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6)
- 2023(12368)
- 2022(9886)
- 2021(8978)
- 2020(6937)
- 2019(15722)
- 2018(15543)
- 2017(29451)
- 2016(15630)
- 2015(17537)
- 2014(17209)
- 2013(17160)
- 2012(16481)
- 2011(15137)
- 2010(15359)
- 2009(14080)
- 2008(13353)
- 2007(11947)
- 2006(11073)
- 2005(10374)
- 学科
- 济(85581)
- 经济(85514)
- 管理(39086)
- 业(37473)
- 地方(28513)
- 企(25559)
- 企业(25559)
- 中国(25416)
- 农(21749)
- 方法(21169)
- 业经(19796)
- 数学(18048)
- 数学方法(17907)
- 地方经济(16325)
- 农业(15322)
- 学(14429)
- 制(14239)
- 发(13214)
- 贸(13129)
- 贸易(13115)
- 融(13081)
- 金融(13078)
- 银(12589)
- 银行(12578)
- 易(12539)
- 环境(12414)
- 财(12331)
- 行(12328)
- 产业(10964)
- 和(10367)
- 机构
- 学院(220560)
- 大学(217780)
- 济(99492)
- 经济(97183)
- 研究(84567)
- 管理(79423)
- 理学(65883)
- 理学院(65008)
- 中国(64817)
- 管理学(64195)
- 管理学院(63726)
- 科学(48260)
- 京(47797)
- 财(43434)
- 所(42411)
- 中心(38150)
- 研究所(37724)
- 江(35820)
- 农(33439)
- 财经(33034)
- 范(32939)
- 师范(32688)
- 北京(31102)
- 院(30824)
- 经济学(30705)
- 经(29753)
- 州(29176)
- 业大(27771)
- 经济学院(27132)
- 师范大学(26318)
- 基金
- 项目(138876)
- 科学(109021)
- 研究(108780)
- 基金(96963)
- 家(83058)
- 国家(82246)
- 科学基金(69948)
- 社会(69931)
- 社会科(66159)
- 社会科学(66141)
- 省(55520)
- 基金项目(50845)
- 教育(47735)
- 划(45996)
- 编号(45851)
- 自然(40298)
- 自然科(39230)
- 自然科学(39223)
- 自然科学基金(38482)
- 成果(38068)
- 资助(37794)
- 发(37738)
- 课题(32689)
- 重点(31558)
- 发展(31351)
- 展(30838)
- 部(29408)
- 创(29132)
- 国家社会(28954)
- 项目编号(27218)
- 期刊
- 济(129691)
- 经济(129691)
- 研究(75790)
- 中国(53955)
- 农(32615)
- 财(32081)
- 管理(31772)
- 科学(28269)
- 教育(28153)
- 学报(28129)
- 融(25157)
- 金融(25157)
- 农业(22187)
- 大学(22070)
- 经济研究(21495)
- 技术(21337)
- 业经(21060)
- 学学(20140)
- 财经(16426)
- 问题(16395)
- 图书(15540)
- 经(14545)
- 贸(12909)
- 世界(11986)
- 技术经济(11801)
- 业(11663)
- 书馆(11483)
- 图书馆(11483)
- 国际(11462)
- 坛(11254)
共检索到369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当前,一批中国的大都市,都相继处于城市崛起后的发展转型与二次升级阶段。如果说本轮城市的发展转型就是走服务经济道路,那么如何走服务经济道路?这是需要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以世博后上海新一轮的中长期战略(即"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路径与举措设计为案例开展研究。提出在传统的经济结构举措之外,空间、社会、文化与创新、公共治理的响应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都市 服务经济 转型 上海“十二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蒋琦珺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蒋琦珺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艳杰 吴永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大都市 耕地保护 上海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构建,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城市间以合作为主、竞争升级且立体复杂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成为主流。文章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城市竞合情况进行梳理,为上海大都市圈中各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全方位一体化中把握机遇、扩大优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大都市圈 城市群 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毛广雄
在体制转型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在与市场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中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传统城市化迫切需要转型发展。历史考察和现实经验表明,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也必然成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路径的转型。提出了推进大都市区化、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路径转型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都市区化 城市化路径 新型工业化 转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魏星
大都市的人口变动有自身的规律,大都市核心部——都心地区的人口变动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文章主要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都市都心地区的人口增长和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指出人口减少和高龄化彼此影响、互动发展是大都市都心地区人口变动的重要特征;分析了出生—少子化、死亡—长寿化、迁移—郊区化三大变动对大都市都心地区人口减少和高龄化的影响。
关键词:
都心地区 人口减少 高龄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小峰
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求,各地开始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社会化租赁住房和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试点,租赁住房的建设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上海市作为特大型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上试点,并构建形成了特大型城市"购租并举"的租赁住房体系。为此,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基于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大都市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维度构成,探讨了维度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上海浦江滨水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更新背景下大都市滨水区的感知可达性由交通可达性感知、视觉可达性感知、心理可达性感知和行为可达性感知构成;心理可达性感知对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贡献最大;在维度间关系中,心理可达性感知的影响效应最为突出。
关键词:
滨水区更新 感知可达性 大都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伟 高魏 张洪武
大都市在快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是调控人地关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而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作为评估城市发展和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的有力抓手。上海市在快速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人口高度集聚、人地关系复杂和资源环境紧约束等挑战,总结国内外同类城市规划指标特征,对上海大都市规划指标体系与城市发展目标的关系、适应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美誉,其海纳百川的胸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造就了上海历史上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积聚,浦东对海内外各类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也成为全国务工女性的首选地之一。50余万处于劳动年龄段的青壮年女性的流入,为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区外来女性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行职业分布等展开较详尽地分析,以企能为新区政府制定人口规划和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大都市 女性流动人口 结构解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晨 龙腾 陆靖慧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极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建设用地资源过度开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而远郊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土地挖掘潜力巨大。因此,远郊区的土地整治及规划,将会是解决上海市人地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为此,上海市于2012年启动郊野单元(郊野公园)项目,以郊野单元规划为平台,逐步探索适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大都市郊野地区土地整治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立斌
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整个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同众多信息资源一起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起着指导和推动的作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转变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
关键词:
档案 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旭晓 许正中
文章运用综合发展指数、协调发展度和GM(1,N)模型对2000—2008年上海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2000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系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一直到2007年才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经济转型中,经济系统受到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上海目前的社会保障对经济总量的发展存在负面作用;在所有驱动因子中,人口素质的提升与环境治理的加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最为明显;而环境保护和创新成果对经济总量的驱动作用还有潜力可挖。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淑荣
本文主要从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和外贸出口三方面,定量地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天津郊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二五"天津郊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思路以及战略举措。
关键词:
天津郊区 外向型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