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9)
2023(6962)
2022(5681)
2021(5689)
2020(4633)
2019(11187)
2018(11449)
2017(21747)
2016(12010)
2015(13786)
2014(13813)
2013(13206)
2012(12117)
2011(10856)
2010(11267)
2009(10162)
2008(9858)
2007(8601)
2006(7677)
2005(7001)
作者
(32232)
(26701)
(26284)
(25491)
(17123)
(12949)
(12176)
(10327)
(10318)
(9829)
(9471)
(9019)
(8683)
(8497)
(8467)
(7966)
(7844)
(7825)
(7823)
(7788)
(6702)
(6563)
(6482)
(6401)
(6061)
(6039)
(5999)
(5966)
(5409)
(5217)
学科
(50687)
经济(50636)
管理(31733)
(26157)
方法(21162)
(20973)
企业(20973)
数学(19098)
数学方法(18535)
(13585)
地方(12176)
中国(11941)
理论(9680)
业经(9534)
(9343)
农业(8977)
(8741)
(8724)
教学(7811)
(6806)
贸易(6794)
教育(6640)
(6607)
(6590)
银行(6588)
土地(6547)
(6501)
城市(6322)
(6316)
金融(6313)
机构
学院(156744)
大学(155671)
管理(60514)
(56549)
经济(54862)
理学(51035)
理学院(50430)
研究(49860)
管理学(49160)
管理学院(48869)
中国(39982)
(34058)
科学(31350)
(27304)
(26191)
中心(25086)
(24174)
(24092)
(23476)
师范(23284)
业大(22879)
研究所(21673)
北京(21449)
(21126)
财经(20952)
(18810)
师范大学(18736)
(18618)
农业(18585)
技术(18520)
基金
项目(103478)
科学(80657)
研究(77859)
基金(72541)
(62403)
国家(61839)
科学基金(53602)
社会(46378)
社会科(43779)
社会科学(43768)
(41479)
基金项目(38162)
教育(37897)
自然(35399)
(35017)
自然科(34553)
自然科学(34548)
自然科学基金(33880)
编号(33711)
资助(30643)
成果(27640)
课题(24125)
重点(23306)
(22103)
(21869)
(21360)
(20093)
大学(20017)
创新(19953)
项目编号(19687)
期刊
(66466)
经济(66466)
研究(47512)
中国(36839)
教育(25690)
管理(22779)
(22031)
(21743)
科学(21323)
学报(20936)
技术(17471)
大学(16636)
(15822)
金融(15822)
学学(14990)
农业(14407)
业经(11117)
图书(11006)
经济研究(9987)
财经(9573)
问题(8733)
资源(8710)
统计(8645)
职业(8451)
(8391)
(8301)
(8241)
书馆(8028)
图书馆(8028)
(7818)
共检索到244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小峰  
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求,各地开始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社会化租赁住房和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试点,租赁住房的建设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上海市作为特大型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上试点,并构建形成了特大型城市"购租并举"的租赁住房体系。为此,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晨  龙腾  陆靖慧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极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建设用地资源过度开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而远郊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土地挖掘潜力巨大。因此,远郊区的土地整治及规划,将会是解决上海市人地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为此,上海市于2012年启动郊野单元(郊野公园)项目,以郊野单元规划为平台,逐步探索适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大都市郊野地区土地整治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智敏  刘伟  夏菁  
上海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针对人口环境资源紧约束的现实,以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为导向,以郊野公园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核心,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创新规划土地政策,推动郊野生态空间保护与系统修复,走出了一条大都市区郊野空间生态修复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蒋琦珺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蒋琦珺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晓坤  周小萍  卢新海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大都市郊区的上海市金山区为例,提炼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评价其经济可行性、资源利用性及农村发展性。研究表明:金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受"三集中"相关政策主导,模式特点为:①政府主导;②市场化运作;③村民负担小,受益大;④置换成本高。评价结果显示:可达到较好的资源利用目标,并有效促进农村发展;经济可行性较差,政府角度资金平衡度为0.67—0.77,新增耕地单位成本达到350—496万元/hm2。该研究可为同类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艳杰  吴永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魏星  
大都市的人口变动有自身的规律,大都市核心部——都心地区的人口变动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文章主要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都市都心地区的人口增长和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指出人口减少和高龄化彼此影响、互动发展是大都市都心地区人口变动的重要特征;分析了出生—少子化、死亡—长寿化、迁移—郊区化三大变动对大都市都心地区人口减少和高龄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伟  高魏  张洪武  
大都市在快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是调控人地关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而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作为评估城市发展和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的有力抓手。上海市在快速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人口高度集聚、人地关系复杂和资源环境紧约束等挑战,总结国内外同类城市规划指标特征,对上海大都市规划指标体系与城市发展目标的关系、适应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基于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大都市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维度构成,探讨了维度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上海浦江滨水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更新背景下大都市滨水区的感知可达性由交通可达性感知、视觉可达性感知、心理可达性感知和行为可达性感知构成;心理可达性感知对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贡献最大;在维度间关系中,心理可达性感知的影响效应最为突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美誉,其海纳百川的胸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造就了上海历史上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积聚,浦东对海内外各类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也成为全国务工女性的首选地之一。50余万处于劳动年龄段的青壮年女性的流入,为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区外来女性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行职业分布等展开较详尽地分析,以企能为新区政府制定人口规划和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付春  汪晓菲  
基于对上海征信服务企业的专项调研,从大数据来源和业务类别两个维度对大数据征信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出四类大数据征信商业模式。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大数据对征信业务的创新性变革及其所带来的相关效益。建议围绕征信建设核心目标,放开征信牌照限制,推行市场化运营,鼓励地方和行业的探索,以推进我国征信业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效民  刘磊  
文章通过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相关文件呈现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开展背景,阐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分析了校级层面的实施主体应该肩负设计、管理和监控三大使命,提出了履行三种使命的指导理念,并重点分析了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校级层面实践路径。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元波  吴聪林  
通过分析西方国家郊区化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上海郊区化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定位,分析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郊区化进程中政府所面临的几大难题以及政府过度干预郊区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提出在郊区化进程中要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补充,来促进上海郊区化的健康发展;要从郊区化的政府主导型转向政府引导型转变;从城市主导型向城乡互惠型转变;要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向市场经济思维模式转变,进而提出促进上海郊区化健康发展的七大战略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当前,一批中国的大都市,都相继处于城市崛起后的发展转型与二次升级阶段。如果说本轮城市的发展转型就是走服务经济道路,那么如何走服务经济道路?这是需要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以世博后上海新一轮的中长期战略(即"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路径与举措设计为案例开展研究。提出在传统的经济结构举措之外,空间、社会、文化与创新、公共治理的响应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