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3)
- 2023(8015)
- 2022(6701)
- 2021(6312)
- 2020(5154)
- 2019(11812)
- 2018(11661)
- 2017(21837)
- 2016(12149)
- 2015(13813)
- 2014(13756)
- 2013(13401)
- 2012(12580)
- 2011(11455)
- 2010(11480)
- 2009(10517)
- 2008(10401)
- 2007(9440)
- 2006(8464)
- 2005(7584)
- 学科
- 济(54627)
- 经济(54580)
- 管理(32641)
- 业(31943)
- 企(25990)
- 企业(25990)
- 地方(21333)
- 方法(18159)
- 农(15897)
- 数学(14796)
- 数学方法(14628)
- 中国(14454)
- 学(13004)
- 业经(12680)
- 地方经济(11496)
- 农业(11201)
- 财(10184)
- 制(9200)
- 理论(9175)
- 和(9057)
- 环境(8536)
- 贸(8038)
- 贸易(8032)
- 划(7706)
- 易(7545)
- 技术(7245)
- 融(7210)
- 金融(7207)
- 发(7044)
- 策(6966)
- 机构
- 学院(173831)
- 大学(172140)
- 济(64168)
- 经济(62514)
- 管理(62444)
- 研究(62284)
- 理学(53039)
- 理学院(52169)
- 管理学(51163)
- 管理学院(50811)
- 中国(45603)
- 科学(40968)
- 京(37384)
- 江(32545)
- 所(32135)
- 财(29927)
- 研究所(29515)
- 范(29003)
- 师范(28787)
- 中心(27818)
- 农(27633)
- 业大(24461)
- 州(23528)
- 财经(23352)
- 师范大学(23338)
- 院(23220)
- 北京(22611)
- 省(21705)
- 农业(21515)
- 经(20734)
- 基金
- 项目(115840)
- 科学(91899)
- 研究(86174)
- 基金(81815)
- 家(71441)
- 国家(70784)
- 科学基金(60290)
- 社会(53714)
- 社会科(50702)
- 社会科学(50685)
- 省(48517)
- 基金项目(44215)
- 划(39821)
- 教育(39416)
- 自然(38866)
- 自然科(37814)
- 自然科学(37807)
- 自然科学基金(37117)
- 编号(36052)
- 资助(31537)
- 成果(29438)
- 重点(27228)
- 发(27205)
- 课题(26599)
- 部(24439)
- 创(23628)
- 创新(22008)
- 发展(21750)
- 科研(21513)
- 年(21446)
共检索到26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亮亮
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将江南地区沿承上千年的古韵繁华连接起来,成为了整个大运河文化带最为耀眼璀璨的一段。文章以江南运河沿途重要区域的绘画艺术历史脉络为线索,分析其地域特征、文人属性以及现代演进,从而揭示大运河与江南文脉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共生、共荣关系。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剑光
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江南运河进行了开阔、疏浚,同时对江南运河沿岸的驿站、码头、桥梁等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建设。唐代前期,运河沿线各州继续完善运河的功能,确保了运河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运河的畅通,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水系,将江南和淮南、中原连成一体,江南对全国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运河在唐前期,对粮食和各种物资的运输、对各种人员的往来、对农业灌溉和水稻种植、对沿河城市的发育成长,其作用越来越直接。运河对江南经济发展的推动,直接导致了唐前期江南经济已建立起稳定的发展基础,江南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把财赋中心移到了江南,南方大量粮食运向北方局面的形成,与江南运河的促进作用是密...
关键词:
江南运河 唐前期 修整 作用 经济面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舟
近代江南新思想传播速度与交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早期交通工具落后限制了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速度,而到19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如轮船、火车的出现,拉近了江南与上海的空间距离,也加快了思想的传播速度,而这些新思想的传播对江南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交通状况的不断改进,推动了信息传播渠道不断多元化,传播速度也不断加快,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开始在江南各地次第迅速普及,成为推动江南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江南 客旅 晚清 日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
关键词:
江南大学 一级学科 无锡轻工大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伟
文章从江南运河古桥文化的空间、构件、装饰这三大视觉形态类别出发,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工具,尝试分析江南运河古桥文化视觉要素,厘清视觉符号的编码方式,研究江南运河古桥文化的视觉要素构成、符号编码方式,及其视觉传达设计策略与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完成视觉设计传达的有效办法。视觉符号凝练、生活美学回归、数字媒介融合这三大设计手段,能够有效地助力江南运河古桥文化实现当代设计的继承与转化,对于整个大运河线性廊道遗产文化的保护、活化与传播具有十分积极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
江南运河 古桥文化 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继宗
江南运河隋以前就有。秦始皇所开只是江南运河河口丹徒至镇江段驰道,与运河无关。丹徒镇有庆丰宅,又出土宜侯簋、余昧墓,证明周康王时吴国首都已迁至此地。武同举夫差开运河走孟河之说实受清《江南通志》的误导。夫差出兵中原百年前,寿梦已出兵中原,且当由邗沟进兵,证明江北与江南运河都是寿梦之前就已存在。泰伯渎证明泰伯时已有江南运河。"吴古故水道"因其关键一段是范蠡所凿,可以断定与周初便已存在的江南运河无关。《史记·河渠书》载治河事祖于大禹,所载开渠事也祖于大禹,其实都是大禹继承先民水利成绩,改堵为疏,取得了治水伟业。江南地区水运发达,治水经验丰富,其与稻作文明相匹配的"井田制"当是江南运河的真实起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克诚
明代镇江府的"江南"归属,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其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元朝末年,镇江作为朱元璋的"兴王之地"之一,与原张士诚统治下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江南"核心区分属不同阵营,使其从自古以来与后者多处同一行政区划的"江南"或"浙西"中被人为割裂出来,并在入明后获得了远优于后者的政治地位和财政待遇。从财政视角看,有明一代的镇江府在赋税科则与蠲免政策上同代表"重赋之地"和"逋赋之乡"的"江南"泾渭分明。永乐以降,因治水等项统一管理和缓解国都北迁造成的经济重心同政治中心再度分离
关键词:
江南 明代 镇江府 归属性 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小田
囿于经典理论家的社会形态话语体系,与村落女红相关的问题意识十分有限。近代性女红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对于平民生活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以地域江南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代性村落女红是地方传统女红纵向濡化与近代世界市场横向渗透相结合的产物,并作为关键性要素,与其它各种劳作形式相互依存,稳定着家庭经济结构的基本样态。在村妇,既已形成的经济结构或制度环境常常被视作无庸考虑的自然事实,她们的常态行为,总是表现为源于日常生计驱动的对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的应时而对,从这一积极的意义上说,村落女红其实是村妇在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比之于片面强调外在结构和环境对个体(村妇)制约的同情式批判而言,...
关键词:
近代性 江南 村落 女红 日常生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单强 昝金生
“合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就流行甚广。近代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 2 0年代 ,随着现代经济因素的增长 ,银行也加速向农村渗透 ,传统经济组织与现代金融机构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现代化理论者认为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 ,传统经济组织逐渐烟消云散 ,土崩瓦解。而江南农村中颇为流行的传统金融组织“合会”的演变 ,却向我们描述了与此不同的农村经济演化图景。
关键词:
江南地区 农村经济 民间金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单强
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资料之匮乏与零散,它又是经济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利用地方档案馆藏资料及部分社会调查资料,从信贷资金之用途、信贷主体结构、融资手段与利率以及信贷习俗等方面,对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作区域性考察,为深入研究金融市场提供个案分析的例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樱
茶具由茶壶、茶海、茶杯组成,三者可收纳成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形态。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南印象,河水、波光、古桥、倒影、建筑融入其中,实桥虚桥,实景虚景,交相呼应,描绘出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