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8)
2023(6094)
2022(5576)
2021(5136)
2020(4815)
2019(11433)
2018(11380)
2017(21970)
2016(12720)
2015(14607)
2014(15003)
2013(14995)
2012(14280)
2011(13002)
2010(13275)
2009(12545)
2008(12528)
2007(11529)
2006(9628)
2005(8521)
作者
(41540)
(35150)
(34917)
(33193)
(21954)
(16910)
(16049)
(14015)
(12948)
(12484)
(11746)
(11693)
(11265)
(11196)
(11142)
(11086)
(10914)
(10393)
(10183)
(10028)
(8987)
(8891)
(8597)
(8084)
(7956)
(7909)
(7821)
(7778)
(7306)
(7162)
学科
(55723)
经济(55681)
管理(32857)
方法(32488)
(32292)
数学(29708)
数学方法(29277)
(25936)
企业(25936)
(14287)
(13779)
(12805)
中国(11668)
(9835)
贸易(9833)
地方(9739)
(9540)
业经(9156)
农业(9030)
(8297)
(8245)
(8232)
财务(8204)
财务管理(8182)
理论(8100)
企业财务(7704)
环境(7613)
(7014)
银行(6968)
(6833)
机构
大学(191859)
学院(190759)
(73370)
经济(71795)
管理(69834)
研究(66578)
理学(60958)
理学院(60178)
管理学(58598)
管理学院(58258)
中国(48550)
科学(47527)
(44243)
(41125)
(37338)
业大(36134)
农业(35769)
研究所(34542)
(31809)
中心(30561)
(28810)
财经(25839)
北京(25445)
(23972)
师范(23611)
农业大学(23535)
(23308)
(23006)
(22586)
经济学(22447)
基金
项目(130736)
科学(100521)
基金(94047)
研究(86170)
(85005)
国家(84383)
科学基金(70049)
(52856)
社会(51314)
基金项目(49660)
自然(49603)
社会科(48537)
社会科学(48518)
自然科(48465)
自然科学(48446)
自然科学基金(47535)
(45257)
教育(40780)
资助(40584)
编号(34442)
重点(30465)
(28325)
计划(28152)
(27706)
成果(27652)
(26507)
科研(26349)
科技(25381)
创新(24906)
课题(24303)
期刊
(74325)
经济(74325)
研究(47604)
学报(40460)
(39265)
中国(33889)
科学(33530)
大学(28260)
学学(27084)
农业(26231)
(25385)
管理(22560)
技术(16537)
教育(16268)
(14594)
(13626)
金融(13626)
财经(12514)
统计(12346)
经济研究(12174)
业经(11869)
(11284)
业大(11072)
(10880)
(10633)
问题(10471)
技术经济(10434)
决策(10156)
资源(9489)
科技(9419)
共检索到267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渊  李喜焕  张彩英  
分析不同磷处理下的大豆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利用率间的相关性,提供能够快速准确筛选磷高效利用大豆基因型的生化指标;在3种不同磷处理水平下,测定并比较12个大豆品种的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植株磷利用率;检测2μmol/L磷处理下的159份大豆品种的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2μmol/L磷处理下,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利用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r0.0 5),并从供试171份材料中筛选出6个磷高效大豆基因型;低磷条件下,大豆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的重要生化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佑宾  李喜焕  张彩英  
【目的】克隆GmPAP4启动子(PAP4-pro),并分析其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GmPAP4 c DNA序列(Gen Bank No.HQ162477),通过比对大豆参考基因组,设计特异引物,克隆GmPAP4启动子序列,通过PLACE与Plant CARE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该启动子相关调控元件。构建GmPAP4启动子驱动GUS表达载体(PAP4-pro-GUS)并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通过Floral dip法将PAP4-pro-GUS转化拟南芥,利用卡那霉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运阔  朱美英  廖敏  赵小敏  
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旱地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外添不同含量单一重金属Pb在不同培养时间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b含量低于200 mg.kg-1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Pb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当Pb含量高于200 mg.kg-1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随Pb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且Pb含量越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越低.Pb含量为200 mg.kg-1时酸性磷酸酶活性达到峰值,因此200 mg.kg-1可作为酸性磷酸酶活性转变的Pb表征临界浓度.此外,培养20 d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培养20 d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第20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辉  许忠祥  陈晖  韩素芬  
为揭示虎头兰与共生的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定位研究了虎头兰菌根中入侵的菌丝被消化过程的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cPase反应出现在虎头兰菌根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和膜系统上.在菌根真菌侵入虎头兰根部细胞,入侵菌丝被溶酶体包围并消解,直到被消解成空腔或彻底解体,最后溶酶体也随之消失的过程中,虎头兰细胞内的细胞壁、胞间隙、细胞膜、胞间连丝等处AcPase的活性呈现由高到低,最后完全消失的变化;在溶酶体和菌丝细胞上AcPase的活性则表现出由低到高,然后又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被菌丝侵入的虎头兰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细胞壁严重扭曲变形,线粒体、叶绿体及大量小液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森  于倩  郑先虎  于彬彬  张晓峰  曹顶臣  匡友谊  鲁翠云  李超  孙效文  
磷酸酶普遍存在于动物的各组织中,对磷酸单酯键具有水解活性,是机体生长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和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酶。以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190个个体为材料,用992对微卫星(SSR)标记进行基因组扫描,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肠组织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QTL检测显示:5个QTL区间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其中3个QTL为99%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分别位于LG2(CA2049-CA2371)、LG25(HLJ2941-HLJ3946)和LG28(CA2263-HLJ2873),另外两个QTL区间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位于LG14(HLJ32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钰容  周志春  廖国华  金国庆  陈跃  
设计3种磷水平的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马尾松5个不同种源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和分泌性APase活性以进一步阐明造成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反应差异的适应机制及与磷效率等关系。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会刺激马尾松根系APase向根际的分泌,其中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种源根系分泌性APase活性较强,浙江淳安、江西崇义种源较低,仅为福建武平种源的5 0 %左右。在磷饥饿的诱导下,生长高峰期马尾松种源根系和针叶的APase活性显著提高,表现出与磷素水平的负相关,根系的APase活性在总体上高于针叶。统计分析发现,低磷水平下马尾松不同种源根系和针叶APase的活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2种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邢  张亮  林勇明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洪滔  
为探究解磷细菌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以解无机磷细菌P7、P19和解有机磷细菌YP17为解磷菌剂,以巨尾桉幼苗作为研究对象,以4种森林土壤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置1×106cfu·m L-1(低)、0.5×107cfu·m L-1(中)、1×107cfu·m L-1(高)3个菌浓度处理以及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混菌处理(P7YP17、P7P19YP17、P19YP17)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总体优于单菌(P7、P19、YP17);高浓度和中浓度处理酶的土壤酸性磷酸活性高于低浓度处理.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蓉娇  彭进乔  尹元萍  王天明  梁坤  杨晓菲  董文汉  张雅琼  梁泉  
【目的】在低磷胁迫环境条件下,植物会形成一些适于土壤磷吸收的适应机制,包括根形态特征的演变、诱导酸性磷酸酶以及特异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等。本研究测定低磷胁迫条件下大豆近等基因系(NIL)根系和叶片中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核糖核酸酶(RNAse)、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为解析大豆根系高效吸收利用磷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设置高磷(1mmol/L)、低磷(0.5μmol/L)水培试验,培养15 d后取样,利用试剂盒分别测定2种供磷水平下磷高效相关根形态构型近等基因系(NIL)及其受体亲本BD2(CK)根系和叶片中的ACP、POD、RNAse、IAAO活性。【结果】低磷胁迫条件下,NIL根系ACP、POD、RNAse、IAAO活性均显著高于BD2(CK),分别提高19.91%、10.48%、21.71%、 22.31%;NIL叶片ACP、POD、RNAse、IAAO活性均显著高于BD2(CK),分别提高10.47%、26.86%、15.94%、8.7%。NIL根部ACP、POD、RNase、IAAO活性低磷水平显著高于其高磷水平,分别提高31.66%、20.98%、21.93%、41.89%;NIL叶片ACP、POD、RNase、IAAO活性显著低磷水平高于其高磷水平,分别提高14.73%、23.4%、120.95%、18.52%。【结论】NIL在适应磷胁迫环境条件方面显著优于BD2(CK)。本研究大豆根际ACP、POD、RNase、IAAO活性可作为评价磷高效基因型大豆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睿  安建平  由春香  王小非  郝玉金  
【目的】克隆苹果紫色酸性磷酸酶相关基因MdPAP10,研究其组织表达模式和低磷响应,并进一步研究MdPAP10在低磷条件下的功能,为深入研究MdPAP10在果树中参与紫色酸性磷酸酶分泌和影响磷吸收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嘎啦’苹果(Malus×domestica‘Royal Gala’)为试材,利用同源序列比对和PCR技术,克隆苹果紫色酸性磷酸酶相关基因MdPAP10。通过NCBI分析MdPAP10的蛋白质结构并获得白梨、桃和草莓等10个物种的PAP10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0构建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婷  丁贵杰  文晓鹏  
[目的]研究马尾松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功能及其对低磷胁迫的应答。[方法]采用RACE法克隆马尾松紫色酸性磷酸酶(PAPs)家族成员Pm PAP1,利用软件和数据库,对基因结构功能进行多重分析预测,检测其接种外生真菌及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m PAP1基因C DNA全长2 520 bP,开放阅读框1 869 bP,编码622个氨基酸残基,具紫色酸性磷酸酶保守结构域特征,属于高分子量PAPs。Pm PAP1有信号肽,无跨膜区,推测定位于细胞质基质或细胞器基质中,它与莲(NElumbo NuCifERA)、无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达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立江  牛娜  马守才  王强  宋亚珍  张改生  王军卫  
通过对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Ae Bi PAP1基因转入到小麦中,为获得耐低磷胁迫能力增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种质基因。以双角山羊草叶片为材料,根据小麦中的PAP1基因和二穗短柄草的PAP1基因设计兼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c 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Ae Bi PAP1,该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长1.124 kb,共编码335个氨基酸,相应的氨基酸分子量为38.131 k Da,等电点为5.77。与小麦中的PAP1基因相比,双角山羊草PAP1的c DN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亮  李修岭  周晓燕  
以磷充足的完全营养液为对照,研究了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磷吸收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幼苗的平均单株干重净增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单株苗木磷含量为对照的35.38%~54.25%.低磷胁迫下,幼苗根组织内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出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06~1.32倍和1.81~2.10倍.根系分泌的酸性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红  姚兴东  鞠宝韬  朱明月  王海英  张惠君  敖雪  于翠梅  谢甫绨  宋书宏  
【目的】探讨作物耐荫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大豆基因型耐荫特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荫性评价模型。【方法】以3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遮光处理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田间创设荫蔽条件,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在玉米植株长成以后,遮光率为70%;大豆清种作为对照。在成熟期调查主茎高(X1)、茎粗(X2)、主茎节数(X3)、分枝数(X4)、底荚高度(X5)、节间长度(X6)、植株重量平衡点(X7)、倒伏性(X8)、单株荚数(X9)、单株粒数(X10)、每荚粒数(X11)、百粒重(X12)、粒茎比(X13)和单株产量(X14)。根据遮光处理和自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霞  刘茹  刘友明  陈加平  熊善柏  
以草鱼、鮰鱼、鳝鱼为原料,从3种淡水鱼肌肉中提取酸性磷酸酶(ACP),对粗酶液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鱼、鮰鱼和鳝鱼肌肉中ACP适宜反应pH值分别为5.0、5.8和5.6,适宜反应温度分别为60、37、43℃;草鱼、鳝鱼肌肉中ACP在pH值为5~9条件下较稳定,鮰鱼肌肉ACP在pH值为5~8条件下较稳定;Na+、K+、Mg2+对酶活性影响不大,而Zn2+对ACP有激活作用,Cu2+、Ca2+、Hg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半胱氨酸、磷酸钠、焦磷酸钠对鱼肉ACP酶活性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秋  彭新湘  严小龙  曹敏建  
用1/2Hoagland营养液培养磷高效大豆基因型BX10和磷低效基因型BD2,缺磷胁迫15d后测定其光合、光呼吸、暗呼吸的日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上述过程的原因。结果表明:缺磷使两基因型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BX10仍高于BD2(尤其在上午);缺磷对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无规律可循,与Pn的相关性也不显著;缺磷显著降低大豆气孔导度(Gs),并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3,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