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2)
2023(8754)
2022(7430)
2021(6667)
2020(5208)
2019(11671)
2018(11561)
2017(21992)
2016(11606)
2015(12955)
2014(13109)
2013(13146)
2012(12936)
2011(12078)
2010(12579)
2009(11659)
2008(11280)
2007(10380)
2006(9818)
2005(9169)
作者
(34511)
(28688)
(28681)
(27296)
(18592)
(13669)
(13103)
(11079)
(11030)
(10360)
(10125)
(9478)
(9437)
(9280)
(8977)
(8797)
(8434)
(8283)
(8278)
(7911)
(7528)
(7024)
(6925)
(6837)
(6592)
(6448)
(6349)
(6295)
(5890)
(5652)
学科
(75194)
经济(75034)
管理(27616)
(25827)
地方(24215)
中国(21890)
(19479)
企业(19479)
方法(19160)
(17493)
业经(17270)
地方经济(15361)
数学(14452)
数学方法(14372)
(12858)
农业(12063)
(11754)
(11676)
金融(11675)
(11031)
(10817)
(10721)
银行(10709)
(10578)
环境(10213)
理论(9811)
(9733)
(8974)
贸易(8963)
发展(8708)
机构
学院(175535)
大学(174506)
(83875)
经济(82178)
研究(70729)
管理(61017)
中国(54064)
理学(50318)
理学院(49619)
管理学(48956)
管理学院(48600)
科学(39374)
(38453)
(37187)
(36211)
研究所(32184)
中心(30538)
财经(28194)
(28190)
经济学(26746)
(26745)
(26641)
师范(26456)
北京(25520)
(25313)
(24830)
经济学院(23537)
(22777)
师范大学(21378)
科学院(21355)
基金
项目(103904)
科学(82084)
研究(81045)
基金(73428)
(62400)
国家(61775)
社会(55230)
科学基金(52230)
社会科(51201)
社会科学(51185)
(40864)
基金项目(37806)
教育(36047)
(33841)
编号(32927)
(29636)
资助(29497)
自然(28901)
成果(28447)
自然科(28163)
自然科学(28159)
自然科学基金(27653)
发展(24850)
(24431)
课题(24215)
重点(23732)
(23005)
国家社会(22484)
(21019)
(20554)
期刊
(111813)
经济(111813)
研究(64033)
中国(43396)
(27499)
(26932)
管理(25558)
科学(23185)
学报(22848)
教育(22765)
(21129)
金融(21129)
农业(18791)
经济研究(18487)
大学(18168)
业经(17115)
学学(16796)
技术(15965)
财经(15075)
问题(14055)
(13230)
世界(11410)
(10450)
技术经济(10100)
国际(9787)
(9381)
经济问题(9186)
商业(8959)
经济管理(8889)
改革(8856)
共检索到299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健钧  
大邱庄是我国农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十年时间,它即从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穷村一跃发展成为富甲天下的“中国第一村”,一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这由历史性的大跨越。 1991年,大邱庄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是1978年137.3万元的1310倍,1949年到1978年30年间总和的100倍,全村公共积累达4.8亿元,是1978年的300倍,上缴税金3538万元,是1978年的350倍。对大邱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人以“南有深圳城,北有大邱庄”相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雷声  
战后,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西方学者在传统的和现代的资本主叉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内,研究和制定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模型,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一大批出生于不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提出有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依附论”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从70年代初期到目前是第三阶段,与同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相适应,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在其研究立场、方法、视角、内容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忠潮  白宏兵  
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它的生效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影响主要存在于能源电力、林业发展、化学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且在每一个方面的影响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同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玲玲  
“温州经济模式”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合温州特有的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温州经济模式”的演变轨迹的剖析,论述了它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作用,并提出了温州独立学院发展的几种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天健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彬彬  
结构刚性、价格弹性抑制、制度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政府决策理念与决策行为由结构刚性向价格弹性抑制再向制度短缺的更替演进过程 ,形成 2 0世纪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轨迹。解释多于预测的功能是发展经济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高九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人"到异化的"政治人",再到理性的"经济人",并逐步走向理想的"全面人"的演进轨迹。从中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人的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进我国人的发展事业的根本保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历了30个年头。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甚至震撼。二三十年前,“中国”曾经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今天,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已是“繁荣”、“财富”甚至“强大”。只是一代人的时间,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何种神奇力量所致?美国经济学家E.赫尔普曼(2004)在研究了各国发展的历史后指出:“我们可以认为,与研发投入或物质及人力资本积累相比,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更基本因素。”那么,制度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制度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改变的。可以说,是全体人民在创造和改变着社会制度,至少,只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新涛  王发曾  
历史上河南长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出现了多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但是近年来这些城市的发展不仅逐渐失去历史风貌,落后于沿海新兴城市,而且它们之间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开封和洛阳作为河南两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这2个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经济增长轨迹以及发展支撑条件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中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历史文化城市发展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忠  
考察经济发展,视角可以是多方面的。人们既可以从总量变动方面,也可以从结构演变方面,或者从不同的发展内容及其动态关联上,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进行多方位的把握。笔者认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进步的过程,往往和长期、有效的技术引进过程相联系;经济发展的轨迹,从产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振宇  
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大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高、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语言、记忆和执行功能三个认知领域中的表现普遍优于低社会经济背景出身的儿童。而儿童群体之间的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孕期照料、父母教养方式和认知刺激等中介因素发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改善家庭的社会经济处境、调节中介因素、实施旨在训练大脑认知功能的项目以及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式,进行合理及时的干预,以确保儿童取得学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可概括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标志,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两类能力提升(个体能力的增强与集体能力的进步)有着不同的内涵、方式与相互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有内在关联,经济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直接相关。人的发展是三位一体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最关键。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提供调节的驱动力,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经济行为提出了一个中心(不做金钱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2008年12月,改革开放30周年盛典将直面公众的工作和生活。传媒抑或学界早已按捺不住,当下各类报道铺天盖地,相关研究后浪推前浪。这其中,又以关注天津大邱庄和江苏华西村为多数,然而一味地歌功颂德似乎已呈"一边倒"的趋势。而冷静观察,透过大邱庄与华西的理念层面,方为取其上,也合乎解析个案对历史和对公众负责的重要取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永坤  
一、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轨迹追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各国企业都经历了从单一化的生产经营到多角化生产经营战略的转变过程,企业的性质也都由单一的贸易型或生产型演进到贸易——投资——金融一体化的综合型企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可拉  胡庆芳  
本文旨在客观地描述美国高中自形成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掀起的新课程标准运动这长达一个多世纪历程中其课程发展的轨迹,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这样的发展轨迹进行解读,同时挖掘其对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