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5)
2023(14218)
2022(11869)
2021(10739)
2020(8927)
2019(20146)
2018(19838)
2017(37389)
2016(20559)
2015(23131)
2014(23347)
2013(23270)
2012(21538)
2011(19451)
2010(19928)
2009(18646)
2008(18754)
2007(17210)
2006(15605)
2005(14602)
作者
(60316)
(50090)
(50073)
(47352)
(31816)
(23759)
(22815)
(19379)
(19030)
(18272)
(17158)
(16847)
(16155)
(16120)
(15879)
(15478)
(15008)
(14810)
(14507)
(14359)
(12704)
(12374)
(12110)
(11445)
(11357)
(11291)
(11249)
(11087)
(10238)
(9937)
学科
(86167)
经济(86058)
管理(69264)
(61986)
(51698)
企业(51698)
方法(28863)
中国(27414)
(25752)
(25401)
地方(24843)
业经(23855)
数学(22822)
数学方法(22545)
(22298)
农业(17455)
(16610)
银行(16563)
(15884)
(15318)
(15096)
金融(15093)
(14877)
技术(14469)
理论(14408)
(14310)
财务(14244)
财务管理(14195)
产业(14093)
环境(13947)
机构
学院(293061)
大学(289987)
(120111)
经济(117288)
管理(111183)
研究(102934)
理学(92195)
理学院(91075)
管理学(89736)
管理学院(89130)
中国(80452)
(63242)
(61066)
科学(60618)
(52440)
(49430)
(49185)
中心(47281)
研究所(46526)
财经(45046)
业大(41449)
(40585)
北京(40444)
(39426)
师范(38999)
(38618)
农业(38189)
(37128)
经济学(35928)
(35618)
基金
项目(184272)
科学(144592)
研究(138329)
基金(130405)
(112793)
国家(111750)
科学基金(95539)
社会(87927)
社会科(83496)
社会科学(83477)
(75144)
基金项目(68335)
教育(63302)
(61653)
自然(58778)
自然科(57339)
自然科学(57325)
编号(56321)
自然科学基金(56306)
资助(52732)
成果(47350)
(45056)
重点(41790)
课题(41040)
(40129)
(38877)
(37836)
创新(36411)
发展(36323)
国家社会(36133)
期刊
(151243)
经济(151243)
研究(93260)
中国(71962)
(50566)
管理(48913)
(47281)
学报(43390)
科学(41135)
教育(36726)
大学(34058)
(31959)
金融(31959)
学学(31786)
农业(31626)
技术(28267)
业经(25459)
财经(23172)
经济研究(22767)
(20153)
问题(19072)
(18028)
图书(14487)
技术经济(14455)
现代(14415)
科技(14242)
(14105)
(13820)
商业(13540)
(13452)
共检索到478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本文在科学界定关键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多学科交叉的思辩方法,对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13种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对每个动力因素动力影响作用评价的主要内容体系。以此为基础,分析确立了政府与其它动力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提出了关于政府管理机制设计的重要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在科学界定相关关键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获得的重要启示是:可以通过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对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前提条件,集群的目标,集群模式选择的约束条件,主导型文化产业的确定,集群中各类组织的确定及功能定位,以及集群的基本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指出,建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规划引导、制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必须优先到位,才能引导其他组织有序进入和多组织和谐运作,这是大遗址区发展可持续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发展政府主导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是汉杜陵遗址区域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条创新途径。文章以汉杜陵遗址区为例,对文化产业集群的条件、目标定位、产业定位、集群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了政府应尽的重要职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惠丽  王成军  
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处于成长阶段。成长阶段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区位论、产业链原理和相关系数分析了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内外部动力因素作用关系表明,要实现延长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和整个生命周期,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靠产业耦合和内部技术创新,发挥内外部动力的双螺旋动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卫红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通过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分析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提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应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通过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反馈,实现对大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本文从多学科角度研究了城市化内涵及测度指标和大遗址保护的特质内涵,总结出了城市化测度的五个维度及其常用主要指标,从八个方面概括出了大遗址保护特质内涵。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每个维度城市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面临的挑战,并结合作者赴英国学习考察的实践经验与启示,提出了现代大遗址保护区域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和面对城市化挑战的主要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稳亮  
本文在引介国内外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遗址的复杂特性,从历史、生态、社会3个向度对其环境进行解构与释义。针对当前我国大遗址环境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消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紊乱等严峻挑战,通过对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现实要求与目标指向这两个核心课题的理论阐释,将环境营造视作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抓手,将遗址环境与其本体间的和谐及历史、生态、社会各环境要素间的和谐确立为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终极目标。在此理论前提下,通过杜陵与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的环境营造案例,对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城乡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博弈。通过对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的研究现状梳理和凤翔县城乡发展对雍城遗址保护的影响分析,揭示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进行"遗址关怀"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宝鸡市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践,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在雍城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朴松爱  樊友猛  
文章初步建构文化空间理论,阐明其内涵、构成及特性,并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展示文化空间理论对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中心理念、核心象征、符号系统、活动主体等方面构建出曲阜片区这一文化空间,从空间的生产与消费的视角提出核心区营造应遵循地方特色与中国特色、中心聚焦与散点透视、静态展示与动态呈现兼顾的原则,继而探讨了辐射区延伸中的功能定位和营销策略,最后指出文化空间理论在大遗址旅游中拓展遗产内涵、创新开发思路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洁  白海峰  向剑凛  
通过分析西咸新区包容性规划理念和城市化进程中西咸大遗址群区位变化的动态过程及管理制度变迁,指出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与传统文物保护管理不协调的制度困境。借鉴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管理思路,提出推进西咸新区大遗址群的协调创新机制,针对大型连片大遗址、单体小遗址和跨区县大遗址群分别采取不同的实施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张婧  余洁  
脆弱性理论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及机理分析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基于脆弱性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区的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遗址本体脆弱性程度普遍较低,低值区趋于集中分布,高值区零星分布于保护区边缘;社会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高值区趋向于集中,呈西、北高,东、南低空间格局;遗址区人地系统弱度脆弱性区域占总面积的27.2%,低度占23.8%,中度占27.9%,高度占11.7%,极度占9.4%,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城市化的冲击与胁迫是大遗址区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冉淑青  裴成荣  
本文研究目的:将城市的两大元素——文化与空间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座谈获取一手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城市不同区位大遗址在文物保护、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方面面临不同的发展境遇。结论:通过促进大遗址区空间"再生"、构建大遗址区多元特色开放空间、建设大遗址区和谐社会空间、发展大遗址特色文化产业空间等路径实现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书豪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创新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业融合化趋势和制约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为例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应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管理内容发挥产业引导功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大力构建产业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财政税收金融体系建设为对象发挥产业激励功能、以市场环境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书豪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创新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业融合化趋势和制约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为例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应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管理内容发挥产业引导功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大力构建产业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财政税收金融体系建设为对象发挥产业激励功能、以市场环境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文辉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需要政府进行引导和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本文从创新角度出发,在研究本国政府管理现状和学习国外政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