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14)
- 2023(19261)
- 2022(16500)
- 2021(15303)
- 2020(13030)
- 2019(30201)
- 2018(29922)
- 2017(57742)
- 2016(31283)
- 2015(35136)
- 2014(35042)
- 2013(34691)
- 2012(31829)
- 2011(28471)
- 2010(28394)
- 2009(26472)
- 2008(26371)
- 2007(23523)
- 2006(20305)
- 2005(17839)
- 学科
- 济(130561)
- 经济(130416)
- 业(109128)
- 管理(101887)
- 企(96427)
- 企业(96427)
- 方法(61844)
- 数学(51311)
- 数学方法(50668)
- 农(38333)
- 财(37795)
- 业经(36125)
- 中国(31802)
- 务(26919)
- 财务(26840)
- 财务管理(26793)
- 农业(26394)
- 地方(25621)
- 企业财务(25387)
- 学(25239)
- 技术(24490)
- 制(24141)
- 理论(23542)
- 贸(23035)
- 贸易(23022)
- 易(22303)
- 和(22250)
- 划(20129)
- 环境(19127)
- 策(18816)
- 机构
- 学院(448868)
- 大学(445683)
- 管理(181851)
- 济(179260)
- 经济(175361)
- 理学(157426)
- 理学院(155740)
- 管理学(153047)
- 管理学院(152229)
- 研究(142196)
- 中国(107941)
- 京(93945)
- 科学(89409)
- 财(82342)
- 农(74775)
- 所(71040)
- 业大(67663)
- 江(66387)
- 财经(66278)
- 中心(65977)
- 研究所(64579)
- 经(60192)
- 农业(58822)
- 北京(58691)
- 范(57035)
- 师范(56500)
- 州(53538)
- 经济学(53189)
- 院(51849)
- 财经大学(49126)
- 基金
- 项目(303970)
- 科学(239821)
- 研究(221402)
- 基金(220599)
- 家(191509)
- 国家(189871)
- 科学基金(164742)
- 社会(139148)
- 社会科(131907)
- 社会科学(131872)
- 省(120191)
- 基金项目(117736)
- 自然(108460)
- 自然科(105989)
- 自然科学(105961)
- 自然科学基金(104082)
- 教育(101857)
- 划(100044)
- 编号(90714)
- 资助(90456)
- 成果(72093)
- 重点(67412)
- 部(66499)
- 创(65679)
- 发(64451)
- 课题(61667)
- 创新(60821)
- 科研(58310)
- 教育部(57020)
- 国家社会(56671)
- 期刊
- 济(196067)
- 经济(196067)
- 研究(126633)
- 中国(81185)
- 管理(68901)
- 学报(68274)
- 农(68037)
- 财(66381)
- 科学(63901)
- 大学(51965)
- 学学(49117)
- 农业(46899)
- 教育(46451)
- 技术(41823)
- 融(36266)
- 金融(36266)
- 业经(34583)
- 财经(32214)
- 经济研究(30488)
- 经(27631)
- 业(26861)
- 问题(25933)
- 技术经济(24272)
- 科技(21794)
- 图书(21554)
- 现代(21136)
- 商业(21126)
- 版(21002)
- 统计(20754)
- 理论(20611)
共检索到647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仁锋
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重构了大都市经济空间与文化社会空间,又促成了大都市功能提升与结构优化。内城新经济研究认为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孕育了创意空间,又对其有高度依赖,但是对于创意空间的内涵与认知却众说纷纭。中国发达地区创意空间是否存在,其发育程度如何,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初衷。本文以上海大都市创意企业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意空间的现实形态结合地统计方法及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了由全局与局部Moran指数初次判别—回归分析检验与甄别构成的创意空间识别方法。利用上海市第一次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GeoDA空间相关性的回归分析与综合判定方法是行之有效的;②2004年与2008年上海市各区创意企业在空间关联性上呈正相关,且表现出集群式空间集聚;③上海创意企业高度集聚于中心城区,并形成以静安、卢湾为中心的创意空间,这表明创意空间具有显著的趋大都市中心特性,但又偏离上海大都市中央商务区,且有别于国外大都市"多中心"格局,反映了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自身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艳辉
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本文根据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资料,通过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揭示了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对最终需求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由于创意产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资源消耗少、联动效应强、产品附加值大等特性,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地理环境、经济、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关联效应 投入产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克婴 张翔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城市经历了从工业城市到现代创意城市的演变与发展。城市演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产业经济的结构变迁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文化产业在国际创意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集聚改变了中心城区的功能、改变了过去单中心的城市形态而构建了多中心的城市形态,并带来了国际创意大都市人口、土地及就业密度的变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积聚 空间结构 诚意城市 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任静一
本文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为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存在紧密的后向关联关系,且关联度呈上升态势;同时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也存在前向关联关系,但前向关联度呈下降态势。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少数几个产业产品的消耗度较高,所以必须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在增强,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大大减弱;产业感应度也大幅下降,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并未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真正融合对接。另外,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受消费的影响较大,是典型的"消费依赖型"产业,出口和投资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减弱态势...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魏诗洋 陈艺超
约瑟夫·奈于在2002年提出"软实力"概念,指出国家的竞争能力不仅仅在于以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在于以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为基础的"软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性指标比追发达国家的同时,在根基夯实的基础上,提高中国文化在国人心中的认同感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成为决定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以文化传播为经营内容的创意产业如何在保持文化产品高品位、多元化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利润主体的作用,成为"中国式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利用创新扩散理论,本文着重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创新扩散 影响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金
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视角下,本文分析了创意的内涵和特征,指出了创意产业化过程中创意资本化倾向的潜在危害。本文认为,创意旨在发现一种新的组合,分散化和不完全排他性是创意的重要特征。创意只有通过创新的实践机制,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创新是创意的定价机制和保护机制。将创意简单地作为一种资本导向生产,不仅损害了创意的分散化特性,也使得创意促进增长的作用难以实现。
关键词:
创意 创新 创意资本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凌艳 杨永忠
创意企业管理者参考的传统价值链已经不能合理解释企业在实现创意到创新转化这个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活动,由此导致企业无法把握明确的管理方向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重新探析实现创意产品的成功开发(创意)与市场化(创新)过程中的价值环节及构成方式。本文对6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企业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以与创意和创新相关的企业行为活动为基础,建构了"创意到创新转化过程中的价值网模型"。本文开发的价值网络包括三个核心结构单元:(1)消费者单元,消费者到价值共创者的转变。(2)企业单元,由超越单个企业的、多个相关企业形成的价值网络,向消费者提供价值。(3)数字化与互联网形成的虚拟价值网单元,虚拟价值网对物理价值网进行充分地补充与改善,实现最大化从虚拟和现实的角度创造价值。
关键词:
创意企业 创意 创新 价值网 案例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晶 郭兵
采用DEA方法测算了2012年上海63家文化创意企业的专利产出效率,并研究了所有制形式、规模和政府科技资助对文化创意企业专利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52家企业在专利产出效率方面属于无效单元;内地与港澳台合作企业、国有全资企业的专利产出效率值最高,而外资企业和集体全资企业的专利产出效率值最低;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拥有比大型企业更高的专利产出效率;接受政府资助的文化创意企业比未接受政府资助的企业拥有更高的专利产出效率。最后提出提高文化创意企业专利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企业 专利产出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组织系统。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要素相互组合、交互影响着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立足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现实条件,选取4方面要素的7个指标与创意产业产出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其中: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每万人拥有的文化娱乐设施数、单位面积发明专利申报数、单位面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每十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数、单位面积专利申报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发明专利数是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与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逻辑内在性,发明专利与创意产业集聚则表...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集聚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生产空间组织,1990年代末以来在一些国际著名大都市中发展迅速。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演变、形成机理、网络关系,研究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是都市工业园区的伴生与再升级,空间形态上则由黄浦江和内环线围合而成的半环状地带和苏州河沿岸地带,向东北、西南地区地带拓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旧城空间秩序优化、创意阶层兴起并集聚是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驱动力,而园区内部组织的网络关系是维持其运转的支持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颖
建设创意企业集聚区是"十二五"期间城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创意企业集聚区的认定标准,但内容上参差不齐。本文构建了创意企业集聚区"环境六维度"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模型,随后在杭州市十家文化创意集聚区内采集了160份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化模型进行数理化拟合。结果表明,政策支持、集聚区特色和入驻企业、地理区位、管理配套、孵化服务、集体声誉等环境要素,以创意企业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为中介,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作用。各级管理部门可以依据"环境六维度"优化设计创意企业集聚区认定标准,突出政策支持和集体声誉的重要性及全面性,发挥其余环境要素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磊
近年来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化趋势十分明显,而建立创新网络是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采用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点,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影响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与否的关键变量为合作成本、合作收益、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吸收和利用程度、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的风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集群内创新网络企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演化博弈 创新网络 创意集群 企业合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赵瑞霞 胡黎明
伴随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或服务业时代的转型,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重点。任何一种产业都有其特定的生产组织形式,并随着产业本身的发展不断演进。本文试图在阐释创意价值链(CVC)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创意价值链系统的组织结构,进而剖析创意产业组织模式,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尊
商业创意转变为创业企业之前,有必要从产品、产业与市场、创业团队以及财务四个方面评价其可行性,目的是确定商业创意是否值得去发展成一个创业企业。创业者只有掌握如何对商业创意进行可行性分析,才有可能真正捕捉到成功的商机,创建出有前途的新企业。
关键词:
商业创意 创业者 创业企业 可行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问题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大都市郊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金山区数据的分析
创新型企业大都市区空间区位选择新趋势与决定——基于美国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
基于NMDS方法的大都市居民对当地高级别旅游区(点)的认知研究——来自上海市4A级与5A级旅游区(点)的调查分析
基于合约视角分析上海市企业年金政策的本质
大都市女性流动人口特征与结构解析——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实证研究为例
对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分析
大都市远郊地区土地整治模式研究——以上海市庙镇郊野单元为例
大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大都市辖区合并的经济增长绩效——基于上海市黄浦区与南市区的合并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