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8)
2023(12780)
2022(11340)
2021(10704)
2020(9198)
2019(20391)
2018(20319)
2017(38346)
2016(21240)
2015(23613)
2014(23381)
2013(23170)
2012(21394)
2011(19216)
2010(19101)
2009(17471)
2008(16698)
2007(14658)
2006(12601)
2005(10911)
作者
(64274)
(53104)
(52947)
(50199)
(34198)
(26037)
(23944)
(20918)
(20354)
(19079)
(18225)
(17897)
(17153)
(16980)
(16531)
(16498)
(16328)
(15958)
(15270)
(15165)
(13566)
(13071)
(13023)
(12187)
(12023)
(11963)
(11951)
(11717)
(10896)
(10823)
学科
(77334)
经济(77243)
管理(61705)
(59733)
(51287)
企业(51287)
方法(36354)
数学(30788)
数学方法(30407)
(21179)
中国(20568)
(20561)
(19175)
技术(19153)
业经(18360)
地方(16563)
理论(14686)
农业(13903)
(13556)
(13486)
贸易(13475)
(13415)
技术管理(13085)
(13071)
环境(12357)
(11868)
财务(11809)
财务管理(11787)
(11666)
教育(11607)
机构
大学(298443)
学院(295888)
管理(115798)
(108962)
经济(106421)
研究(102263)
理学(101090)
理学院(99837)
管理学(97865)
管理学院(97370)
中国(72791)
科学(69892)
(64230)
(57565)
(53359)
业大(51520)
研究所(49385)
(48377)
农业(46106)
中心(45696)
(42881)
北京(40183)
财经(38900)
(38718)
师范(38145)
(37262)
(35389)
(35130)
技术(34732)
(32155)
基金
项目(212240)
科学(165029)
基金(152241)
研究(148556)
(135901)
国家(134784)
科学基金(114186)
社会(89997)
(86086)
社会科(85054)
社会科学(85028)
基金项目(81601)
自然(78408)
自然科(76593)
自然科学(76567)
自然科学基金(75212)
(72308)
教育(68161)
资助(62380)
编号(59166)
(48238)
重点(48064)
成果(47862)
(45235)
(44946)
创新(44386)
课题(41965)
计划(41959)
科研(41219)
大学(38815)
期刊
(116609)
经济(116609)
研究(83106)
中国(58269)
学报(57726)
(52076)
科学(50156)
管理(43941)
大学(42083)
学学(39786)
农业(36837)
教育(35262)
(34982)
技术(25603)
(21311)
金融(21311)
(19540)
业经(19189)
科技(18248)
经济研究(18124)
财经(18072)
图书(16528)
业大(16468)
(15415)
(15316)
问题(14800)
技术经济(14359)
理论(14306)
农业大学(13435)
实践(13306)
共检索到424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果忠  朱振东  武小菲  崔友林  王晓鸣  
【目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一种复杂机制,本研究旨在鉴定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诱导的拟南芥系统获得抗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创伤、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大豆疫霉菌诱导的拟南芥叶片的总蛋白,并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了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这28个蛋白点的表达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13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上调;11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下调;4个点在伤口和P.sojae处理中的表达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群  陈慧勤  赵淑清  赵占军  
系统研究了水杨酸对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用10 μg/ mL SA喷雾处理生长28 d的拟南芥植株,结果发现,经SA处理后,拟南芥叶片中PAL,POD,PPO和LOX活性都迅 速增强,PAL活性在处理后12 h达到高峰,较高的PAL活性可维持到48 h。POD,PPO和LOX活性在SA处理后48 h达到高峰,而在24-96 h内都可保持较高的POD和PPO活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SA诱导拟南芥植物的抗病 性相吻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怡欧  刘琳琳  张炬红  张静  安少利  许鹏  靳军灵  刘志伟  席景会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产生特异的抗性蛋白来应对各种生物因子的胁迫,其中茉莉酸信号途径是植物必需的防御机制。本研究对拟南芥施用茉莉酸处理和对照叶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并试图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检测茉莉酸诱导的蛋白质,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发现有28个蛋白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19个蛋白点上调表达,9个蛋白点下调表达。选择10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鉴定,它们分别是苏氨酸蛋白激酶、热激蛋白、不依赖于维生素B12的蛋氨酸合酶、腺嘌呤琥珀酸合酶、碳酸酐酶等,这些蛋白质可能在拟南芥叶片应答茉莉酸反应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进行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对揭示茉莉酸信号通路和植物防御机制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鲜歌  贺军民  
【目的】了解异三聚体G蛋白在紫外线B(UV-B)辐射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植物细胞转导UV-B辐射信号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G蛋白α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及其超表达株系和组成活化型株系为材料,并结合药理学试验,通过气孔开度分析确定G蛋白在0.5 W.m-2UV-B辐射诱导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中的作用。【结果】细菌毒素试验表明,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能显著抑制UV-B诱导的气孔关闭,而其活化剂霍乱毒素(CTX)能模拟UV-B的作用诱导可见光下叶片气孔关闭。遗传学试验显示,UV-B不能诱导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GPA1功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佳平  林新春  徐英武  
SEPALLATA3(SEP3)属于花器官建成ABCE模型中的E类基因,为了揭示SEP3蛋白是如何形成多聚体的,以及多聚体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联系,开展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SEP3蛋白质体外可溶性表达实验,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中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从蛋白不同的结构域、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等方面对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行了分析。最后以pET-15b为表达载体,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E.coli‘Rosetta’为宿主菌株,22℃诱导表达15 h,获得不同片段的AtSEP3可溶性蛋白。通过镍柱及分子层析色谱柱分离纯化,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颖慧  王天宇  黎裕  
ERD(脱水诱导早期应答基因)是可以快速应答干旱反应的基因,最早是在拟南芥脱水诱导1 h获得的。目前,在拟南芥中获得16个ERD基因,它们属于不同的基因家族,作用于不同的代谢途径,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拟南芥的抗旱性,除了具有快速应答干旱胁迫的特征,还具有应答冷、盐、衰老、ABA等多种逆境胁迫信号的特征。研究这些基因有助于了解拟南芥的抗旱机制。目前对ERD基因的诱导表达和转录调节研究的比较清楚,但是对其中多数基因的作用机制还没有深入研究。本文综述拟南芥脱水诱导早期应答基因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岳峰  郑其向  马晓  李家庆  伍宝朵  胡丽松  范睿  
【目的】研究明确外源喷施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对胡椒抗瘟病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中国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苗为实验材料,给胡椒苗单独和混合方式喷施5 mmol·L~(-1) SA、1 mmol·L~(-1) JA处理。【结果】处理第20天时,单独喷施SA和混合喷施JA/SA的试验苗幼嫩的茎叶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15 d和间隔2 d喷施处理"热引1号"胡椒苗,接种病原菌后经表型鉴定。间隔2 d喷施5 mmol·L~(-1) SA、1 mmol·L~(-1) JA和JA/SA混合的3种方式抗病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这3种处理均使叶内源JA、SA增加,在接种病原菌后使叶片内源JA、SA、ETH含量达到了最高水平;随着接种后时间延长,胡椒叶片内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一直降低,对照下降程度较为明显;防御酶PPO、PAL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较优处理中维持较高水平。【结论】1 mmol·L~(-1) JA和5 mmol·L~(-1) SA外源处理可通过调节防御酶活性等,减缓胡椒病斑面积的扩大,不同方式处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海  冉凤  刘静  文婧  马珊珊  柯蕴倬  孙丽萍  李加纳  
【目的】分析拟南芥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cs,简称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为筛选控制硫苷合成的关键基因、解析硫苷的生物合成规律及其在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t Gen express和plexdb中的10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和2组转录组数据分析拟南芥中硫苷生物合成途径82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10个硫苷合成途径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谱进行验证;并利用strinG v10软件分析硫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栎  胡贞洁  
以水杨酸处理后的拟南芥(Col-0)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拟南芥在水杨酸处理后的转录组变化,发现了12个受水杨酸下调的新基因。以Col-0幼苗的cDNA为模板克隆其中一个基因NG314,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NG314的cDNA序列总长为1 097bp,基因组DNA包含1个内含子。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G314的表达量随着水杨酸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病原菌侵染也能抑制NG314的表达。NG314可能是一个长链非编码RNA或新的miRNA基因,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的抗病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亚莉  周会玲  唐永萍  贺军花  马利菁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处理后苹果灰霉病发生情况及与抗病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明SA对苹果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理,为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150mg/L水杨酸(SA)浸泡苹果果实20min,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20℃下放置2d后接种灰霉病菌灰葡萄孢,接种后19d,调查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及总酚、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采后SA处理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  陈绍红  黄永芳  孙思  
应用水杨酸溶液喷洒油茶叶片可有效诱导植株产生对炭疽病的局部性和系统性抗性。浓度150 mg.L-1诱导抗性效果最好,其对嫩叶的局部诱导病斑减小率为54.15%,对老叶的病斑减小率为61.55%。该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喷洒对油茶炭疽病的系统性诱导抗性可使病斑减小率达46.7%;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45.32%。水杨酸诱导油茶产生的局部性抗性可持续20 d而抗性水平无明显下降。扫描电镜显示在诱导处理的油茶叶片上,分生孢子能够萌发,但是芽管的生长受抑制,甚至异常变形卷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列耿  张永先  玉永雄  黎晓峰  
铝诱导根系分泌有机酸是酸性土壤中植物抵御铝毒害的重要机制,但拟南芥根系在铝胁迫下分泌有机酸的研究鲜有报道。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合拟南芥根系分泌物研究的微型系统,研究了铝胁迫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根系苹果酸的分泌特点。结果表明,建立的拟南芥根系分泌物研究微型系统,能获得长势相对一致的植株和发达的根系,铝能诱导拟南芥根系分泌苹果酸,且分泌量随铝浓度(0,25,50μmol.L-1)的升高和铝处理时间(2,4,8,12,20 h)的延长而增加;铝处理4 h后苹果酸分泌才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拟南芥以模式II分泌苹果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乐  李红兵  陈显让  郭尚洙  邓西平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手段,研究短期渗透胁迫条件下,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方法】以水培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为材料,用100g/L 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24h,以未胁迫的NT为对照,提取根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考染法凝胶染色,扫描凝胶图像用于软件检测。【结果】在T、NT和对照中分别检测到836,812,881个蛋白点;t测验发现,与对照相比,T和NT有34个蛋白点丰度发生1.5倍以上显著变化(P1.5,Quality>80)。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国华  陈立云  洪亚辉  李国泰  肖应辉  唐文邦  
为探明外源 DNA导入水稻 ,其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采用浸种法 ,将大豆、高粱、玉米的 DNA导入水稻品种 0 146 ,91- 2 6 4,对其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逐代分析 .结果发现 ,后代蛋白质含量出现广泛变异 ,并分离出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单株 ,各世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随种植世代的增加而变小 ,并趋于稳定 .研究证实 ,利用该方法能选育出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新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亚军  王晓婷  许娜  郭娜  邢邯  
【目的】对大豆(Glycine max)水杨酸结合蛋白基因Gm SABP2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并转化拟南芥进行耐盐、耐干旱分析,进一步了解该基因耐盐、耐干旱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拟南芥SABP2为探针,搜索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从中挑选出同源性最高的序列,将其命名为Gm SABP2。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大豆叶子中克隆得到大豆水杨酸结合蛋白基因Gm SABP2。通过DNAMAN程序进行氨基酸的多序列比对,利用NCBI的CD-search进行氨基酸的保守结构域分析,应用MEGA程序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大豆幼苗进行盐和干旱胁迫处理来分析其在胁迫下的表型变化。通过Real time-PCR分析大豆幼苗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