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5)
- 2023(8146)
- 2022(6927)
- 2021(6492)
- 2020(5368)
- 2019(11926)
- 2018(12046)
- 2017(22457)
- 2016(12864)
- 2015(14453)
- 2014(14590)
- 2013(13872)
- 2012(13277)
- 2011(12042)
- 2010(12167)
- 2009(10945)
- 2008(10814)
- 2007(9589)
- 2006(8539)
- 2005(7422)
- 学科
- 济(47139)
- 经济(47074)
- 管理(30678)
- 业(25086)
- 企(19044)
- 企业(19044)
- 地方(16630)
- 方法(14848)
- 农(14557)
- 中国(13707)
- 学(12887)
- 数学(12341)
- 数学方法(12077)
- 财(10760)
- 制(10454)
- 业经(10237)
- 农业(9932)
- 地方经济(9095)
- 理论(8992)
- 融(8439)
- 金融(8430)
- 体(8423)
- 环境(8017)
- 和(7842)
- 银(7711)
- 银行(7683)
- 行(7428)
- 教育(7354)
- 贸(6401)
- 划(6397)
- 机构
- 大学(173488)
- 学院(173061)
- 研究(66566)
- 济(61327)
- 经济(59514)
- 管理(59237)
- 理学(50076)
- 中国(49585)
- 理学院(49213)
- 管理学(48084)
- 管理学院(47725)
- 科学(43703)
- 京(39571)
- 所(34797)
- 农(33598)
- 研究所(31840)
- 中心(30280)
- 财(29957)
- 江(28630)
- 范(28458)
- 师范(28152)
- 业大(27247)
- 农业(26570)
- 院(24967)
- 北京(24760)
- 师范大学(22917)
- 财经(22772)
- 州(22612)
- 技术(21160)
- 省(20596)
- 基金
- 项目(117924)
- 科学(91722)
- 研究(87196)
- 基金(82414)
- 家(73335)
- 国家(72694)
- 科学基金(60394)
- 社会(52182)
- 社会科(49023)
- 社会科学(49011)
- 省(47449)
- 基金项目(43768)
- 划(41303)
- 教育(40335)
- 自然(39167)
- 自然科(38152)
- 自然科学(38137)
- 自然科学基金(37398)
- 编号(36732)
- 资助(32785)
- 成果(31632)
- 重点(27461)
- 发(27113)
- 课题(26935)
- 部(25233)
- 创(23943)
- 创新(22476)
- 计划(22206)
- 科研(22158)
- 年(21808)
共检索到27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司建平 倪剑波 何晓伟
"职住平衡"是一个日渐受到关注的话题,其相关研究内容在美国大都市区的规划中时常会被看到,但在中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却容易遭到忽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首先选择一个较为成熟的案例——《奔向2040:芝加哥总体区域规划》职住平衡专题进行解读,在掌握该专题研究思路和芝加哥大都市区职住平衡特征的基础上,再从发展阶段性和现行规划涵盖性两个方面对"职住平衡"在中、美规划中呈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树立"职住平衡"的规划观、市场和计划双重协同和多维数据支撑的动态检测等相关改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思东
区域规划是大都市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工具。区域规划需要法律、制度化的政治和财政为基础,其制度化程度越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就越高。美国双城地区的大都市理事会,作为有效区域规划机构的典型,其发展证明了州政府是区域规划机构有效运行、大都市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公共服务 州政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兴平 赵虎
位于都市区不同空间区位的就业者其职住平衡程度也有所差异,并且具备不同于相应区位居住者的职住平衡特征。从对位于南京都市区中心城和郊区两种就业空间内就业者的调查,通过设定四种职住平衡度的测度方法,得出郊区就业者职住平衡度要优于中心区的结论。通过对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个体属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住房价格差异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就业者的性别、职位、住房类型和产权状况四个因素在影响就业者职住平衡上产生的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空间区位 就业 职住平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黄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有效管理以促进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整合 ,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分割有效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都市区 美国 规划管理 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华翔 朱宪辰
文章基于Alonso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型,对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居民"职住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国内外的经验显示,许多新城的现行分布与初始规划大相径庭,行政的干预反而加长了城市内部的通勤距离。在报告Alonso理想状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新的假设、建立分析模型,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就职于商务中心的居民居住分布和商务中心外围职住分布进行了研究,前一种情况"职住分离"是有效的市场均衡无需改善,后一种情况有效的市场会使得居住分布接近"职住平衡"。这两个结果说明"职住分离"和"职住平衡"的有效性是相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1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制造业部分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军 宁越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彦 陆伟 齐昊聪
历史建筑再利用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主导思想和方式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美国芝加哥市为例,详细解析芝加哥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历程和特征,通过对当地文化长廊、林荫大街等成功案例的解析,总结芝加哥成功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 历史建筑再利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军 段进 陈沧杰 曹国华
利用居民出行调查采集的职住关系数据和通勤行为数据,以交通中区为单位,分析了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的统计特征以及两者的函数关系;并研究了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内部通勤比例两个反映职住关系的指标对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通勤时间更加适合用来表示通勤成本,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之间为幂函数关系。大规模集中的居住导致的职住不平衡状态将会造成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的迅速增加;而大规模集中的就业造成的影响较小。本文研究可以为调整职住平衡关系、加强就业地与居住地之间交通联系等措施的制定,以有效缩短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提高通勤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文杰,崔建甫
保定市主城区南距清苑县城4km,西距满城县城7km,北距徐水县城14km,主城区现状人口75万,满城和清苑县城各5万,徐水县城7万。主城区与三个县城间城市活动交往频繁,但因缺乏统一协调,三个县城均为小而全的独立小城市,造成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职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协调。要使一城三镇(县城)融为一中心三组团的协调整体,就要打破原行政体制,从整体利益谋划城市的未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惠芳,向俊波
我国的区域规划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内容体系和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程序。但技术性仅仅是区域规划属性之一,政策属性才是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是为政策性服务的,新时期的中国区域规划改革应该首先确立和实现区域规划的公共空间政策属性。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当中政策缺陷及其影响,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区域规划中的综合性与微观性、规划地位的法定性、规划行政程序的开放性、规划实施手段的多样性,并阐述了国外区域规划对于我国区域规划改革可供借鉴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空间政策 规划改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云蕾 孙铁山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其中第二产业要明显比第三产业严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行业就业的郊区化进程及其集聚状况,成为行业间职住分离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伟 高魏 张洪武
大都市在快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是调控人地关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而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作为评估城市发展和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的有力抓手。上海市在快速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人口高度集聚、人地关系复杂和资源环境紧约束等挑战,总结国内外同类城市规划指标特征,对上海大都市规划指标体系与城市发展目标的关系、适应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从当前我国职住关系变化的角度入手,首先探讨了职住平衡与城乡空间结构在因果联系、有效区域和结构构成三个方面的关系。然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职住实际情况,认为其存在通勤人口数量巨大、职住服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内部功能关联度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与现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城乡统筹、职住平衡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对江宁区的空间结构提出轴向多中心、综合城市、城乡职住单元、综合社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从"质"的层面实现江宁区职、住间的平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璐 徐红
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通勤调查分析居民通勤特征,重点剖析带状形态影响下的居民通勤流动、职住密度圈层及职住平衡状况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东西向通勤居多,其通勤距离、时间更长,满意度更低;通勤流量密度呈现东西拉长的椭圆状分层结构;带状城市居民职住密度由中心区域向外围降低,依据职住密度划分三大椭圆圈层:核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离核心区越近、就业密度越高职住平衡状况越好。
关键词:
带状城市 通勤特征 职住平衡 空间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