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0)
2023(11917)
2022(10429)
2021(9916)
2020(7985)
2019(18774)
2018(18812)
2017(35399)
2016(19545)
2015(21791)
2014(21731)
2013(21319)
2012(19682)
2011(17509)
2010(17588)
2009(15809)
2008(15185)
2007(12903)
2006(11280)
2005(9795)
作者
(55384)
(45960)
(45478)
(43626)
(29447)
(22177)
(20860)
(18171)
(17673)
(16546)
(16112)
(15403)
(14567)
(14552)
(14311)
(13981)
(13707)
(13614)
(13222)
(13154)
(11418)
(11275)
(11060)
(10593)
(10357)
(10291)
(10256)
(10249)
(9226)
(9073)
学科
(76675)
经济(76597)
管理(53574)
(48035)
(39016)
企业(39016)
方法(33498)
数学(28845)
数学方法(28514)
(21778)
地方(20682)
中国(19335)
(18573)
业经(16962)
(16439)
环境(15482)
农业(14922)
理论(13756)
(13087)
(12431)
贸易(12422)
(11966)
(11678)
(11546)
教育(11470)
技术(11342)
地方经济(10461)
(10195)
(10185)
金融(10183)
机构
学院(266569)
大学(266098)
管理(106343)
(99169)
经济(96806)
理学(92529)
理学院(91399)
研究(90225)
管理学(89749)
管理学院(89284)
中国(64984)
科学(58931)
(57967)
(45086)
(43205)
(43047)
(42826)
研究所(41598)
业大(41487)
中心(41050)
(38299)
师范(37911)
北京(36011)
财经(35077)
(33609)
农业(33317)
(32432)
(31795)
师范大学(30829)
技术(29434)
基金
项目(191257)
科学(149188)
研究(141501)
基金(135968)
(118584)
国家(117577)
科学基金(100559)
社会(86069)
社会科(81256)
社会科学(81233)
(76203)
基金项目(73650)
自然(66244)
教育(65024)
自然科(64536)
自然科学(64522)
(63736)
自然科学基金(63301)
编号(59214)
资助(55112)
成果(47247)
重点(43089)
(41299)
(41297)
课题(40893)
(39433)
创新(36656)
科研(36287)
项目编号(35617)
大学(35341)
期刊
(110330)
经济(110330)
研究(76861)
中国(49644)
学报(42859)
科学(39810)
(38485)
管理(37865)
教育(35025)
大学(31851)
(30549)
学学(29758)
农业(27359)
技术(23995)
(20125)
金融(20125)
业经(18954)
经济研究(16469)
图书(16082)
财经(15885)
资源(14871)
问题(14115)
(13945)
科技(13798)
(13348)
理论(13307)
实践(12422)
(12422)
现代(12263)
(12113)
共检索到382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文晖  李宏利  
大都市滨江地区是城市最为重要的景观地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针对滨江地区景观规划设计如何与城市环境建设相协调的问题,以鹦鹉洲沿江地区景观规划为例,从促进山水与城市共融,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空间,再造滨水生态系统,延续城市文脉等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滨江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理念与更新改造的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其成  姚亦锋  蒋成煜  
南京城市滨江带具有山、水、城、林、洲相融合的特色环境,近百年以来滨江地段由于经济和旅游利用而发展迅速。城市滨江带功能的演变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过程。合理利用南京城市滨江自然与人文条件进行滨江景观规划,对于南京市的进一步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历史时期南京城市滨江带功能演变的分析,对滨江带景观现状深入的研究,对滨江带各个区域的景观要素进行探讨,提出了南京城市滨江带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设计手法,依此进行了景观规划研究。将南京城市滨江带划分为6个特色区域:河西滨江段以塑造现代化城市建筑群体景观为主,下关滨江段以塑造港区风貌和反映城市近现代历史为主,幕燕滨江段以塑造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和江中洲地区以现代化田园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靖婷  刘鸿琳  屈仁超  
【目的】景观生态应用需要一种适当的植被分类系统来对植被状况进行尽可能详细描述。这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个通用的、基本的要求,常常会基于几个不同植被分类系统的植被详细清单和描述性信息,目的是合理描述植被用于景观设计的环境清单,从而提升场地环境的美学体验、优化空间结构、增强人的活动体验和控制场地边界。【方法】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是根据Marsh提出的“五层次分类系统”原则,综合了林奈植物分类系统、形态结构分类系统和生态分类系统等方法进行的整理,包括植被整体结构、优势植物类型、植物大小和密度、植被生长的场所、栖息地和重要植物种类等5个层次。【结果】以湖北宜昌市滨江公园为例,将滨江公园长度为5.6 km的带状绿地分成A~F六个样地,运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方法,从侧重园林景观用途的应用层面来探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在城市滨江带景观生态应用中的适应性。滨江公园带状绿地带共计70科132属175种植物,乔木、灌木、地被和藤本三者之比约为3:2: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约为3:2。主要的观花植物的观赏时间基本涵盖四季,色相与季相变化丰富;但各样地分段存在植物配置较单一、垂直结构失调和植物景观缺乏特色等问题。【结论】提出景观生态应用策略:1)结合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进行植被描述与分类,提升整体绿地景观质量;2)调整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使群落生态特性匹配相应的配植形式;3)营造滨江带绿道景观空间序列,彰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岚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速,目前旧城改造项目十分普遍。文章从城市更新改造的角度提出生态景观的补偿性设计思想,对其国内外的理论演变及实践发展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城市生态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等特点。本文从城市景观异质性出发,论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维护。由此,给出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一般原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占车生  乔晨  徐宗学  尹剑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1978年-2007年的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渭河流域关中地区1978年-2007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消长变化,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和林地斑块面积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减小;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土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景观斑块分布趋于破碎化,破碎度指数从0.9127下降为0.8755;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指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承华  李智伟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的组成部分。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解读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多维度内涵,结合昆山中华北村改造实践,探讨了老旧小区更新的理念、方法、改造内容,以及在激活地区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转型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提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包含行动和机制两个层面,并关注周边建成环境的优化,实现地区发展活力的整体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龚兆先  蔡凌  
城市景观的规模受制于城市系统,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总结了城市景观元素规模的一般原理和规划原则,定量化研究了针对展示教育、城市栖息地等不同设计目标的景观斑块和景观廊道的适宜规模,以期为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提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俊  韦新良  尤建林  徐小军  
树种选择是生态景观林营建中重要的技术要素。以浙江省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要求,制订了树种选择标准。根据专家建议,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和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形态习性、生长速度、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12个树种评价指标,采用5级评分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为研究区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树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41个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枫香Liquidamba formo...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巍  王红英  
文章遵循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的整体协调性原则,提出了公路环境的原生态景观设计理念。结合我国公路环境建设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公路环境建设的经验,针对公路沿线错综复杂的景观设计内容,指出公路环境原生态景观设计实现的具体措施:对公路进行科学定位、确定景观设计方向;挖掘公路沿线资源潜质、进行原生态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设计;必要的生态补偿景观设计等。公路环境的原生态景观设计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绿色交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青霞  谷达华  刘勇  林雪  
基于重庆市渝中区298个小区共计2685个住宅样本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的网络分析和视域分析工具,在特征价格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重庆市渝中区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公园绿地和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不同。(2)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社区公园、游园对房价的影响小。(3)湖景距离、两江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湖景视域、两江视域与房价呈空间正相关。(4)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地理加权模型对房价的解释能力提高了约23%,为厘清生态景观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葛永军  邱晓燕  王飞虎  范钟铭  
旧工业区是深圳市南山区政府能够施加管理影响的唯一产业资产。发展成本提升、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形象提升等推动了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南山区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规划有以下四点体会:要把握好业主、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产业引导宜粗线条;要贯彻低碳绿色更新改造理念、要重视规划管理和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耀志  楼琦峰  徐珏燕  
湿地乡村地区是我国普遍存在且分布极广的一类特殊地理单元。文章在综合分析湿地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的危机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基于生态系统安全的一体化景观格局是谋求湿地中的乡村("图")和乡村中的湿地("底")融为一体、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前提,也是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诸暨白塔湖湿地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分析其"图—底"危机的基础上,从控制和引导湿地乡村人类各项活动的视角,提出了土地利用模式、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景观格局建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