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7)
2023(2909)
2022(2578)
2021(2494)
2020(2214)
2019(5289)
2018(5103)
2017(9541)
2016(5549)
2015(6370)
2014(6611)
2013(6467)
2012(6164)
2011(5620)
2010(5658)
2009(5390)
2008(5215)
2007(4765)
2006(4246)
2005(3921)
作者
(17396)
(14689)
(14530)
(13892)
(9182)
(7256)
(6683)
(5780)
(5664)
(5308)
(5088)
(5049)
(4743)
(4665)
(4608)
(4490)
(4454)
(4319)
(4258)
(4164)
(3810)
(3641)
(3614)
(3403)
(3378)
(3260)
(3232)
(3211)
(3142)
(2992)
学科
(22854)
经济(22802)
管理(14618)
(12602)
(10079)
企业(10079)
方法(9697)
数学(8726)
数学方法(8563)
(6665)
地方(6434)
(6121)
(6014)
中国(5517)
(5134)
业经(4300)
农业(4257)
环境(4153)
土地(3960)
(3917)
(3547)
(3235)
制度(3199)
体制(3163)
(3073)
金融(3073)
资源(3023)
(2994)
(2983)
银行(2967)
机构
大学(80271)
学院(79008)
研究(30430)
管理(29440)
(29029)
经济(28291)
理学(24893)
理学院(24475)
管理学(23918)
管理学院(23765)
中国(23382)
科学(20893)
(19372)
(16415)
(15671)
研究所(15033)
中心(14400)
(14223)
业大(13678)
(12692)
北京(12567)
农业(12248)
(11844)
师范(11748)
(11591)
(10802)
财经(10717)
(10273)
师范大学(9741)
(9620)
基金
项目(55251)
科学(42575)
基金(38884)
研究(37933)
(34961)
国家(34672)
科学基金(28790)
社会(22914)
社会科(21473)
社会科学(21465)
(21178)
基金项目(20935)
自然(19758)
(19291)
自然科(19215)
自然科学(19209)
自然科学基金(18821)
教育(16898)
资助(16166)
编号(15176)
重点(13129)
(12026)
成果(12002)
(11748)
计划(11387)
课题(11350)
科研(10660)
(10529)
科技(10276)
创新(10022)
期刊
(35426)
经济(35426)
研究(22801)
中国(19357)
学报(14014)
科学(13801)
(13644)
(11083)
大学(10093)
学学(9539)
管理(9459)
农业(9143)
教育(7843)
资源(7418)
(7186)
金融(7186)
技术(6608)
财经(5289)
业经(5265)
(5200)
问题(4699)
统计(4620)
(4523)
经济研究(4500)
(4285)
科技(4054)
决策(3988)
(3913)
(3890)
林业(3885)
共检索到12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利芳  任学慧  
选取大连市1960年-2009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orlet小波分析探讨了近50a大连市气候变化特征,表明50a来年均气温显著上升,其中冬、春季的增幅最大,降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经历了"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过程。在此背景下,根据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原理,选取社会、经济、农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大连市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2000年-2009年气候系统与评价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然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判定大连气候变化的适应度。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大连市气候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波动性较大,但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太根  董婕  延军平  郭晓鸽  
选取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运用AHP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确定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并判断适应度。结果表明,咸阳市1998-2007年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呈逐年增加趋势,适应度处于由"较弱"向"一般"过渡状态,区域整体及各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经济系统适应度由"弱"到"强",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小;农业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较大;社会系统适应度由"较弱"到"较强";资源环境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稳定性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景博  冯相昭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一个有效的适应行动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形成基础。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和需求,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社会公众和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基础均已基本形成,但公众的认知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认知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公众和决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伟宏  王文卉  
气候变化对海洋区域影响显著。文章对河北省唐山市海洋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进行探讨,分析了生态系统状况、海水入侵、盐渍化距离、赤潮、风暴潮、海冰灾害等各类监测情况,并进一步阐明适应性对策,提出以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家华  郑艳  王建武  谢欣露  
本文提出将"气候容量"概念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并论述了与此相关的气候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人口承载力等概念。气候容量是针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背景下提出的概念,从根本上讲,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是气候容量问题,即一个地区特定气候资源所能够承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强度和规模。气候容量包括天然容量和衍生容量,天然容量包括温度、光照、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等因子,衍生容量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气候灾害风险等要素。气候容量可以借助工程、技术、制度等适应措施进行改善和转移,但是必须遵循经济理性、生态完整性、风险防护、公平分配等原则。对气候容量及其阈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晖  宋恬静  朱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霞飞  曲建升  刘莉娜  李恒吉  裴惠娟  曾静静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自然气候系统敏感且脆弱,主动适应能力处于落后阶段,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阻力大。文章以西部地区适应型试点城市和个别省会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环境指标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即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建立评价模型,根据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将城市的适应能力划分为Ⅰ级低水平、Ⅱ级中等水平和Ⅲ级高水平。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整体为Ⅱ级中等水平,城市化进程相对稳定,城市状态指数基本分布在中等水平,压力层的适应能力指数相对状态指数的变化具有时间上的差异,响应指数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城市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更具有不稳定性,而响应能力较好;根据适应能力指数等级将城市适应能力类型分为"初阶型""中阶型"和"高阶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9月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组织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曾晓安、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代表哈米德·谢里夫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内外的代表共约150人参加会议。2013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我国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立勇  郭明顺  刘恩财  张雯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和紧迫。文章分析了我国在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与具体措施,并进行了相关评述。提出了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向与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增强公众意识等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钱凤魁  王文涛  葛全胜  马翠梅  张九天  何霄嘉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则更为现实和迫切,而适应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表述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为对象,在分析各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危害及其适应技术响应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11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预警、工程研发、动态监测、评估、灾害防控、适应空间、适应长效性、模型分析、重大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社会影响与宣传等类型的技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选择框架,对各领域适应技术进行初步归类;最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型适应技术选择的基本操作步骤。研究结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  
严峻的气候形势要求我们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必须着力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基本纲领。在这两大战略的指引下,目前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显著,气候适应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气候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试点建设,我国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参考。当前,我国气候适应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包括公众适应气候变化意识不强、政策协同力度不强、市场化工具开发不足等。未来,我国应正视这些问题,弥补短板,推动我国气候适应工作迈上新台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  
严峻的气候形势要求我们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必须着力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基本纲领。在这两大战略的指引下,目前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显著,气候适应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气候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试点建设,我国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参考。当前,我国气候适应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包括公众适应气候变化意识不强、政策协同力度不强、市场化工具开发不足等。未来,我国应正视这些问题,弥补短板,推动我国气候适应工作迈上新台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霁  吴水荣  
林业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的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尤其重要。减缓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方面。尽管2001年IPCC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就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但对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仍相对落后于减缓。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适应气候变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空间或土地利用管理以及改善林区生计消除贫困的角度,系统分析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