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9)
- 2023(13342)
- 2022(11052)
- 2021(10369)
- 2020(8675)
- 2019(19865)
- 2018(19204)
- 2017(37561)
- 2016(19879)
- 2015(22205)
- 2014(21656)
- 2013(21233)
- 2012(19349)
- 2011(17437)
- 2010(17224)
- 2009(15628)
- 2008(15024)
- 2007(13023)
- 2006(11311)
- 2005(9532)
- 学科
- 济(91355)
- 经济(91240)
- 业(60946)
- 管理(51533)
- 农(50605)
- 方法(41871)
- 数学(38711)
- 企(38659)
- 企业(38659)
- 数学方法(38289)
- 农业(33719)
- 业经(22865)
- 中国(21213)
- 财(20802)
- 地方(20285)
- 制(16906)
- 贸(14458)
- 学(14456)
- 贸易(14454)
- 易(13976)
- 发(13222)
- 农业经济(12571)
- 技术(12245)
- 体(12210)
- 环境(12108)
- 务(12098)
- 财务(12057)
- 财务管理(12027)
- 融(11731)
- 金融(11727)
- 机构
- 学院(278115)
- 大学(274788)
- 济(118995)
- 经济(116845)
- 管理(111429)
- 理学(98046)
- 理学院(97024)
- 管理学(95337)
- 管理学院(94840)
- 研究(88838)
- 中国(68882)
- 农(60223)
- 京(57119)
- 科学(53435)
- 财(52178)
- 业大(46145)
- 农业(45776)
- 中心(44024)
- 财经(42391)
- 所(42292)
- 江(39618)
- 经(38996)
- 研究所(38566)
- 经济学(36928)
- 范(35607)
- 师范(35292)
- 北京(34963)
- 经济学院(33716)
- 经济管理(32317)
- 院(32181)
- 基金
- 项目(199524)
- 科学(160087)
- 基金(149060)
- 研究(145574)
- 家(129684)
- 国家(128617)
- 科学基金(112298)
- 社会(96530)
- 社会科(91368)
- 社会科学(91345)
- 基金项目(80203)
- 省(76601)
- 自然(72190)
- 自然科(70539)
- 自然科学(70527)
- 自然科学基金(69246)
- 教育(65444)
- 划(64680)
- 资助(59304)
- 编号(57964)
- 部(45082)
- 重点(44570)
- 成果(44556)
- 发(43582)
- 创(41474)
- 国家社会(41090)
- 创新(38821)
- 教育部(38784)
- 课题(38700)
- 科研(38693)
- 期刊
- 济(126730)
- 经济(126730)
- 研究(75546)
- 农(63126)
- 中国(49358)
- 农业(42991)
- 学报(41627)
- 科学(40792)
- 财(38016)
- 管理(34993)
- 大学(33901)
- 学学(32509)
- 业经(27419)
- 融(26658)
- 金融(26658)
- 技术(22978)
- 教育(21174)
- 财经(20350)
- 业(19727)
- 问题(18975)
- 经济研究(17971)
- 经(17303)
- 版(14974)
- 农业经济(14898)
- 农村(14773)
- 村(14773)
- 资源(14515)
- 统计(13813)
- 世界(13554)
- 经济问题(12977)
共检索到39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王兴平 朱凯
文章针对农宅闲置这一空间现象,选择大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基于南京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农宅闲置的类型与空间特征。依据闲置程度的不同,将闲置农宅分为真实性、潜在性与周期性闲置3种类型。发现在单栋住宅尺度,不同类型闲置农宅与其建造时间、层数存在关联。在村庄尺度,闲置农宅在村庄早期发展区有集中趋势,但单一类型闲置农宅以穿孔分布为主。在区域尺度,村庄闲置率受其所在空间圈层影响,潜在性与周期性闲置率呈自近域、近郊向远郊递增趋势,但真实性闲置率在近郊最高;村庄闲置率还受空间属性区位影响,邻近或位于商品化、密集建设区的村庄各类闲置率都低于远离这两类空间的村庄。最后,结合农宅闲置类型与空间特征,提出规划策略建议。
关键词:
大都市地区 农村住宅 闲置 特征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皇甫玥 张京祥 邓化媛
大都市区化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中国,大都市区化已经在一些高度城市化地区出现。本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归纳出大都市区化的特征,并将之运用到对南京实证案例的考察上。
关键词:
大都市区化 新型城市化 特征 南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涛 曹广忠
基于住房供给—需求关系,本文从就业机会、房源供给、宏观区位和交通便利性4个维度构建了外来人口在都市区内部的居住决策和空间分布的解释模型,并将区域差异和尺度效应纳入模型。基于北京市村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就业机会的空间分布对外来人口的居住区位决策和空间分布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职住空间一体化或职住临近是城市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特征。近郊区是中心城区外来务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其空间格局主要受到房源供给的限制,而与本地的就业机会和交通条件关系有限。城市产业的郊区化促进外来人口向远郊区聚集,进入了明显的远郊化进程;尤其随着地铁网络的延伸,远郊地铁站附近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聚居区。远郊区和偏远地区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瑞玲 吴杰 秦洁琼 于忠华 许海英 巩在武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关键词:
小尺度空间 绿色发展 分布特征 南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张喆琪
《土地管理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立法缺陷和制度模糊已成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最大障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必须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培育盘活利用主体,创新盘活利用机制,建立配套制度措施。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盘活利用 《土地管理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瑞民 王学军 郑一 王翠红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造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人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了解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特征是进行太湖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 ,也是合理治理太湖的重要基础。地统计学的出现为精确描述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太湖 3种水质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 ,污染物集中在湖岸线附近不易向湖中央扩散 ,各水质参数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 ,且空间结构特征极为相似 ,不同尺度之间有差异性。同时 ,由于采样密度和范围的限制 ,更细微和更大尺...
关键词:
太湖 水质参数 变差函数 空间结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仁杰 郭风华 张军海 傅学庆 贺媛媛
城市健身俱乐部是现代城市游憩空间中的新事物。利用点格局识别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GIS和地统计分析等软件,分析北京市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特征。最邻近距离系数和样方分析表明,健身俱乐部在全局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聚集,但在行政分区和交通线路分割的单元中,则表现出聚集、随机和离散分布的不同空间格局。1~5km共5个尺度格网单元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尺度效应。样本密度、最邻近距离系数、Moran’sI系数分析发现,样本密度和最邻近距离系数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自相关,其中2km、3km尺度反映的微观形态特征最为显著。证明全局尺度并非分析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的唯一和最好尺度,部分微观单元上空间格局将更明显,格局特征也可能会与全局尺度相反。因此多类型、多尺度统计单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点要素分布的规律。多尺度空间格局研究,为准确描述城市游憩空间中的点要素空间格局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炬 张雪松 邓振 张晗 张茂茂 刘园
[目的]为更精细、更科学地了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多尺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以广水市为例,从多尺度角度对2016年广水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引入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1)对广水市农村居民点进行核密度分析时,搜索半径为1 800m最合理,广水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最大值为14. 26个/km~2;(2)对广水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从县级、乡镇级、村级3个尺度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县级=0. 642 4、Moran’s I乡镇级=0. 694 3、Moran’s I村级=0. 808 2,全部表现为空间正相关,村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显著、乡镇其次、县级相对最小;(3)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高值区分布在城郊乡、骆店乡、马坪镇、长岭镇4乡镇,与该研究的核密度分析结果一致。(4)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因素:地形位指数>到城镇距离>到道路距离>到水系距离。[结论]文章从多尺度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同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研究、村镇规划、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乡村振兴等提供理论方法的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樱 周春山 黄婉玲 朱倩琼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农村聚落的内容再次成为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大都市区作为快速城镇化和生产生活要素集聚的重点区域,其农村聚落的用地变化快速且复杂,成为了农村聚落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农村土地非农化指数,将2013年广州市农村聚落分为农耕型农村聚落、非农化起步型农村聚落、非农化发展型农村聚落、非农化主导型农村聚落、非农化型农村聚落五种。结合GIS空间分析,对广州市农村土地非农化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市域角度,农村聚落土地非农化总体呈现出围绕大都市内核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由外向内农村聚落土地非农化程度逐步升高。(2)从各区层面,农村土地非农化程度受副中心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显著,近郊区域呈现面状圈层化分布,远郊则表现出沿道路的线状分布特点。(3)从局部尺度,重大基础设施对周边农村聚落的土地非农化发展有较大拉动作用,导致高土地非农化农村聚落点状出现。随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确定村内路网密度、与主城距离、流动人口、村集体收入、村民人均收入为影响农村土地非农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各因子对大都市区农村聚落土地非农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对如何利用农村非农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优化调控农村土地利用和规划村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明 姜玲玲 王美霞 喻忠磊
文章基于多尺度、人—地系统的理论视角,以湖南省8 000个相对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从市级和县级两个尺度揭示了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提炼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村在市级尺度上均呈现集群分布模式,而在县级尺度上呈现出集群、离散和随机三种不同的模式。(2)市级和县级尺度上相对贫困村均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在两个尺度上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存在差异。(3)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支出、文盲率、坡度、平均海拔是影响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村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4)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揭示出相对贫困村的空间分异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群 高慧琼
研究目的:以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及涨幅较为典型的南京市为例,探讨供求关系对商品住宅价格作用的机理。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土地供给、商品住宅投资与竣工面积等因素形成的商品住宅供给,与新增人口、城市拆改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形成的商品住宅自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比为0.48,供求矛盾是拉动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根源。研究结论:供求关系是房价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房地产价格形成主要遵循非价值价格理论,生产成本(地价等)只是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
关键词:
商品住宅 价格 供求关系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玉培 甄峰 孙鸿鹄
在梳理城市健康资源概念基础上,利用POI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识别城市健康资源,并从街区尺度研究南京中心城区健康资源的空间分布、集聚及所处环境特征,揭示健康资源的空间特征,为未来健康资源的空间调整与优化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1)城市健康资源种类丰富,城市新型健康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特别是康体保健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合理配置传统健康资源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居民对新型健康资源的需求;(2)健康资源由于本身社会经济属性或者自然属性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聚类型多样的特征,可能存在健康资源空间
关键词:
城市健康资源 空间分布 集聚 街区 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承良 段德忠 余瑞林 罗静
立足武汉都市圈,引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作为比较对象,运用分形理论,从容量分维、覆盖程度、节点关联性三个方面多尺度比较分析了四大都市圈城乡路网的分形特征及其差异:城乡路网分布密度普遍形成中心—外围梯度衰减趋势,圈际城乡路网分形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结构性差异,其中双核都市圈分维受测算中心变化影响不大,而多核都市圈分维测算受测度中心和城乡体系影响,表现异常;圈际路网线路覆盖度空间差异较显著,呈现一定的沿海向内陆的地带分异,且受圈域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交流强度影响明显,发育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空间共轭关系;都市圈城乡节点关联比较松散,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同时,空间尺度和城镇建制对城乡路网节点关联维数影响较大。
关键词:
城乡路网 都市圈 分形 多尺度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啸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快速城市化,机动化的问题,传统超高密度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如何构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所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定得启示。由于城市发展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加以总结。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常年的调查研究,从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站点周边土地使用,交通出行的响应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结构的优化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体雁 于瀚辰 周麟 古恒宇 何泓浩
文章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北京市2011—2017年二手住宅交易的价格特征,结果表明:①以往基于经典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健,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可以将不同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尺度反映出来,其回归的结果更为可靠。②北京房价对区位因素非常敏感,且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区位的影响尺度是所有变量中最小的,接近于街道尺度。而卧室数量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为全局尺度的变量,在空间上的影响较为平稳。到公交站的距离、到小学的距离、建筑结构和装修状况对于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其他显著的变量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由小到大分别为成交时间、面积、楼龄、楼层、朝向。③区位、朝向、卧室数量、成交时间均正向影响房价,而面积、楼龄、楼层、到地铁站的距离负向影响房价。所有影响因素中区位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成交时间朝向。面积成交时间、朝向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影响较大,所在楼层、卧室数量对于房价的影响较小,而面积和楼龄的影响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