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9)
- 2023(6807)
- 2022(5764)
- 2021(5182)
- 2020(4288)
- 2019(9464)
- 2018(9010)
- 2017(16532)
- 2016(9358)
- 2015(10113)
- 2014(9505)
- 2013(9459)
- 2012(8844)
- 2011(7998)
- 2010(7805)
- 2009(7093)
- 2008(7005)
- 2007(6051)
- 2006(5293)
- 2005(4687)
- 学科
- 济(34261)
- 经济(34203)
- 管理(26196)
- 业(25292)
- 企(20374)
- 企业(20374)
- 方法(16329)
- 数学(14086)
- 数学方法(13969)
- 学(11878)
- 农(10462)
- 财(9043)
- 中国(8689)
- 业经(8371)
- 贸(8309)
- 贸易(8305)
- 易(8114)
- 农业(7124)
- 制(6279)
- 技术(6047)
- 环境(5553)
- 务(5413)
- 财务(5410)
- 财务管理(5398)
- 划(5250)
- 企业财务(5152)
- 地方(5152)
- 银(5041)
- 银行(4973)
- 体(4923)
- 机构
- 大学(138297)
- 学院(135467)
- 研究(52965)
- 济(51662)
- 经济(50758)
- 管理(48643)
- 理学(43278)
- 理学院(42691)
- 管理学(41789)
- 管理学院(41592)
- 农(40532)
- 科学(38884)
- 中国(37325)
- 农业(33150)
- 业大(30825)
- 所(29974)
- 京(29598)
- 研究所(28142)
- 中心(22872)
- 农业大学(21828)
- 财(21284)
- 江(20150)
- 院(19102)
- 室(18842)
- 省(18473)
- 业(18049)
- 北京(17881)
- 财经(17594)
- 实验(17505)
- 科学院(17377)
- 基金
- 项目(102251)
- 科学(79037)
- 基金(76223)
- 家(72725)
- 国家(72162)
- 研究(61634)
- 科学基金(59214)
- 自然(43384)
- 自然科(42425)
- 自然科学(42404)
- 自然科学基金(41705)
- 基金项目(40607)
- 省(39928)
- 社会(39468)
- 社会科(37363)
- 社会科学(37350)
- 划(35640)
- 资助(30493)
- 教育(27591)
- 计划(24153)
- 重点(23904)
- 科技(21931)
- 部(21814)
- 创(21806)
- 发(21492)
- 科研(21264)
- 业(21015)
- 编号(20981)
- 创新(20509)
- 农(19150)
共检索到189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邢秀苹 赖红娥 杨欢欢 秦贵信 杨婳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m(玉米油)∶m(鱼油)=1∶1)为脂肪源,糊精、面粉作为饲料糖源,分别配制成5种等氮(鲤稚鱼和幼鱼饲料粗蛋白含量分别约为400和360g/kg)等能(总能分别约为16.9和15.2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30,60,90,120g/kg。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进行为期8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赖红娥 杨婳 邢秀苹 王洪鹤 张东鸣 秦贵信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m(玉米油)∶m(鱼油)=1∶1)为脂肪源,糊精、面粉为糖源,分别配制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0(CK),30,60,90,120g/kg的5种等氮(稚鱼、幼鱼饲料粗蛋白分别为400和360g/kg)等能(稚鱼、幼鱼饲料总能分别是16.9和15.2MJ/kg)的试验饲料。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和(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探讨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王洪鹤 秦贵信 张东鸣 孙泽威 朱丹 孙玲
【目的】研究大豆蛋白对草鱼肠道组织及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草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合理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50.63±0.43)g的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用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用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蛋白(约300 g/kg)、等能(15.6 MJ/kg)的日粮,分别饲喂各组草鱼,研究大豆蛋白对草鱼肠道组织及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60%大豆蛋白替代组草鱼的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
关键词:
草鱼 大豆蛋白 肠道 血液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锦秀 周小秋 倪学勤 刘扬
选择体重为(11.34±0.16)g健康建鲤720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分离大豆蛋白代替白鱼粉蛋白0、40%、60%、80%和100%的等氮饲料,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试验,探讨对其生长性能及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鱼粉蛋白组相比,当替代60%~100%时,增重、特定生长率、采食量、肠重、肠长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同时,前、后肠出现上皮顶端细胞脱落、固有层变宽且其中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病理症状;当替代80%~100%时,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而中肠、后肠抗体水平分别于替代60%~80%和60%时显著升高(P<0.05),之后则相对降低。...
关键词:
建鲤 分离大豆蛋白 生长性能 肠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秀苹 赖红娥 赵晗 杨欢欢 吴莉芳 闫磊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稚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0.06±0.14) g/尾的鲤稚鱼和(110.23±0.23) g/尾的鲤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面粉、糊精为糖源,混合油脂(m(鱼油)∶m(玉米油)=1∶1)为脂肪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鲤幼鱼和稚鱼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40%)、等能(鲤幼鱼和稚鱼总能分别是15.2和16.9 MJ/kg) 的半精制饲料,其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CK),2.0%,4.0%,6.0%和8.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旺 何万领 丁轲 李元晓 曹平华 赵龙妹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5 min)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豆粕发酵最优方案: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水分40%、35℃发酵72 h,该方案所得的发酵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17.36%,且抗原蛋白分解较好。豆粕酶解最优方案:蛋白酶添加量为0.3%、水分含量为60%,40℃酶解48 h,该方案所得酶解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8.76%,且抗原蛋白分解效果较好。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烘焙、微波和蒸汽处理的豆粕酸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处理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微波对豆粕抗原蛋白分解最好,烘焙和蒸汽对抗原蛋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结论】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均能提高豆粕酸溶蛋白含量,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
关键词:
豆粕 抗原蛋白 酸溶蛋白 酶解 发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景丰 郭子好 蔡修兵 华雪铭 刘韬 孔纯 冯悦 王刚
为探讨大豆抗原蛋白与豆粕饲用效果的关系,本研究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以含有21.5%鱼粉、15.45%豆粕和15%发酵豆粕的实用饲料为基础饲料(T15组),用发酵豆粕完全替代T15组中的豆粕(TF组),比较发酵豆粕对豆粕的替代效果;再以鱼粉、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蛋白源分别配制与T15、TF组相近抗原蛋白含量的半纯化饲料AP5、AP0(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5%和0%)组,探究抗原蛋白的生物学效应。选用初始体重为(0.17±0.02) 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进行为期64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系列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的降低对罗氏沼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在实用饲料组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的降低,罗氏沼虾的增重率、肝胰腺蛋白酶活力、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鳃Toll受体mRNA、NF-κB mRNA和肝胰腺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都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淀粉酶活力、蛋白酶活力、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都显著降低(P<0.05),而肌肉粗灰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鳃Toll受体mRNA、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比较实用饲料组与半纯化饲料组的结果可知,罗氏沼虾对实用饲料中5%的大豆抗原蛋白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有利于其生长和健康,推测大豆抗原蛋白与豆粕中的其他抗营养因子间存在有益的联合效应,显著降低其中的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则不利于蛋白合成代谢和肝胰腺健康,导致生长性能下降。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发酵豆粕和豆粕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增新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刘权
采用MiSeq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仔稚幼鱼阶段6个不同发育时期18个样品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共获得7462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类为42个菌门972个菌属。对肠道菌群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牙鲆初孵仔鱼的菌群组成多样性丰富,体内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霖 蔡春芳 叶元土 王永玲 刘猛 孔丽
以鱼粉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25%和50%的豆粕、花生粕、菜粕和棉粕这4种植物蛋白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肠道形态结构的变化。试验鱼初始体重为(22.95±0.35)g,饲养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植物蛋白添加水平在25%时,豆粕组黄颡鱼的肠道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花生粕组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晰,空泡较多。黏膜下层有所增厚,但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菜粕组和棉粕组肠道黏膜高度均显著下降,且棉粕组黏膜下层增厚,上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肌层也显著变薄。添加水平达到50%时,各试验组黄颡鱼中肠结构均产生明显变化。从蛋白质效率看,50%的豆粕组和棉籽粕组与对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甜甜 殷海成 黄巍
为观察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对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诱导的鲤幼鱼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原代培养72 h(26°C、6%的CO2)的24孔鲤幼鱼IECs培养板随机设为6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1组为阴性对照,其余5组用浓度为1.0 mg/m L的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诱导24 h后,分别更换浓度为0(阳性对照)、0.15、0.30、0.45和0.60 mg/m L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培养液,相同条件培养12、24和36 h,分别检测细胞的抗超氧阴离子(ASA)和抗羟自由基(A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锦秀 周小秋 刘扬
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初始体质量(10.29±0.10)g,分别饲喂去皮豆粕蛋白占总蛋白0、25%、50%、75%和100%的等氮饲料代替白鱼粉蛋白,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去皮豆粕增加,SGR下降,饲料系数升高。当替代50%时,SGR、肠重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大豆蛋白组出现肠道皱襞顶端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症状。由本结果可知,高比例去皮豆粕抑制幼建鲤生长,并使其肠道生长受阻和结构受损从而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降低饲料利用率;肠道损...
关键词:
幼建鲤 去皮豆粕 生长性能 肠道 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评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C)、10%和20%皇竹草粉(P1和P2)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脂肪水平为9%),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 g)8周。结果显示,相比C组,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P<0.05);P2组草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相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相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的草鱼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这两组肝脏的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C组(P<0.05);肠道显微结构显示,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肠道的绒毛高度和皱褶深度,降低了肌层厚度(P<0.05);基因表达层面,相比C组,P1和P2组下调了肠道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增强草鱼幼鱼的生长,降低体内氧化应激和肠道炎症。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生长性能 肠道发育 肠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智翔 赵红月 殷海成 陈莹
为探讨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GSPI)替代鱼粉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幼鱼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用GSPI替代0%(GSPI 0,对照组)、20%(GSPI 20)、40%(GSPI 40)、60%(GSPI 60)、80%(GSPI 80)和100%(GSPI10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35.77%、粗脂肪6.07%)的饲料,分别饲喂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体重为(13.44±0.27) g的幼鲤,进行8周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对比GSPI 0组, GSPI 60、GSPI 80和GSPI 100组幼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血清中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含量均显著降低,而GSPI 40组幼鲤的饲料系数(FCR)显著增加(P0.05)。对比GSPI0,GSPI100组幼鲤前肠和中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肝脏的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增加(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桂娟 杨沛 戴济鸿 欧伟豪 陈枳初 艾庆辉 张文兵 张彦娇 麦康森
为研究大豆皂甙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在以鱼粉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3%的大豆皂甙,配制成鱼粉组和大豆皂甙组2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来投喂体质量为(4.63±0.01) g的大菱鲆进行12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3%的大豆皂甙对大菱鲆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胃蛋白酶及肠淀粉酶活性;2组实验中大菱鲆肠道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但大豆皂甙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肠道中相对丰度最高的门和属分别为变形菌门和盐单胞菌属。LEfSe和MetaStat分析显示,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后显著提高了大菱鲆肠道内优势菌(变形菌门及希瓦氏菌属),皂甙水解相关的肠道微生物(鞘脂单胞菌属、普氏菌属、栖瘤胃普雷沃菌以及普通拟杆菌)及潜在致病菌(莫氏杆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显著降低了Caenimonas、Niastella和条件致病菌罗尔斯通菌属的相对丰度。研究表明,0.3%大豆皂甙抑制了大菱鲆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且引起了大菱鲆肠道菌群结构的显著改变。因此,大豆皂甙对鱼类肠道健康尤其是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容忽视,值得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孙泽威 秦贵信 张东鸣 王洪鹤 朱丹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的鲤、埃及胡子鲇和草鱼为试验对象,以添加鱼粉饲料为对照组,另设置添加Glycinin 60.0mg/g和β-Conglycinin 40.0 mg/g的2个试验组,各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分别为鲤360.2 g/kg,埃及胡子鲇400.5 g/kg,草鱼300.6 g/kg)、等能(鲤15.26 MJ/kg,埃及胡子鲇15.86 MJ/kg,草鱼15.6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比较分析Glycin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对大鼠肠道细菌区系变化的影响
酶解植物蛋白对建鲤生长、肝胰脏和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内环境的影响
投饲蚕豆对不同规格草鱼生长、肌肉成分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大豆卵磷脂对子宫内发育迟缓仔猪肠道抗氧化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仔猪血清大豆抗原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大豆浓缩蛋白对中华鲟幼鱼生长、血脂和体成分的影响研究
饲料中添加两种蛋白水解物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性能及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不同方法制备的肌醇对建鲤幼鱼生产性能、生理和肠道炎症应答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大菱鲆幼鱼体成分、消化酶活力、血脂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