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6)
2023(14729)
2022(11816)
2021(10611)
2020(9066)
2019(20506)
2018(20015)
2017(38494)
2016(21305)
2015(23876)
2014(23888)
2013(23606)
2012(21831)
2011(19666)
2010(19887)
2009(19011)
2008(18370)
2007(16700)
2006(14647)
2005(13344)
作者
(65151)
(54442)
(54328)
(51770)
(34565)
(26163)
(24702)
(21237)
(20733)
(19363)
(18698)
(18179)
(17465)
(17188)
(17153)
(17095)
(16732)
(16021)
(15872)
(15808)
(13630)
(13449)
(13406)
(12597)
(12449)
(12267)
(12082)
(12045)
(11000)
(10977)
学科
(88168)
经济(88072)
(58467)
管理(57626)
(46698)
企业(46698)
方法(39696)
数学(35010)
数学方法(34709)
中国(29486)
(28565)
金融(28562)
(26605)
银行(26539)
(26375)
(25573)
(23862)
业经(20606)
(19448)
(19223)
贸易(19211)
(19074)
地方(18755)
(18713)
农业(17403)
(15618)
财务(15580)
财务管理(15544)
企业财务(14811)
理论(13641)
机构
大学(310289)
学院(308764)
(128836)
经济(126232)
管理(112837)
研究(109512)
理学(97395)
理学院(96250)
管理学(94463)
管理学院(93921)
中国(88138)
科学(68820)
(65154)
(63736)
(59256)
(57839)
研究所(52963)
中心(51967)
业大(51230)
农业(50822)
财经(47723)
(46964)
(43332)
经济学(41086)
北京(40601)
(39058)
师范(38499)
(38429)
(37545)
经济学院(37498)
基金
项目(206840)
科学(160884)
基金(150534)
研究(143900)
(134321)
国家(133243)
科学基金(111877)
社会(91904)
社会科(87219)
社会科学(87190)
(81023)
基金项目(80014)
自然(73561)
自然科(71930)
自然科学(71900)
自然科学基金(70675)
(69045)
教育(65511)
资助(61364)
编号(56791)
重点(47685)
成果(46205)
(45326)
(45139)
(43224)
创新(40590)
科研(40533)
计划(40064)
课题(39520)
国家社会(38609)
期刊
(135809)
经济(135809)
研究(87763)
(58092)
中国(57670)
学报(57606)
科学(49500)
(45571)
(44623)
金融(44623)
大学(41933)
学学(40034)
管理(38797)
农业(38084)
教育(26615)
财经(23960)
技术(23471)
经济研究(22697)
业经(21982)
(20634)
(20533)
问题(18766)
理论(16846)
(16768)
(16076)
实践(15311)
(15311)
技术经济(14884)
业大(14841)
国际(14831)
共检索到459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杨敏  宋长鸣  
本文首先对我国大豆金融化因素进行探析,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因素、货币供应因素以及国际能源市场因素的推动作用,进而分析了大豆价格金融化趋势下国内大豆价格的波动情况。其次,从各金融市场选取相关变量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化因素对大豆现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波动金融化特征明显,并且期货市场对大豆现货价格影响最大,人民币汇率、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货币供应量依次次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海燕  司伟  
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从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上涨幅度较大,且经历了两次大幅波动。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成分分解法对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波动进行特征分析,并建立VAR模型,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波动的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天  程细玉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Johansen多元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技术对大连商品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与国产大豆现货价格三者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可以通过自身价格约束机制予以纠正。三者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引导的关系。大连期货市场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居于长期价格发现的主导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静  章云鹏  刘群  
本文以2008年1月—2019年6月大豆现货与期货价格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大豆期现货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市场价格存在双向传导关系,大豆期现货价格传导关系中期货价格占据主导,期货大豆价格对市场的反应优于现货大豆,期现货价格受自身影响都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间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最后,本文对完善大豆期货与现货价格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煜昊  曹宝明  赵霞  
本文基于CBOT大豆期货市场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分时期考察了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运用AMR模型,论证了投机诱导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期货市场金融化对期货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国际投机基金的投机行为造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加剧的同时,对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实需投资者产生投机诱导,进一步加剧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由于市场理性预期的存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投机诱导对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形成不存在显著影响,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依然由实际供求关系主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煜昊  曹宝明  赵霞  
本文基于CBOT大豆期货市场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分时期考察了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运用AMR模型,论证了投机诱导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期货市场金融化对期货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国际投机基金的投机行为造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加剧的同时,对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实需投资者产生投机诱导,进一步加剧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由于市场理性预期的存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投机诱导对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形成不存在显著影响,商品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时芬  汪喆  
本文以2011年1月-2015年6月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数据,运用Johansen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对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探究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波动后回归均衡状态的速度较为缓慢,表明当前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信息传递效率较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为双向引导关系,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较强。最后,本文在促进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亚里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波动方向趋同性分析周亚里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波动方向趋同性,是指它们的波动有同向的趋势,并不是说它们的波动幅度一定相同.实际情况是两者波动幅度不相同的时候居多.波动幅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的价差,形成不同的基差.做套用保值交易必须注意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扬  王彩惠  乔云霞  
已有的理论与实证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期货市场可以起到平抑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期货市场被认为是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通过GARCH和虚拟变量的计量方法,对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油和玉米期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豆油期货上市对平抑现货价格波动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而玉米期货则不能对现货价格波动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朝峰  陈伟忠  张黎  
本文以铜、铝为例,考察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二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和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铜、铝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都是单向的从期贷价格到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这说明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一夫  王宏磊  
基于2001年1月至2016年1月中美大豆市场现货价格月度数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市场大豆价格波动及传导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大豆现货价格波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而且市场间的价格传导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区制转换的频率也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中美大豆现货价格波动存在平稳和非平稳两种市场状态,各状态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同时发现,中美大豆市场之间的价格脉冲影响在非平稳市场状态时要强于在平稳市场状态时,市场价格的空间传导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关注市场运行的不同状态,考虑政策变动可能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空间传导造成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一夫  王宏磊  
基于2001年1月至2016年1月中美大豆市场现货价格月度数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市场大豆价格波动及传导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大豆现货价格波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而且市场间的价格传导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区制转换的频率也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中美大豆现货价格波动存在平稳和非平稳两种市场状态,各状态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同时发现,中美大豆市场之间的价格脉冲影响在非平稳市场状态时要强于在平稳市场状态时,市场价格的空间传导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关注市场运行的不同状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凤军  刘勇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品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大豆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内的价格波动造成影响并使之向长期均衡状态回归;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表现出很强的互动性,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两者间存在相互的价格引导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荣  乔娟  
为了评价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发挥的程度以及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利用共聚合法、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对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国内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双向引导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功能中均处于主导地位;在棉花市场价格长期变化中,我国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为79.20%,略大于美国的信息份额(73.72%),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发挥稍领先于美国,棉花期货市场运行状况良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桥  殷辉  
国际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本文用协整方法研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ME铜现货价格序列与期货价格序列间存在C(I1,1)的协整关系,且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形成短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应对国际铜价格波动的意见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