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6)
- 2023(12394)
- 2022(10982)
- 2021(10499)
- 2020(8832)
- 2019(20472)
- 2018(20463)
- 2017(39207)
- 2016(21738)
- 2015(24204)
- 2014(24400)
- 2013(23917)
- 2012(22013)
- 2011(19874)
- 2010(19823)
- 2009(18074)
- 2008(17838)
- 2007(15613)
- 2006(13498)
- 2005(11809)
- 学科
- 济(80498)
- 经济(80374)
- 管理(61219)
- 业(57568)
- 企(48669)
- 企业(48669)
- 方法(39263)
- 数学(33644)
- 数学方法(33138)
- 学(21643)
- 财(21372)
- 农(21045)
- 中国(20164)
- 业经(17725)
- 制(16388)
- 地方(15208)
- 理论(15192)
- 务(13879)
- 农业(13866)
- 财务(13808)
- 财务管理(13782)
- 贸(13753)
- 贸易(13748)
- 和(13516)
- 易(13331)
- 技术(13177)
- 企业财务(13105)
- 银(12774)
- 银行(12725)
- 环境(12302)
- 机构
- 大学(310791)
- 学院(307050)
- 管理(119601)
- 济(113444)
- 经济(110784)
- 理学(104374)
- 研究(103774)
- 理学院(103102)
- 管理学(100984)
- 管理学院(100418)
- 中国(74688)
- 科学(68744)
- 京(66688)
- 农(54040)
- 所(53476)
- 财(53408)
- 业大(49774)
- 研究所(49341)
- 中心(46261)
- 江(43991)
- 财经(43209)
- 农业(42860)
- 范(41849)
- 北京(41820)
- 师范(41384)
- 经(39254)
- 院(37632)
- 州(36093)
- 师范大学(33715)
- 经济学(33614)
- 基金
- 项目(215620)
- 科学(167956)
- 基金(155841)
- 研究(153393)
- 家(137834)
- 国家(136721)
- 科学基金(115924)
- 社会(93957)
- 社会科(88815)
- 社会科学(88792)
- 省(84115)
- 基金项目(83303)
- 自然(78130)
- 自然科(76291)
- 自然科学(76269)
- 自然科学基金(74881)
- 划(71912)
- 教育(70614)
- 资助(64564)
- 编号(61917)
- 成果(51065)
- 重点(48485)
- 部(47148)
- 发(44697)
- 创(44458)
- 课题(42972)
- 科研(41803)
- 创新(41500)
- 计划(40568)
- 大学(39884)
- 期刊
- 济(121704)
- 经济(121704)
- 研究(86610)
- 中国(55998)
- 学报(55847)
- 科学(49667)
- 农(48791)
- 管理(42458)
- 大学(41191)
- 财(40017)
- 学学(38849)
- 教育(34971)
- 农业(34069)
- 技术(25409)
- 融(23472)
- 金融(23472)
- 财经(20687)
- 业经(19288)
- 经济研究(18663)
- 经(17478)
- 业(17250)
- 图书(16799)
- 版(15825)
- 问题(15825)
- 科技(15569)
- 理论(14991)
- 业大(14904)
- 技术经济(14012)
- 实践(13906)
- 践(13906)
共检索到43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建忠 顾苒 高红亮 孙敏 常忠义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大豆水溶性多糖溶液的黏度变化情况,同时和其他常用的稳定剂如果胶等也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室生产的大豆水溶性多糖的水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外加盐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外加蔗糖量、pH值的增加而增加;相比较于其他稳定剂大豆水溶性多糖的黏度很低,使酸乳饮料具有清爽的口味。
关键词:
大豆水溶性多糖 黏度 稳定剂 酸乳饮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敏 陈玮 高红亮 李庄 常忠义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从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工艺,并探讨了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从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质量比1∶20,提取pH=3,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1.5 h;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提取温度,其次是提取pH和提取时间;提取的大豆水溶性多糖在添加量为4.0 g/L、pH为4.0的酸性乳饮料中,其稳定作用最好,稳定效果与果胶相似,而明显优于阿拉伯胶、PGA和CM C。
关键词:
大豆水溶性多糖 提取条件 酸性乳饮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龙 冯颖 何钊 陈智勇 陈晓鸣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蟑螂水溶性多糖进行碱液和酶解提取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对提取的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并对所得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和单糖分析;同时考察蟑螂粗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多糖含量较高,最佳实验条件是提取温度50℃、酶量200μg.g-1,提取时间2 h。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得蟑螂多糖粗品中总糖含量为80 g.kg-1,蛋白含量为423 g.kg-1,氨基酸总量为333.4 g.kg-1;纯化后初步获得一个组分PWSPSC-2,多糖含量458 g.kg-1,蛋白含量392 g.kg-1,单糖组成Xyl∶Ara∶Glu∶Man∶Gal∶Glc...
关键词:
蟑螂 多糖 正交实验 免疫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春生 吕作舟
采用碳粒廓清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诱生及其活性检测试验 ,观察阿魏侧耳水溶性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 ,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1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阿魏侧耳菌丝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2 和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多糖PFWP3 免疫活性不明显。
关键词:
阿魏侧耳 水溶性多糖 免疫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 雷雅坤 闫龙 邓莹莹 杨春燕 乔亚科 刘兵强 刘青 唐晓东 张孟臣
大豆水溶性蛋白是大豆籽粒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是评价大豆品质及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水溶性蛋白含量(38.70±1.32)%的冀豆12和正常水溶性蛋白含量(32.40±1.08)%的黑豆(ZDD03651)为亲本构建的包含188个家系的F8、F9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双尾法在3个不同选择压力下对籽粒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2年中重组自交家系群体表型均呈现正态性超双亲分离,在30%,20%,10%这3个不同选择压力下共检测到大豆籽粒水溶性蛋白含量相关的QTL 23个,分布在A1、A2、C2、D1b、D2、E、F、H、I、K、L、M和O等13个连锁群中,其中13个...
关键词:
大豆 水溶性蛋白 双尾法 QT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丽 王运强 向长萍
研究了南瓜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的作用。采用水杨酸法和AP-TEMED法分别检测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研究南瓜多糖清除.OH和O2-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丙二醛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研究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南瓜多糖可以清除.OH、O2-,抑制.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减少.OH所致红细胞溶血,减轻.OH所致肝线粒体肿胀程度。试验证明南瓜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南瓜 多糖 抗氧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宇 翁方青 邓樱花 伍强贤 曾国平
以水为增塑剂,聚氨酯预聚体为改性剂,成功在密炼机中改性水溶性壳聚糖,并对改性后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与壳聚糖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材料的柔韧性随着聚氨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随着聚氨酯预聚体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吸附性能逐步降低,说明在改性的过程中,部分氨基参与了反应.由于密炼之后,得到的材料是一种热塑体,因此可以使用加工设备对其进行二次加工(膜压,发泡等),扩大了壳聚糖材料的使用范围.该工作为壳聚糖材料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聚氨酯 密炼 吸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龙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合成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硫酸酯,对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用体外试验观察了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硫酸酯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猕猴桃 多糖硫酸酯 氧自由基 抗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满强 陈小云 秦江涛 黄欠如 余喜初 李辉信 胡锋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后水溶性有机物(DOM)的性质及与团聚体保护的关系,揭示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法】以不同有机肥施用制度(有机肥种类、数量和施用时间)的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分组获得不同团聚结构位置的水溶性有机物,测定DOM中的碳水化合物(CHC)和酚类物质(PEC)浓度。【结果】与游离组分及原土微团聚体相比,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之间的CHC和PEC浓度更高,平均值分别为163.8和38.6 mg C.kg-1,并具有高CHC/PEC比(4.27)。与单纯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CHC和PEC在各团聚结构位置上的浓度,增幅分别达10.3%和6.3%,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宇青 吕峰 林海兰 傅丽娟
测定、比较了脱蛋白前后石莼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水合性质,体外吸附水、油脂、胆固醇等的能力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体外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石莼脱蛋白SDF的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其水合性质和体外油脂吸附力均极显著高于未脱蛋白SDF(P<0.01);未脱蛋白SDF对胆固醇的吸附力及体外降血糖的能力均极显著高于脱蛋白SDF(P<0.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龙
以猕猴桃果实为原料提取并分离纯化,得到碱溶性多糖组分,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提取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方案。该多糖经层析方法和Smith降解等反应,证实其为单一组分。该组分多糖由葡萄糖为单一糖基组成,并证实该多糖具有β(1→3)及β(l→6)连接的糖苷键。
关键词:
猕猴桃 碱溶性多糖 分离 结构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艳梅 黄为一
以肠杆菌EnHy-401、节杆菌ArHy-505、固氮菌AzHy-510和巨大芽孢杆菌P17为材料,比较了4种溶磷细菌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难溶性Ca-P中的磷活化能力。结果表明,4种溶磷细菌均能促使难溶性Ca-P中的磷活化,但3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EnHy-401、ArHy-505、AzHy-510)对难溶性Ca-P的活化能力普遍强于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P17),肠杆菌EnHy-401对Ca3-P、Ca8-P和Ca10-P中的磷活化率分别达61.53%、63.40%和4.32%。在产多糖的溶磷细菌中,有机酸和多糖均高的菌株活化磷的能力最高,3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活化难溶磷酸钙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
关键词:
溶磷细菌 难溶性磷酸钙 多糖 磷活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海生 林高印
在地统计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工具,研究了豫中烤烟种植区烟叶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运用普通克立格法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研究区内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的空间分布图。豫中烤烟种植区烟叶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都符合指数模型,自相关距离分别为39 600和20 400 m,半方差变异函数的C_0/(C_0+C)分别为0.159和0.202,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豫中烤烟种植区烤烟中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平均值为23.818%,变化范围为15.280%32.350%,豫中烤
关键词:
GIS 空间变异性 总糖 还原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杨芳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林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WSOC)状况 ,在浙江省雷竹主产区采集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高效栽培雷竹林土壤WSOC含量范围为 ( 0 1 5 5 0±0 0 0 5 3)g·kg-1( 2 5℃提取 )和 ( 0 2 2 2 0± 0 0 0 63)g·kg-1( 1 0 0℃提取 ) ,雷竹林土壤WSOC含量和WSOC占土壤有机碳总量 (TOC)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立地条件相同的板栗林土壤和茶园土壤。雷竹林地增温覆盖措施增加了土壤WSOC的量 ,连续覆盖 5a的土壤WSOC比覆盖 1a的增加了 1倍。雷竹林土壤WSOC与土壤TOC、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梅 丁文涛 蓝新隆 李清华 胡润芳 郭娜 林国强 赵晋铭
【目的】可溶性糖含量是鲜食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研究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变异,深入解析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机制,为鲜食大豆种质创新及品质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来自东北大豆生态区、北方大豆生态区、黄淮海大豆生态区和南方大豆生态区的133份大豆地方种质,在2021年连江春季、福清春季和秋季3个环境下对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进行表型测定,结合82 187个高质量SNP标记,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LM(Q+K)对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以显著SNP位点为中心,两端各扩展119.07 kb连锁不平衡衰减距离为候选区间,根据候选区间内基因的注释和组织表达信息预测候选基因。【结果】3个环境下,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范围为3.37—33.84 mg·g~(-1),遗传变异系数为24.59%—32.69%,可溶性糖含量遗传率为68.1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江春季、福清春季和秋季3个环境下分别检测到与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关联的SNP有6、8和22个,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2.43%—29.27%,以表型变异解释率较高的9个显著SNP位点所在的候选区间进行搜索,共获得86个基因,结合基因注释和组织表达信息,进一步筛选到9个候选基因,主要涉及转录因子、糖蛋白家族和糖类合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其中,Glyma.01g016500、Glyma.13g042100、Glyma.16g131800和Glyma.16g155300在大豆种子及荚中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的最具潜力候选基因。【结论】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36个与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关联的SNP,进一步筛选出9个候选基因可能参与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其中,Glyma.01g016500、Glyma.13g042100、Glyma.16g131800和Glyma.16g155300可作为调控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关键目标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