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7)
2023(11629)
2022(9125)
2021(8072)
2020(6238)
2019(13946)
2018(13701)
2017(25735)
2016(14088)
2015(15528)
2014(15968)
2013(15592)
2012(14744)
2011(13470)
2010(13789)
2009(12548)
2008(12419)
2007(11018)
2006(10348)
2005(9815)
作者
(42624)
(35372)
(35059)
(33368)
(22986)
(17022)
(16041)
(13871)
(13694)
(12715)
(12326)
(12213)
(11731)
(11362)
(11178)
(11099)
(10526)
(10401)
(10388)
(10124)
(9136)
(8750)
(8741)
(8316)
(8005)
(7982)
(7971)
(7872)
(7264)
(6999)
学科
(70382)
经济(70316)
管理(34250)
(33035)
地方(27812)
中国(26591)
(22686)
企业(22686)
(21371)
方法(17581)
业经(17404)
农业(15117)
地方经济(14862)
数学(14861)
数学方法(14724)
(14090)
(13507)
环境(12426)
(12091)
金融(12089)
(11587)
(11574)
银行(11573)
(11346)
(10457)
发展(10390)
(10360)
(10200)
贸易(10184)
产业(9814)
机构
学院(203660)
大学(200410)
(84461)
经济(82467)
研究(81162)
管理(71602)
中国(60707)
理学(59702)
理学院(58814)
管理学(57775)
管理学院(57380)
科学(50259)
(45968)
(41845)
(38530)
研究所(37904)
(37159)
(36352)
中心(36080)
(31633)
师范(31303)
(30220)
业大(29280)
北京(28632)
财经(28358)
农业(28030)
(27724)
(26465)
经济学(25680)
(25490)
基金
项目(134225)
科学(106396)
研究(99855)
基金(94578)
(83023)
国家(82292)
科学基金(69989)
社会(64559)
社会科(61160)
社会科学(61147)
(55072)
基金项目(49936)
(45663)
教育(43846)
自然(42854)
自然科(41795)
自然科学(41786)
自然科学基金(40976)
编号(40454)
(36690)
资助(36628)
成果(32672)
重点(31645)
课题(30251)
发展(29821)
(29341)
(28095)
(27546)
国家社会(26708)
创新(25905)
期刊
(107421)
经济(107421)
研究(66807)
中国(49158)
(34925)
学报(30518)
科学(30444)
管理(27993)
教育(26030)
(25983)
农业(23731)
(23210)
金融(23210)
大学(22837)
学学(21322)
业经(19170)
技术(18424)
经济研究(16262)
问题(15581)
财经(13709)
资源(12688)
(12589)
(11957)
(11615)
现代(10610)
(10027)
商业(9940)
图书(9931)
科技(9863)
世界(9764)
共检索到33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勇,朱磊  
文章首先论证了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此基础上指出长江三角洲区域已经进入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阶段,分析了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大都市区有序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存友  汤建中  
文章从经济网络和城市节点两个层次出发,对长江三角洲15座城市的分布、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和外向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并把经济网络和城市节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的两个整合方向为网络城市和跨国型城市的观点,同时还提出了四条整合建议:加强城市间的协作,加快快速通道网络的建设,整合区内产业结构以及寻求新的内外整合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波  
以高铁为代表的城际轨道交通,将从整体上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可达性,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快捷、方便、紧密,有利于引导城镇以中心城市为辐射节点、沿着轨道交通线路聚集,形成城镇密集的发展走廊,从而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城市群网络的均衡分布。在高铁与城际轨道构成的1小时城市群内,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要素,以一体化的方式进入全球城市网络和世界经济体系,谋求整体能级提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重要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大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惠蓉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彬  
目前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城市网络化的发展战略。但是 ,城市网络化发展除了表现为以交通为载体的空间融合以外 ,还具有哪些深层次的意义 ,其完整内涵、集结动因、构成要件以及发展层次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文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展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祖麟  白永平  
本文以大都市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 ,上海大都市周边的大城市苏州和南通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 ,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大树  
二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都市区二级城市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目前该区域二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空间布局的一体化程度和加强制度建设两方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魏星,刘建波,张伊娜  
文章主要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系统的阶层-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考察了这一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现状及其发展特征。文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目前尚处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群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今后应以国家战略推进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秋媛  王莹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长三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极。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本文试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分析,阐明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晓明  王小丹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建设环境互为影响。一方面,用2008年数据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特征,重点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过程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综述了常见三角洲海平面上升研究,在未来20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估计将达到220~380mm;在未来50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保守的估计将达到270~610mm。未来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必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造成影响,主要是:土地淹没面积大,洪涝灾害加剧,影响生产和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无疑又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对这种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长江三角洲整体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