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2)
- 2023(6721)
- 2022(5764)
- 2021(5126)
- 2020(4508)
- 2019(10431)
- 2018(9937)
- 2017(20066)
- 2016(10771)
- 2015(12091)
- 2014(12098)
- 2013(12255)
- 2012(11473)
- 2011(10418)
- 2010(10227)
- 2009(9331)
- 2008(9370)
- 2007(8198)
- 2006(6925)
- 2005(6046)
- 学科
- 济(54813)
- 经济(54761)
- 管理(32266)
- 方法(31909)
- 业(31548)
- 数学(29512)
- 数学方法(29167)
- 企(25595)
- 企业(25595)
- 财(13394)
- 地方(11327)
- 农(11172)
- 学(10887)
- 中国(10470)
- 务(9117)
- 财务(9103)
- 财务管理(9076)
- 企业财务(8816)
- 业经(8780)
- 环境(8364)
- 贸(8337)
- 贸易(8333)
- 易(8037)
- 农业(7956)
- 制(7684)
- 技术(7597)
- 融(7291)
- 金融(7290)
- 划(6904)
- 银(6628)
- 机构
- 大学(162440)
- 学院(160236)
- 济(69336)
- 经济(68056)
- 管理(63969)
- 理学(56156)
- 理学院(55557)
- 管理学(54554)
- 管理学院(54267)
- 研究(53782)
- 中国(39588)
- 科学(33741)
- 京(33570)
- 财(31470)
- 农(27478)
- 所(26818)
- 财经(26298)
- 业大(25466)
- 中心(24901)
- 研究所(24611)
- 经(24096)
- 江(22607)
- 经济学(22439)
- 农业(21739)
- 北京(20690)
- 经济学院(20492)
- 院(20151)
- 财经大学(19897)
- 范(19286)
- 师范(19074)
- 基金
- 项目(115118)
- 科学(91922)
- 基金(86815)
- 研究(78652)
- 家(76922)
- 国家(76415)
- 科学基金(66024)
- 社会(52400)
- 社会科(50087)
- 社会科学(50072)
- 基金项目(45552)
- 自然(44207)
- 省(43485)
- 自然科(43219)
- 自然科学(43204)
- 自然科学基金(42410)
- 划(37685)
- 资助(37419)
- 教育(36153)
- 编号(28609)
- 部(26548)
- 重点(26196)
- 发(24032)
- 创(23195)
- 国家社会(22758)
- 科研(22733)
- 教育部(22637)
- 成果(22233)
- 计划(21879)
- 创新(21876)
共检索到222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刘静 代兵 柴铎
工业用地减量化是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下大都市用地转型的必然,也是地方实践在土地整治领域的创新尝试。论文建立大都市郊区工业用地减量化适宜性评价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为例,客观评价其减量化的适宜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用地减量化的5个影响因素中,污染与能耗因素值差异最大,布局合理性因素值差异最小,主体意愿性因素的空间分布差异最明显;2)218个工业地块划分成5个适宜度等级,随着适宜度提高,相应工业地块零星程度加剧,地块平均规模由适宜度一级的9 507 m~2逐渐下降至五级的3 300 m~2;3)一级适宜占24.06%,二级适宜占21.51%,三级适宜占29.45%,四级适宜占12.63%,五级适宜占12.35%。适宜等级所占面积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特征。研究结论:论文所建立方法可作为大都市郊区工业用地退出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提高工业用地减量化的统筹协调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巩淑敏 申端帅 谷晓坤
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有效缓解了大都市发展用地需求与供地指标矛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基于助推理论,通过对上海市Q区Z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镇级地方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末端治理过程中将减量指标要求与柔性助推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境差异组合运用助推工具,干预和推动目标主体行为决策,有利于消解政策实施障碍。建议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基于企业、村集体等目标主体的复杂行为和心理特征,结合其多元利益诉求,优化调适政府治理行为,提升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云鹏 管华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开封市郊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并就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韩光辉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论证了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外大都市旅游圈一般模型即盖恩 (Gunn)的四环带旅游模型作了深化性的研究 ,并提出了特殊的模型 :海港型大都市半环带旅游模型
关键词:
国外大都市 郊区旅游, 空间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秀丽 李鹏山 金晓斌 洪步庭 刘笑杰
随着城市向外扩张,大都市郊区的国土空间利用冲突表现得尤为剧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引导下,亟待对大都市郊区国土空间进行系统优化。文章梳理了与大都市郊区空间发展相关的国际前沿理念及实践案例,涉及城乡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带规划,总结了田园城市理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欧盟Natura 2000、高自然价值农田和伦敦绿带建设的借鉴价值。并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在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国土空间利用问题的基础上,融入适用于成都的国际理念和国际经验,构建以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手段,以绿色网络体系建设、农田生境保护、特色圈层发展模式为策略的环城生态区国土空间优化框架,希冀为大都市郊区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周小平 刘博研 张思露 刘瑞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对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构“情境—结构—行为—结果”分析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扎根分析方法,揭示减量化过程和运行机理。结果显示:(1)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具有规划限制性、公共利益性和乡村嵌入性特征,由外部环境、用地效益、主体角色和减量化治理共同构成“外缘—内核”式的复杂适应系统。(2)建设用地“天花板”刚性约束下的宏观资源—环境—发展压力与微观用地效益是减量化的外部情境;内源性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与外源性主体基于公共利益主动介入共同构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治理结构;刚性政策、激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形成了“三元互补”系统推动了集体行动;结果则呈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再配置的协调,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减量化短期压力将成为持续开展减量化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提供经验和案例的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卡
通过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城的深入考察和访问,并以问卷为基础,研究了新城居民在通勤行为空间上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居民通勤行为中新城和主城的空间互动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新城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其通勤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主城和新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城通勤空间的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通勤 新城 南京 空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王秀清一、都市发展对蔬菜产业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蔬菜产业形成两方面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给蔬菜产业的第一方面影响是蔬菜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同时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口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楚静 王兴中 李开宇
本文运用城市空间公正的"社会论"观点,从"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角度,分析中外国家城市郊区化的社会内涵、机制与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在对中国快速郊区化过程中大城市郊区社区碎化的现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空间治理措施。
关键词:
郊区化 社会空间分异 社区碎化 治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吉福
当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大都市为应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双重需要,必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笔者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探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为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克强 李国祥 刘红梅
本文分析了工业用地减量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工业用地减量化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逐渐增强,当工业用地减量面积位于0.3503-18.2474公顷之间时,该积极效应最为显著。(2)从长期来看,近郊区工业用地减量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远郊区;环境综合整治地区的工业用地减量化可以更快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工业用地减量化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增强区域未来税收增长潜力。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减量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减量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和区域间收益反哺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提高新增企业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海军 夏畅 张安琪 邓羽
大都市郊区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间演变最为频繁、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尤其在中国加快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把握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其演变机制,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政策和优化都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约束性元胞自动机(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constrained CA)能够通过简单的规则模拟复杂的城市动态演化过程。本文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土地利用开发适宜性等,嵌入约束性CA的转换规则中,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对严格约束下的武汉市江夏区2020年土地利用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并提出城市增长管控手段。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江夏区城镇用地呈低效外延式扩张,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程度较低,其人口规模并未有较大增长,对主城区人口的分散作用尚未真正形成;(2)约束性CA在模拟大都市郊区演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真实反映近郊小城镇的未来空间布局与结构,模拟结果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较为契合;(3)将规划目标导向与现实发展趋势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可确定城镇增长需求与规划指标调控间冲突的空间分布,从而划定土地督察的重点监测区域,为加强大都市近郊区的违法用地监查和土地利用管控提供先验的预警知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承忠 韩光辉
总结了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发展的9个特点,主张综合运用盖恩的环带旅游模型、作者提出的海港型大都市半环带旅游模型、罗多曼模式、克罗森&吉.来奇模式,结合大都市郊区自然及文化资源、城市特色等制定最优的郊区旅游发展战略和景观规划。
关键词:
郊区农村 休闲需求 旅游 国外大都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