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6)
- 2023(4536)
- 2022(3635)
- 2021(3419)
- 2020(2478)
- 2019(5549)
- 2018(5406)
- 2017(9834)
- 2016(5751)
- 2015(6280)
- 2014(6121)
- 2013(5967)
- 2012(5692)
- 2011(5046)
- 2010(5132)
- 2009(4586)
- 2008(4361)
- 2007(3856)
- 2006(3370)
- 2005(3195)
- 学科
- 济(25903)
- 经济(25868)
- 管理(13086)
- 业(11003)
- 地方(9596)
- 方法(9008)
- 农(8070)
- 中国(7927)
- 数学(7643)
- 数学方法(7586)
- 企(7409)
- 企业(7409)
- 地方经济(6439)
- 农业(5947)
- 学(5451)
- 业经(5245)
- 劳(5148)
- 劳动(5131)
- 理论(4980)
- 和(3992)
- 教学(3794)
- 融(3712)
- 金融(3711)
- 教育(3662)
- 环境(3632)
- 制(3259)
- 动(3138)
- 划(3086)
- 银(3000)
- 银行(2985)
- 机构
- 学院(77016)
- 大学(76501)
- 济(29837)
- 经济(29163)
- 管理(27228)
- 研究(27026)
- 理学(23495)
- 理学院(23148)
- 管理学(22697)
- 管理学院(22551)
- 中国(20510)
- 科学(17404)
- 京(16244)
- 所(13411)
- 中心(12751)
- 江(12635)
- 农(12579)
- 财(12498)
- 范(12430)
- 研究所(12305)
- 师范(12257)
- 业大(10825)
- 财经(10197)
- 院(10150)
- 州(10071)
- 师范大学(10033)
- 北京(9987)
- 农业(9800)
- 经济学(9532)
- 技术(9510)
- 基金
- 项目(54441)
- 科学(43582)
- 研究(41238)
- 基金(38775)
- 家(33900)
- 国家(33620)
- 科学基金(28874)
- 社会(26237)
- 社会科(24763)
- 社会科学(24758)
- 省(22150)
- 基金项目(20351)
- 教育(20149)
- 划(18701)
- 自然(17764)
- 编号(17337)
- 自然科(17320)
- 自然科学(17317)
- 自然科学基金(16971)
- 资助(15031)
- 成果(14237)
- 重点(13003)
- 课题(12654)
- 发(12518)
- 部(11868)
- 创(11459)
- 国家社会(11068)
- 创新(10756)
- 年(10471)
- 规划(10335)
共检索到11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永革 陈思
我国处于构建"大调解"格局的主流发展趋势,探索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实践经验是发展多元化调解机制中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调处工作中的灵活度和搭建信任都独具特色,独立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使争议双方快速放下戒备心理更易于达成协议。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生根和发展路径研究将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大有裨益。本文将从调解理念、实践条件、特色机制、调解效果、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一例民间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关键词:
第三方 整合资源 信任 简化程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湛
集体劳动争议采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民间调解、或非官方调解)为调解主体的方式来进行调解,具有成本相对低、因保全双方关系(面子)而减少后续矛盾和问题等好处。然而,当前由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组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对调解工作的要求高,因而造成调解后续问题较多、双方当事人不愿意选择调解等情况的发生。本文以调解目标的回顾和阐述为基础,对调解应具有的基本原则进行逐一分析,来讨论如何构建政策体系来提升调解效率,化解冲突并减少后续遗留问题。
关键词:
集体劳动争议 调解组织 调解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岳经纶 庄文嘉
面对日益复杂化和极端化的内部社会冲突,中国选择了不同于法律吸纳和刚性压制的方式,而是通过柔性的调解机制来主动疏导社会矛盾。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置领域中展现出其创新性和有效性。尤其是2006年以来国家推动的大调解模式,通过工会内部的上下联动、法律援助促成和解、劳动仲裁加强庭外调解以及法院鼓励诉前联调等调解机制创新与整合,显著地提升了国家对劳动争议的调解能力。大调解的模式创新与有效运作反映出中国国家面对内部冲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制度弹性。中国的调解机制也正在成为比较治理研究谱系的一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新类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玉萍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国外,劳动争议调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运作机制:——劳资双方自愿调解——政府参与的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炼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根据劳动关系的特性与国际惯例,解决劳资纠纷最好的办法是创建一种机制或提供一个平台,促使双方沟通而达成一致。这种制度仅仅依靠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条文是存在局限性的,因为法律本身刚性多于柔性,在追求公平、公正结果的同时,在很多时候却不能重新激活已消亡的劳动关系或修复破损的劳动关系。而调解解决纠纷则更多的体现柔性。因此强化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随心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精神和理念、基本制度上均有重大改革和创新,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处理的要求,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着重基于法理与比较法视角,在分析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本质、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全国工商联课题组 王全兴 白莲湘 吴文芳 李坤刚 毛红杏
工商联作为以非公企业、中小微型企业为成员的人民团体与商会组织,应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在近年来各地的实践中,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仍存在若干的制度障碍。今后,工商联应当借助自身影响力,积极参与立法程序,推动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制度化、法律化;完善工商联参与集体劳动争议协调处理的三方机制;从重点环节入手,加强对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和仲裁的参与,以及对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和内部调解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工商联 劳动争议 调解 仲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伦坤
劳动争议联动调解机制是指国家基于劳动争议多发化、群体化的维稳压力,运用政策手段,对多元化、社会化的调解机制实施国家统合的结果。该机制整合不同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劳动争议的控制。但是由于过度追求维稳功能、以国家代社会,损害了调解的本质属性,模糊了不同调解机制的界限,阻滞了国家与社会并治的多元劳动解纷模式的建构。矫正该机制的不足,应坚守开放式、社会化、多元化的基准思路,坚持国家与社会二分的解纷思维,着重加强调解机制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着力培育民间调解机制的权威基础。在此基础上,秉持"多元、效能、竞争、开放"的原则,针对不同调解机制的特点和不足,采取具体化对策,做强做大劳动...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联动调解 国家统合 弊端 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昭辉
为进一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提升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的通知》,选定42家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冬
本文在介绍英国劳动咨询、调解和仲裁服务局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咨询的作用,并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咨询和调解机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英国ACAS 劳动争议 调解 咨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鹏鑫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柔性地化解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大力提倡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但对于如何结合争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解策略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研究个别劳动争议的调解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别劳动争议调解主要包括程序策略、情理策略、评估策略、教育策略、施压策略,调解情境直接影响调解策略选择,同时会通过影响调解员的评估过程进而影响调解策略选择,调解员的特质影响其综合评估后的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根据调解情境选择调解策略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财
近日,吉林省蛟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为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在基层,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效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效益,成立了预备仲裁庭,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简单争议案件,实行劳动争议仲裁预备庭先行调解,调解率达到65%以上,使大部分简易劳动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促进了当地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