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2)
2023(8368)
2022(7384)
2021(6718)
2020(6079)
2019(13882)
2018(13599)
2017(26678)
2016(14870)
2015(16840)
2014(17062)
2013(17204)
2012(16474)
2011(14997)
2010(15135)
2009(14108)
2008(14352)
2007(13265)
2006(11246)
2005(10265)
作者
(48622)
(40649)
(40637)
(38752)
(25928)
(19909)
(18664)
(15936)
(15435)
(14644)
(14025)
(13654)
(13151)
(13140)
(13110)
(12922)
(12801)
(12099)
(11951)
(11718)
(10425)
(10152)
(9997)
(9302)
(9291)
(9271)
(9174)
(9050)
(8505)
(8312)
学科
(61471)
经济(61401)
(39002)
管理(38416)
方法(31018)
(30890)
企业(30890)
数学(27351)
数学方法(27063)
(16744)
(16403)
(16370)
中国(15356)
(12272)
贸易(12269)
(12099)
(11922)
业经(11664)
地方(11508)
农业(10979)
(10128)
(10087)
银行(10076)
财务(10065)
财务管理(10033)
(9814)
金融(9809)
(9575)
企业财务(9547)
(9502)
机构
大学(224752)
学院(221544)
(88651)
经济(86654)
研究(83333)
管理(78713)
理学(67744)
理学院(66844)
管理学(65401)
管理学院(65000)
中国(60943)
科学(55539)
(51183)
(49019)
(46109)
研究所(42246)
农业(41223)
(40460)
业大(40176)
中心(37683)
(34482)
财经(32127)
北京(30761)
(29389)
(29158)
(28639)
师范(28188)
经济学(27494)
(27047)
(26904)
基金
项目(148647)
科学(114096)
基金(107252)
研究(99849)
(97772)
国家(97012)
科学基金(79585)
社会(61112)
(58231)
社会科(57796)
社会科学(57775)
基金项目(56508)
自然(54732)
自然科(53460)
自然科学(53431)
自然科学基金(52516)
(50579)
教育(46148)
资助(45377)
编号(38967)
重点(34840)
(32884)
成果(32616)
(32086)
计划(30952)
(30238)
科研(29771)
创新(28438)
课题(27870)
科技(27623)
期刊
(94794)
经济(94794)
研究(62316)
学报(47374)
(45759)
中国(43764)
科学(39376)
大学(33790)
学学(32116)
(32092)
农业(30569)
管理(27559)
教育(21047)
(19818)
金融(19818)
技术(17335)
(17078)
财经(16322)
经济研究(15827)
业经(14496)
(14051)
(13228)
问题(12989)
业大(12767)
(11179)
技术经济(10921)
农业大学(10792)
科技(10618)
统计(10499)
理论(10358)
共检索到328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大刚  张磊  吴倩  胡晨  胡国玉  李杰坤  黄志平  
为了研究大豆广谱抗源对我国大豆花叶病毒优势株系SC3和SC7的遗传方式及抗源材料对SMV抗性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利用广谱抗源科丰1号和齐黄1号与感病材料南农1138-2配制抗感及抗抗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摩擦接种法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接种株系SC3和SC7后,科丰1号和齐黄1号与南农1138-2配制抗感组合的F1均表现抗病,经卡方测验,F2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F2∶3家系分离比例为1(抗)∶2(分离)∶1(感),说明这2个广谱抗源均有1对显性基因控制株系SC3和SC7的抗性;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2个抗抗组合的F1对SC3和SC7优势株系均表现抗病,F2分离比符合15(抗)∶1(感),说明科丰1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燕  杨永庆  王大刚  李华伟  郑桂杰  王涛  智海剑  
【目的】明确大豆对SMV株系SC10的抗性遗传方式以及不同抗源所携带的抗病基因间的等位关系,并对科丰1号所携带的抗SC10基因进行标记定位。【方法】利用抗中国南方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10的科丰1号、晋大74、大白麻、汾豆56、中作229、徐豆1号、邳县茶豆、Kwanggyo、跃进4号配制部分抗抗杂交组合并与感病品种南农1138-2和8101配制抗感组合,在接种SC10的条件下,调查各组合后代的抗感反应;并利用科丰1号×南农1138-2的F2群体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及SSR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标记定位。【结果】科丰1号、晋大74、大白麻、汾豆56、中作229和徐豆1号与感病品种杂交的F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石  赵晋铭  武晓玲  郭娜  王源超  盖钧镒  邢邯  
【目的】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两种抗性的遗传方式。【方法】利用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系)配置4个杂交组合,在分别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和根部接种法接种大豆疫霉菌株PNJ1条件下,研究两种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豫豆25和郑92116对大豆疫霉菌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General和Conrad对大豆疫霉菌的部分抗性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31%~74.84%和15.60%~50.36%,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21%~77.05%和13.52%~38.24%。大豆对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分别属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华  王慧  李群  徐鹏  盖钧镒  喻德跃  
以大豆组合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以斜纹夜蛾幼虫重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对大豆抗虫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遗传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9.85%。以该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软件CartgrapherV.2.0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个与抗虫有关的QTL,分别位于wt-11和wt-12连锁群上,其在对应连锁群的端距离分别为5.51cM和11.51cM,加性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0619和-0.0419,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7.22%和8.6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月明  侯春燕  张孟臣  杨春燕  王冬梅  
为调查河北省推广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情况,本研究对9份大豆品种,包括高蛋白品种:冀豆12号,冀豆7号;高油品种:冀黄13号,nf37,nf58;兼性品种:冀豆15号,鉴15;以及无腥大豆品种:五星1号,五星2号,均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6个SMV株系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五星1号、冀豆12号和五星2号是3个较理想的抗SMV品种,适合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晓玲  周斌  孙石  赵晋铭  陈受宜  盖钧镒  邢邯  
【目的】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菌株Pm14的遗传模式,并对其抗性基因进行定位。【方法】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进行抗性鉴定,利用苏88-M21与新沂小黑豆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通过SSR技术结合BSA方法对苏88-M21的抗性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苏88-M21对大豆疫霉菌株Pm14的抗性由1对主效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通过分子作图,将抗性基因RpsSu定位于大豆分子遗传图谱O连锁群微卫星标记Satt358和Sat_242之间,与这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5 cM和7.4 cM。【结论】苏88-M21对大豆疫霉菌株Pm14的抗性是由1对单显性基因控制的,并将在苏88-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唐晓伟  孟淑春  宋曙辉  陈贵林  孙振英  李梅  
在空调温室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 35 7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白粉病抗性鉴定 ,鉴定出 6 9份抗源 ,其中国外抗源品种有 5 2份 ;国内种业市场或育种单位搜集的当前推广的品种只有 10份抗白粉病 ;在所鉴定的 133份中国薄皮甜瓜和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有 6份甜瓜和 1份菜瓜抗白粉病 ,表明中国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甜瓜白粉病抗性的基因。抗源自交后代抗病株明显多于感病株 ,初步认为抗源基因的遗传可能表现为显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利国  李广军  刘玉芹  李河南  章元明  
作物抗性遗传研究可为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在溧水中子黄豆×南农493-1杂交组合的244个F2∶3家系中,随机取171个F2∶3家系为材料,用150对SSR分子标记,通过JoinMap3.0软件构建了包括70对分子标记的25个连锁群;采用平均病级和综合病情指数两种指标,用Win 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多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a株系的抗扩展平均病级和综合病情指数均有4个QTL,其中在C2-b连锁群的satt422-satt640标记间和D2-a连锁群有共同的QTL,两性状的4个和5个互作QTL可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5.14%和52.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井立军  常彩涛  孙振久  王武台  刘文明  蔡荣旗  
选取 6份对黄萎病具有抗感差异的茄子材料 ,利用半双列杂交第 2种设计方法配制组合 ,调查人工灌根后的抗病指数。结果表明 :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 ,F1与双亲均值有很强的相关性 ;抗性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且至少受 2对显性基因组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文舫  姜慧芳  任小平  吕建伟  赵新燕  黄莉  
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能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技术,以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Chico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用6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EcoR I/MseI引物组合35对,MluI/MseI引物组合14对,PstI/MseI引物组合17对)对其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24个多态性位点。应用JoinMap(3.0软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栽培种花生的AFLP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98个AFLP标记,涉及20个连锁群,覆盖总距离2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90 cM。结合RIL群体的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利用分析软件QTLNetwork(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振羽  冯晶  白玉路  蔺瑞明  彭云良  徐世昌  
本研究在苗期对小麦品种Holdfast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温敏微效基因检测,并构建Holdfast和铭贤169的杂交群体,对其成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Holdfast苗期常温下对中国流行小种CYR29、CYR31、CYR32和CYR33高度感病,高温下可诱导温敏微效基因表达;成株期大田条件下Holdfast对CYR32免疫,由1对显性和2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综合已有研究结果确认,Holdfast至少含有2对显性主效全生育期抗病基因、1对显性成株抗病基因和2对隐性温敏微效抗病基因。建议将其作为抗源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大刚  陈圣男  黄志平  李杰坤  吴倩  胡国玉  王维虎  杨永庆  
为了筛选出对大豆花叶病毒(SMV)病具有抗性的大豆新品系,以1 108份新选育的大豆品系为材料,人工接种SMV优势株系SC3和SC7,通过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考察其抗性,同时分析其亲本来源和抗性。结果显示,有356和326份大豆品系对SMV株系SC3和SC7分别表现高抗,占比为32.13%,29.42%,同时对这2个株系均表现高抗的品系有252份,占22.7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3和SC7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和r=0.956)。线性回归结果显示,SC3和SC7发病率与其病情指数呈线性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其发病率可以分别解释其病情指数变异的88.75%,91.47%。从亲本来源可以看到,母本来源于河北育成的品系数最多,有97份;父本来源于国外育成的品系数最多,为85份。抗性分析显示,来源于河北的母本抗性的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其后代品系平均发病率和病指指数也均相对较低。研究结果为SMV病情预测和大豆抗病育种提供了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素君  戴良英  刘雄伦  吴俊  宁约瑟  高佳  胡亚军  刘金灵  王国梁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籼稻品种1701中,得到了大量的T1代和T2代转基因植株.对T2代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Pi9已转入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在T2代植株中得到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坚  古世禄  马建萍  独俊娥  
谷子不同品种对粒黑穗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其中有79.5%的品种属感病或高度感病类型。谷子抗粒黑穗病的遗传背景十分复杂,遗传方式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遗传力为37.66%,超亲遗传比较明显。双亲发病株率平均值和差值与F2高抗株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446**和r=-0.8638**。正确选配杂交组合对抗病育种的成败至关重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宫国义  郭绍贵  许勇  卢向阳  彭振兴  张海英  
以西瓜抗白粉病种质PI482246和感白粉病品种中信1号为亲本,建立了F2、BC1.1和BC1.2分离群体。从白粉病菌收集物中分离鉴定得到Px生理小种2 France,采用孢子悬浮喷雾法对各世代进行白粉病抗性苗期接种鉴定,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I482246对Px生理小种2 France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隐性单基因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