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8)
- 2023(17468)
- 2022(14978)
- 2021(14146)
- 2020(11632)
- 2019(27247)
- 2018(27265)
- 2017(52243)
- 2016(28676)
- 2015(32310)
- 2014(32541)
- 2013(31928)
- 2012(29724)
- 2011(27031)
- 2010(27551)
- 2009(25126)
- 2008(24504)
- 2007(21716)
- 2006(19398)
- 2005(17444)
- 学科
- 济(118192)
- 经济(118074)
- 管理(79389)
- 业(76830)
- 企(62381)
- 企业(62381)
- 方法(48758)
- 数学(42050)
- 数学方法(41302)
- 中国(34395)
- 农(33818)
- 地方(31425)
- 业经(26889)
- 财(26505)
- 学(25504)
- 农业(22749)
- 贸(21205)
- 贸易(21186)
- 制(21148)
- 易(20458)
- 理论(20011)
- 和(18812)
- 银(18602)
- 银行(18561)
- 环境(18476)
- 技术(18279)
- 策(17911)
- 融(17862)
- 金融(17858)
- 行(17839)
- 机构
- 学院(401783)
- 大学(400329)
- 济(157425)
- 管理(156817)
- 经济(153709)
- 研究(140328)
- 理学(134349)
- 理学院(132728)
- 管理学(130117)
- 管理学院(129359)
- 中国(105887)
- 科学(87815)
- 京(87810)
- 财(72513)
- 所(71346)
- 农(66293)
- 研究所(64758)
- 江(64238)
- 中心(63538)
- 业大(59286)
- 范(56575)
- 财经(56551)
- 师范(56041)
- 北京(56017)
- 院(51682)
- 农业(51320)
- 经(51133)
- 州(50426)
- 经济学(45099)
- 师范大学(45001)
- 基金
- 项目(268692)
- 科学(210440)
- 研究(197665)
- 基金(191518)
- 家(166882)
- 国家(165421)
- 科学基金(141564)
- 社会(121330)
- 社会科(114813)
- 社会科学(114781)
- 省(106192)
- 基金项目(101003)
- 自然(92981)
- 教育(91433)
- 自然科(90726)
- 自然科学(90705)
- 划(89468)
- 自然科学基金(89006)
- 编号(82493)
- 资助(80079)
- 成果(67698)
- 重点(60549)
- 发(60311)
- 部(58316)
- 课题(58049)
- 创(55127)
- 创新(51317)
- 科研(50776)
- 项目编号(49706)
- 教育部(49445)
- 期刊
- 济(182318)
- 经济(182318)
- 研究(121691)
- 中国(84127)
- 学报(61283)
- 农(60283)
- 管理(59861)
- 科学(58173)
- 财(53640)
- 教育(51948)
- 大学(46366)
- 学学(43193)
- 农业(41644)
- 融(38489)
- 金融(38489)
- 技术(37398)
- 业经(31157)
- 经济研究(28192)
- 财经(26446)
- 问题(23494)
- 图书(23246)
- 经(22563)
- 业(22224)
- 资源(19777)
- 技术经济(19565)
- 科技(19361)
- 理论(18829)
- 现代(18784)
- 统计(17973)
- 版(17892)
共检索到614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锐 王文静 王宏
大运量、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大都市郊区交通发展和土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郊区融入大都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郊区的社会经济和客流通勤联系。在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大都市郊区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钟摆型布局、串珠型布局、环线+放射布局、网络型布局四种郊区轨道交通布局模式,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以重庆綦江区为例,综合分析确定其轨道交通建设模式选择和发展策略。本研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大都市郊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都市郊区 轨道交通 布局模式 綦江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明 杨涛 凌小静 邬岚
分析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特征,在借鉴国外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层次体系与技术特性建议。综合考虑大都市区的用地布局、客流分布以及走廊特征,以扬州市为案例,提出带状用地布局的大都市区市郊轨道不适合直接穿越中心城区,而应该在中心城外围设置终点站与城区轨道衔接的模式。
关键词:
都市区 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衔接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淑君
渔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渔业生产,不仅可以提供人们营养丰富的副食品,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但人们对发展渔业一般重视不够,许多可供养鱼的水面未充分利用,特别我国有些城镇郊区具备养殖淡水鱼的良好条件,也没有很好利用。就开封市来说,可供养殖的河流、湖泊坑塘等水面多数仍然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王秀清一、都市发展对蔬菜产业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蔬菜产业形成两方面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给蔬菜产业的第一方面影响是蔬菜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同时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口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卡
通过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城的深入考察和访问,并以问卷为基础,研究了新城居民在通勤行为空间上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居民通勤行为中新城和主城的空间互动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新城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其通勤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主城和新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城通勤空间的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通勤 新城 南京 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 彭震伟
快速交通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征对大都市郊区居住空间的时空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基于技术特征视角的理论框架,难以解释快速交通引起的时空关系重塑对大都市郊区居住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大都市郊区居住空间背后职住活动的联系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基于时空经济属性视角的理论框架,并以武汉大都市区为案例进行初步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快速交通直接作用于大都市郊区特定区位职住活动的时空格局状态,以相应的时空经济价值为纽带,传导到行为主体的区位选择行为。
关键词:
快速交通 大都市郊区 居住空间 作用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韩光辉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论证了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外大都市旅游圈一般模型即盖恩 (Gunn)的四环带旅游模型作了深化性的研究 ,并提出了特殊的模型 :海港型大都市半环带旅游模型
关键词:
国外大都市 郊区旅游, 空间模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媛媛 卢道典 陆嘉
文章利用文献梳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溪头村为典型案例展开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溪头村旅游起源于"驴友"自发组织的"影古线"徒步游,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带动了乡村发展。当前,溪头村也正面临乡村公共设施不足、服务层次偏低、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监管体制机制滞后、乡村传统文化景观风貌受到冲击等突出问题。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步与思维变换,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服务设施、整合区域资源、科学编制规划、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溪头村旅游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镜权 温锋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城市化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为指导,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总结转型时期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市化新的动力系统结构,提出包括自上而下的压力、自下而上支撑力、前向拉力和后向推力等四大动力,从而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四轮驱动"的动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城乡统筹的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旭丽 葛荣佳 何小洲
基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发展市郊轨道交通是现今大城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展卫星城镇、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市郊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旨在对新兴的市郊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进行探讨。论文分析了车辆选型、车辆编组、列车交路、列车停靠方案,并结合具体的无锡地铁4号线对此运营方案作了实例论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承忠 韩光辉
总结了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发展的9个特点,主张综合运用盖恩的环带旅游模型、作者提出的海港型大都市半环带旅游模型、罗多曼模式、克罗森&吉.来奇模式,结合大都市郊区自然及文化资源、城市特色等制定最优的郊区旅游发展战略和景观规划。
关键词:
郊区农村 休闲需求 旅游 国外大都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晓坤 周小萍 卢新海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大都市郊区的上海市金山区为例,提炼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评价其经济可行性、资源利用性及农村发展性。研究表明:金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受"三集中"相关政策主导,模式特点为:①政府主导;②市场化运作;③村民负担小,受益大;④置换成本高。评价结果显示:可达到较好的资源利用目标,并有效促进农村发展;经济可行性较差,政府角度资金平衡度为0.67—0.77,新增耕地单位成本达到350—496万元/hm2。该研究可为同类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满 严明瑞 朱俊青 单卓然 姜浩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模式 站点 空气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