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9)
- 2023(4245)
- 2022(3760)
- 2021(3697)
- 2020(3409)
- 2019(7648)
- 2018(7770)
- 2017(15577)
- 2016(8404)
- 2015(9516)
- 2014(9432)
- 2013(9085)
- 2012(8067)
- 2011(6998)
- 2010(7319)
- 2009(6946)
- 2008(6938)
- 2007(6064)
- 2006(5156)
- 2005(4668)
- 学科
- 济(31835)
- 经济(31805)
- 管理(29459)
- 业(27692)
- 企(25476)
- 企业(25476)
- 方法(18906)
- 数学(17430)
- 数学方法(16958)
- 财(15076)
- 务(12601)
- 财务(12573)
- 财务管理(12541)
- 企业财务(11949)
- 农(6582)
- 中国(6438)
- 业经(6126)
- 制(6068)
- 理论(6032)
- 学(5355)
- 贸(5317)
- 贸易(5313)
- 易(5202)
- 法(5195)
- 银(4786)
- 银行(4783)
- 融(4713)
- 金融(4713)
- 行(4270)
- 农业(4123)
- 机构
- 学院(111819)
- 大学(109907)
- 管理(44771)
- 济(42097)
- 经济(41151)
- 理学(38703)
- 理学院(38342)
- 管理学(37359)
- 管理学院(37171)
- 研究(30931)
- 中国(26781)
- 财(23389)
- 京(22721)
- 科学(18718)
- 财经(17811)
- 江(16334)
- 经(16101)
- 所(15590)
- 中心(14939)
- 业大(14777)
- 北京(14479)
- 农(14401)
- 研究所(13567)
- 州(13344)
- 财经大学(13240)
- 范(12446)
- 师范(12327)
- 经济学(12172)
- 商学(11955)
- 商学院(11844)
- 基金
- 项目(71687)
- 科学(56106)
- 基金(52172)
- 研究(51680)
- 家(44847)
- 国家(44512)
- 科学基金(39086)
- 社会(31925)
- 社会科(30407)
- 社会科学(30397)
- 省(28136)
- 基金项目(26894)
- 自然(26481)
- 自然科(25893)
- 自然科学(25889)
- 自然科学基金(25425)
- 教育(24825)
- 资助(23360)
- 划(23347)
- 编号(21756)
- 成果(17521)
- 重点(15820)
- 部(15650)
- 创(14675)
- 课题(14249)
- 科研(13950)
- 项目编号(13930)
- 教育部(13774)
- 大学(13742)
- 创新(13712)
共检索到164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大规模侵权容易引发公司破产,股东利用破产免责抽身从而造成债务人消失,造成受害人补偿不足,引发对破产清偿顺位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的质疑和反思。必须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为后盾,确保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顺利推行,为公司提供预防事故的激励,缓解受害人救济无门的局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卫萍
本文从破产清偿的角度,针对大规模侵权所致严重损害,结合我国《破产法》相应规定及他国在破产清偿顺序上的处理,对因大规模侵权所致的公司破产问题,对调整大规模侵权债权人清偿顺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以"公益债务"的形式将大规模侵权损害的赔偿置于公司破产清偿前列,以保障损害受众能获得充分的救济和保护,有效防止大规模侵权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大规模侵权 破产债务 清偿顺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丽梅 谭悦
债权让与,在法律上还有另一个别称,那就是债权转让。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份合同当中的债权人,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将其所拥有的债权以全部的形式或者是部分的形式,转让给另外一个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转让的过程,原本仅仅介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简单的利益关系,由于涉及了第三方,也就是受转让的那一方,而变得愈发复杂起来。特别是这一转让过程虽然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和债务人没有关系,也无需其参与,但是在现实当中,这一转让行为,却往往会给债务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而在我国的《合同法》当中,虽然对这一转让过程当中债务人利益的保护有一定的规定,但是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为狭隘,因此,实际发生债权让与行为的时候,债务人总是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损害。因此,如何针对这一现状,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提升对于债务人的保护水平,就成为了我国法律顺应现实的变革潮流,不断改变的关键所在。而相关法律对于债务人在此项债权让与活动当中的利益的保护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我国法律的民主性及完善性,同时其也会作为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基础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粟榆
随着大规模侵权事件的不断出现,传统侵权法仅由"加害人承担损失"的观念正逐渐改变,责任保险成为侵权领域中一种新的救济方式。本文在对大规模侵权的可保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责任保险与其他救济方式相比存在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和保险实务两个角度明确了其保障范围、保障程度及发生责任竞合时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责任保险 大规模侵权 救济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进明
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特点,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债务重组的处理规定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造成债务重组成为企业涉税业务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不同的债务重组方法,分别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它债务条件等债务重组方法的特点和差异性。通过实例进行详细地研究和诠释债权、债务人在债务重组经济事项中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调整。
关键词:
债务重组 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合川
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如何处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争议,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笔者认为,因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保险在法律上是并行不悖的,一个属于私权范畴,一个属于公权范畴,二者性质不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劳动者有权获得双重赔偿。建议,对相关法律进行体系化整合,统一构建工伤救济模式,从而以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第三人侵权 工伤 赔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轶旻 葛秋辰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或利息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对债务人而言,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芝泉 刘晋浩
现代食品生产对于科技过于依赖,而且对短期经济利益盲目追求。由于违法成本过低、政府监管不力等,导致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频发。食品侵权行为往往表征为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受害人数众多,损害后果严重,具有隐蔽性,呈现常态化的态势。这种大规模侵权行为对传统侵权法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使侵权归责价值基础变迁,侵权救济制度模式发生变换。因此,对受害者的救济应由单一的侵权救济转向为综合救济,理性实现企业责任,建立行业赔偿基金,从而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制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大规模侵权 责任 救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思明
破产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营运管理以及重整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债务人重整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破产法规定了重整期间管理人管理与债务人自行管理两种模式,司法实务中以管理人管理为常态,而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却适用较少。本文分析自行管理债务人作为困境公司重整经营控制权人的法律属性,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破产立法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适用为经验借鉴,研究债务人自行管理的适用范围、异议程序以及适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我国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立法移植历程与司法实践中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破产重整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议。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债务人自行管理 适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昕琦
近年来,担保互保链风险不断涌现,使得同一债务人问题不断引起银行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目前,理论界对同一债务人的统一授信管理还未达成共识,银行业界也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方法。本文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界定了同一债务人概念,并对银行业同一债务人授信业务管理的含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将同一债务人授信业务管理纳入银行业监管部门视野,并制定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指引,切实防范担保互保链风险。
关键词:
授信业务管理 集团客户 风险管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周俊琪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包括两类:一是税收债权人,一是税收债务人。税种法的规定仅确定具体税收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依据,至于何种人需具备何种条件方可成为税收债务人,税法并无明确的规定,学术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借鉴私法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税收债务人的主体资格构成要件应该包括税收权利能力、税收行为能力和税收责任能力三方面,据以明确纳税人的负税能力。
关键词:
税收权利能力 税收行为能力 税收责任能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高臣 陈顺宇
失联债务人信息修复的合法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催收行业发展的瓶颈。从信用与信息修复的价值互动关系、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立法目的考量,信息修复具有合理合法性,应予肯定。就信息修复的具体制度而言,则应遵循法教义学的基本逻辑,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三网修复、失联连通”模式进行审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完善建议,包括信息修复对象严格限定于债务人本人、健全相关主体信息披露义务、建立催收行业内控制度、优化三重授权之具体方式。
关键词:
失联债务人 信息修复 合法性 催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于一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阵 徐家良
科技发展为人类人为地制造了更多的风险与威胁,人类社会步入了"风险社会"的特定时期。风险社会中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相应大规模侵权事件不断出现,使其救济赔偿问题成为时代课题。由于大规模侵权事件中受害者数量巨大、因果关系前后界定难、后果计量繁杂等特点,使得大规模侵权事件损害赔偿的难度加大;同时,司法诉讼、责任保险、行政救济的局限,及过分依赖政府完全介入等问题的叠加,使得大规模侵权事件事后救济陷入困境。借鉴域外经验,建立大规模侵权事件社会分摊赔偿制度是有效破解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