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5)
- 2023(3442)
- 2022(3007)
- 2021(2835)
- 2020(2407)
- 2019(5448)
- 2018(5630)
- 2017(9737)
- 2016(6011)
- 2015(7062)
- 2014(7436)
- 2013(7224)
- 2012(6724)
- 2011(6130)
- 2010(6379)
- 2009(5800)
- 2008(5982)
- 2007(5681)
- 2006(5124)
- 2005(4752)
- 学科
- 管理(17815)
- 济(16744)
- 经济(16724)
- 业(14081)
- 企(11664)
- 企业(11664)
- 学(6749)
- 农(6363)
- 中国(6226)
- 资源(5930)
- 财(5503)
- 理论(5418)
- 制(5359)
- 方法(5205)
- 和(5040)
- 地方(4660)
- 业经(4613)
- 教育(4522)
- 教学(4486)
- 农业(4172)
- 环境(3797)
- 发(3747)
- 务(3738)
- 财务(3722)
- 财务管理(3702)
- 人事(3674)
- 人事管理(3674)
- 银(3663)
- 银行(3643)
- 数学(3619)
- 机构
- 学院(84258)
- 大学(81845)
- 研究(30491)
- 管理(27408)
- 济(25043)
- 中国(24436)
- 经济(23990)
- 理学(22012)
- 理学院(21692)
- 科学(21641)
- 管理学(21132)
- 管理学院(20975)
- 京(18718)
- 所(17835)
- 农(16976)
- 江(16515)
- 研究所(16029)
- 中心(14922)
- 财(13567)
- 农业(13383)
- 州(13248)
- 范(13092)
- 技术(12976)
- 师范(12888)
- 省(12866)
- 业大(12639)
- 北京(12236)
- 院(11210)
- 财经(10010)
- 师范大学(9863)
- 基金
- 项目(50927)
- 研究(38656)
- 科学(36831)
- 基金(31759)
- 家(28918)
- 国家(28569)
- 科学基金(22300)
- 省(21868)
- 社会(19750)
- 教育(18572)
- 划(18440)
- 社会科(18320)
- 社会科学(18310)
- 编号(18255)
- 基金项目(16166)
- 成果(15845)
- 自然(14943)
- 自然科(14376)
- 自然科学(14370)
- 自然科学基金(14113)
- 资助(13993)
- 课题(13441)
- 重点(12174)
- 发(11838)
- 年(10991)
- 项目编号(10558)
- 部(10524)
- 性(10213)
- 创(10132)
- 计划(9991)
共检索到141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许柳雄
据1994-2001年4个航次在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热带大洋性中上层鲨鱼资源进行调查,并分析国际大西洋金枪鱼资源保护委员会提供的关于中上层鲨鱼的渔业数据。结果表明:延绳钓渔业共兼捕13种鲨鱼,其中,尖吻鲭鲨和大青鲨是优势种类。尖吻鲭鲨在第1、第2和第4航次的CPUE分别为每千钩0.3502、0.1754和0.0642尾,呈下降趋势。大青鲨在第1~3航次的的CPUE达到每千钩5~7尾,而在第4航次下降为每千钩0.8尾。研究报告了中国金枪鱼船队自1993年开始在大西洋兼捕尖吻鲭鲨和大青鲨的渔获量,并根据捕捞死亡系数和大西洋总渔获量数据,初步探讨了尖吻鲭鲨和大青鲨年平均资源量,影响CPUE的因素和大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吉昌 李显森 赵宪勇 应一平
利用2014年11月17日12月2日我国拖网渔船在中东大西洋部分区域(塞内加尔共和国专属经济区)作业时获取的FURUNO FCV-292型船载探鱼仪声学映像资料,结合渔业声学原理与水文环境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的集群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该海域底拖网渔船捕获主要小型中上层渔业资源为北梭鱼(Albula vulpes)、斑鳍圆鰺(Decapterus rhonchus)与黑斑十指马鲅(Galeoides decadactylus)等鱼类,分别占总渔获量的11.23%、11.34%,5.78%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润林 戴小杰 许柳雄
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3月采集的热带大西洋(05°37′~12°01′N、29°00′~36°51′W)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数据,分析了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的种类组成、渔获量、渔获率及其与表温的关系。本次调查共捕获鲨鱼8种,隶属3目7科7属,总渔获尾数为633 ind,总渔获量达26 837.4 kg,其中大青鲨为主要兼捕种类。各种鲨鱼渔获率平均值在0.003~1.524 ind/1 000 hooks之间,其中大青鲨最高,其值为1.524 ind/1 000 hooks,大眼砂锥齿鲨最低,其值为0.003 ind/1 000 hooks。各种鲨鱼渔获率月变化不明显(ANOVA,P=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霞 戴小杰 吴峰 许友伟
大青鲨广泛分布在大西洋热带或温带水域,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最主要兼捕种类。利用中国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北大西洋(48°~52°N/15°~34°W,3°~15°N/34°~40°W)采集的524尾大青鲨样本(雄性328尾,雌性196尾)和相关数据,并随机选择51尾雄性(104~254 cm)和52尾雌性(135~211 cm)脊椎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根据以上信息对大青鲨的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叉长和脊椎骨半径的关系式为LF=192.8 Rv0.837;通过10%硝酸钴染色法观察脊椎骨轮纹,雄性的年龄范围为1~11a,雌性为3~7a;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为...
关键词:
大青鲨 年龄和生长 北大西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霞 田思泉 戴小杰 吴峰 许友伟
拟锥齿鲨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常见的兼捕鱼种,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在热带大西洋海域(4.24°~14.03°N,38.28°~27.13°W)调查时采集的383尾拟锥齿鲨样本,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拟锥齿鲨雌雄性比约为1∶0.36,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拟锥齿鲨的优势叉长范围分别为75~95 cm、65~90 cm;雄性肝重指数与性腺的发育程度关系不明显,雌性性成熟个体的肝重指数小于未成熟个体;雄性成熟个体占雄性总数的96.8%,雌性性成熟度以Ⅱ期和Ⅳ期为主,性成熟个体占雌性总数的56.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张健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之一,掌握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关系是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根据2001年1-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的生产数据和各主要环境因子资料,利用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专用软件Marine Explore 4.0按0.5°×0.5°的格式绘制了CPUE与海表温度(SST),叶绿素(CHL),盐度,海表面高度(SSH)四个主要环境因子关系的分布图。结果显示:1-5月产量主要分布于44°~54°S,56°~66°W,3月产量达到最高;各月份最适SST分别为:13~14.5℃、12.5~14℃、9~13.5℃、8~13℃、6.5~10℃;各月份最适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忠 杨文波 陈新军 丁琪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2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连续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渔获物的营养级(TL),探讨了63年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平均营养级(MTL)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东南大西洋渔业资源状况。研究认为,MTL变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950~1963年,MTL呈现下降趋势,降低至历史最低点的2.80;(2)1963~1972年,MTL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增至第一个高峰值3.49;(3)1972~2012年大部分年份(85.4%)MTL都在3.30~3.50之间波动,其中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3.60。东南大西洋渔获物Fi B指数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周应褀 许柳雄 姜文新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3月在大西洋西部延绳钓作业捕获的大眼金枪鱼数据,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主要摄食沙丁鱼、鱿鱼、虾类、乌鲂、帆蜥鱼等13种饵料类群,其中沙丁鱼为主要饵料。平均饱满指数和空胃率都有明显的月份变化。食物组成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沙丁鱼是大眼金枪鱼的各月份主要饵料鱼种(平均为55.77%),其次是鱿鱼。当体长小于100cm时,随着体长增加,空胃率呈下降趋势;当体长大于100cm时,随着体长的增加,空胃率变化不大。当体长小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当体长大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相对较小。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沙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展 戴小杰 高春霞 王家启
拟锥齿鲨是热带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较为常见的兼捕物种,处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端,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0—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调查时收集的1 561尾拟锥齿鲨数据,对其资源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海域内(6.33°S17.43°N,18.25°W42.03°W),拟锥齿鲨CPUE高的区域为5°N10°N,20°W30°W;2010—2015年CPUE呈现波动,整体有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软骨鱼类占总渔获物的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耿喆 朱江峰 陈彦 戴小杰 吴峰
利用2010年10月-2011年2月、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由科学观察员采集的热带大西洋北部海域(5°N~15°N,25°W~40°W)大青鲨的胃含物样品,研究其摄食特点。结果表明,摄食强度以1级为主,幼鲨与成熟鲨鱼的摄食强度组成有显著差异(P0.1)。硬骨鱼类是最主要的饵料种类,头足类次之。雌、雄大青鲨摄食的优势种类相同,均为鱿鱼、沙丁鱼、帆蜥鱼和福氏粗鳍鱼。随着大青鲨长度的增加,饵料中头足类的比率和出现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硬骨鱼类的比率和出现频率大多呈上升趋势。饵料种类组成的总体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1....
关键词:
大青鲨 胃含物 摄食 大西洋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根据2007年2-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数据,对其性成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1.1:1。雌雄性腺成熟度差异大,雄性个体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Ⅳ、Ⅴ期占总样本的78.4%,雌性仅占48.1%。雌性群体3月开始大批量性成熟,4月开始大批量产卵;雄性群体2月即开始大量性成熟,并开始交配。经拟合,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雌雄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分别为264.9 mm和208.5 m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赫威 余为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年间产量差异明显,波动较大。西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区复杂多变的海洋结构是引起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洋环境要素对阿根廷滑柔鱼早期生活史、种群结构、繁殖、年龄与生长、营养级等生物学习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与空间位置对中尺度的海洋环境与大尺度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会因其变动迅速做出响应。经归纳与分析,本文认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的影响时,除各尺度的非生物因素外,还应考虑生物因素影响和种群内部动力过程,并建立基于个体的海洋动力学模型,探究阿根廷滑柔鱼完整生活史以及评估环境对其影响,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青鹏 丁琪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是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海域,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等鱿鱼钓船重要的捕捞种类之一。本研究综合考虑生物、经济、社会3个目标着手探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适方案。以2001-2010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及福克兰群岛鱿钓生产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资源进行分析,模拟了13种捕捞策略下短期(1-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的资源开发结果。研究认为,方案8、方案11时的捕捞策略,捕捞努力量分别为30.14万船次、30.75万船次,既不会对阿根廷滑柔鱼资源构成较大威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翔 黄硕琳
长达数十年的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捕捞使得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资源处于严重衰退状态。通过渔获数据分析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资源开发状况,结合区域渔业管理制度和养护措施,探讨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认为:各个国家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忽视总可捕量的科学建议,使得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最终确定的总可捕量高于科学家们的建议量;现有分配机制有失公平,偏离国际法公平原则,因而其不能有效引导各国采取积极养护措施;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对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捕捞活动监管是整个管理过程中脆弱的环节,且因缺乏有效执行机制而未能有效限制非法捕捞。提出改善总可捕量设定过高现状,使总可捕量设定符合使资源达到最大可持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珍 王江涛 胡庆松 申屠基康
当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栖息地改造主要通过底层鱼礁进行,从产生营养物质上升流、饵料场和产卵场及生物链的角度未充分利用整个水体空间,导致效能不能发挥到最佳。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我国东海近海海域海况和生物特性研发了能与底层人工鱼礁协同工作的中上层浮鱼礁。从改善流场、自身体积保持等角度设计了四层网格式柔性浮式鱼礁,进行了浮力、重力及抗浪流能力的校核计算,确定了锚系技术方案及水下效果监控方法。在象山港海洋牧场进行了布放,实际效果测试表明所设计的浮鱼礁可以有效改善区域流场,在最高潮和最低潮时均可保持竖直方向的拉伸状态,最大潮流速度时倾斜角度不超过20度,现场多批次调查及水下视频监控效果显示所研发的鱼礁能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