任秀珍 格根图 刘兴波 贾玉山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采食和反刍行为的影响,为针茅草颗粒生产原料适宜含水量、粘合剂添加量和颗粒直径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条件(原料含水率为12%~14%,14%~16%和16%~18%;颗粒直径为3,6和8mm;粘合剂添加量为1%,3%和5%)制备的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进行饲喂试验,对其采食和反刍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舍饲条件下,饲喂针茅草颗粒羊的平均昼夜采食时间302.18min,昼夜总反刍时间平均为377.43min,昼夜反刍周期19.40个、昼夜每个反刍周期持续时间22.51min,每个反刍周期逆呕食团27.37个,昼夜反刍食团咀嚼总次数为2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喜新 刁其玉 马春晖 邓凯东 屠焰 姜成钢 杜红芳
【目的】研究代乳粉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7只新生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F1代羔羊随机分为低(L)、中(M)、高(H)3个饲喂水平组,分别按体重的1.0%、1.5%和2.0%饲喂代乳粉。羔羊于50—60、80—90日龄期间分别进行一期消化代谢试验,并在50、90日龄采集血液样品,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结果】羔羊的体重(BW)和体尺(BL)随代乳粉饲喂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中、高3个处理组间的BW和BL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氮(N)、粗脂肪(EE)、Ca、P消化率随饲喂水平的升高而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红梅 屠焰 司丙文 聂明非 刁其玉
【目的】在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中添加不同配伍酶制剂,研究其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00只月龄(3月龄)和体重(26.95±0.91kg)相近的杜寒杂交公羔羊,分为4组(每组100只、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即对照组(基础饲粮无添加酶制剂),处理组Ⅰ(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复合酶制剂)、处理组Ⅱ(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复合酶制剂)和处理组Ⅲ(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漆酶复合酶制剂);基础日粮为依据NRC(2007)配制精粗比4:6(第一期)和5:5(第二期)(DM基础)的T...
关键词:
育肥羊 复合酶制剂 秸秆 增重 消化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素英 李晓兵 刘忠龄 王丹丹 龙惠灵 梁存柱 王炜
中国北方典型草原的地上生物量与气候的相关性已经有很多研究,多数注意到草原地上生物量的波动性,但尚未分析典型草原系统又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生产力机制,而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本研究根据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羊草大针茅草原24年的定点监测数据,分析降水量变化引起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波动性,其波动幅度不如降水量波动幅度大,说明群落生物量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为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24年样方中出现77种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结果表明有31种植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可能在这些种对之间存在着生物量的补偿性。通过分析这些种对间的补偿性,可以看出优势种与亚优势种、优势种与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李维 张勇 曹敏健 王翀
选择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12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即基础饲粮对照组(0%鱼粉+0%蚯蚓粉)、蚯蚓粉组(0%鱼粉+5%蚯蚓粉)、混合组(3%鱼粉+2%蚯蚓粉)和鱼粉组(5%鱼粉+0%蚯蚓粉),研究了蚯蚓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阶段各试验组的平均耗料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各阶段都是混合组最好,至生长后期,混合组和蚯蚓粉组的日增重与对照组和鱼粉组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0.57%和8.77%,较鱼粉组提高了6.69%和4.95%;各试验组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金艳 彭福刚 刘大森
选择健康的6月龄小尾寒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后代12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试验设计,分成3组,每组4只羊。第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13mg.kg-1、226mg.kg-1硼(以硼砂形式添加),研究添加硼对绵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均以补硼226mg.kg-1组为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0.86%和11.14%,补硼226mg.kg-1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远大于对粗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钙、磷、锌、镁的利用率随着硼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而添加硼降低了铁的利用率。
关键词:
无机硼 绵羊 营养物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斌 李富翠 张亚楠 陈佳宝 范志浩 汪梦寒 宋桂龙 韩烈保
为研究植丝式混合草坪中人造草丝对草坪草生长及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以不植丝处理为对照,研究植丝对草坪坪观质量、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草坪草养分吸收、草坪土壤中养分残留以及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丝促进了草坪草的生长并提升了草坪的坪观质量。植丝后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增加,其中草屑和根系氮素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增加了30.0%和40.6%,草屑磷素吸收量最高增加了24.8%。土壤中矿质氮和速效磷残留量增加,分别最高增加了33.9%和87.0%。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减少,最大降幅可达79.3%。因此,植丝促进了草坪草生长,提高了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草坪氮素淋溶风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美雪 郭冉 夏辉 申亮 李垚垚 解伟 李赵嘉 沈庆洲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构糖源饲料对初始体质量为(0.14±0.01)g的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及相关代谢的影响。实验共设7个处理,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7种结构不同的糖源:葡萄糖、果糖、葡萄糖+果糖(1∶1)、蔗糖、麦芽糖、玉米淀粉和糊精,添加水平为20%。每处理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50尾虾,实验期56 d。结果表明,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有显著影响,呈现多糖>蔗糖>其他,其中葡萄糖组最低;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全虾水分、灰分、蛋白质无显著影响,但对脂肪、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显著。不同结构的糖源饲料对糖代谢相关酶及产物产生显著影响,对脂肪和蛋白代谢酶及产物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糖源结构 生长 代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勤奋 韩国栋 卫智军 敖特根 彭少麟
通过对划区轮牧与连续放牧两种制度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的比较研究 ,从植被角度探讨在家庭牧场的生产实践中适合的放牧制度。结果表明 :轮牧制度对草群影响较小 ,优良牧草在草群中的重量比与重要值高于连续放牧制 ;牧草现存量轮牧制下的草场高于连续放牧制 ,草地牧草生产力连续放牧下的高于划区轮牧 ,但多年生牧草生产力低于划区轮牧 ;暖季连续放牧下草群营养早期高于轮牧区 ,秋末则低于轮牧区 ,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整体上划区轮牧下的草群状况接近于未放牧的围栏封育小区 ,相比之下连续放牧下的草群状况有较大偏离
关键词:
放牧制度 家庭牧场 植物群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小红 宋彦涛 乌云娜 霍光伟 张凤杰 王晓光 邸择雷
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是维持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克鲁伦河流域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生活型划分功能群类型,比较了3种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地上生物量和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轻牧、中牧和重牧3种放牧条件下的总物种数分别为20、23和18种,符合"中度干扰假说";3种放牧强度下多年生非禾草物种数在群落中均占较高比例。2)轻度放牧条件下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各放牧强度下功能群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物种丰富度与功能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慧娟 陈玉林 刘敬敏 曹宝红 周光现 张思慧 张恩平
【目的】研究2种精粗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陕北绒山羊羔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将16只日龄和体质量相近的羔羊随机分为4组:Ⅰ组.日粮精粗比3∶7+20 g/kg YC;Ⅱ组.日粮精粗比3∶7,不添加YC;Ⅲ组.日粮精粗比5∶5+20 g/kg YC;Ⅳ组.日粮精粗比5∶5,不添加YC。计算各组羔羊的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干物质采食量(DMI)及料质量比。采用不完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CP)、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后屠宰全部试验羊,取瘤胃组织测定瘤胃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斌 胡锐 蔡凤坤 史延平 王丽 戚磊 卫功庆
【目的】探索舍饲辽宁绒山羊的饲养标准。【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将30只体质量相近、健康的2周岁辽宁绒山羊母羊,随机均分为5组,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水平(92.6,100.6,110.2,121.2,131.9 g/kg)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辽宁绒山羊体增质量和产绒性能(绒毛生长量、绒毛生长率、产绒量、羊绒长度、羊绒细度、绒层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粗蛋白水平达到110.2 g/kg以上时,显著促进粗毛的生长(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随日粮中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