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3)
2023(8370)
2022(6442)
2021(5942)
2020(4746)
2019(10761)
2018(11088)
2017(20824)
2016(11466)
2015(13260)
2014(13858)
2013(13131)
2012(11852)
2011(10492)
2010(10964)
2009(9845)
2008(9772)
2007(9270)
2006(8491)
2005(7678)
作者
(32822)
(27249)
(27047)
(26024)
(17170)
(12878)
(12426)
(10405)
(10331)
(10115)
(9270)
(9185)
(8999)
(8749)
(8719)
(8624)
(7956)
(7899)
(7864)
(7858)
(6934)
(6718)
(6706)
(6401)
(6322)
(6179)
(6102)
(6093)
(5611)
(5392)
学科
(45559)
经济(45516)
管理(32283)
(28565)
(22202)
企业(22202)
中国(16836)
(15206)
方法(14852)
地方(12928)
(12335)
业经(12154)
数学(12127)
(12027)
数学方法(11987)
(10845)
银行(10828)
农业(10367)
(10349)
(9738)
金融(9737)
(9727)
理论(8654)
(8407)
(8143)
(7253)
财务(7208)
财务管理(7174)
教育(7078)
(6922)
机构
学院(156655)
大学(154755)
(59296)
经济(57701)
管理(54330)
研究(53515)
中国(44408)
理学(44153)
理学院(43625)
管理学(42665)
管理学院(42377)
(34780)
科学(32374)
(31433)
(27958)
(27107)
中心(26083)
(25174)
研究所(23874)
财经(23419)
(22297)
(22214)
北京(22160)
师范(21956)
业大(21615)
(21172)
(19986)
技术(19481)
(19340)
农业(19290)
基金
项目(95801)
研究(73953)
科学(73812)
基金(65742)
(57008)
国家(56492)
科学基金(47723)
社会(44835)
社会科(42229)
社会科学(42221)
(38729)
教育(34916)
基金项目(34060)
编号(32245)
(31798)
自然(29162)
自然科(28434)
自然科学(28430)
自然科学基金(27932)
成果(27613)
资助(26421)
课题(23551)
重点(22242)
(21383)
(20277)
(19608)
项目编号(19347)
(19285)
(19222)
国家社会(18279)
期刊
(75771)
经济(75771)
研究(50471)
中国(41151)
(26811)
教育(25518)
(24279)
学报(24205)
管理(22479)
科学(20951)
(19077)
金融(19077)
大学(18764)
学学(16805)
技术(16695)
农业(16133)
业经(12842)
图书(12386)
财经(11626)
经济研究(11598)
(10144)
问题(9918)
书馆(9440)
图书馆(9440)
(8448)
职业(8370)
(8016)
论坛(8016)
(7769)
财会(7698)
共检索到261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锦鑫  李梅生  
新增建设用地的批而未供问题一直是大连市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2011年~2015年,辽宁省大连市获批的新增建设用地中,有8171.5公顷土地未实施供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积极探索系统化监管,着力于基础数据的精准统计,构建全程监管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模式,对批而未供进行系统监管。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面临的几个问题系统所采集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和实际情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芳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深圳创造了发展奇迹,但也因在土地管理中"重审批、轻监管",导致建设用地频现未按期开竣工比例偏高、处罚力度不足、闲置土地处置缓慢、已批未建现象严重以及监管手段缺失等问题。近年来,深圳从政策创新、规则制定、系统建设和考核评估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全链条"探索了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强化政府管制职责的有效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梅生  于振  
近年来,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和用地供应、验收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用地监管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化。目前,已将大连市划分为43个动态巡查区片,登记备案巡查人员61名,对全市已供土地逐宗进行了实地巡查,对违约违规用地行为进行了集中清理。严把建设用地入口关对有利于地方发展的项目用地,一般情况下,国土资源部门实行"应保尽保"。可是有些时候,受经济波动影响,土地完成了批准和征收,地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剑  曹海欣  赵芳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自1999年开征以来,作为调节土地市场的重要经济杠杆,在促进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抑制新增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增加国有土地资产收益、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从实践看,新增费管理政策仍过于粗放,存在多种"亚健康"症状。实现新增费差别化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新增费资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珍惠  佘明勇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脱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换,征地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早期承担具体征地拆迁工作的征地实施机构也逐步转变为征地批后监管机构,其职能调整与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的历程。以转变职能强化征地批后监管2003年起,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都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2005年,为落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德忠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由于重报批轻监管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未能得到根本转变,同时缺乏动态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技术平台,造成农用地转而未供、建设用地供而不用和低效利用、土地违法违规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土地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军明  
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从批准供地到项目竣工验收期间,依照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有偿使用合同等,对土地使用权人开发利用土地情况进行的监督管理。批后监管薄弱的原因由于多种原因,批后监管成为用地审批的薄弱环节,使国土资源监管的法律尊严大打折扣。对批后监管认识不足,执行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健  王鹏  彭山桂  张勇  吴群  
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对中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其消极影响也广受诟病,因此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其研究视角逐渐从单一地方政府层面上升到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影响。本文区分存量建设用地,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中国土地市场网2007—2016年279个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数据,分析其区域、用途差异,考察地方政府出让新增建设用地的互动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地方政府出让新增建设用地存在显著互动影响,并在区域和用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②从区域差异看,地方政府出让新增建设用地的互动影响在东部地区尤其明显;③从用途差异看,地方政府出让新增建设用地的互动影响在商服和工业用途更显著;④按照传统的经济区域划分方法,划分东、中、西、东北等区域分别分析区域内部新增建设用地的互动影响,会导致各个区域的互动影响系数均小于全国整体的平均水平。本文为中央政府调控建设用地扩张提供了更精准的政策抓手,可以优先重点调控:①新增建设用地;②东部地区;③商服和工业用地。本文对未来土地出让互动影响及区域差异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指出了下一步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靳相木  
研究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改进农地非农化开发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国农地非农化开发中,地方政府是第一顺序的土地开发者,中央以新增建设用地配额的形式统筹分配土地开发权,这一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与土地公有制以及当前所处的转型发展阶段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这一体制的"刚性"也引发了很多矛盾。改进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可能路径是实行新增建设用地配额与其耕地保有量挂钩,构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对配额进行调剂。研究结论:沿着可转让配额方向推动农地非农化开发的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效衔接和协调的一个可选路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韦燕飞  陈燕奎  陈德飞  刘培培  
将海洋渔业研究领域的可转让配额机制引入新增建设用地调控研究,以探索我国现行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管理的改进方向。分析了个别可转让配额机制引入的适用性和理论逻辑以及可转让配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实施的关键问题,并以百色市为例,计算引入可转让配额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GDP的机械增长和软性增长,证明引入可转让配额,可显化各地对新增建设用地的真实需求,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产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可转让配额机制的引入可以成为今后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管理体制改革的选择方向之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宁  金晓斌  唐健  张志宏  赵婕  宋佳楠  周寅康  
论文以农用地转用环节征收数额较大、改革相对较早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研究对象,应用200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率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间动态变化的计量经济函数,采用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的耕地保护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2003—2008年间,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率每提高1元/m2,每省每年约能减少耕地占用面积47.26 hm2;②2003—2008年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实施累计抑制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52 410.00 hm2,其耕地保护绝对效果较为显著;③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保护相对效果随年份呈上升趋势,地域差异较大但未呈现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有川  范静  
揭示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必然导致城市建设由"发展需求决定新增建设用地供给"转变为"新增建设用地供给选择发展需求",分析它对城市空间增长、规划布局、用地配置、开发强度变化和开发时序选择的影响,并从合理引导城市发展和科学编制城市规划角度对以上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健  彭山桂  王鹏  吴群  
研究目的:分析地方政府以新增建设用地为工具开展策略互动的行为及其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描述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之间在出让新增建设用地数量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策略互动行为。(2)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更明显,其扩张规模比策略互动不显著的城市高60.73%,并且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的城市中47.78%的城市截止到2016年新增建设用地已经突破2020年规划控制指标。(3)财政激励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土地错配加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4)经济发展好的区域正向策略互动更明显,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也越严重。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出让新增建设用地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并且其策略互动是导致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丹玲  胡文伯  卢新海  李玉莹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态和响应要素并不构成影响NUCLE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高水平NUCLE的实现是不同PSR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土地错配、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2)压力、状态及响应条件“并发协同”,形成影响NUCLE的多样化组态,具体包括压力主导下多要素平衡型、压力和状态双重赋能型和压力—状态—响应互动型3种差异性模式。(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财政激励和城市化可以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NUCLE。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依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多重条件的联动匹配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和管理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红梅  刘卫东  连纲  
尝试采用DEA方法测评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及69个县市1996—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效率,进一步分析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发现: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效率普遍较低,11个地级市中除宁波市、湖州市和嘉兴市为DEA有效外,其余8个地级市均为DEA无效;69个县市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也普遍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进一步将建设用地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结果发现: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规模效率普遍较低,且与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情况一样,呈现出自北向南梯度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