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
2023(868)
2022(817)
2021(774)
2020(886)
2019(1105)
2018(993)
2017(1781)
2016(1086)
2015(1165)
2014(1111)
2013(1144)
2012(1067)
2011(951)
2010(995)
2009(1019)
2008(926)
2007(793)
2006(667)
2005(591)
作者
(4524)
(3783)
(3736)
(3706)
(2424)
(1900)
(1828)
(1563)
(1427)
(1423)
(1394)
(1333)
(1251)
(1229)
(1197)
(1183)
(1146)
(1131)
(1125)
(1121)
(1023)
(957)
(917)
(902)
(874)
(855)
(852)
(844)
(825)
(809)
学科
(4395)
经济(4392)
方法(3014)
数学(2869)
数学方法(2845)
管理(2232)
(2012)
(1556)
(1471)
企业(1471)
(1069)
中国(1059)
(1007)
(925)
(795)
贸易(794)
(789)
(781)
(698)
业经(669)
(662)
金融(661)
农业(626)
及其(621)
虫害(618)
技术(615)
(611)
(610)
财务(609)
银行(608)
机构
大学(17308)
学院(16846)
研究(7068)
(6560)
(5756)
科学(5737)
经济(5633)
农业(5578)
中国(4789)
业大(4767)
管理(4732)
(4324)
理学(4164)
理学院(4099)
研究所(4082)
管理学(3922)
(3915)
管理学院(3895)
农业大学(3644)
中心(3366)
(3291)
(3162)
实验(3157)
实验室(3075)
重点(2885)
(2822)
科学院(2657)
(2651)
技术(2577)
(2485)
基金
项目(13591)
科学(10144)
基金(10031)
(9931)
国家(9862)
科学基金(7886)
研究(7132)
自然(5843)
自然科(5732)
自然科学(5732)
自然科学基金(5624)
(5622)
基金项目(5002)
(4909)
社会(4518)
资助(4484)
社会科(4342)
社会科学(4342)
计划(3713)
科技(3483)
教育(3340)
重点(3173)
科研(2905)
专项(2858)
(2806)
(2773)
(2767)
(2756)
(2714)
创新(2664)
期刊
学报(6683)
(5892)
大学(4472)
学学(4254)
农业(4243)
科学(4118)
(4043)
经济(4043)
中国(3480)
研究(3091)
(2328)
业大(2241)
农业大学(2012)
统计(1836)
(1728)
(1595)
中国农业(1586)
决策(1532)
管理(1522)
(1329)
图书(1302)
技术(1128)
自然(1114)
财经(1075)
自然科(1027)
自然科学(1027)
农业科学(1013)
情报(951)
(942)
金融(942)
共检索到23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安  张文利  王源超  王良华  郑小波  
根据大豆疫霉及其近缘卵菌IT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 ,用于对包括大豆疫霉在内的 2 0种真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下 ,该对引物只在大豆疫霉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 330bp的扩增产物 ,表现出强特异性。利用该特异引物可稳定地从含有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或卵孢子的土壤及其发病组织中检测出病原菌。该检测方法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和卵孢子的检测理论精度可达 0 5个孢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长卿  康振生  王晓杰  黄丽丽  左豫虎  
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分别获得了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和辣椒疫霉(P.capsici)的ITS序列,通过获得序列设计了大豆疫霉的特异性引物PS1和PS2,并建立了分子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大豆疫霉(P.sojae)菌丝体和土壤中卵孢子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5ng/μL和每克土壤0.05个卵孢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静静  蔺宇  董立明  王晓鸣  武小菲  朱振东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大豆疫霉菌检测和病害早期诊断分子技术。【方法】基于大豆疫霉菌SSR标记Psc239设计两对引物Psc239EF/Psc239ER和Psc239F/Psc239R,建立特异性检测大豆疫霉菌的巢式PCR方法。【结果】用36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和25个其他卵菌和真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评价引物及巢式PCR的专化性,引物对Psc239EF/Psc239ER、Psc239F/Psc239R和巢式PCR反应只在大豆疫霉菌中分别扩增出519、242和242bp的特异片段,在其它卵菌和病原真菌中不扩增片段;用两对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检测大豆疫霉菌DNA的灵敏度均为50pg·μl-1,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中文  赵团结  喻德跃  陈受宜  盖钧镒  
【目的】研究大豆产量和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冠层以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定位控制这些性状的QTL。【方法】以地理和遗传来源均有较大差异的北方亲本科丰1号和南方亲本南农1138-2所衍生的184个重组自交家系2年有重复的田间试验结果进行产量有关性状的QTL分析。【结果】(1)产量与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根重、冠层宽和高等均有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0.7。(2)地上部生物量检测到7个QTL,贡献率6.2%~21.1%,其中2年重复检出1个(qSBO-1);根重8个QTL,贡献率5.2%~20.1%,重复检出1个(qRTB1-1)。(3)开花期叶面积指数5个QTL,贡献率6.4%~1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敖金霞  高学军  曲波  袁肖寒  刘营  仇有文  郭士成  
将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主要外源Cry1A(B)基因、BAR基因、CP4-EPSPS基因、PAT基因和内参RBCL基因目标片段分别克隆到克隆载体pMD18-T中,构建获得的质粒可作为定性检测3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上述外源基因的通用标准分子质粒pMD18-T-PAT-CP4-EPSPS-Cry1 A(B)-BAR-RBCL,长约4.7 kb。经过双酶切、测序及PCR扩增,获得与预期片断大小及序列一致的目的基因片段,证明所构建的标准分子质粒是正确的,可以用来作为不同品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定性检测CP4-EPSPS基因、Cry1 A(B)基因、BAR基因和PAT基因的通用阳性标准分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婷婷  吴小芹  
【目的】棕榈疫霉是农林业生产上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原菌,建立棕榈疫霉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对于预测疫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以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igs)为靶标的快速、简单、特异和灵敏的棕榈疫霉菌的检测方法。以igs基因为靶序列,利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设计了多组lamp引物,同时建立并优化了lamp反应体系与条件,最终筛选出1组扩增反应结果较好的lamp引物,采用该组引物进行特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元招  尹靖东  李德发  王凤来  
试验建立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采用双链DNASYBRGreenI结合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编码大豆凝集素的内参照基因lec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基因,绘制2种基因扩增的循环数拷贝数标准曲线图,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并作重现性和熔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ec和CaMV35s基因标准曲线方程线性好,R2值分别达到0.9997和0.9992。不同转基因含量的标准及模拟大豆样品定量显示,实测值与实际值接近,相对偏差5%~11%。SYBRGreenI实时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定量测定大豆中转基因品种的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程奕  赵昕  王永  
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调控序列,并通过增加所用DNA模板用量检测出目的基因EPSPS序列,建立了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全  李忆  侯雪  刘勇  王东  张富丽  刘文娟  常丽娟  宋君  
根据抗草甘膦大豆MON89788分子特征,选择大豆内源参照基因(LectiN)、玄参花叶病毒启动子(P-FMV 35S)、豌豆终止子(t-e93')和目的基因(cP4-ePSPS)4个基因作为复合PcR检测基因,其特异性引物序列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最终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除内源基因在外的3种外源基因复合PcR检测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君明  孙宝利  韩粉霞  闫淑荣  杨华  菊池彰夫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快速检测大豆异黄酮组分,为大豆的异黄酮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大豆异黄酮12种组分为标准样品,利用HPLC技术结合吸收波峰鉴定的方法进行异黄酮组分的分析。【结果】不同异黄酮苷元组分黄豆苷元(daidzein)、大豆黄素(glycitein)和染料木素(genistein)分别具有不同的最大紫外光谱吸收波长,分别位于250、257和260nm左右。采用YMC-C18反相色谱柱,以含0.1%(v/v)乙酸13%~30%(v/v)的乙腈为流动相,在35℃柱温条件下,经梯度洗脱,结合紫外吸收检测,可以准确地定性和定量鉴定出12种不同异黄酮组分。【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海彦  罗大全  杨旭光  符瑞益  叶莎冰  
为了解粉虱传双生病毒在海南的发生情况,从海南儋州采集了3个菜豆病样,症状表现为花叶、皱缩、叶背部叶脉突起,根据粉虱传双生病毒基因组DNA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这3个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其中两个样品中扩增到预期大小为522 bp的DNA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与印度绿豆黄花叶病毒豇豆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F481865)的同源性最高,为65.9%,说明海南菜豆中存在着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淑君  肖顺  程敏  邓明雪  张绍升  刘国坤  
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胡萝卜、辣椒和空心菜根系发现一种线虫,通过形态鉴定,结合ITS1-5.8S-ITS2 r DNA区、28S D2-D3区、COⅡ/IrRNA线粒体基因和线粒体DNA 63 bp重复区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采用特异性引物Me-F/Me-R对不同田块的象耳豆根结线虫种群进行进一步检测,结果表明,空心菜为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新寄主;受侵染的番石榴可能是闽南地区蔬菜象耳豆根结线虫病的重要初侵染源.由此说明,象耳豆根结线虫已经成为福建省蔬菜上的重要病原物,对蔬菜产业发展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  徐启聪  田国忠  郭民伟  朴春根  
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CrWB) collected from Hainan Province,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techniques and Virtual RFLP.Two different type universal primer pairs of phytoplasma were used to amplify a 1.8 kb fragment of 16S rDNA and a 1.3 kb fragment of rp gene.The PCR-am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秀兰  张岩  杨春琳  袁川  刘应高  
从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林分离得到云杉叶疫病病原菌,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得到的序列与NCBI中的根球壳孢菌(RhIzoSphaeRa kalkhoffI)相似度达99%。比较分析了NCBI及四川二郎山分离到的根球壳孢菌ITS区序列,采用软件pRImeR5.0设计20个引物。通过对32株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筛选得到3个特异性引物对zYz6、zYz7、zYz8。改变DNa模板浓度进行扩增检测,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引物对zYz6f/zYz6R检测灵敏度最高,可达到0.1 pg/μl。利用zYz6f/zYz6R对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针叶DNa进行检测,扩增得到3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  沙爱华  陈海峰  周蓉  巴红平  陈水莲  杨中路  邱德珍  吴学军  单志慧  周新安  
大豆霜霉病菌是引起大豆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采用真菌18~28 S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大豆霜霉病菌和其他外群真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大豆霜霉病菌的ITS全序列并与GenBank中霜霉菌属其他种的ITS序列比对,设计出大豆霜霉病菌的特异性引物PM1和PM2。用此特异引物可以从大豆霜霉菌株中扩增出38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9个参试菌株和大豆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0.1 pg。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大豆霜霉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