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0)
- 2023(8781)
- 2022(7612)
- 2021(7118)
- 2020(6228)
- 2019(14662)
- 2018(14252)
- 2017(28214)
- 2016(15696)
- 2015(17794)
- 2014(18250)
- 2013(18293)
- 2012(17178)
- 2011(15737)
- 2010(15828)
- 2009(14938)
- 2008(15182)
- 2007(13912)
- 2006(11773)
- 2005(10974)
- 学科
- 济(66974)
- 经济(66882)
- 管理(43759)
- 业(43296)
- 企(34932)
- 企业(34932)
- 方法(34369)
- 数学(30890)
- 数学方法(30592)
- 财(18500)
- 农(17598)
- 中国(16221)
- 制(15554)
- 学(14694)
- 贸(13572)
- 贸易(13565)
- 易(13172)
- 融(12342)
- 金融(12340)
- 银(12331)
- 业经(12313)
- 银行(12305)
- 行(11760)
- 务(11559)
- 财务(11526)
- 财务管理(11497)
- 企业财务(10969)
- 地方(10913)
- 农业(10841)
- 理论(9892)
- 机构
- 大学(237376)
- 学院(233738)
- 济(99218)
- 经济(97143)
- 管理(87118)
- 研究(81003)
- 理学(74563)
- 理学院(73702)
- 管理学(72398)
- 管理学院(71947)
- 中国(63785)
- 京(49661)
- 科学(49282)
- 财(48332)
- 农(43822)
- 所(42685)
- 研究所(38496)
- 财经(38317)
- 中心(37847)
- 业大(36374)
- 江(35353)
- 农业(34811)
- 经(34754)
- 经济学(32002)
- 北京(31368)
- 范(29191)
- 经济学院(29040)
- 师范(28853)
- 财经大学(28617)
- 院(28149)
- 基金
- 项目(151006)
- 科学(117884)
- 基金(111108)
- 研究(106230)
- 家(98005)
- 国家(97252)
- 科学基金(81953)
- 社会(67508)
- 社会科(63996)
- 社会科学(63974)
- 基金项目(58369)
- 省(57392)
- 自然(53998)
- 自然科(52778)
- 自然科学(52757)
- 自然科学基金(51868)
- 教育(49501)
- 划(49319)
- 资助(46909)
- 编号(42005)
- 成果(35106)
- 部(34654)
- 重点(34487)
- 发(31387)
- 创(30632)
- 科研(29687)
- 教育部(29524)
- 课题(29135)
- 性(28915)
- 创新(28763)
共检索到34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查婷俊 徐建玲
基于期货市场功能与期货市场有效性内在关联的视角,选取了相关性指标、Granger因果检验、GS模型检验和信息份额模型作为价格发现功能评价方法;基差分析、套期保值绩效值分析、套期保值比率分析和成交量分析作为套期保值功能评价方法,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展开了多维度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大豆期货市场是弱式有效的,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从完善期现货主体的建设、完善期货实物交割体制,降低交易成本、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的建设,进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健 黄祖辉
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竞争性的市场,其管理是规范和完善的,已经能够初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所固存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在目前情况下,大连商品交易所是期货合约的年均成交额占到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年均成交额的70%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已慢慢地步入弱式有效阶段,已经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固有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玉 祁春节
"中国期货市场是否有效"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在事件分析法的研究框架下通过GJR-GARCH形式的市场模型研究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上的日历效应和事件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美国信贷危机爆发、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率以及中国南方地区遭受重大雪灾等事件在大豆期货市场上产生了非正常累计收益,从而表明大豆期货市场不是半强式有效的。同时,主力合约收益序列存在显著的周日历效应,从而表明该市场也不是弱式有效的。由此证伪了"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是有效市场"这一命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来提升期货市场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鸿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与有效市场理论相悖的重要市场异象,对于股市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实证检验和形成机理的研究,直接推动了股票市场微观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资金流向作为一个标准的技术指标,是通过对交易所分笔交易数据的计算分析来反映出股票涨跌背后交易力量的强弱,能够对股票未来的涨跌做出预测。从资金流向的角度对我国股市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分析,探讨资金流向指标在股指期货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资金流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付志能 徐维军 张卫国 罗艺旸
2015年中金所出台严格监管措施后,股指期货成交低迷,异象频出。为验证严格监管措施对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随机占优DD测试法,为风险规避者和风险寻求者分别构建升序和降序占优模型。传统DD测试法用等间距划分的方式产生网格,且假设检验的两个判定阈值为相反数,这不符合金融数据的分布规律。因此,本文提出了对DD测试法的两处改进,利用"等频率划分法"产生网格,利用"非对称分位数法"产生阈值。实证方面,本文对三个股指期货及其现货的15分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自股灾以来,上证50指数一阶占优于上证50股指期货,形成套利机会,且该套利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和卡玛比率都非常优异。实证进一步显示,严格监管措施后占优数量达到最高峰,严格监管措施导致的股指期货功能受损比股灾更严重,而这一现象在中金所逐步放松监管措施后得以稍微缓解但没有根本改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蒋晓杰 武军伟
本文以大连大豆期货为标的物,采用TRB(Trading Range Break,交易区间突破)技术分析规则为主要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在期货市场投资中的获利能力。在我们选定的策略中,中线获利能力最强,即使考虑交易成本后仍不能消除这种超额收益。同时Bootstrap模拟检验的结果也显示,这种获利能力不能通过其他一些收益率序列得到解释。
关键词:
技术分析 阻力 支撑 Bootstrap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露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期货市场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而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与计量经济方法,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尚未达到有效,并且黄金现货价格单向引导期货价格,我国黄金期货市场还有待改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鲁瑞荣
本文介绍了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用 Johansen 市场拟合检测方法分析国内两个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大豆和小麦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表现,结果显示大豆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较长时间是一致的,大豆期货市场是有效的,但大豆期货市场仅仅短期有效,小麦期货市场则是无效的。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有效性 拟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煜昊 曹宝明 赵霞
本文基于CBOT大豆期货市场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分时期考察了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运用AMR模型,论证了投机诱导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期货市场金融化对期货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国际投机基金的投机行为造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加剧的同时,对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实需投资者产生投机诱导,进一步加剧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由于市场理性预期的存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投机诱导对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形成不存在显著影响,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依然由实际供求关系主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煜昊 曹宝明 赵霞
本文基于CBOT大豆期货市场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分时期考察了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运用AMR模型,论证了投机诱导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期货市场金融化对期货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国际投机基金的投机行为造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加剧的同时,对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实需投资者产生投机诱导,进一步加剧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由于市场理性预期的存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投机诱导对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形成不存在显著影响,商品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 毅 秦 梦
大豆期货是各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中最活跃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之一。本文从因果关系和动态相关关系两个维度对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联动性进行分析。得出美国大豆期货收益率是中国大豆期货收益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的结论;动态相关关系运用同频(DCC-GARCH)模型和混频(DCC-MIDAS)模型共同分析,其中 DCC-MIDAS 模型可以提取动态相关性中的长期成分,为农产品期货市场动态相关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新方法。通过综合因果关系和动态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联动性可归纳为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美国大豆期货市场具有的短期与长期动态相关性,而后根据得到的结论并针对我国大豆市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显戈 周应恒
文章采用多元GARCH(MGARCH)模型,研究中国、美国和日本大豆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间,大连、芝加哥和东京大豆期货交易市场之间存在正相关,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与芝加哥大豆期货的相关性要小于东京谷物交易所大豆期货与芝加哥大豆期货的相关性;大连、芝加哥和东京大豆期货交易所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在三个市场中,大连大豆期货的新息冲击和自身波动溢出值最小,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可能与目前大连期货市场受管制和相对封闭等因素有关;三个大豆期货市场市场均不存在波动持续性。
关键词:
波动溢出 大豆 期货市场 MGARCH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邹林刚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检验、VECM估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三大期货市场间存在着市场整合关系,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形成中,美国大豆期货市场在全球大豆期货定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和日本对全球大豆期货价格形成的影响有限。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对于定价缺乏“话语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衍伟 陈刚 张晨宏
通过对中国三大期货市场的铜、黄豆和小麦三种主要期货品种收益率的分布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论证了其时间序列存在ARCH效应 ;运用GARCH模型对这三种期货品种进行了拟合分析和统计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这三个期货品种的波动性均具有很高的持续性 ,但大连黄豆的波动持续性弱于上海铜和郑州小麦 ,其波动性受各种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 ;通过GARCH( 1 ,1 )的市场有效性检验 ,论证了中国期货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 ,市场风险较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天 程细玉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Johansen多元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技术对大连商品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与国产大豆现货价格三者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可以通过自身价格约束机制予以纠正。三者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引导的关系。大连期货市场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居于长期价格发现的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