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9)
- 2023(9631)
- 2022(7906)
- 2021(7324)
- 2020(5670)
- 2019(13255)
- 2018(12915)
- 2017(23538)
- 2016(12879)
- 2015(14489)
- 2014(14300)
- 2013(14276)
- 2012(13820)
- 2011(12670)
- 2010(12768)
- 2009(11538)
- 2008(11187)
- 2007(9860)
- 2006(9113)
- 2005(8408)
- 学科
- 济(61166)
- 经济(61105)
- 业(28980)
- 管理(28502)
- 地方(26974)
- 农(23045)
- 中国(20752)
- 企(18523)
- 企业(18523)
- 农业(16345)
- 业经(15642)
- 方法(15575)
- 数学(13499)
- 地方经济(13467)
- 数学方法(13371)
- 发(12330)
- 学(11815)
- 财(10904)
- 环境(10581)
- 融(9945)
- 金融(9943)
- 贸(9775)
- 贸易(9759)
- 制(9738)
- 易(9240)
- 发展(9204)
- 银(9183)
- 展(9182)
- 银行(9172)
- 行(8991)
- 机构
- 学院(178274)
- 大学(174446)
- 研究(71135)
- 济(70644)
- 经济(68911)
- 管理(62038)
- 中国(53681)
- 理学(51548)
- 理学院(50708)
- 管理学(49655)
- 管理学院(49300)
- 科学(44966)
- 京(42123)
- 所(36788)
- 农(35282)
- 江(33759)
- 研究所(33194)
- 中心(32797)
- 财(31552)
- 范(28555)
- 师范(28288)
- 业大(27851)
- 北京(27208)
- 农业(26883)
- 院(26586)
- 省(25690)
- 州(24740)
- 财经(23529)
- 师范大学(22848)
- 科学院(21918)
- 基金
- 项目(118478)
- 科学(91844)
- 研究(88771)
- 基金(81415)
- 家(71330)
- 国家(70625)
- 科学基金(59174)
- 社会(54899)
- 社会科(51692)
- 社会科学(51681)
- 省(49179)
- 基金项目(43540)
- 划(40935)
- 教育(38441)
- 编号(36786)
- 自然(36743)
- 自然科(35682)
- 自然科学(35671)
- 自然科学基金(34932)
- 发(33071)
- 资助(32090)
- 成果(29637)
- 课题(27661)
- 重点(27551)
- 发展(26615)
- 展(26176)
- 部(24193)
- 创(24131)
- 创新(22551)
- 年(22281)
共检索到296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晖 胡畔 王兴平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作为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类型,具有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的双重内涵。本文引入"城乡融合度"概念,从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特定内涵出发,构建了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本评估模型由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两个层级,空间融合度、经济融合度、社会融合度、设施融合度四大系统构成,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宁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南京主城关系密切,其城乡融合度呈现圈层分布,距离主城越近,城乡融合度越高。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大都市边缘区 水平评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从当前我国职住关系变化的角度入手,首先探讨了职住平衡与城乡空间结构在因果联系、有效区域和结构构成三个方面的关系。然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职住实际情况,认为其存在通勤人口数量巨大、职住服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内部功能关联度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与现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城乡统筹、职住平衡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对江宁区的空间结构提出轴向多中心、综合城市、城乡职住单元、综合社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从"质"的层面实现江宁区职、住间的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伟 周生路 吴绍华
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显重要。如江苏省南京市,尽管近年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目前仍然呈现出"城强郊弱","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制约其发展。本文以南京市近郊浦口区为例,通过城乡统筹现实分析与农民意愿调查,提出都市边缘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百慧 王红扬 冯建喜
随着苏南地区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资本正悄然进入乡村开发领域,资本本身的循环积累主导了乡村转型过程。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循环的规律,为苏南大都市近郊乡村转型构建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透视其乡村变迁过程,发现其演化大致经历了哈维所认为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资本初级循环、资本次级循环、资本第三级循环。资本初级循环表现在资本投入在产业间从农业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资本次级循环表现在资本从产业领域向空间的转移,资本第三级循环表现为资本向社会领域的转移,不同的阶段江宁区乡村聚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
哈维 资本 三级循环 乡村转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扬
首先对开发区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然后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讨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开发区 南京 江宁区 产业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振宇 耿逸文 胡东 王芷纯
通过梳理国内外信用产品与服务推动企业发展的文献及案例,从信用贷款、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承诺、信用证明、信用修复和其他信用服务7个层面分析了南京市江宁区信用产品与服务发展的现状,阐述信用产品与服务在降低江宁区企业融资成本、节约时间成本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服+征信”双平台管理、丰富多层次融资产品、优化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信用承诺制、统一信用修复标准、规范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和创新“信易+”服务场景等7条政策建议,为其他地区推行信用产品与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用产品与服务 中小企业 政策扶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蕾 周生路 任奎
城市边缘地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当前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构造城市扩张综合指数(UICI)反映城市边缘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并按计算结果将各镇(街道)城市用地扩张归纳为剧变型、快变型、缓变型及相对稳定型4种类型。在建立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因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推动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中科技水平是决定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状况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主城关联因素不可忽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晓庆 张京祥 罗震东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根脉,也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单元。19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提出"古村落保护"的概念,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和遗产旅游如火如荼进行,但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普遍集中于那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村落,而忽略了大量介于传统村落与普通乡村之间、位于城市边缘区、具有相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非典型古村落"。此类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通常处于UNESCO确定的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之下,而处于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又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具有服务于城乡功能、优化城乡关系的特殊潜质,且由于受到城市外溢发展的直接影响,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选择。因此,本文着重对此类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雪 柯长青 冉江
本文以1986年、1996年、2002年3期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得到研究区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南京市江宁区城镇用地(包括中心城区、建制镇和工矿用地)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年间城镇用地扩展数量大、速度快,但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城镇(中心城区、建制镇)是扩展的主要贡献类型,空间集聚性强,主要围绕着中心城区(原东山镇)以"圈层式"模式向外扩展,长江沿岸地区(如江宁镇)由于拥有良好的岸线资源而成为新的用地增长点;工矿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明显,表现为较强的空间离散性,扩展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东北部地区,呈显著的"轴向"扩展模式,这主...
关键词:
城镇用地 扩展 GIS 遥感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杨昕 殷洁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的实地考察,结合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生产满意度以及对于农地整治的愿望三个方面详细调查了青龙社区居民对撤村并居政策实施的态度。从政府规划、社区管理等多个层面深入了解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施方案,总结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际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撤村并居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杨昕 殷洁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的实地考察,结合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生产满意度以及对于农地整治的愿望三个方面详细调查了青龙社区居民对撤村并居政策实施的态度。从政府规划、社区管理等多个层面深入了解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施方案,总结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际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撤村并居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剑双 陈宇琼 齐立博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面临着更加多元的机遇与挑战,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在这里孕育成长,最有可能率先发展成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平台,成为城市人下乡和乡村就地城镇化相碰撞的地区,最终实现从目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转向理想田园人居地。文章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为例,分析总结了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土地、人口、产业、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困境,并从全域融合、要素聚集、产业创新、生态赋值和收入均衡5个方面提出了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认为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要重点转向关注全域城乡国土空间、吸引人才就业定居、全域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和农民各类资产增值增信等方面,以期为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部署发挥小城镇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小城镇 城乡融合发展 田园城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流涛 刘涛
农户兼业问题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在城市郊区尤为明显。本文选择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对象。农户兼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也存在着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农户兼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最大利益的必然选择;土地规模小既是农户兼业产生的原因又是农户兼业的结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户兼业 规模经营 城市郊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婧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过程与互联网络在我国迅速崛起的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社会治理取得了顶层设计的认可,并被地方政府广泛实践,尤其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涌现出了很多创新案例。通过梳理南京市江宁区"全要素网格"的案例的框架、运行机制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在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实现了更多元的主体参与、提高了政府内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建立了缓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但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治理技术,更是一种治理理念;"互联网+"的应用并没有真正实现部门协同,条线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互联网+"在实践中仍然需要整合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
“互联网+” 城市社区治理 全要素网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演化识别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以南京市江宁区淳化镇为例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城市形态与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大都市郊区新城通勤行为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城乡结合部地区转入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和浦口区149份农户调查问卷为例
存量时代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的实践经验——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及效应评价——以长沙市望城区为例
医改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行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