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9)
2023(2453)
2022(2105)
2021(2086)
2020(1728)
2019(3913)
2018(3804)
2017(6273)
2016(3530)
2015(3899)
2014(3774)
2013(3723)
2012(3627)
2011(3475)
2010(3675)
2009(3435)
2008(3609)
2007(3599)
2006(3390)
2005(3096)
作者
(10913)
(9270)
(9039)
(8683)
(6069)
(4502)
(4149)
(3516)
(3460)
(3333)
(3267)
(3124)
(3121)
(2925)
(2919)
(2801)
(2751)
(2699)
(2633)
(2548)
(2440)
(2358)
(2213)
(2187)
(2151)
(2118)
(2091)
(1830)
(1816)
(1793)
学科
(15383)
经济(15371)
(11239)
管理(10979)
(9966)
企业(9966)
方法(5691)
(5609)
(5457)
中国(5362)
理论(4500)
数学(4126)
数学方法(4084)
教育(4018)
(3975)
(3896)
财务(3889)
财务管理(3882)
(3850)
企业财务(3784)
业经(3698)
(3456)
金融(3455)
(3118)
银行(3106)
(3101)
(2969)
农业(2792)
(2732)
(2538)
机构
大学(61478)
学院(59012)
(22934)
经济(22476)
研究(21360)
管理(17925)
中国(16756)
理学(14562)
理学院(14293)
管理学(14062)
管理学院(13928)
(13603)
科学(13312)
(13116)
(11644)
研究所(10499)
(10402)
师范(10353)
财经(10169)
(9301)
(9131)
北京(8953)
师范大学(8530)
中心(8421)
经济学(8049)
(7794)
(7574)
财经大学(7486)
(7209)
经济学院(7023)
基金
项目(32571)
科学(25414)
研究(24637)
基金(23545)
(20551)
国家(20366)
科学基金(16750)
社会(15975)
社会科(14775)
社会科学(14770)
基金项目(11978)
教育(11768)
(11463)
(10610)
自然(10167)
编号(10037)
自然科(9885)
自然科学(9885)
自然科学基金(9715)
成果(9589)
资助(9524)
重点(7899)
(7522)
课题(7388)
(6986)
(6693)
教育部(6530)
中国(6489)
国家社会(6424)
大学(6418)
期刊
(30054)
经济(30054)
研究(21781)
(11963)
中国(11611)
学报(11368)
教育(9653)
科学(9610)
大学(8468)
学学(7707)
财经(7290)
管理(7171)
(7071)
(6345)
金融(6345)
(6337)
经济研究(4679)
农业(4477)
问题(4030)
技术(3861)
图书(3705)
业经(3638)
(3404)
(3357)
资源(3269)
书馆(3029)
图书馆(3029)
世界(2841)
国际(2836)
社会(2769)
共检索到95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颜鹏飞  谢德春  
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性转型过程相契合,世纪之交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凸现出显著的新变化。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七大新变化,并从中找出可供借鉴的合理要素和"新社会的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朴槿惠执政的四年是中韩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随着双边交往从"蜜月"陷入低潮,两国关系正处在建交25年以来的重大转折点上。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朴槿惠时代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当前理论界就如何处理中韩关系存在着"经中安美""平衡中美"和"亲美疏中"三派观点的激烈争论,而这一争论的发展轨迹与朴槿惠时代中韩关系的跌宕起伏息息相关。同时,理论之争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韩关系面临着经济交流难以开启安保合作,"中国红利"的副作用显现,中韩、美韩关系零和性凸显,中韩、中朝关系呈现"双向受阻"等四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反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丁开艳  薛杨阳  
2017年将是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大转折、大拐点、大变迁:全球货币政策正在退出过度宽松走向适度偏紧;全球财政政策正在经历从被动从紧向积极扩张的演变;全球金融监管将出现始料未及的逆转;全球贸易体系也将出现难以避免的破坏性创新趋势。本期专题即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些新趋势、新走向。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皓  
2017年将是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大转折、大拐点、大变迁。首先,全球货币政策正在退出过度宽松,走向适度偏紧。美国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两次缓慢加息之后,进入了2017年快速加息通道。中国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向中性稳健的转向。而欧元区和日本在经历了负利率政策实践的失败之后,开始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单纯依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佃农  杨佃辉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以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改变自己的国家制度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政策调整,使其原有的某些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出现了暂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这一时期,我国学者的探讨、分析和阐述主要集中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关系、现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等方面。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国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确定的是,战后的现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涛  臧秀玲  
欧债危机爆发后,有一种观点认为危机的原因是高福利。通过分析希腊债务危机与本国福利制度的关系,对比南北欧在危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高福利制度只是债务危机的直接推手,欧债危机的发生还有其他原因。本文通过对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历史考察以及这次债务危机中各国财政紧缩和福利改革措施的分析,探讨福利国家改革的走向和趋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科技信息化,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割的理论及其实践都发生了新变化。分割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进展,也是基于四个方面的现实变化而推动的。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的分割出现了四个新变化,即分割剩余价值中的劳动份额变化、分割剩余价值中的金融崛起、分割剩余价值中的国家介入、分割剩余价值中的国际扩散;由此形成分割剩余价值的主体多元化、分割剩余价值的层次立体化、分割剩余价值的矛盾愈加隐蔽化三个新特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彭李政  
数字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的劳动资料和信息化数据化的劳动对象提升劳动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数字技术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没有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的本质属性。资本凭借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以直接和间接方式通过任务企业和众包平台,对劳动者在时间层面的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以及在物理空间的本区域和跨区域等两维度进行双重剥削。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劳动主体被碎片化、劳动内容被标准化,劳动过程同时受到传统监督和算法控制,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数字资本主义以资本为核心,束缚人的发展、强化资本势力、加深去工业化和全球数字鸿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局限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昕蔚   刘刚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应用推动了资本表现形式变革并引致了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过程的重塑。从资本表现形式看,货币的数字化融通,提高了经济系统内可供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资金量,拓展了产业资本融资活动的范围;数据的资本化与生产资本的数字化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对数据生产资料的控制;商品资本则借助数字化形态和数字营销渠道,加速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循环的速度和效率。从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过程看,资本表现形式的数字化使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循环呈现出异质性、复杂性特征,其价值增殖过程则更具多元化和隐秘性。数字化形态商品和服务中的资本循环表现为数字化生产资料运用引致的资本循环和增殖速度的提升;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中的资本循环表现为物化数据要素参与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与活劳动的逐渐分离,其资本增殖则偏向于在数据要素生产过程中完成;数字平台主导的零工经济中的资本循环表现为资本通过对数据要素和销售渠道的垄断,控制价值增殖的实现环节,从而强化对个体劳动者、小生产者的剥削。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剩余价值理论被誉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因此,剩余价值理论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重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科技信息化,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割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流通剩余价值的现实变化推动了流通剩余价值的理论研究。现阶段,在资本主义国家,流通剩余价值出现了以下四种新变化:中介形式的新变化、流通动力的新变化、空间载体的新变化和时间延续的新变化;并由此形成流通剩余价值的四个新特点:运动手段更加科学、运动空间更加宽广、运动时间更加连续和运动职能更加综合。流通剩余价值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的经济改革应当牢牢树立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尽管在短期内我国不至于出现经济硬着陆或衰退,但诸多经济增长结构和效益指标的微妙动向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一是投资率(48.6%)已经超过消费率(47.4%),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基础设施均在未来五年左右面临巨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明高  赵洪岩  陈蒋辉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名义值)长周期拐点已现,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收益率底部将会在波动中抬升。过去近40年,美国名义利率下行是通胀大缓和的结果,而低通胀的原因在于背后超级经济力量的迭代,即新制造业力量的崛起。制造业转移中的"大国效应"即规模优势,是美国国债收益率长周期的主要推手。新一轮制造业转移很可能是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这将会逆转长期缓和的通胀水平,开启全球利率上升周期。考虑到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进步,未来长周期高点或低于过去,但仍将给全球经济与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影响。长期来看,大宗商品和股市仍有机会,但分化加剧,市场波动也会更加剧烈。对中国而言,短期内高利率将对资产价格产生压力,盈利能力强的资产价格的表现将好于大市。相对而言,股票好于债市,下游好于上游,能源价格好于黑色金属,新经济好于传统行业。如果CPI上升快于PPI,将抑制名义GDP和企业盈利增速;利率上行推动消费升级,中国将与更多国家或地区出现贸易逆差,最终可能成为贸易逆差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虎峰  崔兆涵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向下调整"及市场经济时期"恢复性调整和逐步理顺"几个阶段,当前处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时期。但是,总体来说,尚未建立起动态化调价机制。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医疗服务价格形成与调整的政策发展过程,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三代调价模式"的概念并比较了主要特征,提出了动态化调价的目标与原则,建议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医改信息监测平台作为调价决策基础,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科学测算与调价方案制定,建立调价模拟系统对调价效果进行模拟预测和监测,通过完善技术支撑,进一步协调部门关系,完善调价流程,构建高效运行的调价程序,及时把握调价时机,以保证医疗服务价格动态化调整的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