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5)
- 2023(7353)
- 2022(6583)
- 2021(6046)
- 2020(5476)
- 2019(12495)
- 2018(12296)
- 2017(23950)
- 2016(13743)
- 2015(15394)
- 2014(15726)
- 2013(15841)
- 2012(15085)
- 2011(13867)
- 2010(14045)
- 2009(12803)
- 2008(13098)
- 2007(11974)
- 2006(10030)
- 2005(9077)
- 学科
- 济(53847)
- 经济(53797)
- 业(35676)
- 管理(34461)
- 方法(28526)
- 企(28015)
- 企业(28015)
- 数学(25535)
- 数学方法(25301)
- 学(15539)
- 农(15050)
- 财(14954)
- 中国(12963)
- 贸(10724)
- 贸易(10723)
- 制(10419)
- 易(10416)
- 农业(9803)
- 业经(9784)
- 地方(9757)
- 务(9717)
- 财务(9693)
- 财务管理(9667)
- 企业财务(9204)
- 银(8874)
- 银行(8814)
- 融(8456)
- 金融(8450)
- 行(8338)
- 和(8074)
- 机构
- 大学(206712)
- 学院(204378)
- 济(78235)
- 经济(76479)
- 研究(74902)
- 管理(71113)
- 理学(61656)
- 理学院(60837)
- 管理学(59509)
- 管理学院(59132)
- 中国(53441)
- 科学(52392)
- 农(51501)
- 京(44292)
- 所(42210)
- 农业(41581)
- 业大(40355)
- 研究所(38987)
- 财(35843)
- 中心(33685)
- 江(31545)
- 财经(28970)
- 农业大学(27341)
- 北京(27137)
- 经(26334)
- 范(25882)
- 院(25838)
- 省(25472)
- 师范(25428)
- 州(24678)
- 基金
- 项目(140030)
- 科学(106713)
- 基金(100813)
- 家(92564)
- 国家(91868)
- 研究(91522)
- 科学基金(74900)
- 省(56004)
- 社会(55405)
- 基金项目(53344)
- 社会科(52431)
- 社会科学(52410)
- 自然(52395)
- 自然科(51199)
- 自然科学(51174)
- 自然科学基金(50282)
- 划(48173)
- 教育(42466)
- 资助(42462)
- 编号(35222)
- 重点(32771)
- 部(30552)
- 计划(30353)
- 发(29751)
- 成果(29295)
- 创(28520)
- 科研(28310)
- 科技(27898)
- 创新(26865)
- 业(25527)
共检索到292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大伟 陈立杰 段玉玺
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辽豆15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将杂交后代分为抗池和感池。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大豆根系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杂交后代根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池、感池分别有367,372个蛋白点在银染的2-D胶上分离,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software对2-D胶分析后,以感池为参考胶,抗池有6个蛋白点特异表达,13个蛋白点的含量上调2倍以上,4个蛋白点的含量下调2倍以上,感池有4个蛋白点特...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子雯 陈婧 焦莉苹 李鹏飞 刘大伟
【目的】分析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不同的红小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探明根际细菌群落构成与红小豆品种抗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7月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取4个不同抗性红小豆的根际土壤,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个不同抗性红小豆品种在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组测序,分析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红小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4个不同抗性红小豆根际土壤样品中共获得1959个OTUs,鉴定到细菌的30个门,85个纲,192个目,296个科,481个属,893个种。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是5个优势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norank_f__norank_o__Gaiellales、norank_f__norank_o__Acidobacterial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芽球菌属(Blastococcus)是5个优势菌属。感病红小豆品种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的平均相对丰度均低于抗病品种,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红小豆抗病品种辽红1号和免疫品种冀红9218的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高。【结论】不同抗性的红小豆在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抗病品种根际土壤中拮抗性细菌种群相对丰度高,说明红小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可能与种质对胞囊线虫病的抗性具有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大伟 陈立杰 段玉玺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早期根系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诱导表达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灰皮支黑豆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诱导389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344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辽豆15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诱导222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691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激素应答、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热激蛋白、防御酶系、PR蛋白等有关,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 基因表达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段玉玺 陈立杰 王媛媛
以5种对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对其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并对氨基酸组分与抗大豆胞囊线虫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能够刺激胞囊的孵化,而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的孵化未表现明显刺激作用。同时,在研究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对SCN二龄幼虫趋化性的影响时还发现,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SCN二龄幼虫表现了明显的吸引性。在供试的5种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到了14种氨基酸,只有精氨酸和脯氨酸在抗感品种中均未检测到。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在感病品种中的平均表达量为87.90mg.L-1,显...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根系分泌物 氨基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张萍 赵哈林 赵学勇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3个基因型亲本和其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和脂肪积累模式的对比分析,以了解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规律与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异的相关关系,为未来大豆优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基因型大豆(Glycine max L.Merr:高蛋白品种PI153.217(H)、低蛋白品种PI294.372(L)和高产低蛋白品种Evans(E))为亲本进行两两杂交(H×E,L×E)后,从H×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HH)和低蛋白品系RIL(HL),从L×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LH)和低蛋白品系RIL(LL)。将亲本和杂交后代种子同时种植在试验地,在开花后的第18天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常玮 韩英鹏 胡海波 李文滨
【目的】挖掘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CN)抗性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大豆品种中及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抗SCN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图谱整合软件BioMercator2.1将不同来源的QTL整合到遗传图谱GmComposite2003上,并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获得一致性QTL。运用抗病基因注释的方法获得一致性QTL内包含的抗性候选基因,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预测得到的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进行表达分析。【结果】通过元分析获得了27个一致性位点,根据hmmsearch的搜索结果显示,共得到77个SCN抗性候选基因...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抗病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芳 段玉玺 陈立杰 王媛媛 朱晓峰 王东
【目的】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早期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的抗病机制。【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大豆根部早期表达的SSH-cDNA文库,并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28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经CAP3软件聚类拼接,得到166个unique EST,在GenBank进行Blastn与Blastx同源比对,有119条EST与已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莹 李原平 赵卫红
采用兼抗大豆胞囊线虫1,3,4,5号生理小种的兴县灰布支黑豆、五寨赤不流黑豆和应县小黑豆等抗源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优良品种杂交,经多年选择培育,获得14个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黄粒新品系,历年鉴定,抗性稳定,根系胞囊平均在10个以下,其中10个品系根系胞囊在3以下,属高抗材料,并且表现直立不倒,百粒重比抗源亲本提高50%以上,产量大大提高,折合亩产125~150kg,均超过抗源亲本的10%~15%,接近或超过高产亲本的产量,可在生产上直接应用,特别是在黄淮海地区受4号小种侵染的重病区应用,也可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
关键词:
大豆,大豆胞囊线虫,抗性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 任小俊 马俊奎 王勇 赵晶云 刘学义
2002-2005年,对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为父本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群体的2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根系孢囊量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粒长呈高度负相关,与单株质量、荚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4粒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粒宽、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的抗孢囊材料,相关性存在差异,高抗材料与株高、开花日数呈高度正相关;中抗材料与主茎节数和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中感材料与2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高感材料与百粒重、2粒荚长、小区产量、茸毛数呈高度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大豆重组自交系质量性状,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婷 陈鸽 包悦琳 金东淳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2个大豆品种根系对早期缺铁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铁高效品种‘吉育99’和铁低效品种‘吉育93’大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将对照(25μmol·L~(-1) Fe)和早期(1和6 h)缺铁胁迫(1μmol·L~(-1) Fe)处理的大豆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对照相比,铁高效大豆品种差异基因数随着缺铁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铁低效品种差异基因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 DEG)的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缺铁胁迫处理1 h, 2个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MAPK信号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缺铁胁迫处理6 h, 2个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铁高效大豆品种受早期缺铁胁迫调控的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AP2/ERF-ERF、C2H2、MYB、WRKY、bHLH、NAC,铁低效大豆品种中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AP2/ERF-ERF、MYB、WRKY、bHLH、NAC。[结论]缺铁胁迫1 h大豆就能对缺铁胁迫作出响应,且不同铁效率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转录因子调控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婷 陈鸽 包悦琳 金东淳
[目的]为探明两个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早期缺铁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本研究以铁高效品种(吉育99)和铁低效品种(吉育93)大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将对照(25 μmol·L~(-1) Fe)和早期(1 h和6 h)缺铁胁迫(1 μmol·L~(-1) Fe)处理的大豆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对照相比(CK),铁高效大豆品种差异基因的数量随着缺铁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铁低效品种差异基因数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 DEGs) 的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缺铁胁迫处理1 h,两个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MAPK信号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缺铁胁迫处理6 h,两个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铁高效大豆品种受早期缺铁胁迫调控的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AP2/ERF-ERF、C2H2、MYB、WRKY、bHLH、NAC等,铁低效大豆品种中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AP2/ERF-ERF、MYB、WRKY、bHLH、NAC等。[结论]缺铁胁迫1 h大豆就能对缺铁胁迫做出响应,且不同铁效率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转录因子调控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杰 段玉玺 王媛媛 孙华 李进荣
细菌是大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成员,利用有益细菌菌株作为生防因子是解决土传微生物病害的重要途径。本试验对部分细菌菌株对大豆根腐病菌及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大豆根腐病原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抑制效果明显,但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抑制效果不明显;获得了7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具有抑制效果的菌株。在田间筛选过程中,从1069株细菌中筛选获得14株菌株,这些菌株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表现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关键词:
细菌 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根腐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 曹如槐 田齐建 穆志新 南城虎
1996~ 2 0 0 0年 ,采用病圃自然感病鉴定法 ,对我国 7省 518份大豆新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研究 ,筛选出 3个新的抗病品种。这些抗病品种均来自山西 ,种皮为黑色 ,每株平均孢囊数在 0 2~ 0 6之间 ,孢囊指数为 0 4~ 0 6,抗性强而稳定 ,可供抗病育种利用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抗性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振华 时立波 吴海燕 刘静 李秀侠
【目的】明确山东大豆胞囊线虫在大豆根系内的发育进程和动态分布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最佳防控区域和最佳防治时期,于2007年和2008年对大豆根内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进行发育进程及动态分布的监测。【方法】采用网袋法收集根系,酸性品红-次氯酸钠法对根染色,体视显微镜下统计根内各龄期线虫数量。【结果】两年大豆根内胞囊线虫密度呈相同趋势,均为"S"型变化。二龄幼虫(J2)、三龄幼虫(J3)和四龄幼虫(J4)的动态发育规律一致,出苗后4~5周出现峰值,各龄期幼虫在不同土层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5~15cm土层根系内,均以J2为优势虫态。【结论】在山东省土壤平均温度为20~22.2℃的条件下,大豆胞囊线虫第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怡 阮九霄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段素娟 孟娉 李成伟
拟克隆大豆胞囊线虫肌钙蛋白(Hg-tnc)和酰胺样多肽(Hg-flp)基因的部分片段,构建胞囊线虫的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VIGS),以期为大豆抗胞囊线虫抗性品种的培育及胞囊线虫基因功能验证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RT-PCR方法从大豆胞囊线虫中克隆出目的基因,电泳检测表明,克隆的Hg-tnc基因和Hg-flp基因部分片段分别约为1 000 bp和700 bp。将目的基因连接到烟草脆裂病毒载体pYY13上,转化大肠杆菌,利用PCR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Hg-tnc基因和Hg-flp基因已插入到pYY13载体上,VIGS载体构建成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