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6)
- 2023(8251)
- 2022(6646)
- 2021(6114)
- 2020(4887)
- 2019(11126)
- 2018(10607)
- 2017(20743)
- 2016(10862)
- 2015(12207)
- 2014(12180)
- 2013(11778)
- 2012(11067)
- 2011(9905)
- 2010(10627)
- 2009(10071)
- 2008(9307)
- 2007(8657)
- 2006(8031)
- 2005(7226)
- 学科
- 济(39245)
- 经济(39202)
- 管理(31479)
- 业(30272)
- 融(26654)
- 金融(26654)
- 企(24579)
- 企业(24579)
- 银(23972)
- 银行(23972)
- 行(23348)
- 中国(21529)
- 财(14566)
- 农(13798)
- 制(12775)
- 方法(12416)
- 地方(12395)
- 中国金融(11177)
- 业经(10686)
- 数学(10481)
- 贸(10421)
- 贸易(10410)
- 数学方法(10294)
- 易(10231)
- 策(9519)
- 农业(9141)
- 务(8847)
- 财务(8807)
- 财务管理(8792)
- 企业财务(8404)
- 机构
- 学院(144859)
- 大学(141578)
- 济(64508)
- 经济(62927)
- 管理(53507)
- 研究(50552)
- 中国(47647)
- 理学(43785)
- 理学院(43366)
- 管理学(42816)
- 管理学院(42533)
- 财(34451)
- 京(29819)
- 中心(26577)
- 财经(25341)
- 科学(25290)
- 所(23764)
- 江(23735)
- 经(22942)
- 银(22297)
- 银行(21566)
- 研究所(20793)
- 融(20571)
- 行(20290)
- 经济学(20226)
- 金融(20197)
- 州(19821)
- 北京(19487)
- 农(19376)
- 人民(18826)
- 基金
- 项目(86167)
- 研究(71109)
- 科学(67944)
- 基金(60441)
- 家(50043)
- 国家(49532)
- 社会(44345)
- 科学基金(42913)
- 社会科(42153)
- 社会科学(42146)
- 省(34126)
- 教育(32629)
- 编号(30729)
- 基金项目(30285)
- 划(28093)
- 成果(27103)
- 资助(25500)
- 自然(24404)
- 自然科(23808)
- 自然科学(23804)
- 自然科学基金(23377)
- 课题(22434)
- 发(20288)
- 性(19647)
- 重点(19514)
- 部(19279)
- 年(19140)
- 项目编号(18834)
- 创(18509)
- 国家社会(17901)
共检索到25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宗项 夏德仁
大连提出建设北方香港的战略目标后,人们对北方香港的基本内涵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必须达成共识:大连应当成为东北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这一点实现不了,建成北方香港只能是一句空谈。我们要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要在城市功能上接近或类似于香港,就必须把发展金融业摆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把大连建设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从经济运行机制看,香港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各类资源的配置完全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进行.而货币资金又是资源运动的载体,只有当货币资金的运动完全受市场力量支配时,各类资源的市场配置才能实现。所以,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体现在高度市场化和自由化的金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琼
本文分析了深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实力支持力度不足;深港金融合作的广度深度不足;司法制度保障力度不足;体制机制协调力度不足。针对上述"四个不足",文章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即积极推进深港国际金融合作上新水平;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着力开展金融创新;继续主动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着力增强经济实力。
关键词:
深港 金融中心 问题与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余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度 回归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一、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调配作用。物资统一分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信贷资金按计划保证供应。在这种体制下,金融业得不到发展,银行起作用的范围极其狭小,当然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张鑫
本文应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国际比较研究,阐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比较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比较劣势 金融地理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国峰 邓婕 栾稀
本文基于十九大2020-2050年两步走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更自信的态度、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设计后2020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远景目标。提出上海应以人民币定价中心、支付清算中心、全球金融产品交易中心、金融科技中心、丝路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六大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指出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金融开放,强调本币优先,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减少意外冲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冠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受制于各种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性的特征,必然遵循国内金融中心——区域(亚洲)金融中心——全球金融中心这一发展路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中央大政策的支持,需要上海地方政府提供舞台,需要全国的协作,更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上海市 国际金融中心 目标定位 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仕能
过去十年,上海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内金融中心。并且上海市政府提出在201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目标。但是到底上海将最终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尚无定论。因此,笔者在上海与香港分工协作前提之下,就谁应建设成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提出一些不同意见。笔者认为:从整个中国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上海应该建设为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并做出了相应的论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杰 王传辉
一、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股浪潮绵延至今,其间虽有波折,但至今仍是各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大趋势。 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于1973年提出后迅速成为指导各国金融改革的主导理论,麦金农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较大数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活动常与较高水平的储蓄、投资和生产相联系,即金融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因素,即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的各种措施,使金融制度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据此,无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英丽
中国加入 WTO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中国大都市崛起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带来历史机遇。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将是中国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条件。本文重点探讨四个问题 :中国崛起为亚洲时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 ,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及促进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目标定位 分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经川 吕想 严玉丽
建设高效率的证券交易系统,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证券交易系统的发展动态和上海证券交易系统的建设成就;然后,从交易处理系统、交易系统后台、网络设施以及市场参与者这4个方面,对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统与国外先进交易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优化上海证券交易系统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波 罗芳
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表现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各拥有大城市群,同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又分别是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由此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共进的观点,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佐证。在现阶段,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和促进,而后者也将最先受益于前者带来的金融资本等优势,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 金融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启动十五年来,虽然成效显著,但对其进程的判断仍然是模糊的。本文通过对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进程的经济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和综合因素四个变量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发现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虽然地位基本稳固,但与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部门产值较低、金融市场结构急需优化、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有待提高、金融人才资源密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宽松而又严格的法规体系等方面。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分阶段目标体系和相应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彪如 连平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虽然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优势不同,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这些条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世界性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