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3)
- 2023(12848)
- 2022(11359)
- 2021(10724)
- 2020(8933)
- 2019(20477)
- 2018(20413)
- 2017(39353)
- 2016(21669)
- 2015(24096)
- 2014(24291)
- 2013(24048)
- 2012(22066)
- 2011(19596)
- 2010(19249)
- 2009(17366)
- 2008(16679)
- 2007(14305)
- 2006(12168)
- 2005(10446)
- 学科
- 济(84246)
- 经济(84158)
- 管理(58171)
- 业(55164)
- 企(46232)
- 企业(46232)
- 方法(38636)
- 数学(32762)
- 数学方法(32376)
- 地方(22563)
- 农(22346)
- 中国(21052)
- 学(19877)
- 财(19580)
- 业经(18982)
- 农业(15257)
- 理论(15004)
- 和(14441)
- 制(14131)
- 贸(13370)
- 贸易(13364)
- 环境(13345)
- 技术(13038)
- 易(12861)
- 务(12665)
- 财务(12605)
- 财务管理(12584)
- 教育(12148)
- 企业财务(11911)
- 地方经济(11831)
- 机构
- 大学(296434)
- 学院(295598)
- 管理(117196)
- 济(109190)
- 经济(106567)
- 理学(102336)
- 理学院(101085)
- 管理学(99245)
- 管理学院(98704)
- 研究(98360)
- 中国(70701)
- 科学(64850)
- 京(63157)
- 所(49284)
- 财(49163)
- 农(48099)
- 业大(45849)
- 研究所(45536)
- 中心(44767)
- 江(42393)
- 范(42137)
- 师范(41755)
- 财经(40071)
- 北京(39453)
- 农业(37837)
- 州(37420)
- 院(36391)
- 经(36365)
- 师范大学(33900)
- 经济学(31745)
- 基金
- 项目(212348)
- 科学(166503)
- 研究(154437)
- 基金(152657)
- 家(133556)
- 国家(132418)
- 科学基金(113400)
- 社会(95436)
- 社会科(90216)
- 社会科学(90192)
- 省(84256)
- 基金项目(82580)
- 自然(75279)
- 自然科(73480)
- 自然科学(73463)
- 自然科学基金(72110)
- 划(71142)
- 教育(70459)
- 编号(63657)
- 资助(61939)
- 成果(51110)
- 重点(47599)
- 部(45871)
- 发(45715)
- 创(43910)
- 课题(43680)
- 创新(40864)
- 科研(40691)
- 大学(39159)
- 教育部(38902)
- 期刊
- 济(117201)
- 经济(117201)
- 研究(83728)
- 中国(53775)
- 学报(49945)
- 科学(45501)
- 农(43231)
- 管理(40822)
- 大学(36939)
- 财(36248)
- 教育(35724)
- 学学(34576)
- 农业(30440)
- 技术(24737)
- 融(21993)
- 金融(21993)
- 业经(19928)
- 财经(18460)
- 经济研究(17936)
- 图书(17881)
- 业(15845)
- 经(15585)
- 问题(15501)
- 资源(15400)
- 科技(15202)
- 版(14495)
- 理论(14253)
- 实践(13330)
- 践(13330)
- 技术经济(13128)
共检索到418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杰 王纯朴
文章以徐州为例,研究大运河文化流域的乐舞画像石典型图像案例,解读和分析其内容要素、修辞要素、配置要素的叙事内涵,发现其视觉要素蕴含的符号象征、修辞性、顷刻与并置叙事策略,进而提出其具有叙事层次聚焦叙事主题、渲染叙事情感、增加叙事互动等功能,为理解乐舞画像石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刻的新视角,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设计提供新的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伟
影像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表现和建构的重要媒介与形式,作为配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创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正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全面展示、形象构建与视觉传播。文章主要研究该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影像构建与叙事策略,寻求大运河主题影像创作与运河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纪录片创作有所裨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晨 黄海波
常州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其中,奔牛段是大运河常州段的源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对奔牛段现有公共艺术及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奔牛运河文化与公共艺术更好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
奔牛运河 公共艺术 文化传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璜
叙事是一个多功能的概念,当叙事被研究者用来探究教师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时,它的多功能性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困惑。教育论述中普遍存在的是两种功能模式的叙事:强制性叙事和解放性叙事。前者是说服性的,后者则是表达性的。本文从叙事出现的背景出发,阐述叙事双重作用的内涵及其对教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叙事性研究 强制性叙事 解放性叙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宁远 王晓光
叙事性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记录,也是人文学者的研究对象与基础,对叙事性文本的阐释更是人文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人文学者对远距离阅读与策略型阅读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构成叙事性文本的基本单元,事件和情节是文本解读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文学者阅读需求的转变,建构叙事性文本智慧数据,支撑数字人文研究,以情节为视角,以事件为基础,对广泛存在的叙事性文本进行深层次语义表示与结构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较为成熟的文本表示方法更适用于结构相对清晰、统一的科学文本,不能很好地表示叙事性文本中存在的复杂叙事结构,因此,以知识表示与知识组织为出发点,构建符合叙事性文本特征的语义结构化表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叙事学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事件知识表示、事件本体与叙事本体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叙事文本中存在的事件、事件间关系进行语义建模与表示,同时完善了对情节的定义,构建了基于事件的情节本体EBPO,提出了叙事性文本的"层次—网络"结构模型,用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表示。初步标注的实验结果表明,借助情节本体及结构模型,可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处理。图8。表4。参考文献61。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慧超 洪泉 李婧妮 赵萱 吴凡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以大运河杭州段3个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探究街区评价与使用人群特征、评价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街区的关注偏好与评价差异。研究发现:(1)街区的业态、特色、历史感、消费成本是影响评价的关键因素;(2)女性较男性更关注于环境的"文艺"氛围,且关注或参与的活动类型更为丰富,本地游客较外地游客更关注于日常活动和交通可达性;(3)3大街区特色区分明显,桥西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最为丰富;(4)网络评论文本分析显示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成效突出。文章建议街区管理者在未来适当调整街区业态,合理控制消费成本,引导游客对于街区文化与特色的认知,将有助于提升游客的评价;街区的改造提升应考虑不同属性游客的偏好,并充分关注原住民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同时借助"网红"效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大运河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安琪 李杨
文章基于大运河常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以金坛刻纸为例,探讨其缘起、工艺与价值,认为金坛刻纸在发展中存在传承人出现断层、实用性减弱、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现代设计感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挖掘金坛刻纸题材内容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分层次融入不同层面的课程体系、与不同载体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等措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坛刻纸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江川 邹飞祥 刘少和 李加军
讲故事是数字时代地方红色文化品牌构建和推广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素有“英雄城市”之誉的广州为例,开展红色资源网络信息普查,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空间核密度分析、多指标综合评价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五要素刻画广州红色文化品牌的大数据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广州红色文化品牌整体叙事框架,归纳出广州红色文化品牌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时代价值,提出叙事战略应用到地方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雨茜
胡适及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自不必说,胡适主张新诗"诗体大解放""作诗如作文""口语入诗",并穷毕生之力创作和实践白话新诗。文章拟从胡适诗歌中的叙事性因素探究胡适新诗的思想观念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胡适 诗歌 叙事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燕
常州作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致力于以大运河为核心,探索演艺新空间和新模式,引导观众深入体验位于运河沿岸的特色小剧场,并沉浸式感受常州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文旅部门可以从精准定位常州的地域特色、数字赋能打造常州旅游演艺品牌、拓展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入手,建设大运河沿岸小剧场,促进高品质文旅融合。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 小剧场 文旅融合 旅游演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京祥 刘雨平
随着发展环境的变迁,京杭大运河的功能与价值发生了新的转换,其在国家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文章以大运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扬州段为研究实证,论述了沿运河开发的意义、内涵和总体要求,针对当前沿运河地区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产业、空间、环境管制等相关战略,为全国其他沿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了全面、典型的借鉴。
关键词:
大运河 区域发展 空间利用 扬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蒲玲媛 张华钟
201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黄河故道沿线综合开发工程上升为省级战略,作为支持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徐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实施徐州境内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的意见》,坚持水利、交通、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扶贫"六位一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中泓贯通、道路畅通、土地整治、农业提升、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八项工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刘素芳
关联耦合法是城市设计的一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传统村落古河道两侧的场所以及整体沿线空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古河道两侧的资源元素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古河道和场所叙事的关联耦合,探索传统村落凸显"乡愁"文化、独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建构地方认同感的技术策略和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刘素芳
关联耦合法是城市设计的一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传统村落古河道两侧的场所以及整体沿线空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古河道两侧的资源元素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古河道和场所叙事的关联耦合,探索传统村落凸显"乡愁"文化、独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建构地方认同感的技术策略和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东晔 周永博 贾文通 周进 吴丽敏
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大运河的文化传承价值与旅游休闲功能持续提升,大运河与沿线城市逐步形成新型城河共生模式。文章运用核密度计算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文化舒适物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城河共生模式基本特征,测度影响新型城河共生模式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运河沿线城市整体文化舒适物聚集区呈“北部极化,南部聚集,其余地区多节点散布”的空间分布形态;大运河沿线75%城市的文化舒适物聚集区与大运河河道位置存在相关性,这一现象在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沿线尤为突出;新型共生模式可划分为间歇共生模式、连续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模式3种类型;从省(市)域层面看,北京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城河共生模式为一体化共生模式;在影响城河共生模式的诸多因素中,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和旅游收入4项指标对大运河文化舒适物分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