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8)
- 2023(5452)
- 2022(4841)
- 2021(4508)
- 2020(4096)
- 2019(9736)
- 2018(9580)
- 2017(18785)
- 2016(10630)
- 2015(12177)
- 2014(12519)
- 2013(12730)
- 2012(12210)
- 2011(11078)
- 2010(11190)
- 2009(10518)
- 2008(10697)
- 2007(9893)
- 2006(8379)
- 2005(7533)
- 学科
- 济(47395)
- 经济(47349)
- 业(26271)
- 管理(26109)
- 方法(24007)
- 数学(21790)
- 数学方法(21617)
- 企(19306)
- 企业(19306)
- 农(13991)
- 中国(12346)
- 学(11655)
- 地方(11003)
- 财(11000)
- 农业(9306)
- 贸(8814)
- 贸易(8814)
- 易(8499)
- 业经(8399)
- 制(7950)
- 和(7050)
- 环境(6775)
- 务(6557)
- 财务(6543)
- 财务管理(6521)
- 银(6125)
- 企业财务(6119)
- 银行(6090)
- 人口(6058)
- 融(6032)
- 机构
- 大学(160309)
- 学院(158628)
- 济(64249)
- 经济(62820)
- 管理(58242)
- 研究(57876)
- 理学(50039)
- 理学院(49343)
- 管理学(48376)
- 管理学院(48064)
- 中国(43088)
- 科学(38516)
- 京(35637)
- 农(33199)
- 所(31714)
- 研究所(29098)
- 财(28330)
- 业大(27501)
- 中心(27131)
- 农业(26477)
- 江(24803)
- 财经(22787)
- 北京(22619)
- 范(21516)
- 师范(21296)
- 经(20598)
- 院(20495)
- 经济学(20135)
- 州(19706)
- 经济学院(18461)
- 基金
- 项目(106162)
- 科学(81678)
- 基金(75841)
- 研究(73526)
- 家(67675)
- 国家(67150)
- 科学基金(55614)
- 社会(44542)
- 社会科(42037)
- 社会科学(42019)
- 省(41079)
- 基金项目(40913)
- 自然(37662)
- 自然科(36712)
- 自然科学(36697)
- 划(36080)
- 自然科学基金(36037)
- 教育(33539)
- 资助(31545)
- 编号(30098)
- 重点(24655)
- 成果(24196)
- 部(23450)
- 发(23415)
- 计划(21322)
- 科研(21140)
- 创(21124)
- 课题(20977)
- 创新(19912)
- 大学(19361)
共检索到23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玉萍 李雪铭
文章以大连市为例,研究人口变化与城市人工地貌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市内外、市内各区间的人口变化影响,使得城市人工地貌体在水平与垂直空间上不断地增长和重组。具体表现在近10年来3个阶段上的过渡,即城市人工地貌的发育模式经历了从“以水平发展为主—水平和垂直复合式发展—以垂直发展为主”的转变过程。对市内4个区人口、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变化的相关分析,进一步体现了人口对各类型人工地貌体分布的驱动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丽 董婕 延军平 闫娜
根据西安市1978年~2007年城市生活用水数据和气候资料序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用水的影响,并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生活用水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与年均温度、年均最高温度和年均最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44、0.437和0.721,而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比较弱;利用多项式模型提取生活气候用水量,离差系数为10.97,表明其脆弱性较强。根据气候影响因子,对城市人均生活用水进行预测得出年均温每增加1.0℃,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将增加1.095m3;预测表明近5年内,在西安城市节水措施中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许有鹏 高斌 王跃峰 徐羽 吴雷
针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径流空间变异问题,论文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基于SWAT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拟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月尺度径流过程,通过GWR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在空间上定量评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变化在流域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非平稳性,其与子流域内面积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显著,其中城镇用地影响最大,林草地和耕地影响次之。径流变化对城镇用地的空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许有鹏 高斌 王跃峰 徐羽 吴雷
针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径流空间变异问题,论文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基于SWAT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拟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月尺度径流过程,通过GWR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在空间上定量评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变化在流域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非平稳性,其与子流域内面积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显著,其中城镇用地影响最大,林草地和耕地影响次之。径流变化对城镇用地的空间响应关系表现为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强,而对林草地和耕地的响应关系表现为从流域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弱。对比发现,多因子GWR模型相对于单因子GWR模型更适合综合分析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响应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沙之杰 潘明清
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及不确定性变化的动态响应表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映极为敏感,对收入不确定性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映敏感程度较大,因而,收入增长及其不确定性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王晓萌 王丽艳 王雪然 葛京凤
认识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耦合作用规律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模型模拟、GIS和多目标情景模拟等方法,在定量分析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基础上,分析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关键驱动要素及粮食增产潜力,为流域耕地利用动态调控和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流域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变化空间集聚性显著,耕地量变、耕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变化幅度分别为39.2%、23.6%和19.3%,上述变化导致粮食减产44.1%;(2)1985~2015年耕地量变对流域粮食减产贡献率为50.7%,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和耕地量变则分别以43.4%和76.3%的贡献率成为前后15年粮食减产的主要驱动因素。集聚在流域北部56.8%的区域受耕地量变影响显著;太湖东南24.3%的区域和杭州-桐乡-嘉善一线等18.9%的区域分别受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变化影响较大。随时间变化,耕地量变影响加剧,粮食减幅增加;(3)未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压力较大,低-中-高方案变动下耕地量变影响范围缩小53.5%,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影响区分别增加了2倍和1.25倍,粮食增产区由5.4%增加到54.1%。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时空差异显著,未来响应变化敏感区将是流域粮食增产潜力区和耕地利用关键调控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光杰 李阳兵 谭秋 王世杰
以代表岩溶山区不同发展水平的贵州省4个地区为例,应用1963年航片和2004年SPOT影像,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指数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了岩溶山区聚落格局变化及其与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63年,该区聚落规模较小,受地貌影响较小,主要分布在土地生产力高的地方,聚落分布形状较为规则。经过几十年地区经济的发展及人口增长,聚落在不断扩张,因受制于山区的地理环境,聚落分布形状趋于复杂,且有向交通线集聚分布的趋势。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聚落空间发展方向各有差异,其中优化开发型地区聚落稳定并朝自身扩张和合并方向发展;保护开发型地区聚落变化小,部分聚落向保护地区外围迁移;恶劣发展型...
关键词:
聚落 格局变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珍 张利平 秦琳琳 杨艳蓉 段尧彬
选取汉江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丹江口水库1969~2008年日入库流量资料和IPCC第4次评估报告多模式数据结果,分别采用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模型拟合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遴选出描述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推算了其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并分析了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符合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相同重现期下广义极值分布预估的极值比广义帕累托分布预估值略有偏大;未来气候变化各情景下,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所拟合的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谷宇
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连市进口和出口的局部均衡模型,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大连市进出口的效应,并进一步建立了包含大连市经济总量、工资水平、价格水平、财政收入、居民消费和人民币汇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大连市外贸部门存在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对大连市经济总量、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紧缩效应。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对如何克服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 孙永华 张有强
通过对欧式木窗推台铣床主轴的模态分析,研究了该主轴的在实际应用中会发生的几个临界频率及在激振频率下发生的位移量。经过计算验证了该主轴的实用性,并对提高主轴单元动态性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文辉 李志辉 彭玉华 黄志玲 黄小荣 郝海坤 姜英
以格木6个不同种源苗木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分析光合生理指标光合速率(Pn)、胞间CO2(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计算水分利用率(RWUE)对光辐射梯度的响应变化;分析光饱和点(VLSP)、光补偿点(V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RAQY)和暗呼吸速率(Rd)等光合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南宁种源和浦北种源的Pn和Gs最大值较大,南宁种源的Ci最大值最大、Tr上升过程中一直较大,浦北种源RWUE最大;浦北种源VLSP、RAQY和Rd高,VLCP低,对光环境适应范围较广;南宁种源和大容山种源VLSP和VLCP高,阳性特征明显,有较好的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伟
将2011年的全国31个省市的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各指标进行了对应分析,探索了随着地区变化,科技竞争力的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处于不同省份下的科技竞争力在二维坐标系下分化严重;(2)二维空间足以表达不同省份间的科技竞争力差异的大部分信息;(3)各指标与相应的地区有着稳定而显著的"亲缘"关系。文中最后依据对应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科技竞争力 对应分析法 地区差异 响应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远 罗斌 沈宇洲 姜鹏 李辉 李庆伟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反射面支承于索网结构上,通过促动器控制下拉索实现反射面的主动变位。在大天顶角工况和换源过程中,索网强度和疲劳尚待进一步研究。该文根据监测数据修正索网分析模型,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大天顶角主动变位工况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提出修正焦比和安全变位策略,以改善大天顶角工况下的结构超限情况;研究了大小天顶角转换的换源过程中结构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天顶角工况下总过渡区始终为最外圈150根下拉索,该范围不受温度影响;调整后的新焦比可明显减少面索超限工况数;安全变位策略可在保证面型精度的前提下,确保面索索力和应力幅不超限;大天顶角至大天顶角的换源工况为换源最不利工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岭 武春友 赵奥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郭鹏 赵马杰 朱旻明 叶桃红
声激励是控制流动和燃烧的有效手段.为研究声激励对圆射流流场的控制作用,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频率的声激励下的圆射流流场(Re=2020),分析了流场对声激励的非线性响应过程.对涡量和Q函数的分析表明流场拟序结构的变化与激励频率有关.通过传递函数分析及脉动速度的分解,揭示出扰动波在流场中有三种传播模式,即对流传播模式、声波—对流混合传播模式和声波传播模式,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分析速度功率谱(PSD)在空间的分布,反映出激励引起湍流能量在频率空间的重新分配.研究表明,射流响应对激励频率的选择特性不仅表现在流场结构的变化,还与扰动波的传播模式密切相关.当激励频率在射流优势频率附近时,扰动波以对流模式传播,流场结构及能量在频域的分布都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射流 声激励 传播模式 大涡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