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7)
2023(15292)
2022(13416)
2021(12930)
2020(10812)
2019(24957)
2018(24788)
2017(47685)
2016(26199)
2015(29683)
2014(29600)
2013(29246)
2012(27325)
2011(24596)
2010(24515)
2009(22418)
2008(21969)
2007(19078)
2006(16798)
2005(14927)
作者
(73730)
(61145)
(60710)
(57889)
(39092)
(29203)
(27748)
(24017)
(23243)
(21966)
(20807)
(20628)
(19496)
(19339)
(19072)
(18817)
(18212)
(18092)
(17414)
(17379)
(15181)
(15093)
(14676)
(13828)
(13610)
(13581)
(13563)
(13515)
(12331)
(12097)
学科
(102163)
经济(102051)
管理(72330)
(68794)
(57260)
企业(57260)
方法(44895)
数学(38188)
数学方法(37728)
中国(30540)
(29075)
(25272)
业经(22936)
地方(22418)
(21852)
(20777)
贸易(20765)
(20215)
(19545)
农业(19032)
理论(17464)
(17340)
(16852)
环境(16285)
(15701)
银行(15659)
技术(15513)
(15070)
(15014)
财务(15001)
机构
大学(364541)
学院(363349)
(147163)
经济(143952)
管理(142367)
研究(127682)
理学(122471)
理学院(121044)
管理学(119153)
管理学院(118467)
中国(95992)
(79054)
科学(77993)
(66967)
(64015)
研究所(58468)
中心(56995)
(56736)
财经(53147)
(52798)
业大(51892)
北京(50755)
(50730)
师范(50362)
(48396)
(46607)
农业(44298)
经济学(43548)
(43285)
师范大学(40743)
基金
项目(246270)
科学(193454)
研究(183666)
基金(177654)
(154325)
国家(153008)
科学基金(130687)
社会(114554)
社会科(108425)
社会科学(108399)
(94504)
基金项目(94042)
教育(84273)
自然(84111)
自然科(82102)
自然科学(82084)
自然科学基金(80597)
(80450)
编号(75973)
资助(73358)
成果(63144)
重点(55023)
(55001)
(53096)
课题(52843)
(50644)
教育部(47204)
创新(47112)
国家社会(46488)
科研(46336)
期刊
(163176)
经济(163176)
研究(111683)
中国(71225)
学报(55594)
管理(52687)
科学(52609)
(52026)
(49618)
教育(45188)
大学(41977)
学学(38866)
农业(36278)
(32006)
金融(32006)
技术(30889)
经济研究(25943)
业经(25766)
财经(25275)
图书(21728)
(21636)
问题(21358)
(19870)
(18232)
理论(17236)
资源(17030)
科技(17020)
技术经济(16884)
现代(16623)
世界(16360)
共检索到543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伟  
影像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表现和建构的重要媒介与形式,作为配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创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正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全面展示、形象构建与视觉传播。文章主要研究该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影像构建与叙事策略,寻求大运河主题影像创作与运河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纪录片创作有所裨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忠平  
当代电视纪录片的生产立足于文化消费和审美期待立场,尝试将纪实美学和戏剧美学相互渗透,促成了纪录片叙事策略朝向后现代美学新风的转身。电视纪实娱乐叙事的奇观化策略,凸显影像或场面的视觉奇观及其快感的最大化;电视纪实叙事的碎片化则强调剪辑加工的碎片式的组接链条,构建立体叙事空间,强化纪实叙事的美学体验;电视纪实叙事的工艺化色彩采取技术理性向艺术表现的渗透的工艺美学标准所产生的陌生化视角,拓展纪实画面的视觉张力,造就纪录片画面内在力度和力量缔结成而成的纪录片影像的非凡气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杰   王纯朴  
文章以徐州为例,研究大运河文化流域的乐舞画像石典型图像案例,解读和分析其内容要素、修辞要素、配置要素的叙事内涵,发现其视觉要素蕴含的符号象征、修辞性、顷刻与并置叙事策略,进而提出其具有叙事层次聚焦叙事主题、渲染叙事情感、增加叙事互动等功能,为理解乐舞画像石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刻的新视角,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设计提供新的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绍硕  
见证医患群体之间情感传递过程的医疗纪录片,通过影视叙事使观众洞悉社会创伤并感悟健康生活。国产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通过医患群体生命故事的影像再现,实现受众个体身份与健康社会关系的中介构建,使受众在情感体验中获取医学知识,并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由此,医疗纪录片完成了叙事伦理的建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晨  黄海波  
常州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其中,奔牛段是大运河常州段的源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对奔牛段现有公共艺术及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奔牛运河文化与公共艺术更好结合的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阳   张蕴涵   侯兵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优化和创新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则是关键突破口。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13座城市为研究区域,以2010—2023年的政策文本为主要数据源,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和修正后的“起点-动力”假说,系统探究了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的演化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利用路径体系由基于“文旅融合特点-遗产特点-地方特点”3个维度构成,与学术研究中的“旅游化-遗产化-全球地方化”形成逻辑共鸣;2)旅游利用路径的演进逻辑存在明显异质性,且在演化方向上出现了路径分异,表现为高赋存城市进入了路径创造,低赋存城市更易陷入路径依赖,但其中的绍兴和湖州实现了路径创造;3)演化机制上,遗产赋存构成了旅游利用的“起点”因素,城河空间关系、文旅融合发展能力、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是“动力”因素,申遗成功是外部冲击。“起点”对路径分异具有核心作用,并通过与“动力”的互补效应使得高赋存城市更有可能进入路径创造。“动力”具有能动性,不同“动力”间的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强化了高赋存城市的路径延续,并解释了低赋存城市实现路径创造的原因。申遗成功事件则通过调节作用促进了旅游利用的路径创造。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建钢  蒋英慧  
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保护管理进入了新常态,应站在保护世界遗产的高度更加重视大运河的保护。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运河常州段保护的有利条件及与先进城市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出好三张牌、布好两盘棋、打好一套组合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蒋惠凤  刘益平  
目前我国正向纵深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合作发展是推进其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引入经济环境、城市间资源互补性、收益分配比例、机会主义收益、惩罚成本等影响因子,运用演化博弈研究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间合作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或城市间资源互补性强时,带来高合作超额收益,从而提高城市间向合作演化的可能性;机会收益与惩罚成本之间的差额越小,越能提高合作可能性;相反,合作成本限制了双方的合作;此外,超额收益在城市间的配比影响合作,且影响方向取决于双方投入成本与收益分配比例。因此,当前亟需政府采取各种政策鼓励城市间,特别是资源互补性强的城市间利用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加强合作,同时提高监查力度。合作城市在合作中要重视诸如利益分配、违约惩罚机制等管理机制的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晓  王艳红  高军军  吴友奇  
在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一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需要众多专业协作的繁复工程。其中,遗产价值特色的评估作为规划的重点环节,实质上为遗产的合理划分层级、编制保护区划、制定多元策略和管控要求提供了核心依据与前提保障。为把握"价值判研"的科学合理性,本文结合常州段的河道类遗产保护,尝试着采取"横向+纵向"、时空维度相结合的判研策略,一方面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针对其地理状况做出横向比较和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则是以时间为纵轴,针对河道本体的变迁做出历史性推演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推进和完成大运河及相关河道的待评筛查、评估分级和价值判定工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永杰   李源慧   刘梦娜   刘业成  
国外在保护运河世界遗产方面,重视法规保障、特色彰显以及产业发展,保护策略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不足,应借鉴国外经验和实际需要,从法规建设、特色展示、协同和遗产廊道设计以及精细化保护方面进行科学的保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晓东  
中国大运河从2006年开始的漫长申遗之路十分艰难曲折。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而细致的遗产保护、环境整治工作,经历了繁复的价值研究、编制规划、文本编写、实地考察、大会陈述……历时8年,大运河终于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这条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活态大运河,具有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和遗产形态的完整性,对全人类有着突出的普遍价值。研究大运河常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条件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施利锋  黄贤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规模、空间扩张模式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当前不缺乏大运河重要河段以及沿线典型城市的研究,但对于大运河沿线城市整体扩张的研究较为少见。论文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分析了1984—2016年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特征、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①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特征可被归纳为4类,不同类别之间差异显著;②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面积通常为相同城市对应年份的统计年鉴中建成区面积的1~2倍;③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整体趋于离散、破碎,江浙地区运河沿线城市的建成区空间分布最离散、破碎,且离散度增长最剧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安琪   李杨  
文章基于大运河常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以金坛刻纸为例,探讨其缘起、工艺与价值,认为金坛刻纸在发展中存在传承人出现断层、实用性减弱、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现代设计感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挖掘金坛刻纸题材内容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分层次融入不同层面的课程体系、与不同载体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等措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朝霞   张晓欣   郭凯峰  
南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南运河沿线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要科学构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综合推进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时代功能、不断创新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新时代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朝霞   张晓欣   郭凯峰  
南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南运河沿线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要科学构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综合推进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时代功能、不断创新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新时代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