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8)
- 2023(9019)
- 2022(7395)
- 2021(7201)
- 2020(5867)
- 2019(13823)
- 2018(13825)
- 2017(26526)
- 2016(14340)
- 2015(16352)
- 2014(16332)
- 2013(16101)
- 2012(14664)
- 2011(13209)
- 2010(13480)
- 2009(12277)
- 2008(11813)
- 2007(10648)
- 2006(9447)
- 2005(8125)
- 学科
- 济(65792)
- 经济(65735)
- 农(49751)
- 业(42710)
- 农业(33266)
- 管理(30828)
- 方法(26527)
- 数学(24539)
- 数学方法(23986)
- 企(21348)
- 企业(21348)
- 业经(18797)
- 地方(17910)
- 中国(14776)
- 农业经济(12552)
- 发(11683)
- 制(11040)
- 学(10523)
- 财(10438)
- 贸(9810)
- 贸易(9803)
- 村(9576)
- 农村(9550)
- 易(9468)
- 发展(9406)
- 展(9399)
- 策(9253)
- 土地(8793)
- 收入(8785)
- 环境(8738)
- 机构
- 学院(202455)
- 大学(194653)
- 济(80227)
- 管理(79532)
- 经济(78352)
- 理学(69288)
- 理学院(68549)
- 管理学(67011)
- 管理学院(66664)
- 研究(66289)
- 农(54276)
- 中国(51233)
- 科学(42643)
- 农业(40980)
- 京(40823)
- 业大(38183)
- 所(33171)
- 中心(32689)
- 财(31907)
- 江(30911)
- 研究所(30237)
- 范(27699)
- 师范(27489)
- 农业大学(25640)
- 财经(25353)
- 北京(24981)
- 州(24699)
- 经济管理(24484)
- 院(23270)
- 经(23000)
- 基金
- 项目(140376)
- 科学(109491)
- 研究(104316)
- 基金(98771)
- 家(85926)
- 国家(85108)
- 科学基金(72921)
- 社会(65031)
- 社会科(61105)
- 社会科学(61083)
- 省(58244)
- 基金项目(52869)
- 划(47197)
- 自然(46726)
- 教育(46498)
- 自然科(45517)
- 自然科学(45504)
- 编号(45176)
- 自然科学基金(44603)
- 资助(40292)
- 成果(34527)
- 发(31876)
- 农(31572)
- 重点(31187)
- 课题(30622)
- 部(29962)
- 创(28829)
- 创新(26922)
- 科研(26346)
- 国家社会(25999)
- 期刊
- 济(95837)
- 经济(95837)
- 农(59911)
- 研究(53737)
- 中国(42490)
- 农业(41051)
- 学报(30802)
- 科学(30433)
- 大学(24730)
- 业经(23906)
- 学学(23569)
- 管理(23031)
- 财(22234)
- 教育(20668)
- 技术(19630)
- 业(19172)
- 融(18396)
- 金融(18396)
- 农业经济(14703)
- 农村(14236)
- 村(14236)
- 问题(13890)
- 资源(13001)
- 版(12741)
- 经济研究(12422)
- 统计(11556)
- 技术经济(10692)
- 财经(10605)
- 策(10563)
- 经济问题(10221)
共检索到296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晓坤 周小萍 卢新海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大都市郊区的上海市金山区为例,提炼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评价其经济可行性、资源利用性及农村发展性。研究表明:金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受"三集中"相关政策主导,模式特点为:①政府主导;②市场化运作;③村民负担小,受益大;④置换成本高。评价结果显示:可达到较好的资源利用目标,并有效促进农村发展;经济可行性较差,政府角度资金平衡度为0.67—0.77,新增耕地单位成本达到350—496万元/hm2。该研究可为同类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兵 谷晓坤 张洪武
文章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采用景观格局方法研究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大都市郊区农村宅基地规划和整理提供依据。金山区农村宅基地具有总量大、规模小、形状不规则以及聚集度和连通度差等景观格局特征,反映了农村宅基地空间布局分散、集约性差、用地浪费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了科学编制新农村规划、创新农村宅基地整理机制及加强农村宅基地布局管理功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景观格局 政策 大都市郊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洲 张莉侠 贾磊 张孝宇
[目的]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法]文章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基于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以规模经营户稻谷和小麦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播种面积的扩大、采用机播的耕作方式、农户农业经营收入的提高对减少稻谷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和促进农家肥的施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年龄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增加稻谷农药喷洒次数;技术培训对于减少小麦化肥施用量和农药喷洒次数具有积极作用;农业经营收入和流入耕地面积对小麦农家肥的施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长时间离开本乡镇从事兼业会增加小麦化肥的施用量,各农业绿色生产行为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最后为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提出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机械和绿色生产技术的补贴力度、完善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加强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意义、主要形式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策略模式和运作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型大城市郊区,市场运作模式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模式———这是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创新模式,也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创新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卢新海 陈百明
大城市郊区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典型区域之一,如何评价其整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机理,构建整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规划资料、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比研究天津市津南区、成都市双流县和上海市金山区典型项目的整理效果。结果表明:①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山项目、津南项目和双流项目;②整理后农民居住条件均明显改善,生活成本普遍提高,社会保障有所增加,对收入和就业影响不明显;③整理可有效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农村建设用地节余58%~82%,人均建设用地下降31%~84%,新增耕地超过30%;④3个项目政府的投资风险均较高,项目可持续性有待商榷;农户的拆迁补偿标准和重置新...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大城市郊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王晓莉 郭碧云 孟昭霞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整治前后指标值的对比,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对区位、农村居民点集聚、农用地集聚、农村景观和整治区域居民的影响。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整治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集中,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对外交通状况,有利于利用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2)整治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耕地不连片的问题,提高了居民点的聚集性,也提升了耕地规模化经营的潜力;(3)整治提高了农村地区各类景观的聚集度和连通性,但也降低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4)整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平均耕作半径。研究结论:整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宝玲 马振兴
近年来,随着建设用地需求的增长、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在土地集约利用中兴起。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整理区区分为四种类型,得到各类型农村居民点对应的整理模式,并对各种整理模式下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理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 申悦
邻里交往是居民获得经济、情感支持的重要途径,对主观幸福感、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在城市转型、郊区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社区内稳定、密切的社会关系逐渐减少,居民社会交往的范围和构成不再局限于社区内部。因此,有必要对社区内、外的社会交往水平及其联系开展研究,探讨社区环境如何影响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论文基于2017年上海市郊区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利用个体的常联系人数量及其在社区内、外的分布,将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分为消极社交型、社区内交往型、社区外交往型、积极社交型4类,并探讨社区环境对于居民形成不同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市郊区居民社会交往的总体规模较大,但社区内邻里交往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室外活动设施、小型商业网点等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对社区美观程度的良好感知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在社区内的邻里交往水平;居住在远郊区及门禁社区中的居民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社区外交往水平。研究认为,应注重不同区位和人口结构的社区在规划和营造中的差异化策略,提高公共空间和设施的质量与使用率。研究结果可为以促进邻里交往、优化社会交往模式为导向的社区环境优化提供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春花 叶秀英 杨学龙 赵小敏
以区位条件为基础,应用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频率直方图法对江西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进行区位评价,以此为依据得出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模式,为鄱阳县及类似区域农村居民点规划与整理、发展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鄱阳县南部区位条件评价等级高于北部,随着等级的降低,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及面积均减少。结合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结果及当地实际,将鄱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划分为城镇化发展模式、改造发展模式、内部挖潜模式、迁村并点模式、整体迁移模式。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区位条件 整理模式 鄱阳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晨 龙腾 陆靖慧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极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建设用地资源过度开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而远郊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土地挖掘潜力巨大。因此,远郊区的土地整治及规划,将会是解决上海市人地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为此,上海市于2012年启动郊野单元(郊野公园)项目,以郊野单元规划为平台,逐步探索适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大都市郊野地区土地整治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强
对村庄的尊重体现了对农民权利的尊重。简单地批评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简单地拿城市用地方式类比农村,是以“城市偏向”考虑农村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居民点调整中要注意协调好农民需求与城市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度调整解决农村居民点布局中存在的生存性、功能性、规模性、体制性、结构性等不合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布局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柳 王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已经提上日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定量的数学模型来估算农村居民点整理净增加耕地的潜力,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进行了潜力分析,并且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整理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必然联系的结论。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城镇化 潜力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樊芳 刘艳芳 梁俊红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当前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整理实施可行性,提供整理时序安排的科学规划依据,以合浦县为例,构建农村居民点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潜力释放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体系较全面反映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及整理项目安排提供决策依据;合浦县适宜近期、中期、远期整理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6 466.59hm2、3 436.31hm2、6 019.54hm2,并结合不同整理时期居民点特点,提出整理规划方向。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农村居民点 整理时序 潜力释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镜权 温锋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城市化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为指导,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总结转型时期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市化新的动力系统结构,提出包括自上而下的压力、自下而上支撑力、前向拉力和后向推力等四大动力,从而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四轮驱动"的动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城乡统筹的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