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9)
- 2023(16605)
- 2022(14264)
- 2021(13014)
- 2020(10845)
- 2019(24927)
- 2018(24360)
- 2017(47330)
- 2016(25265)
- 2015(28228)
- 2014(28119)
- 2013(28192)
- 2012(26125)
- 2011(23757)
- 2010(24212)
- 2009(22576)
- 2008(21082)
- 2007(18627)
- 2006(16654)
- 2005(14887)
- 学科
- 济(126705)
- 经济(126593)
- 管理(71611)
- 业(69793)
- 企(56784)
- 企业(56784)
- 方法(50993)
- 数学(44734)
- 数学方法(44343)
- 中国(33580)
- 地方(32312)
- 农(30020)
- 融(28250)
- 金融(28246)
- 财(27036)
- 业经(26674)
- 银(26214)
- 银行(26173)
- 行(25243)
- 学(24210)
- 制(22363)
- 农业(21197)
- 贸(19119)
- 贸易(19101)
- 易(18390)
- 地方经济(17937)
- 环境(17834)
- 理论(17372)
- 和(16879)
- 务(16770)
- 机构
- 大学(366092)
- 学院(365360)
- 济(159828)
- 经济(156678)
- 管理(144458)
- 研究(126655)
- 理学(125044)
- 理学院(123645)
- 管理学(121717)
- 管理学院(121064)
- 中国(97977)
- 京(77565)
- 科学(75705)
- 财(70477)
- 所(63204)
- 中心(57812)
- 研究所(57558)
- 财经(57045)
- 江(56309)
- 农(55558)
- 经(51751)
- 业大(51489)
- 经济学(50018)
- 北京(48756)
- 范(47109)
- 师范(46686)
- 院(45901)
- 经济学院(45009)
- 州(43527)
- 农业(43154)
- 基金
- 项目(249186)
- 科学(196838)
- 研究(183106)
- 基金(181767)
- 家(157516)
- 国家(156245)
- 科学基金(134859)
- 社会(118001)
- 社会科(112101)
- 社会科学(112071)
- 省(97010)
- 基金项目(96489)
- 自然(86059)
- 自然科(83998)
- 自然科学(83983)
- 自然科学基金(82482)
- 教育(82116)
- 划(80695)
- 资助(75129)
- 编号(73533)
- 成果(58899)
- 重点(55975)
- 发(55136)
- 部(55045)
- 创(51505)
- 课题(50570)
- 国家社会(49006)
- 创新(48121)
- 教育部(47422)
- 科研(46966)
- 期刊
- 济(178022)
- 经济(178022)
- 研究(111771)
- 中国(67336)
- 学报(54093)
- 管理(53508)
- 财(51718)
- 科学(51213)
- 农(49832)
- 融(43700)
- 金融(43700)
- 大学(41157)
- 学学(39120)
- 教育(33959)
- 农业(33854)
- 技术(31504)
- 经济研究(29238)
- 财经(29000)
- 业经(27101)
- 经(24914)
- 问题(22844)
- 技术经济(19545)
- 理论(18026)
- 统计(17177)
- 业(17019)
- 资源(16907)
- 现代(16862)
- 贸(16669)
- 科技(16620)
- 商业(16583)
共检索到544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查志强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浙江经济开始面临产业区域转移的问题 ,而上海则是浙江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现阶段浙江产业转移到上海主要以构筑和完善市场网络为主 ,以综合资源利用为辅 ,具体可归纳为 A、B两种模式。在产业转移的动因上 ,既有浙江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包括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和上海市政府积极引导的政策效应的作用。通过产业转移 ,浙江企业出现了两大趋势 :生产型企业向大公司、集团化发展 ,流通企业向市场规模化发展 ,提高了浙江企业的层次和产品档次 ,也带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 ,适时地推出各项政策措施 ,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目标 ,同时也有利于...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企业外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清野进 金莉萍
我在日本旅行社工作了11年,现在日本大阪旅行专门学校担任讲师。 在旅行社工作期间,我有机会访问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可称得上大都市的地方。能想起来的具体的都市列举如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本文重点分析上海培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魅力 ,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意义 ,及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由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和想象力构成 ,国际化大都市魅力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本文最后强调通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作为发展腹地、充分利用浦东的亮点、充分展现上海未来发展前景等措施 ,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的培育。
关键词:
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魅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东
文章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城市动态发展视角的多因素中国大都市经济增长时空引力模型,利用中国10大城市1998~2012的面板数据,将多图层海量异源异构地理信息数据纳入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对数据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大都市经济增长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子英
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并且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如何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这不仅有关"两个大局"的顺利实现,还会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中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实施的地区性发展战略,总结了其在区域融合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认为1999年之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针对内陆地区的优惠政策:第一,在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利于产业转移;第二,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地区保护主义有一定的缓解;第三,非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地方政府的规模出现过度膨胀,加剧了"吃饭财政"的难题;第四,过于激进的产业转移政策恶化了内陆地区的...
关键词:
地区战略 经济增长 经济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小红 何晓洁
我国保税物流区域正处于整合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起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战略机遇。文章利用浙江省1995-2015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保税物流区域的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进出口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保税物流区域变量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保税加工货值、进出口总额、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值;从长期来说,保税加工货值、进出口总额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显示为较小负向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丽霞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伴生的,工业化对城市化有促进作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也不一样,城乡关系也会因为工业化的演进而演变。随着城市的扩张,城乡之间的关系将从二元结构向城乡转型直至城乡融合阶段演变。在不同的阶段,要素流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的流向,对城乡的发展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到产业的地域分布。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宁波市特殊的区位和区域环境出发,分析了宁波市的城乡发展格局,指出宁波市城乡之间存在着分工不明确、产业竞争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平面化的城镇体系严重影响其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宁波市建设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后勤中心、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农村城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范红忠
大都市区是一国人口的吸纳池。我国东部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小,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以及多数大都市区的市区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吸纳外来人口。鼓励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市区及郊区迁移,是一条减少地区和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都市区 人口吸纳池 人口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静
经济理论分析表明,低工资未必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充分条件,资源价格、交易成本和劳动力素质都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证实,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区域转移 经济增长 地理集中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转移重点 国际化大都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琴
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通过资本补缺、技术进步和产业关联等效应促进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提出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彩红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1978年~2009年的浙江省GDP、资本投资总额、从业人员、邮电业务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被解释变量GDP与解释变量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表明:信息化对于促进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政策法规、改革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时间序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叶炜宇
本文旨在探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浙江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促进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问题 ,文章首先从市场导向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对发达地区的吸引力 ,指出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优势 ,进而以武义县的经济发展为例子 ,提出了以“边际渗透”作为弥补劣势、发挥优势的解决问题对策 ,即省内欠发达地区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 ,发挥“洼地效应”吸引周边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产业区域转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方明 孙克 汤钟尧
本文在对区域金融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不仅具有区域性特征,阶段性特征也比较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