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4)
- 2023(6526)
- 2022(5826)
- 2021(5346)
- 2020(4769)
- 2019(11228)
- 2018(10951)
- 2017(21106)
- 2016(11773)
- 2015(13437)
- 2014(13780)
- 2013(13805)
- 2012(12980)
- 2011(11857)
- 2010(11925)
- 2009(11269)
- 2008(11209)
- 2007(10304)
- 2006(8814)
- 2005(7821)
- 学科
- 济(51814)
- 经济(51775)
- 管理(29979)
- 业(29397)
- 方法(25809)
- 数学(23013)
- 数学方法(22800)
- 企(22589)
- 企业(22589)
- 农(14267)
- 学(13056)
- 中国(12244)
- 地方(12238)
- 财(11835)
- 农业(9506)
- 贸(9415)
- 贸易(9411)
- 业经(9298)
- 易(9005)
- 制(8234)
- 和(7877)
- 环境(7782)
- 务(7273)
- 财务(7252)
- 财务管理(7229)
- 银(7161)
- 银行(7129)
- 融(6981)
- 金融(6977)
- 理论(6973)
- 机构
- 大学(178845)
- 学院(176966)
- 济(69654)
- 经济(67996)
- 管理(65971)
- 研究(62056)
- 理学(56760)
- 理学院(55998)
- 管理学(54887)
- 管理学院(54566)
- 中国(45444)
- 科学(42085)
- 京(38590)
- 农(37162)
- 所(33048)
- 业大(31653)
- 财(30461)
- 研究所(30446)
- 农业(29812)
- 中心(29255)
- 江(27102)
- 财经(24721)
- 北京(23989)
- 范(23973)
- 师范(23689)
- 经(22328)
- 院(22071)
- 州(21479)
- 经济学(21382)
- 农业大学(19959)
- 基金
- 项目(121169)
- 科学(93864)
- 基金(87702)
- 研究(82582)
- 家(78474)
- 国家(77910)
- 科学基金(65238)
- 社会(51063)
- 社会科(48356)
- 社会科学(48338)
- 省(48020)
- 基金项目(47844)
- 自然(44808)
- 自然科(43721)
- 自然科学(43704)
- 自然科学基金(42891)
- 划(41205)
- 教育(37948)
- 资助(35750)
- 编号(33066)
- 重点(27923)
- 成果(26379)
- 部(26374)
- 发(26190)
- 计划(24532)
- 创(24461)
- 科研(23969)
- 创新(23043)
- 课题(22854)
- 大学(21996)
共检索到252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1997—2006年大连港—辽宁腹地系统关联特性,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呈阶段性演变,表现为由中部向东西再向沿海分散的空间格局;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联度下降,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由东西向沿海集中。
关键词:
大连港—辽宁腹地 关联特性 空间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测度1997—2006年港口—经济腹地系统关联效应,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阶段性演变;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机制为:港口的吸附功能;交通网络的"汇水"功能;腹地的海向推动功能以及市场及政策导向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荣宏庆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出现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经济协同比较 大连港 营口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苗晴 马小剑
利用生态学描述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近年来大连港与营口港集装箱业务的竞争及其演变,得出结论:在2009年4月-2011年12月时期,两个港口之间存在互惠型竞争关系;而在2012年1月-2015年6月时期,两个港口之间演变为捕食型竞争关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构建港口群集团,是避免过度竞争、优化资源、促进港口结构升级的良好举措。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青 洪雪飞
主要探讨了灰色预测模型在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首先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得出相应的预测函数,进而对未来几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以便根据相关经济环境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玉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海运业的需求,大连港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建设北方香港的龙头,正在不断增加港口能力,不断拓宽港口功能,努力把自己建成一个国际深水枢纽港。 从大连港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这一经营发展战略,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厂长(经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阙澄宇 柳天恩 陈德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梯度等方面存在互动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沿海与腹地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地区间产业同构明显,产业互动的有利条件未能有效发挥。文章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产业互动中,应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消除制约产业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谭 王利 王瑜
以辽宁省为例,根据港口物流效率指标体系对2001—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较高。通过构建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2002—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度。分析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并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辽宁省各地级市的均值协同度高于全省总体协同度;沿海地区均值协同度高于内陆地区。研究认为: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应该依靠技术进步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应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统筹兼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杨大海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巍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发展,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客观基础。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应紧紧围绕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构筑、机制体制创新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展开。同时,应建立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以促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腹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腹地 互动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辽宁港口体系2000—2010年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并对驱动港口体系时空演化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港口体系由大连港独大演化为大连港与营口港"双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各类货物的集中度除煤炭、粮食略有上升以外,都呈下降趋势;与腹地的关联度,大连港由东部向西北部转移,营口港由临近区域向沈大交通线扩散,锦州港由分散向集中演变,丹东港逐步覆盖整个中、东部地区;自然及区位条件、腹地经济发展需求、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外部环境及政策导向驱动了辽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
关键词:
港口体系 时空演化 驱动机制 辽宁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乃文 李岚
文章主要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经济互动关系问题展开探讨。采用了发展的视角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运用协整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经济互动状态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得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辽中腹地、辽西北腹地经济发展存在着稳定的因果关系,实现辽宁经济效益的均衡快速增长,就要促进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基于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计算2004—2013年辽宁各城市的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明显下降,各城市间水足迹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分析人均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效应,其中人均水足迹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最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基于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计算2004—2013年辽宁各城市的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明显下降,各城市间水足迹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分析人均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