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6)
2023(14207)
2022(12219)
2021(11485)
2020(9526)
2019(21743)
2018(21375)
2017(41251)
2016(22354)
2015(24839)
2014(24888)
2013(24503)
2012(22335)
2011(19972)
2010(20166)
2009(18617)
2008(17195)
2007(15084)
2006(13035)
2005(11470)
作者
(63507)
(52742)
(52308)
(49884)
(33320)
(25319)
(23965)
(20631)
(20009)
(18743)
(18134)
(17645)
(16544)
(16522)
(16408)
(16163)
(15735)
(15592)
(15110)
(14861)
(12969)
(12914)
(12662)
(11886)
(11794)
(11732)
(11558)
(11521)
(10614)
(10433)
学科
(86894)
经济(86800)
管理(62455)
(59920)
(50539)
企业(50539)
方法(39032)
数学(33876)
数学方法(33495)
中国(27907)
(27404)
金融(27400)
(25517)
银行(25478)
(24573)
(23192)
地方(22444)
(21646)
(19694)
业经(19476)
(18003)
(15954)
财务(15888)
财务管理(15860)
理论(15590)
企业财务(15171)
农业(14961)
(14556)
贸易(14544)
(14093)
机构
大学(307346)
学院(306811)
管理(120762)
(118580)
经济(115866)
理学(105033)
理学院(103823)
研究(102843)
管理学(101994)
管理学院(101448)
中国(80358)
科学(65120)
(64699)
(54994)
(51398)
(48976)
中心(48407)
研究所(47317)
业大(46037)
财经(44739)
(43267)
(41114)
师范(40716)
(40715)
北京(40644)
农业(38525)
(37704)
(36536)
经济学(35785)
财经大学(33650)
基金
项目(216584)
科学(169846)
研究(158017)
基金(156342)
(136476)
国家(135330)
科学基金(116005)
社会(98443)
社会科(93376)
社会科学(93350)
(85485)
基金项目(83638)
自然(75895)
自然科(74110)
自然科学(74094)
自然科学基金(72731)
教育(72240)
(72016)
编号(64727)
资助(64011)
成果(52220)
重点(48639)
(47004)
(46570)
(45322)
课题(44540)
创新(42247)
科研(41601)
项目编号(40283)
教育部(40147)
期刊
(124381)
经济(124381)
研究(88767)
中国(56578)
学报(49942)
科学(45460)
(43922)
管理(42248)
(40746)
(38320)
金融(38320)
大学(37171)
学学(35109)
教育(34746)
农业(30251)
技术(25478)
财经(21041)
业经(20142)
经济研究(19925)
(17858)
图书(15955)
问题(15774)
理论(15766)
(15363)
科技(14980)
实践(14657)
(14657)
(13898)
技术经济(13495)
现代(13453)
共检索到442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辉  王珺  钟红云  
文章通过构建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对大连建立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大连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区域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大连与成熟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实证结果表明,大连正处于非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之间,并显现出较大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同时,大连应借鉴成熟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加强金融行业发展,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强化其在国内和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浩  
东北亚开发银行(NEADB)与大连国际金融中心●刘志浩大连选择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是由大连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全国体制改革整体格局中的位置,以至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大连所采取的每项举措和所取得的每项成就,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鹏  
在中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重庆、成都、西安3个城市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进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根据3个城市及其区域经济和金融业现状,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形成重庆、成都、西安多金融中心的格局,三者之间可以根据各自优劣势的不同,合理竞争,优势互补;同时,国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西部这一"金三角"为支撑点,撬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杰  
早在1982年7月台湾当局宣布筹设境外金融中心时,就毫不讳言地宣布:台湾要争取取代“九七”后的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这以后,在90年代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就成为台湾的奋斗目标。台湾要成为什么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局采取了哪些措施?其可行性如何?香港能否被台湾所取代?这些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茆训诚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存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取向的非一致性,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类似欧洲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性经济合作。但是,东北亚地区具有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垂直分布等区位优势,所以,在东北亚地区可以采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导向型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通过生产要素的非制度性经济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区域内流动,实现区域非制度性经济合作,逐步过渡到制度性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辉  
未来的十年间,大连把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目标,这必然会导致相关资源在该区域内进行重新配置,引发新一轮的竞争。面对这种自身主动性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连要获得更多利益,实现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构筑在各个领域中的优势。第一,要搞好港口硬件建设,保证港口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超前优势和先进性;第二,建设大连临港工业区,加强与东北腹地及省内其他港口的合作,拓展货源渠道,保证货源充足和运输顺畅;第三,成立大连港物流集团,通过在东北亚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并购等形式,构筑四通八达能保证实现综合运输的集疏运网络;第四,采取积极促进人力资源流入的政策,提高大连整体收入水平,建立吸引人才流入方面的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杨玉文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是一个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城市连绵、独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滞后,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被称为“东北现象”。“东北现象”的解决,既需要国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大力发展区域内外的各种横向联系,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内蒙古东四盟市与东北三省之间的经济内在联系紧密,经济关联较强,奠定了作为一个统一经济区的基础。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内蒙古的大力参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菁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对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刻影响。东北亚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这一情势下,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性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由简单、初级的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的转变,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其必要性凸显。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比较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各国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途径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苗文龙  严复雷  
货币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刻画币值稳定的传统指数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构建货币稳定指数MSI,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数据和VAR、SSPACE等检验方法实证得出:MSI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资产规模扩张情况下的币值稳定;MSI与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双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与当前的币值稳定指标——通货膨胀率存在单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货币稳定指数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变量——短期利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m0、m1)与MSI之间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张建政  
东北亚金融合作的滞后已经成为导致区域经济不稳定和制约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日、韩金融合作 ,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多的开发资金 ,有效地防范区域金融危机 ,十分必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 ,中、日、韩金融合作既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又有适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是要解决合作途径的选择和操作问题。从当前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条件来看 ,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应积极开展中、日、韩之间的功能性金融合作。从成立东北亚国际开发银行、建立中、日、韩之间的清算支付体系和中、日、韩 3边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实施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晰  王璐  
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研究既是重大国家战略,又是面向区域发展、面向文化传承的重大需求。本文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入手,从战略意义、主要目标、主要内容、考核指标、制度设计、预期成效等六个方面探讨体制机制的构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德海  王维国  
在剖析"国际航运中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青岛、天津和大连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标建立指数回归预测模型,结合大连港不同战略定位(腹地港和集装箱枢纽港)情景,对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两种发展态势:腹地港功能定位和基础建设推动;集装箱枢纽港定位和提升港航服务水平,进行了情景预测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态势,提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对策:大连港应该定位在成为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港,发展重点是完善港航服务体系、利用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与周边港口整合等软环境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霞  
本文针对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对宜昌市经济、社会、区位、文化、政策等因素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研究中心的战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