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0)
2023(13164)
2022(11786)
2021(11131)
2020(9504)
2019(22579)
2018(22698)
2017(44382)
2016(24185)
2015(27412)
2014(27732)
2013(27581)
2012(25508)
2011(23095)
2010(23064)
2009(21466)
2008(21283)
2007(18779)
2006(16142)
2005(14176)
作者
(70919)
(59124)
(58816)
(56182)
(37550)
(28354)
(26841)
(23374)
(22209)
(20970)
(20128)
(19683)
(18568)
(18559)
(18313)
(18301)
(18176)
(17534)
(16904)
(16823)
(14752)
(14382)
(14312)
(13380)
(13300)
(13186)
(13091)
(13054)
(11949)
(11729)
学科
(101413)
经济(101306)
管理(67543)
(64689)
(53820)
企业(53820)
方法(50087)
数学(43286)
数学方法(42830)
(26172)
(24247)
中国(24009)
(23223)
业经(21014)
地方(20228)
(18273)
贸易(18269)
理论(17765)
(17662)
农业(17435)
(16354)
(16326)
(15535)
财务(15466)
财务管理(15430)
环境(14901)
企业财务(14579)
技术(14202)
(13791)
银行(13738)
机构
大学(352152)
学院(348795)
管理(139326)
(137557)
经济(134423)
理学(121447)
理学院(120049)
管理学(117953)
管理学院(117322)
研究(114862)
中国(83689)
(74767)
科学(73529)
(61440)
(58543)
(57947)
业大(54141)
研究所(53688)
中心(51975)
财经(50051)
(49928)
北京(47339)
(47021)
师范(46611)
农业(45871)
(45354)
(41317)
经济学(40938)
(40725)
师范大学(37755)
基金
项目(238221)
科学(185459)
研究(173582)
基金(171039)
(148621)
国家(147384)
科学基金(125597)
社会(106607)
社会科(100854)
社会科学(100825)
(93428)
基金项目(91931)
自然(82529)
自然科(80507)
自然科学(80484)
教育(79941)
自然科学基金(79012)
(78754)
编号(72370)
资助(70798)
成果(58827)
重点(53166)
(52576)
(50608)
课题(49154)
(48924)
科研(45892)
创新(45597)
教育部(44710)
大学(44620)
期刊
(147077)
经济(147077)
研究(99780)
中国(60174)
学报(56691)
(51735)
科学(51472)
管理(47417)
(46400)
大学(41923)
学学(39251)
教育(38570)
农业(35828)
技术(29902)
(25796)
金融(25796)
业经(24260)
财经(23762)
经济研究(23119)
(20165)
问题(19760)
图书(19276)
(18482)
技术经济(17621)
理论(17596)
科技(16495)
(16431)
实践(16266)
(16266)
商业(16087)
共检索到493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震  
自国外大都市带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出现了众多关于城市群体的名称,概念的不统一导致理论研究上的混淆。该文在回顾大都市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与大都市带相关的概念加以辨析,提出统一相关概念的个人观点。同时,对大都市带研究的新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承志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都市和大都市区成为使用频率很高同时又经常被混淆的两个概念,认为厘清这两个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认为大都市和大都市区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存在着某些共性的方面,但二者的内涵、衡量标准和阐述目标都是不同的;二者都是与城市化进程有关的重要概念,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衔春  赵勇健  单卓然  陈轶  洪世键  
"治理"是国际上处理区域事务的基本理念,强调多利益协调、多元协同等理念,大都市区治理是区域治理的重要尺度层面,也最能体现"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关系。在剖析治理、区域治理及大都市区治理等概念基础上,梳理了大都市区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一步研究国内外大都市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比较与评述。国内外大都市区治理理念一致,但由于国情差别,研究领域、关注重点、治理机制和具体实践差别较大。国外较为注重"多元利益协调"基础上大都市区治理问题研究,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并关注地区社会公平、公共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内较注重"政府间关系"基础上的大都市区治理研究、本土化探讨等,实践中均以政府为主导,对其他利益诉求考虑不充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韦红  
通过对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大都市区的考察,可以看出其发展重"量"轻"质"。从量上看,这些大都市区无论在人口、空间还是经济产值方面,均在国内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但从质上看,仍是一种低质的发展。大都市区经济结构的低质性和脆弱性、社区的两极分化、生活环境的下降使得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传新,徐效坡  
通过宏观背景、条件环境、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分析,综合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支撑体系,构建了圈层结构,包括圈层空间范围结构、产业圈层化结构、空间圈层化结构和交通网络圈层化结构,论述了圈层化过程阶段,提出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层化调控对策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纪明  
关注全球(世界)城市的崛起,也关注那些转型不太成功、地位有所衰落的城市,如美国的匹兹堡、底特律及英国的伯明翰等,同时也聚焦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正处于转型期和转型前期的大都市。力图从上述三种类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和模式中探寻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机理,以期对中国大都市的转型有所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出发 ,从四个方面 :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文化水平 ,把上海与当今国际大都市作了比较 ,指出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现存距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我国国际大都市的竞争力结构严重失衡,硬实力表现出色,而软实力建设滞后。本文综合软实力的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从资源层、表现层和功能层三个层面构建了国际大都市的概念模型。然后,从软实力资源视角,围绕国际大都市的软实力资源,从城市文化、公共管理、城市创新、生活质量和国际沟通5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由55个指标构成的3层次评价体系,并就评价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承志  
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研究试图解决的是这样一对矛盾:大都市区内部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大都市区协调治理的需要,而大都市区内部的权威分割又带来了区域整体治理的难题。也就是说,大都市区的治理根本就是要实现自治与权威、分散与集中、民主与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国外大都市区的治理研究对于推进新时期中国大都市区的治理研究和治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为了提升新时期中国大都市区的治理绩效,应当建立跨区域的权威性协调机构以加强区域协调治理,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以及在大都市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大都市区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单元和战略平台。区域治理是影响大都市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中美大都市区治理的比较研究发现:(1)美国的大都市区治理以包含了地方政府、专业团体等在内的网络化治理为主;我国的大都市区治理无论是行政区划的调整还是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抑或是上级政府的规划指导,都体现出政府主导的整体性治理特征;(2)中国自上而下和美国自下而上的体制差异决定了中美两国大都市区问题的缘起和问题本身不同,进而导致两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上的较大差异,但处于两极的中美两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存在逐步靠拢的趋势;(3)适当的辖区合并是解决大都市区政府碎化的可行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豪  
大都市零售商业格局研究唐豪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成,商业和零售商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但是,良好的零售格局不仅是城市商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且还是城市商业现代化、国际化程度的主要评判标准。在高速发展和不断繁荣的景象背后,我国一些大城市零售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鉴于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城市地域空间组织若干概念的分歧,针对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们分别处于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大城市地域空间组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演变的结果。并进一步对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在人口规模、空间尺度、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峰  张小星  
戈特曼(Jean Gottmann)与麦吉(Terry G.Mc Gee)都是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研究不同的地区发展,关注不同城市化现象,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典城市理论,他们在现代城市理论的发展中具有代表意义。通过本文多方面的比较,有利于我们清晰认识美国城市的发展模式与亚洲模式的本质差别,以客观的立场思考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九林  
自20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城市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流动由过去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转变为人口向大都市集中,大型大都市呈优先增长态势。同时,大型大都市的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转移,多个大型大都市规模扩大,最后连成一片连,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带。作为城市的航母,大都市连绵带在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文章就美国大都市连绵带的定义、形成机制、特征及辐射力进行探讨,以寻求对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