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1)
- 2023(10337)
- 2022(8693)
- 2021(8191)
- 2020(6989)
- 2019(15697)
- 2018(15334)
- 2017(29958)
- 2016(15551)
- 2015(17634)
- 2014(17112)
- 2013(16700)
- 2012(14536)
- 2011(12575)
- 2010(12066)
- 2009(10815)
- 2008(10314)
- 2007(8696)
- 2006(7195)
- 2005(5842)
- 学科
- 济(63950)
- 经济(63899)
- 管理(56814)
- 业(51931)
- 企(45689)
- 企业(45689)
- 方法(31865)
- 数学(27683)
- 数学方法(27340)
- 财(18239)
- 农(16798)
- 业经(16092)
- 中国(14497)
- 务(12876)
- 财务(12828)
- 财务管理(12798)
- 地方(12629)
- 企业财务(12110)
- 制(11764)
- 产业(11549)
- 技术(11285)
- 农业(10753)
- 贸(10373)
- 贸易(10370)
- 易(10085)
- 划(10061)
- 理论(9965)
- 和(9739)
- 银(9069)
- 银行(9066)
- 机构
- 学院(205604)
- 大学(202853)
- 管理(92586)
- 济(88191)
- 经济(86531)
- 理学(79875)
- 理学院(79190)
- 管理学(78123)
- 管理学院(77692)
- 研究(57138)
- 中国(44920)
- 京(40092)
- 财(39797)
- 科学(32372)
- 财经(32038)
- 中心(29449)
- 经(29334)
- 江(29126)
- 业大(27616)
- 经济学(27127)
- 农(25796)
- 经济学院(24702)
- 所(24604)
- 商学(24274)
- 财经大学(24216)
- 经济管理(24116)
- 商学院(24025)
- 范(23719)
- 北京(23642)
- 师范(23487)
- 基金
- 项目(148010)
- 科学(120038)
- 研究(110818)
- 基金(110501)
- 家(94084)
- 国家(93338)
- 科学基金(83920)
- 社会(73493)
- 社会科(70087)
- 社会科学(70072)
- 基金项目(59139)
- 省(58295)
- 自然(53588)
- 自然科(52450)
- 自然科学(52441)
- 自然科学基金(51506)
- 教育(50719)
- 划(47729)
- 编号(44164)
- 资助(43724)
- 部(33262)
- 成果(32843)
- 创(32556)
- 发(32487)
- 重点(32478)
- 国家社会(31102)
- 创新(30382)
- 人文(29802)
- 教育部(29624)
- 制(28982)
共检索到286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大都市区面临的种种冲突尤其是产业冲突问题,揭示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大都市区冲突管理思路。作者认为,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推进形成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是消除和缓解大都市区产业发展恶性冲突的有效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电关系的日益紧张,煤电产业出现了矛盾激化现象。本文从纵向价格关系的视角入手,扩展了对煤电产业链价格机制扭曲的分析。本文认为煤电问题不仅受限于煤电价格双轨制,还存在多重价格机制扭曲。在不同时期,煤电体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煤电价格机制,并造成煤电利润分配的扭曲,引起煤电冲突。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电冲突 产业链 价格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新颖 喻忠磊 高啸峰 张宁
采用改进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辨识北京都市区各区县2004—2008年、2008—2012年产业结构演变方向;总结北京都市区各地域单元产业结构演进空间分异的规律及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北京都市区产业结构演进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中心—外围格局;不同圈层表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不同区县产业演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由中心向外围,各区县主导产业的服务性和产业级别逐渐降低。都市区内部产业结构演进的空间分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等是外部推动力量;政策因素发挥着引导和管制双重作用;都市区内部土地价格梯度及产业集聚与扩散是不同地域单元产业结构演进分异的内在动因;地方产业基础通过路径依赖效应作用产业结构演进,地方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在外生机制作用下影响都市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光进 沙默泉
利用2004年数字城市数据,研究了广州大都市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空间关系,比较了广州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各种产业的空间格局。将广州大都市区行业分为制造业、批发和运输、零售、生产服务业、房地产业、管理服务、教育、医疗保健及社会扶助和娱乐设施等10类。利用1 km2格网画出了各行业点状密度,并通过分区产业百分比及区位商分析了各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中心城区的主导产业是管理服务、房地产、零售及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而在新城区其主导功能是制造业、批发与运输及生产服务业等。利用平均最邻近距离分析广州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各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空间关系,广州大都市区各产业企业都呈凝聚分布,在中心城区金融行业分布最集中,其次是房地产、生产服务业、娱乐、管理服务等。利用邻近性指数分析了各产业之间的空间关系,发现生产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教育和医疗保健与社会扶助、娱乐和零售等邻近性较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冼海钧 陈文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强调各国通过识别产业链战略环节,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来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突破价值链升级的瓶颈,在根据产业链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产业链分工视角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并指出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业链分工 产业结构 中国 东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克岭 陈微 李俊
任何一种产业都有其特定的分工组织形式,并伴随着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以文化产业链结构的链状、网状和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为主线,对文化产业链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分工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亚平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空间快速连绵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整体特征。论文指出都市区化的经济机制是因为劳动分工和空间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基于这一经济机制对中国的城市化空间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弱化城市规模控制,通过空间组织结构的持续调整推进都市区化发展,应成为城市化空间政策的调整取向。
关键词:
都市区化 空间分工 报酬递增 空间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屠启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大都市作为创新要素集聚地和创新源,研究其对创新驱动的空间响应,有利于推动大都市创新空间的塑造与优化,提升大都市的整体创新能力。本文从创新型企业在纽约、伦敦等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出发,构建"新成本收益曲线"探讨创新型企业在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的经济理性,并基于Logit模型以美国大都市区间和大都市区内为例,对影响创新型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中心城区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收益"改变中心城区集聚的成本收益预期,让中心城区成为创新型企业新的可能区位选择,而原有创新型企业集聚水平、生活便利状况、风险资本和文化服务等因素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芸 梁进社 李育华
主要从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不同集聚机制对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路径着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市资本、就业与基础设施三大要素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北京大都市区几个典型产业集聚区的实例,在探讨其不同形成、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演化具有怎样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认为产业集聚对北京大都市区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主导资本流动格局、重塑劳动力市场分布和推动周边房地产市场3个方面;并以此推动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由"摊大饼"向轴向发展延伸,促进了近郊区城市副中心和远郊区新城的形成,使得北京城市空间向多极核、多功能的结构模式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北京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付凯 王卓琳 任云英
大都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的重要地带,研究立足于土地利用冲突的地域性、系统性、层次性特点:(1)基于人地关系视角建构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的解释框架,从"地一地"冲突、"人—人"冲突、"人—地"冲突这三个方面揭示土地利用冲突的特点、形成机制。(2)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并从建构规划核心价值标准、补充完善空间规划内容、创新规划实施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大都市边缘区规划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刘长全
一、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及层次从总体上看,首都经济圈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经济圈核心层包括北京、天津两市,以及环绕其周围的河北省唐山、保定、秦皇岛、承德、沧州、张家口、廊坊7市。该地区覆盖面积达1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75%;人口6277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永妍
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关系问题的研究,以往文献大多基于多级法人嵌套的"金字塔"形股权结构展开,鲜有从集团内部产业链分工的视角关注集团化运营的经济后果。本文以2003~2017年我国A股市场参与集团内部产业链分工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参与集团内部产业链分工对其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集团内部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中游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说明集团内部产业链分工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与代理成本差异之综合影响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且代理成本差异的影响超过了经营风险差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在股权制衡度低以及聘用高声誉审计师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此研究拓展了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企业集团经济后果研究以及供应商/客户关系研究。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审计定价 股权制衡 审计师声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随着技术创新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以垂直分工、集中布局、制服分离、工贸互促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向强化自主发展、链条扁平发展、多元弹性布局、寻求产业生态等方向转变。随着传统国际分工合作路径被打破,围绕新要素新生态的发展竞争加剧,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既往空间被大幅压缩,产业链供应链不稳不强风险显现,构建创新发展新优势的挑战不断加大。为此,需要立足强大的国内产业体系和市场优势,有序推进产业链再造重构,加快在新兴前沿领域的布局发展,争取尽快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和分工位势。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生态 产业协作 分工位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皓
以西安临潼区为例,利用随机生灭理论与有向图理论结合,对其旅游产业链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马尔科夫状态转移过程动态随机统计模型,同时结合产业经济漏损的约束条件,对西安临潼区旅游产业链的动态演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临潼区旅游产业链的动态延伸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社会形态的重要增长点;其旅游产业链也将会在其动态演化中逐步得到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宁宁 张敏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链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改变。文章从分工理论着手,探究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逻辑、必要条件和未来方向,并从国际分工形式演变中分析指出产业链是当代分工最新表现形式,但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并位于产业链中低端;回顾总结我国产业链发展历程,认为我国产业链已进入本土强化期,并就此阶段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约束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产业链应着重加强本土化,增强自主可控性,加快提升产业链尖端化、数字化、开放化、高端品牌化。
关键词:
产业链 分工理论 产品附加值 新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