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3)
- 2023(10423)
- 2022(9341)
- 2021(8814)
- 2020(7461)
- 2019(17379)
- 2018(17371)
- 2017(33267)
- 2016(18440)
- 2015(20848)
- 2014(20661)
- 2013(20545)
- 2012(18894)
- 2011(17017)
- 2010(16701)
- 2009(15239)
- 2008(14493)
- 2007(12524)
- 2006(10870)
- 2005(9379)
- 学科
- 济(69170)
- 经济(69090)
- 管理(50858)
- 业(47091)
- 企(39702)
- 企业(39702)
- 方法(34003)
- 数学(29398)
- 数学方法(29032)
- 学(18659)
- 农(17813)
- 中国(17163)
- 财(16739)
- 业经(15162)
- 地方(13962)
- 理论(12160)
- 贸(12009)
- 贸易(12004)
- 农业(11911)
- 和(11779)
- 易(11643)
- 制(11459)
- 环境(11023)
- 技术(10998)
- 务(10568)
- 财务(10510)
- 财务管理(10491)
- 教育(9905)
- 企业财务(9890)
- 融(9741)
- 机构
- 大学(260876)
- 学院(257412)
- 管理(101036)
- 济(94263)
- 经济(92070)
- 研究(89034)
- 理学(88281)
- 理学院(87255)
- 管理学(85502)
- 管理学院(85089)
- 中国(63694)
- 科学(60943)
- 京(56715)
- 农(49569)
- 所(46624)
- 业大(44891)
- 研究所(43057)
- 财(41825)
- 农业(39656)
- 中心(39408)
- 江(36705)
- 北京(35680)
- 财经(33967)
- 范(33637)
- 师范(33170)
- 院(32706)
- 经(31001)
- 州(29913)
- 技术(28904)
- 省(27049)
- 基金
- 项目(185573)
- 科学(143700)
- 基金(133920)
- 研究(129476)
- 家(119735)
- 国家(118786)
- 科学基金(100001)
- 社会(77953)
- 社会科(73658)
- 社会科学(73634)
- 省(73172)
- 基金项目(71674)
- 自然(69128)
- 自然科(67459)
- 自然科学(67440)
- 自然科学基金(66214)
- 划(62733)
- 教育(58814)
- 资助(55890)
- 编号(52065)
- 成果(41888)
- 重点(41822)
- 部(39715)
- 发(39005)
- 创(38362)
- 计划(36632)
- 科研(36508)
- 课题(36156)
- 创新(35801)
- 大学(33844)
共检索到365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君 张代军 周顺启 邱红梅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关键词:
大豆籽粒 干物质 脂肪 蛋白质 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晋忠 吴慎杰 杜维俊 岳爱琴 李贵全 丁起盛
研究了早晚熟品种不同时期大豆种子中蛋白质、脂肪以及粒重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积累过程中,蛋白质、脂肪和粒重都存在剧增期,而且品种不同剧增期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蛋白质、脂肪和粒重的剧增期都在开花后20~50d。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脂肪 粒重 剧增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张萍 赵哈林 赵学勇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3个基因型亲本和其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和脂肪积累模式的对比分析,以了解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规律与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异的相关关系,为未来大豆优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基因型大豆(Glycine max L.Merr:高蛋白品种PI153.217(H)、低蛋白品种PI294.372(L)和高产低蛋白品种Evans(E))为亲本进行两两杂交(H×E,L×E)后,从H×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HH)和低蛋白品系RIL(HL),从L×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LH)和低蛋白品系RIL(LL)。将亲本和杂交后代种子同时种植在试验地,在开花后的第18天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19份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46.66±1.98%,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17.80±1.1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4.46±1.62%。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9);蛋白质含量与株高是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日数和百粒重相关不显著。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株高和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春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华丽 梅鸿献 刘日斌 彭金砖 郑永战 汪学德
为明确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规律,以2个高木酚素芝麻品系SJ856、SJ857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及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种子含水量不断下降,种子干物质积累量先近似直线上升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干基千粒质量为2.99 g);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同步,均先近似直线增加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633 5,0.690 0 mg/粒);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积累量也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而增加,在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7.103 4,6.134 1μg/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英鹏 滕卫丽 杜玉萍 孙德生 张忠臣 徐香玲
【目的】在不同发育时期,探索影响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QTL的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及其对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可加深大豆育种工作者对产量形成的理解和加速育种进程。【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农594为父本及二者杂交所得F5所衍生的143个F5:9、F5:10和F5:11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控制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QTL及其遗传效应对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发育时期检测到与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相关的13个加性QTL和14对上位性QTL,其中8个加性QTL和8对上位性QTL存在与环境互作效应。另外,在本研究中仅有加性QTLdm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29份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高(46.51±2.17%),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较低(17.10±1.41%);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高(63.61±2.17%)。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5);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夏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目的试图阐明施钾对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方法在池栽条件下,以宁麦9号(低蛋白)和扬麦10号(中蛋白)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水平下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和开花期叶片含钾量的特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和各组分含量的关系。结果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提高了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由于对谷蛋白含量的作用甚微,因而显著降低了谷/醇比。施钾提高了开花期叶片含钾量进而显著促进了小麦植株花前氮素的积累和贮存氮素的运转,较高的开花期叶片钾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了扬麦10号的花后氮积累,但对宁麦9号花后氮积累的促进作用较小。两种类型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卫国 朱艳 荆奇 曹卫星
【目的】蛋白质含量是稻米的重要品质指标。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动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一个基于氮流生理过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形成模拟模型,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动态预测和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工具。【方法】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水稻生长模型,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生育进程的尺度,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动态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花前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及籽粒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模拟模型。【结果】利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肥水条件下的大田试验资料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模型进行了检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庆江 张立言 毕桓武
以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对不同供氮水平下植株碳、氮物质积累分配特征及与籽粒蛋白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籽粒积累的氮素主要来自前期营养器官贮存氮素的再分配,但不同品种存在着差异。低蛋白品种京花1号对前期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再分配的依赖性更强,中蛋白品种冀麦23次之,高蛋白品种京771除依赖于前者外,还依赖于生育后期植株对氮素的继续同化和吸收。在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氮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呈凹形,全糖含量呈凸形,籽粒氮的积累曲线呈“S”形。与低蛋白品种相比,高蛋白品种籽粒碳氮化合物的积累较为平衡。各品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受供氮水平的影响,在一定的供氮范围内增施氮肥,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可同步增加
关键词:
普通小麦,碳氮积累,蛋白质含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莉 林仕梅 叶元土
本试验采用外源指示剂 (Cr2 O3) ,测定了草鱼种对玉米、麦麸、次粉、米糠、标粉、小麦、大麦、玉米糟和稻谷九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草鱼对九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 (88 17% ) >标粉(79 39% ) >玉米 (77 5 7% ) >麦麸 (6 2 6 7% ) >玉米糟 (6 2 6 1% ) >次粉 (6 1 6 4% ) >大麦(5 9 97% ) >稻谷 (5 1 2 1% ) >米糠 (4 7 41% ) ;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87 0 6 % ) >米糠 (76 36 % ) >麦麸 ...
关键词:
草鱼 饲料原料 蛋白质 脂肪 消化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赵哈林 Westgate E.Mark
【目的】通过测定变温处理过程中种子生长速率、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以期了解发育早期变温对种子发育和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组培法在种子发育早期的分裂期(开花10~20d)和积累期(开花20~32d)对种子和子叶进行变温处理。具体做法:将盆栽的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Evans,低蛋白品种;Proto,高蛋白品种;PI132.217,高蛋白质稳定品种)置于均温为24℃[昼/夜温度,27/20℃(Mo)]的生长箱中培养。在开花后10d,将它们分别置于温度为31℃[35/27℃(Ho)]、24℃[27/20℃(Mo)]和16℃[20/12℃(Lo)]的生长箱中。在开花后20d,从生长在不同温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研究了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和扬麦 9号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特征及叶茎鞘中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差异。结果表明 :蛋白质含量不仅与后期回升时间有关 ,还和回升速度有关 ;淀粉含量主要和前期的快速积累有关。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而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关系密切 ;籽粒淀粉产量由低到高为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扬麦 9号 ,并随淀粉含量升高而上升。不同基因型小麦茎鞘碳、氮积累和运转有明显差异 :黑麦 76和扬麦 10号碳、氮在灌浆后期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少 ,而徐州 2 6和扬麦 9号转运量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梦阳 段先琴 赵永国 危文亮
对油莎豆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全生育期内干物质总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绝对增长速率峰值出现在播后44~61 d,峰值出现前所积累干物质主要供应地上部茎叶的扩增,峰值出现后,生长中心逐渐转移到地下部块茎;脂肪总积累量在块茎发育进程中呈不断增加趋势,淀粉相对含量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电镜观察显示油莎豆块茎发育后期脂肪主要通过脂体数量的增加来完成积累过程,而淀粉的积累则通过淀粉粒体积增大及数量增加两种方式来完成;脂肪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油酸相对含量随块茎发育呈递增趋势,但增幅逐渐减小,块茎的充分成熟有利于块茎含油量的提高及油酸的充分转化。
关键词:
油莎豆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