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5)
2023(7433)
2022(6260)
2021(5565)
2020(4428)
2019(9968)
2018(9851)
2017(17152)
2016(9394)
2015(10507)
2014(10674)
2013(10336)
2012(10055)
2011(9380)
2010(9620)
2009(8829)
2008(8720)
2007(8077)
2006(7371)
2005(6963)
作者
(31591)
(26137)
(26044)
(24788)
(16717)
(12624)
(11811)
(10288)
(10108)
(9533)
(9027)
(8635)
(8584)
(8522)
(8494)
(8146)
(7865)
(7765)
(7638)
(7444)
(6694)
(6624)
(6522)
(6088)
(6058)
(6041)
(5905)
(5877)
(5559)
(5345)
学科
(44211)
经济(44171)
管理(22424)
(22097)
地方(16716)
(16074)
企业(16074)
中国(16001)
(12851)
方法(11774)
业经(11112)
(9683)
数学(9683)
地方经济(9580)
数学方法(9449)
(9016)
农业(8980)
(8626)
金融(8625)
(8510)
银行(8484)
(8318)
环境(7202)
(7087)
贸易(7077)
(7067)
(6988)
理论(6930)
技术(6907)
(6734)
机构
学院(138650)
大学(134987)
研究(56155)
(52392)
经济(51071)
管理(45099)
中国(42898)
科学(37556)
理学(36797)
理学院(36237)
管理学(35228)
管理学院(34980)
(31495)
(30862)
(30068)
研究所(27983)
中心(25072)
(23798)
农业(23681)
(23608)
业大(23012)
(20832)
北京(20825)
(20498)
(20369)
师范(20088)
(19582)
技术(18626)
财经(17624)
科学院(17510)
基金
项目(88228)
科学(66534)
研究(62468)
基金(58990)
(53708)
国家(53202)
科学基金(43389)
(37663)
社会(36089)
社会科(34124)
社会科学(34119)
(31322)
基金项目(30340)
自然(28552)
教育(28390)
自然科(27867)
自然科学(27859)
自然科学基金(27315)
(25833)
编号(25076)
资助(24846)
重点(21118)
成果(20897)
发展(19890)
课题(19791)
(19518)
(18094)
计划(17985)
(17324)
创新(17035)
期刊
(68737)
经济(68737)
研究(43218)
中国(36309)
(28852)
学报(26183)
科学(22892)
管理(21208)
教育(20162)
农业(20020)
大学(18904)
学学(17837)
(17642)
技术(16040)
(15518)
金融(15518)
业经(12791)
经济研究(10892)
(10776)
财经(8520)
问题(8376)
图书(7450)
科技(7422)
(7390)
业大(7134)
(6865)
技术经济(6767)
资源(6661)
商业(6543)
世界(6528)
共检索到231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汪梦旭  胡原  李兵  杨万年  
为解决"大豆生长发育光周期响应"实验周期长的问题,将该实验转化为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虚拟仿真实验。在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实验步骤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虚拟仿真实验的功能与效果及其建设方法。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能够理解光周期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功能,并提高生物实验素养。该文还讨论了虚拟仿真实验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玉磊  李小远  唐星林  刘佳  潘会堂  张启翔  
研究了冬季4种光周期处理(自然日长CK、20 h、16 h、暗期中断4 h)对胭脂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自然日长(9~11 h)条件下,胭脂花顶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延长日照时间和暗期中断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胭脂花在10 d内迅速萌发;延长日照时间显著促进了胭脂花的生长,20 h日照处理的植株生长最快,单株干质量最终达到1.424 g,但其根系长势弱,干质量仅为0.075 g,根冠比失调,部分植株枯萎死亡。16 h日照和暗期中断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根系活力高于20 h日照处理。不同光周期处理110 d后,胭脂花植株统一置于自然日长下继续培养40 d,发现均有花芽形成,16 h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思宇  杨再强  杨立  张源达  郑涵  
为探明不同光周期的成花效应及其与激素、生长间的关系,以秋菊红面为试材,设置5个光周期处理,以南京夏季自然光周期(长日照)为对照,测定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活力、不同时期发育历时及内源激素(现蕾、破蕾、初绽、初花、盛花及初萎期)、切花品质(花径、单株花数、花青素)。结果表明,长日照菊花生长最旺盛,植株高大粗壮,光合色素含量高;7 h/17 h, 8 h/16 h光合色素含量低、长势最差,易倒伏,由于受到光胁迫,根系活力较高;10 h/14 h植株矮化匀称。开花响应与内源激素息息相关,与IAA、GA_3呈反比,与ZT、ABA呈正比。7 h/17 h、8 h/16 h和长日照菊花花期均严重推迟,长日照由于生长充分,切花大且多但萎蔫快,7 h/17 h、8 h/16 h由于营养生长不足,菊花小且少、花青素含量低,切花品质最差;10 h/14 h最先开始花芽分化,花序发育周期短、盛花产出早且持续时间长,由于生长状况良好,切花品质也较高。光周期对花芽分化启动、花蕾形成过程影响最大,舌状花瓣的展开虽也受光周期影响,但对花期的提前不起决定作用。由此可见,10 h/14 h下菊花在生长形态、花序发育周期、切花质量方面表现最佳,最适合夏季南京地区菊花的促花栽培,待菊花破蕾显色后移至长日照正常开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金汉  王兆守  关雄  
在室温 (2 6± 1 )℃、相对湿度 80 % -85 %条件下 ,分别采用 5种不同光周期 (光暗比为 8∶ 1 6、1 0∶ 1 4、1 2∶ 1 2、1 4∶1 0、1 6∶ 8)对甜菜夜蛾各虫态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光暗比 1 2∶ 1 2的光周期 ,各虫态生长发育状况最好 ,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蛹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都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其次为光暗比 1 4∶ 1 0的处理 ;而光暗比 8∶ 1 6的处理各虫态发育状况最差 ;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 ,幼虫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燕  马芳芳  王琴  胡惠蓉  
将切花‘日光’翠菊分别培养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观测其株高、株幅、分枝数、真叶数及始花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短日照相比,长日照下‘日光’的真叶数没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植株较高、株幅较小、分枝较少,适合切花栽培;‘日光’的开花在短日照下得到促进,为量性短日照植物。建议在‘日光’翠菊植株生长前期提供长日照条件,以获得较高的适于切花的株型;而后转为短日照条件,以加速开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磊  唐星林  李小远  潘会堂  张启翔  
为探讨人工栽培条件下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发实用的胭脂花栽培技术,以胭脂花休眠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5与20℃2种温度和16、12、8 h 3种日照长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及解除休眠后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周期和温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光周期是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对植株萌发的贡献率为79.89%)和生长发育(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在78.66%以上)的重要因素;16 h日照长度处理20 d可彻底打破胭脂花的休眠,促进萌发和快速生长,日照短于12 h时胭脂花植株则持续处于休眠状态或生长缓慢。2)16 h日照长度和15℃温度组合最适合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该条件下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锋  马赛飞  裴桂英  刘健  
通过用3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其中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差别达显著水平,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产量,其中2号包衣剂产量增加8.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剂产量增加5.35%,差异达显著水平,3号包衣剂增产2.29%,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勋波  吴海燕  张惠君  王海英  谢甫绨  
通过不同时期对大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对植株形态影响不明显,但可促进株粒数的增加,并以1.67mL/L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重均高于对照,但高浓度(3.33mL/L)处理抑制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适当浓度(1.67mL/L)处理有利提高光合速率;喷施硒肥可以改善群体结构,调节光分布。研究表明,大豆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改善生理生态指标,提高子粒中硒含量,对促进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常广晖  苏攀  张亚超  刘树勇  
传统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实验平台价格昂贵,实验开展过程容易受场地、学生数量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该矛盾在我校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尤为突出。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物理仿真的四旋翼虚拟实验平台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四旋翼物理模型建立、自定义目标软硬件实现,以及虚拟四旋翼与嵌入式目标之间的通信方法等。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开展飞行器建模和飞行姿态控制等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掌握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该虚拟实仿真验平台也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文润  王阳萍  雍玖  岳彪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一个包含脚本设计、三维建模、场景搭建及交互功能的ZYJ7电液转辙机虚拟仿真实验。用3ds MAX和IdeaVR设计虚拟现实交互场景,用交互大屏、带有刚体的3D主动立体眼镜及红外MotionCamera相机等交互设备实现虚拟拆装、动作原理动画、视频讲解、PPT介绍及答题考试等功能。通过案例设计,帮助学生熟悉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过程,掌握建模、虚拟场景设计、实现交互控制的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斌  付敬帅  张小娟  孙世刚  苏生瑞  李鹏  
基于地质构造特点和本科教学要求,确定三维地层认知虚拟仿真实验目标,通过结构剖析、模型分析和综合设计,开发完成以GIS技术为核心架构的三维地层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该系统平台上,学生可通过互动、自主和探究等网络在线学习方式,进行地质构造学课程"断层与断面产状识读及断距量算"的虚拟仿真实验,实现建模、查询、分析、考核等集成式、一体化实验教学目标。该系统采用B/S架构自主开发建立,由视图导航、模型操作、查询量算、三维分析和外围服务5个核心模块组成,涵盖18个知识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钊妍  李芳弟  Muhammad Ali  汪贵斌  曹福亮  郭起荣  
【目的】探究银杏种实受精时的内、外部形态变化;观察种胚发育的结构及数量变化规律。【方法】在7月中旬银杏种实形态建成后,以5 d为周期连续采样,观察其受精前、中、后期的外种皮颜色变化;制作系列石蜡切片,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种胚结构的内部变化。统计分析不同时期“圆球胚、小子叶胚、大子叶胚、近成熟胚、完全成熟胚”5种类型种胚比例。【结果】五天一候的频度观察发现,银杏外种皮由绿转黄是受精的外部形质标志;外种皮由圆润变得缩皱,是胚胎开始发育的外部形态指标。8月中旬完成受精,形成合子;9月初,种胚肉眼可见,此时绝大多数为圆球胚和小子叶胚;9月下旬,小子叶胚占比最多(85%);到10月中旬,大子叶胚占比数量上升(63%);至11月上旬,近成熟胚占比为71%;到翌年1月下旬,57%已达完全成熟胚阶段。【结论】采用气象候周期采样频度,辅以光镜、电镜显微技术,首次获得了银杏在受精以及种胚始育时段种实的外部形质变化高精图;以候周期统计了种胚发育过程中相应的各种胚类型的数量比例。在研究过程中,新发现银杏种胚的子叶表面已经具气孔,中部具螺纹管胞,胚轴具维管束;首次大数据统计获得约1.5%的银杏种实有双胚发育现象,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对银杏生殖发育的认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国玲  唐国文  龚信文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豆带蓟马卵期、若虫期、前蛹 -蛹以及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19± 1.2 3) ℃、(12 .5 7± 1.2 6 ) ℃、(12 .6 2± 1.14 ) ℃、(12 .0 7± 1.19) ℃ ,有效积温分别是 (6 9.0 8± 6 .6 3)日度、(85 .0 1± 11.0 7)日度、(5 6 .6 0± 5 .89)日度、(198.89±2 0 .94 )日度。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拟合 ,相关系数 (r)均较高。豆带蓟马种群在2 5℃下增长倍数 (I=8.4 9)...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仕娟  苗金贝  陈艳琳  邵娅  路康  王森山  
齐墩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对植食性昆虫具有拒食、毒杀、趋避作用。为明确齐墩果酸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豌豆蚜全纯人工饲料薄膜饲养技术。通过设置5组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人工饲料,在室内培养箱环境下饲养绿色型、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测定了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产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对绿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没有抑制作用。在齐墩果酸浓度0.1~2.0 mg·mL–1内,随着齐墩果酸浓度的增大,绿色型豌豆蚜的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平均产蚜量、产蚜率均表现为降低,而在2.0 mg·mL–1时降至最低。而有翅蚜率逐渐增大并在1.0 mg·mL–1浓度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齐墩果酸在生理、行为学层面是如何影响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等提供技术和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晓燕  农春仕  张海洋  
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木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以胶合板产品生产为例,从生产过程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了融合产品结构设计、工艺优化和质量综合评估等实践技能于一体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通过采用情境浸入式、任务驱动式和激励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和“反思中学”的过程中,自主架构知识体系,并实现了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迁移,达到了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拓展创新思维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