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8)
2023(4893)
2022(4210)
2021(3990)
2020(3356)
2019(7621)
2018(7880)
2017(15319)
2016(7838)
2015(8699)
2014(8575)
2013(8680)
2012(8301)
2011(7514)
2010(7646)
2009(7495)
2008(7331)
2007(6792)
2006(6166)
2005(5588)
作者
(22829)
(18735)
(18634)
(17521)
(11664)
(8764)
(8474)
(7125)
(6906)
(6605)
(6134)
(6084)
(5959)
(5889)
(5786)
(5543)
(5475)
(5432)
(5334)
(5304)
(4688)
(4527)
(4427)
(4290)
(4267)
(4193)
(4176)
(4126)
(3683)
(3630)
学科
(29877)
管理(29686)
(29486)
经济(29460)
(24631)
企业(24631)
技术(14777)
方法(12780)
中国(12161)
技术管理(11543)
数学(11139)
数学方法(11098)
(10095)
(8450)
(8037)
贸易(8028)
(7918)
(7773)
(7756)
银行(7754)
(7533)
业经(7524)
农业(6072)
(6057)
金融(6057)
(5446)
(5326)
(5275)
产业(4780)
(4575)
机构
学院(118235)
大学(117364)
(53093)
经济(52113)
管理(48784)
理学(41675)
理学院(41322)
管理学(40955)
管理学院(40719)
研究(37372)
中国(31041)
(25845)
(24560)
科学(20447)
财经(20258)
(18296)
(18183)
(17907)
(17616)
中心(17131)
研究所(16101)
经济学(15883)
北京(15798)
业大(15605)
财经大学(15008)
经济学院(14456)
(14181)
农业(13969)
商学(13734)
(13617)
基金
项目(72091)
科学(57979)
研究(56289)
基金(51978)
(44508)
国家(44122)
科学基金(37994)
社会(36605)
社会科(34842)
社会科学(34838)
(29148)
基金项目(27920)
教育(25626)
(24062)
自然(22811)
编号(22712)
自然科(22291)
自然科学(22284)
自然科学基金(21937)
(21844)
资助(19701)
创新(19302)
成果(18721)
(16563)
(16017)
重点(15943)
(15870)
课题(15856)
国家社会(15028)
(14987)
期刊
(59764)
经济(59764)
研究(38253)
中国(24332)
管理(21400)
(17624)
(16132)
科学(14230)
(13316)
金融(13316)
教育(13287)
学报(13265)
技术(11591)
农业(11543)
业经(10904)
大学(10653)
学学(9932)
财经(9899)
经济研究(9708)
问题(8577)
(8529)
科技(8307)
(7769)
技术经济(7754)
理论(6788)
商业(6785)
(6549)
国际(6179)
现代(6139)
实践(6103)
共检索到18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雪高  
自1996年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以来,大豆进口量逐年快速增长,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国外大豆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满足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和畜牧业豆粕消费需求,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箭双雕之策。大豆大量进口对粮食总量安全有正的显著影响,但对粮食结构安全有负的影响,总的来看是正的影响。此外,我国在入世时已对大豆进口政策作出相关承诺,因此,我国没有必要也没有较好措施来限制大豆进口。但是,我国仍需保证一定的国内供应,要对大豆产业进行政策扶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江涛  姜荣春  王军  
作为发展中人口和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是我国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根基,"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既要"坚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洁  
粮食进口是通过国际市场获取粮食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格局和发展趋势关系国内粮食安全,也关系国际粮食市场发展走向。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大量增加,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我国粮食进口的现状、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粮食进口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和粮食政策含义进行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红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快速增加,对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粮食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等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在梳理我国粮食贸易现状、净进口依存度和进口来源集中度问题基础上,研究了当前粮食进口格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口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玉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学君  吴志华  韩耀  印文郁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中国粮食的特殊性范围已基本由原先的整个粮食缩减为居民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根据口粮的特殊性要求进行生产保证 ,如何根据非特殊粮食口粮的性质要求进行二路竞给 ,如何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粮食安全风险的认知与防范 ,就成了未来中国能否在保证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之间进行有效平衡的创新要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粮食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生存性资源,各个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自身的粮食安全,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更是意义重大。一、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客观环境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流通体制的放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农业发展,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亿吨迅速上升至1984年的4.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耀  
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过分的政府干预将增大粮食安全成本 ,导致效率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粮食安全制度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 ,并就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英  赵文报  
关于粮食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具体内容包含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等三方面含义。我国在1992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可否进口粮食,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娜  
[目的]近年来,在我国粮食增产同时,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主要粮食品种净进口均呈常态化且增长迅速,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奇怪的"三高并存"现象。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探寻有效控制进口的途径迫在眉睫。[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统计描述、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及进口过度的原因。[结果]当前我国粮食进口过度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非必需进口过度"和"结构性进口过度"。造成我国粮食净进口远超产需缺口的直接原因是不断扩大的国内外粮食价差,根本原因是国内外生产成本差,其中劳动力成本在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中的贡献最大。[结论]确保粮食进口适度适当,要加强政策支持,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影响进口粮食价格,缩小甚至逆转国内外价格差;推动农业"走出去",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用足用好"黄箱"和"绿箱"政策,健全农业补贴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娜  
[目的]近年来,在我国粮食增产同时,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主要粮食品种净进口均呈常态化且增长迅速,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奇怪的"三高并存"现象。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探寻有效控制进口的途径迫在眉睫。[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统计描述、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及进口过度的原因。[结果]当前我国粮食进口过度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非必需进口过度"和"结构性进口过度"。造成我国粮食净进口远超产需缺口的直接原因是不断扩大的国内外粮食价差,根本原因是国内外生产成本差,其中劳动力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启良  
我国粮食生产在"十连增"的形势下,粮食进口量却大幅增长,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成为目前的热议,也受到中央高层的格外重视。本文概述粮食安全的概念,分析我国粮食增长与供给的基本特征,揭示狭义与广义粮食自给率概念的差别、计算结果的差异与结论的不同,并对提高今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提出初步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龙波  钟甫宁  徐志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