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2)
2023(5616)
2022(4121)
2021(3515)
2020(2761)
2019(6224)
2018(6319)
2017(12604)
2016(6973)
2015(7782)
2014(8160)
2013(7787)
2012(6845)
2011(6169)
2010(6267)
2009(5850)
2008(5736)
2007(4903)
2006(4551)
2005(4209)
作者
(20897)
(17564)
(17380)
(16601)
(11108)
(8247)
(7867)
(6896)
(6787)
(6161)
(6006)
(5854)
(5648)
(5514)
(5399)
(5331)
(5112)
(5105)
(5063)
(4949)
(4286)
(4267)
(4259)
(3984)
(3983)
(3820)
(3802)
(3768)
(3521)
(3456)
学科
(35953)
经济(35919)
管理(18552)
(16764)
中国(13047)
(12403)
企业(12403)
方法(11065)
数学(9565)
数学方法(9516)
地方(9446)
(9409)
土地(8484)
(8262)
业经(7783)
城市(7593)
(6710)
农业(6427)
(5695)
城市经济(5665)
(5320)
环境(5135)
产业(4957)
发展(4948)
(4940)
问题(4749)
经济学(4532)
(4416)
理论(4377)
信息(4136)
机构
大学(102157)
学院(101293)
(40540)
经济(39444)
研究(37528)
管理(37195)
理学(31891)
理学院(31421)
管理学(30758)
管理学院(30594)
中国(27583)
科学(24024)
(23185)
(18965)
(18672)
(17412)
研究所(17331)
中心(16507)
业大(16067)
(15760)
(15023)
师范(14902)
农业(14739)
北京(14240)
财经(14240)
(14183)
(13019)
经济学(12928)
(12630)
师范大学(12274)
基金
项目(69835)
科学(55823)
基金(51654)
研究(48769)
(45811)
国家(45460)
科学基金(39101)
社会(33050)
社会科(31285)
社会科学(31274)
基金项目(27843)
(26490)
自然(25320)
自然科(24763)
自然科学(24758)
自然科学基金(24294)
(22950)
教育(21508)
资助(19426)
编号(18951)
重点(15779)
(15568)
(14956)
成果(14732)
国家社会(14089)
(13639)
课题(13506)
科研(12869)
创新(12850)
发展(12536)
期刊
(47245)
经济(47245)
研究(30419)
中国(23031)
(17753)
科学(17245)
学报(16375)
管理(13132)
(12224)
大学(12018)
农业(11871)
学学(11350)
教育(8857)
问题(8417)
业经(8037)
(7766)
金融(7766)
城市(7305)
技术(7298)
经济研究(7185)
财经(6915)
资源(6884)
(6423)
(6060)
(6052)
现代(5873)
国土(5100)
(4841)
商业(4737)
土地(4672)
共检索到152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晋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引起的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将导致部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土地利用的变化既是城市化结果的具体体现,又是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动态变化过程的反映。大连是中国北方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综合发展的开放城市,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本文根据大连市1994-2005年城市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将通过函数关系确立的代表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参数与土地利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关系基本在0.80水平上,即大连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大连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辉  
文章拟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熵理论,在历年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河北省1990~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以揭示河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机理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剖析,为促进河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及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强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郊土地被征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相应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化解土地征用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对城郊土地的合理合法利用,是一个亟需深入探讨的重要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文先明  郭娴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与地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湖南城市化发展进程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总体用地结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城市用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和谐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为民  
土地利用与区域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快速城市化阶段,土地供需矛盾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瓶颈。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论文研究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第一,安徽省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规模不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海涛  娄成武  崔伟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以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辽宁省为样本,选取2000和2009年辽宁省14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和相关指标,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进行了系统测评。结果表明,在辽宁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现状不理想,尤其是工业用地结构效率低于农业用地结构效率。在分析影响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设计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青  
本文在掌握中国城市化加速过程中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土地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等。针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明确土地权属,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执法监督;控制人口流量,严格保护耕地;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以此来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地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随之产生。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78年的13.7%上升到2002年的44.7%,产生的城市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城市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2000年是1991年的1.5倍,人均建成区面积也不断上升,小城市上升幅度最大,为40 m2,特大城市最小,为17 m2,人均建成区面积从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呈倒三角形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军岩,王国霞,李娟,鲁奇  
采用GIS技术及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整体分析,初步揭示了城市化的综合发展状态及其所包含的人口及土地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征,并明确了人口变化的主导作用。分析表明,随州城市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并呈现与工业化同步的发展状态,在此前提下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空间分布向中心市区集中,但农业就业比重偏高,同时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候勃  金邑霞  张悦  
在中国土地制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双重转型驱动下,沿海地区城市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呈现出的独特性亟待探讨。基于2005、2010、2015年浙江省县域土地利用信息,定量分析2005~2015年浙江省县域综合城市化、土地利用非农化的分异及重点县建设用地转化源与流,继而用泰尔指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法探究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非农化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发现:(1)浙江县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并逐渐实现空间均衡,形成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市辖区为核心的团状城市化态势;建设用地变化重心从中、北部平原地区向东南沿海平原县/区迁移,但仍以市辖区增幅最为明显,农转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的增减是导致浙江县域建设用地大幅度变化的关键原因;(2)浙江省土地非农化与城市化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增加、空间分异态势凸显,呈现出高集聚区由浙中转向浙东沿海及岛屿;总体看,高-高型多分布在浙北平原,而低-低型则从沿海向内陆扩展;(3)浙江省综合城市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存在显著尺度效应,且相关性随空间尺度增加而增加。研究揭示了经济发达省份城市化进入稳定期阶段土地非农化与城市化的空间相关性,对推进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同性、因地制宜实施农转建土地流转和跨行政区置换具有重要指引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邓楚雄  朱彦光  
在GIS及ENVI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将2003、2006、2009及2013年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类,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等指标对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减小,林地面积先增后减,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幅增大,耕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较多,且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长沙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土地利用变化量的大小在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快速城市化将导致农用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及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关系。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联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城市空间初期蔓延阶段、城市空间加速扩张阶段和城市空间急速膨胀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舒帮荣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相互影响。从城市化的核心内涵生产(就业)和生活(居住)两条路径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生活用地比重与城市化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用地比重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各地区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回归系数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道路广场用地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在东部和西部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东部的系数明显大于西部,因此加强东部地区内的道路建设对提高整体城市化水平更为有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刘玮娜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 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彩彦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视角投向近代,分析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化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促使其向近代化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