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3)
- 2023(9061)
- 2022(7474)
- 2021(7274)
- 2020(6050)
- 2019(13785)
- 2018(13606)
- 2017(25103)
- 2016(13952)
- 2015(15728)
- 2014(15931)
- 2013(15722)
- 2012(14669)
- 2011(13589)
- 2010(13437)
- 2009(12495)
- 2008(12341)
- 2007(10797)
- 2006(9442)
- 2005(8670)
- 学科
- 济(56825)
- 经济(56759)
- 管理(37377)
- 业(32220)
- 方法(25284)
- 企(25283)
- 企业(25283)
- 数学(22676)
- 数学方法(22438)
- 中国(19153)
- 农(14442)
- 学(13836)
- 财(13316)
- 制(13076)
- 贸(11862)
- 贸易(11856)
- 易(11642)
- 业经(10332)
- 银(10325)
- 银行(10295)
- 体(10220)
- 行(9990)
- 融(9745)
- 金融(9738)
- 和(9543)
- 环境(9365)
- 地方(9209)
- 农业(9156)
- 理论(8491)
- 发(8143)
- 机构
- 大学(203895)
- 学院(200183)
- 济(86035)
- 经济(84408)
- 研究(79778)
- 管理(71735)
- 理学(61054)
- 中国(60945)
- 理学院(60286)
- 管理学(59224)
- 管理学院(58846)
- 科学(50051)
- 京(45551)
- 所(42306)
- 农(39503)
- 研究所(38983)
- 财(38803)
- 中心(34632)
- 业大(31691)
- 农业(31458)
- 财经(30979)
- 北京(29224)
- 江(29165)
- 院(28973)
- 经(28502)
- 经济学(27461)
- 范(26580)
- 师范(26234)
- 科学院(25016)
- 经济学院(24625)
- 基金
- 项目(137718)
- 科学(107467)
- 基金(101003)
- 研究(96755)
- 家(91602)
- 国家(90949)
- 科学基金(75228)
- 社会(61964)
- 社会科(58858)
- 社会科学(58840)
- 基金项目(51925)
- 省(51117)
- 自然(48585)
- 自然科(47391)
- 自然科学(47368)
- 自然科学基金(46535)
- 划(44859)
- 教育(43887)
- 资助(42673)
- 编号(36572)
- 重点(32031)
- 部(31642)
- 成果(30734)
- 发(29850)
- 创(27863)
- 国家社会(27376)
- 中国(27051)
- 课题(26673)
- 科研(26525)
- 创新(26368)
共检索到306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祖东 张志鹏 蔡昭艳 曾维英 赖振光 陈怀珠 杨守臻 唐向民 苏燕竹 盖钧镒
【目的】耐荫性是影响间套作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建立高效、通用、稳定的耐荫性鉴定体系,以利于发掘耐荫种质,开展耐荫性育种。【方法】以60份不同耐荫性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首先对15%、30%和60%3个遮光度下倒伏品种比例等进行比较,确定遮光处理条件;其次对遮光后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叶柄长和茎叶鲜重等17个性状进行筛选,选定耐荫鉴定指标;再比较播种后第40、50和60天3个时期耐荫指标的误差变异系数和表型变异系数等,明确鉴定时期,最后建立由遮光度、耐荫鉴定指标和鉴定时期构成的
关键词:
大豆 耐荫 变异 种质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婷 刘卫国 任梦露 杜勇利 邓榆川 邹俊林 方萍 杨文钰
【目的】在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系统中,高位作物玉米的遮荫常常会导致大豆苗期茎秆细弱,倒伏严重,产量低下。文章在玉米大豆间套模式下,分析遮荫程度对大豆苗期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和抗倒性的影响,为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荫不抗倒型大豆南032-4和强耐荫强抗倒型大豆南豆12为试验材料,设置不遮荫(W0,透光率100%)、一层黑色遮阳网(W1,透光率31.90%)和二层黑色遮阳网(W2,透光率10.83%)3个处理进行室外盆栽试验,测定大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SPAD值、叶面积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等光合指标和株高、各节间长度、各节间茎粗、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等...
关键词:
大豆 耐荫性 遮荫程度 光合作用 倒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红 姚兴东 鞠宝韬 朱明月 王海英 张惠君 敖雪 于翠梅 谢甫绨 宋书宏
【目的】探讨作物耐荫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大豆基因型耐荫特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荫性评价模型。【方法】以3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遮光处理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田间创设荫蔽条件,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在玉米植株长成以后,遮光率为70%;大豆清种作为对照。在成熟期调查主茎高(X1)、茎粗(X2)、主茎节数(X3)、分枝数(X4)、底荚高度(X5)、节间长度(X6)、植株重量平衡点(X7)、倒伏性(X8)、单株荚数(X9)、单株粒数(X10)、每荚粒数(X11)、百粒重(X12)、粒茎比(X13)和单株产量(X14)。根据遮光处理和自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晓玲 梁海媛 杨峰 刘卫国 佘跃辉 杨文钰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的耐荫性,筛选出苗期耐荫性快速鉴定指标,为耐荫大豆品种的鉴定、选育提供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通过设置正常光照(1 000μmol·m-2·s-2)和弱光(400μmol·m-2·s-2)两种光照环境,在植株生长到20 d时,考察19个参试大豆材料苗期的24个形态、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包括株高(plant height,PH)、茎粗(stem diameter,SD)、主茎节数(nodes of main stem,HN)、下胚轴长(hypocotyl length,HL)、叶面积(leaf area,LA)、叶片厚度(leaf thickness,LT)等形态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素英 刘丹 崔燕娇 张静 王凤春 刘正理
【目的】开展谷栗等立体套种模式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利于挖掘耐荫谷子种质资源,培育耐荫型谷子新品种。【方法】通过连续多年遮荫条件下的种植鉴定,挖掘耐荫材料;通过耐荫概念的剖析,确定耐荫直接性状;通过耐荫材料、非耐荫材料各性状耐荫系数与耐荫直接性状耐荫系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析,确定耐荫相关性状;通过耐荫相关性状耐荫系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耐荫标志性状;通过耐荫材料在遮荫、非遮荫条件下各耐荫性状的对比分析,确定耐荫性评价标准。【结果】挖掘出耐荫性较好的谷子育种材料206058,在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立体套种,分别较大田减产1.23%~4.28%和4.43%~6.96%。确定了谷子耐荫直接性状为产量,5个耐荫相关性状分别为株高、出谷率、根轮数、光合耐荫系数和光合耐荫指数,耐荫标志性状为光合耐荫系数。确定了谷子耐荫材料性状特征,并建立了谷子耐荫资源鉴定标准:根轮数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立体套种均为不育材料≥4轮、恢复(常规)材料≥5轮;株高增量10年林龄板栗园下≤3 cm、15年林龄板栗园下≤4 cm;出谷率增量10年林龄板栗园下≥-2%、15年林龄板栗园下≥-4%;光合耐荫系数10年林龄板栗园下≥0.35、15年林龄板栗园下≥0.20;光合耐荫指数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下均≥1.0,满足上述5个特征的材料为耐荫材料,满足上述2~4个特征的材料为中度耐荫材料,其他为非耐荫材料。【结论】提出了“耐荫标志性状初筛、耐荫相关性状系统鉴定”的谷子耐荫性鉴定方法,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谷子耐荫材料6份,分别为206058、201094、JK4-95、JK4-227、谷56A和谷51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医 黄也 黄方 李凯 喻德跃 王慧
[目的]硫元素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第四大营养元素。本文旨在探究低硫处理对苗期大豆的影响,筛选耐低硫和低硫敏感的大豆突变体。[方法]以突变体群体为研究材料,在不同的硫水平下连续处理大豆幼苗10 d后测量表型,以10个指标为依据评价大豆突变体对低硫的耐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各突变体的根长、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在缺硫处理下均极显著增高,叶绿素含量、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在缺硫处理下均降低,而根干重反而略有增加。所有性状均具有较高遗传率,其中以倒2叶(新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_(new)值)的遗传率最高。缺硫改变了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基于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干重筛选了一批与低硫耐性相关的大豆突变体资源。[结论]低硫影响苗期大豆的生长,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干重可作为苗期大豆对低硫耐性的评价指标,基于这2个指标筛选出表现稳定的6个耐低硫突变体和4个低硫敏感突变体。本研究为大豆低硫耐性的表型鉴定提供参考,为大豆耐低硫育种和机理研究提供材料。
关键词:
大豆 缺硫 SPAD值 生物量 突变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红 孙海鹰 孙晶 李兴涛 杜英学 曹敏建
针对我国钾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以72份东北三省新老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低钾和对照2个处理,通过3年的试验,以产量为指标,评价其低钾耐性的差异,以期为大豆耐低钾的耐性机制、遗传机理和耐低钾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系)的产量、相对产量的差异十分明显,多数大豆品种(系)对低钾胁迫的适应性为中等水平,对低钾胁迫比较敏感和耐性较强品种(系)均较少。根据相对产量可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3种类型:相对产量大于0.90为耐低钾型,如94001、T40、铁丰33、富黑一号和九农20号;相对产量为0.70~0.90为中耐低钾型,如新8、铁丰31号、铁96027、丹...
关键词:
大豆 低钾耐性 产量 相对产量 类型划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芳 王丽群 田鑫 顾卫红 麻浩
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权月伟 李喜焕 常文锁 张彩英
对72个大豆品种苗期耐低钾特性进行鉴定,并筛选耐低钾种质资源,利用获得的不同类型大豆材料研究耐低钾特性与体内保护酶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个钾不同处理浓度下,0.01 mmol/L适宜作胁迫浓度,2.50mmol/L适宜作对照浓度;以植株生物量相对值为筛选指标,可鉴定供试品种的耐低钾特性。研究发现,供试的大豆品种耐低钾能力存在较大变异,筛选出5个耐低钾特性较强的品种。另外,对不同耐低钾类型品种的叶片保护酶系统分析发现,耐低钾特性与胞内保护酶系统活性存在一定联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其椿 李初英 赵洪涛 吴建明 赵艳红 杨守臻 陈怀珠 孙祖东
通过对32个菜用大豆品种(系)种质资源设置遮双层网、单层网、对照3种处理比较试验,调查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等12个指标,研究不同遮光胁迫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胁迫后,除株高增加外,小区产量、茎粗、单株荚重、单株多粒荚、单株总荚数等11个指标均有所下降或减少。遮双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只与单株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与株高、标准荚长和单株单粒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对照中小区产量与株高等5个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耐阴系数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日本菜用大豆、浙4603、08YC-1、辽00139-1、86C-41、H0346。
关键词:
菜用大豆 遮光胁迫 农艺性状 耐阴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得孝 梁福琴 汪勇 王中华 樊晨
为探讨以鼓粒速率作为大豆耐旱性评价指标,采用盆栽试验,先以汾豆65和中作3088为试验材料,在鼓粒期设置干旱胁迫(短期)和正常灌水(对照)处理,测定大豆荚果厚度变化,并用新建的方法对7个大豆材料的鼓粒期耐旱性进行初步比较。结果表明:大豆鼓粒期遭遇短期干旱胁迫,处理期鼓粒速率明显下降甚至停滞,复水后出现快速鼓粒现象(补偿效应),但后续鼓粒速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中作3088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优于汾豆65。在同等鉴定条件下,耐旱性较好的大豆材料表现为延迟萎蔫、胁迫期鼓粒速率较高、复水后鼓粒速率能较好恢复等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抗雪 刘修杰 孙石 陈莉 韩天富 侯文胜
【目的】在盐胁迫条件下,通过对转Ta NHX2(小麦Na+/H+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大豆的盐害表型、光合作用强度以及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考察,评估其生产应用潜力,以期获得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耐盐大豆新种质。【方法】以实验室前期获得并初步鉴定具有一定耐盐性的转Ta NHX2大豆T4代株系为材料,在主茎第二片复叶完全展开时(V3期)进行草丁膦抗性、PCR和RT-PCR检测。选取阳性植株,在主茎第三片复叶完全展开时(V4期)进行Na Cl胁迫处理,处理期间观察记录盐害表型;待植株长至初荚期(R3期)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最后,分单株收获已生长至完熟期(R8期)的大豆植株,考察其株高、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红 孙海鹰 孙晶 李兴涛 曹敏建
以耐低钾大豆品系T40和不耐低钾大豆品系GD8521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低钾和施钾2个处理,研究低钾下2个不同低钾耐性大豆品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T40的开花期延长,株高几乎没有变化,茎粗减小了11.40%,主茎节数增加了16.12%,分枝数减少了14.38%,分枝期茎秆干重降低了32.71%,结荚期植株干重降低了8.75%,结荚期叶片干重降低了5.56%,结荚期茎秆干重降低了2.65%,成熟期植株干重降低了3.74%,单株粒重降低了9.85%,茎秆和荚皮的干重增加了0.68%,单株荚数增加了9.13%,单株粒数减少了1.93%;而GD8521开花期缩短,株高降低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宝 盖钧镒 杨德
对中国南方大豆110个地方品种的17种氨基酸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性状,采用多元表型、遗传型广义方差及多元遗传力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变异指数的无偏估计与区间估计。广义方差的组间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浙、赣、闽地区品种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为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雁 苏雪痕 彭镇华
植物为适应荫蔽的环境 ,导致在叶片形态、解剖构造、叶绿体结构与运动、光合色素含量及光量子产额、光合作用单位、电子传递等方面产生变化或特化 ,以保证在弱光量子照射条件下仍能充分利用光能 ,维持生长所需的能量平衡 ,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